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以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专利申请量作为衡量企业创新的指标,检验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高管的政府任职经历是否会影响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内部薪酬差距相对合理的企业显著开展了更多的创新活动,说明合理的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但薪酬差距的创新促进效应在管理者有政府任职经历的国有企业中显著更小。同时,管理层权力不会弱化薪酬差距对国有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这表明薪酬差距对国有企业管理者具有重要的激励效应,但有政府任职经历的管理者面临的潜在行政级别晋升激励减弱了薪酬差距的激励作用,从而为国企高管薪酬契约的分类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证据。

  • 标签: 薪酬差距 高管的政府任职经历 国有企业创新 公司治理 薪酬操纵 限薪令
  • 简介:独立董事作为公司治理体系的机制之一,其治理功能能否有效发挥至关重要。基于盈余管理视角,选择沪深两市2007-2014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任职地点对独立董事治理功能发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独立董事本地任职能够显著抑制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但无法降低真实盈余管理水平;(2)区分盈余管理方向后,独立董事本地任职主要对负向应计盈余管理存在影响;(3)当宏观经济环境较差时,独立董事本地任职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 标签: 独立董事 本地任职 宏观经济环境 盈余管理
  • 简介:中国股权激励管理制度要求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必须设定锁定期和分期解锁安排,构成了行权时间限制特征。本文基于2006—2014年中国非金融行业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详细的手工数据,考察行权时间限制对股权激励效应的影响。本文以行权时间限制为准绳,将高管权益区分为长期权益和短期权益,研究发现:(1)长期权益和短期权益能提升公司价值与经营业绩;(2)短期权益的激励作用依赖于公司治理机制,而长期权益的激励作用则独立于大多数的公司治理机制。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行权时间限制增强股权激励效应是通过激励风险承担和提升资本投资效率等路径来实现的。研究表明,行权时间限制是提高股权激励效应的有效途径。

  • 标签: 股权激励 行权时间限制 企业绩效
  • 简介:随着董事会中女性任职比例的提升,女性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和作用日益引起各方关注。以2011—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就审计委员会中女性任职对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审计委员会中有女性任职、有两名以上女性任职、主任委员由女性担任均有助于提高盈余质量,且在良好的治理环境下,审计委员会中女性任职的治理作用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性别结构的多元化有助于促进其更好地发挥监督职能,提升盈余信息质量。

  • 标签: 审计委员会 女性董事 女性任职 盈余质量 女性特质 公司治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