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在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双重机制下,我国的土地资源配置与土地生态保护往往很难按照理想的轨迹运行,经常会出现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问题。要想尽量避免土地生态保护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就必须要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努力提高政府干预手段的科学性,逐步改革现行土地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不断加强市场建设,优化土地产权制度,运用价格机制保证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土地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建立健全土地生态保护法律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土地生态保护法律制度与规则。从而为我国的土地生态保护提供法律依据。

  • 标签: 土地生态保护 政府失灵 市场失灵 土地资源配置 环境管理体制 土地产权制度
  • 简介: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转移,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现代化社会迈进的必然结果,大批的“农民工”——暂住人口,形成了我国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他们为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

  • 标签: 特殊群体 暂住人口 农村富余劳动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 中国 现代化社会
  • 简介:人生就是这样.不同时代的人都会有很多共同或者不同的烦恼.看开一点吧.谁知道新世纪出生的人十年后要为了什么东西焦头烂额呢?生活还是要继续。

  • 标签: 年轻人 30岁 住房 生活
  • 简介:传统上的就业困难群体一般是指“4050”人员.目前,劳动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善使40岁以上的劳动年龄人口参与率水平有所提高.但他们仍然面临就业困难。与此同时青年就业困难群体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他们甚至比“4050”人员更需要政策帮扶,在目前的社会和经济形势下,如何帮扶就业困难群体.也更应该成为积极就业政策所关注的问题。

  • 标签: 就业困难群体 “4050”人员 新时期 劳动年龄人口 积极就业政策 市场供求关系
  • 简介:住房作为必要的安家之所,处理不善极易引起人民不满;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处于社会低层,如果连最基本的住房权都保障不了,很容易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增加不稳定因素。目前,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不可小觑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住房权。笔者以为,要突出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 标签: 低收入群体 住房问题 保障 社会矛盾 稳定因素 社会和谐
  • 简介:针对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存在的诸多矛盾,从物业管理工作各参与主体角度入手,协调各方关系,构建共赢的和谐局面。

  • 标签: 物业管理 强弱群体 和谐 共赢
  • 简介:为彻底改善弱势群体的住房现状,沈阳市从2002年开始着手构建住房保障制度,实施廉租周转住房建设;确定“建、构、转、补”全方位健全住房保障制度的思路,还通过强化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充分利用住房合作社模式、加快发展廉租住房等途径,进一步完善了沈阳市住房保障制度。

  • 标签: 沈阳市 弱势群体 住房政策 住房保障制度
  • 简介:按照国际上通行的住房保障做法,结合我国国情,应将中低收入群体界定为中等偏下收入的居民家庭。从该群体的特点及当前的财政能力看,住房保障的目标是满足他们的基本住房需求。为此,建议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如:实施购房贴息、税收减免及公房低租金政策;建一些中低档公房,实行部分产权制度;改进和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实行租售并举;发展住宅合作社及集资合作建房。

  • 标签: 中低收入 住房保障 政策 目标
  • 简介:近年来上海群体性房地产纠纷的基本特点群体性房地产纠纷一般有集体信访、集团诉讼和群体性事件三种形式,且多种形式的矛盾表现会因同一纠纷反复发生甚至逐步升级。近年来,上海群体性房地产纠纷在整体上呈现频发性、累积性、集团性和技术性四个方面的特点,部分纠纷所引发的矛盾比较尖锐。

  • 标签: 群体性事件 房产纠纷 上海 房地产纠纷 集体信访 集团诉讼
  • 简介:随着城市住房商品化的深入,房地产业在拉动消费、增加GDP和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方面成效显著.但是.城镇困难家庭群体,即我们所说的低收入群体的住房还存在不少问题。尽管政府为此出台了一系列住房保障政策.如1994年开始的安居工程及以后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和1998年的廉租房政策等,但是.仍未从根本上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

  • 标签: 低收入群体 补偿问题 房屋拆迁 住房商品化 经济适用房政策 货币
  • 简介:广州市政府日前公布“升级版”的《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办法》(简称《公租房办法》),其中从三个方面进行调整,以惠及更多住房困难群体,扩大保障面。

  • 标签: 多群体 升级版 保障 广州 市政府 住房
  • 简介:当前,迫切需要政府加强住房保障领域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保障重心集中为双困群体,供给重心集中在租赁型公共住房,工作重心集中在前期规划与后期住房管理,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形式。

  • 标签: 住房保障 改进 建设
  • 简介:住房问题是城市发展的永恒话题。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住房发展模式,必须以国情为出发点,以城市发展阶段为基础,结合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特点进行。本文针对我国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当前突出的住房问题,从对现行住房保障制度的问题反思入手,以实现人人有房住和可持续的居住环境的保障目标为指导,从制度定位和制度设计等方面提出改进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的若干建议。

  • 标签: 中低收入 住房保障 问题制度
  • 简介:我国住房保障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来自于制度的定位偏差及由此导致的一系列结构性错位问题。主要体现在:制度定位存在偏差,政府在保障领域缺位,保障群体错位,保障手段和标准单一化。

  • 标签: 住房保障 制度 问题
  • 简介:现行廉租房制度的问题之一是覆盖面极小,只针对符合极高门槛(双困户)的城市户籍家庭。到2006年底,享受租赁保障的家庭全国共有547292户,其中上海77397户,北京和广州分别为25030户和23674户。如果扣除享受公房租金核减的家庭数,新增的廉租户更加有限。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各方的认同和关注。

  • 标签: 租赁 保障 大都市 特征 群体 住房
  • 简介:解决弱势群体的居住困难是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北京市为此建设了大量的经济适用住房并规定了最高价格。但是,对于每套住宅的建设标准并没有做出具体规定。从设计角度分析1995年以及目前正在制定中的新的住宅建设标准,不仅能指导高档住宅建筑设计,也将指导经济适用住房的建筑设计,使弱势群体的居住条件得到不断改善。

  • 标签: 北京 弱势群体 住房政策 建筑设计 居住条件
  • 简介:居民的住房条件和居住质量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提高其居住水平,又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全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我省提出的安康居住工程的具体目标是,到2010年全省基本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中低收入家庭基本能住上65平方以上、并且配套较为齐全的成套住房;最低收入家庭全部能租住廉租住房;全省消灭人均8平方以下的住房困难户。

  • 标签: 住房制度 弱势群体 山东 社会保障体系 家庭收入 住房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