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逶迤连绵的黄土高原,在古老的太阳照射下,起伏着赭黄色的浪峰.这里既是先人的陵园,也是山民们情感的积淀,千百年来,黄土高原以她独特而苍凉的色彩,成为西部天空下最悲壮的风景.

  • 标签:
  • 简介:在玉树“4·14”抗震救灾中,他们是救出幸存者最多、救出被埋者最多、疏散群众最多的专业救援部队。17年来,玉树公安消防支队靠着超越常人的奉献和牺牲,践行着扎根高原、艰苦奋斗的“高原精神”。

  • 标签: 雪域高原 精神 公安消防支队 抗震救灾 艰苦奋斗 幸存者
  • 简介:  那样的眼神,会让你的心灵震动.走近柯尔克孜族,首先打动你的,是他们的眼神.  不含任何矫揉造作的掩饰,没有任何杂质,坦荡清澈如阳光下闪光的清泉,毫不戒备的赤裸直白,好似直视你的内心深处.这样的直视,让久居都市的人,心中自忍不住翻搅一番.  ……

  • 标签: 民族柯尔克孜族 高原民族
  • 简介:西部高原,一块神土秘境。在一个漫山红遍的金秋,藏族画家朵尔基降生了。人间仙境的九寨、黄龙,雪域雄奇的美,润育了他的心灵。深受高原宠爱的他经历了“上山下乡”的磨炼,凭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孜孜不倦的努力,进入高等艺术教育殿堂、充足了电,养足了真气,毅然返回西部高原。因此他在把握世界的方式上与其他艺术家不尽相同,他的方式显示出他的独特与智慧。他着眼于超越纷繁的客观现实而径直切入到对宇宙精神的体察,就象孤身巡猎的荒原之狐执着于自己的嗅觉。他参加中国第五届艺术节的作品《玥》,以空蒙、神秘的意境营造成为注目的焦点,画面具有深不可测的视觉效果,极具张力。他的笔墨形式是以

  • 标签:
  • 简介:凡到过青藏高原的人,或许都见过藏山的山口路旁常有大大小小的石堆,上边插着木杆,飘着经幡。这就是藏传佛教地区人们心目中神圣的嘛呢堆。嘛呢,是梵文佛经中《六字真言经》中“嗯嘛呢叭咪哞”的简称。藏传佛教认为,六字真言经是一切佛经的根本,要常念不停,方可真悟。善男信女们为了寄托他们的信念,就在经常路过的路边或山口放上刻有经文的石头,表示他们曾在此虔诚地念诵过六字真言经。过路者常年不断,垒放石头的地点也约定俗成。于是石头越来越多,就成了大大小小规模不等的嘛呢堆了。因为在信徒们心目中,嘛呢堆常堆在山头上,或嘛呢堆本身就像一座代表人与天神对话的山尖,所以藏区的人们称嘛呢堆为“拉什则”(山峰)。而在蒙古语中,人们又将嘛呢堆称为“敖包”,在青海则转音为“俄博”。嘛呢堆多为方形或圆形,以白石头堆成,或者以白石头为主堆成。石堆上面插上木棒、树枝、羽箭,挂上五色风马幡、彩线、白羊毛,摆放着牛羊头等吉祥驱邪物。人们还会以石堆为中心,向四面拉出许多绳子,绳子上挂

  • 标签: 高原上嘛呢堆
  • 简介:据新华社报道,青藏高原首趟中欧班列日前从青海省西宁市双寨铁路物流中心发出,前往位于比利时的欧洲第二大集装箱港口安特卫普,运行全程约需12天,主要运输藏毯、枸杞等青海当地特色产品。这趟中欧班列共装载44个标准集装箱。途经甘肃、新疆两省区,由阿拉山口口岸出境,

  • 标签: 青藏高原 中欧 集装箱港口 铁路物流中心 阿拉山口口岸 安特卫普
  • 简介:巍峨的大雪山,奔涌的大渡河将金川的大山大川之关演绎得淋漓尽致。大渡河流域纵贯全域,境内有大小溪流37条,人均拥有水量4.27立方米,为全国的13.7倍。全县水电蕴藏量达520万千瓦,居阿坝州第一。

  • 标签: 新产业 大渡河流域 藏区 高原 泡菜 阿坝州
  • 简介:作为司机,我们早就有到祖国西域跑一圈的想法。去年6月,我和谷坤寿、谷坤元、王小华(女)驾驶一辆"长安之星"微型车,沿川藏线、青藏线作了一次探险之旅,总行程9818公里,历时23天,行经重庆、四川、西藏、青海、甘肃、新疆、陕西7个省、市自治区,翻越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21座,横跨10条大江名河,攀越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到达中国最低的城市——

  • 标签: 星高原万 里行 长安星
  • 简介:  人间仙境--奥依塔克  出阿克陶县城,从奥依塔克山口沿河谷逆流而上,便到了白云深处被称作"人间仙境"的奥依塔克风景区.  ……

  • 标签: 帕米尔高原明珠
  • 简介:邛海,深山里的一道恬静光芒。连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都造访过她,记下了一笔《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碧水秀色,草茂鱼丰,珍珠硕大,美不胜收,其气候与恬静远胜地中海,真是东方之珠啊。”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哩,饱览了东方胜景之后,还不忘去怀念一番,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在遥远的地方,在我们心灵遥远的地方,拥有的是无边无际的宁静光辉,将前去寻觅的我们沐照其中,暂歇暂歇,听花唱月,还有她奉上的小虾小蟹,美味弥留,莫忘此行。

  • 标签: 东方之珠 邛海 水流 高原 旅行家 意大利
  • 简介:根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平整化改造,在基岩平缓的丘陵沟壑区以人造平原为主,基岩起伏的宽带梯化为主;高原沟壑区的残塬边坡以宽带梯化为主并改种林果;土石山地和风蚀荒漠草滩沙区以退耕还林草和拦泥蓄水库坝为主。平整化改造的重点地域是年产沙11亿吨的两个强烈侵蚀中心和一条强烈侵蚀带,对24条高产沙的入黄支流分12片共6万km^2丘陵沟壑区平整化改造,将千沟万壑的破碎地形改造成人造平原和宽带梯田后,年减沙量有可能达到10亿吨。

  • 标签: 黄土高原 平整化改造 机械推填 宽带梯化
  • 简介:有一种旅行叫木格措,被溜溜情歌唱响,四海五洲飞扬!有一种风光叫木格措,被云花雪霞吟唱,山川河流回望!木格措,是一首情歌,也是绝美的风景。她在苍茫的高原圣地,在高远的雪山云端,在潺潺溪流中,在漫漫野花间,她就在旅人的身边……走进木格措,就是一次风光之旅,一次心灵之旅!

  • 标签: 圣地 情歌 高原 康巴 风光 山川
  • 简介:3年来,江西省第八批援疆干部人才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江西省委、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努力工作,尽展才华,向受援地人民交上了一份份满意的成绩单,谱写出一曲曲传颂于帕米尔高原的激扬赞歌。提精气神让援疆干部人才发光发热江西省援疆干部领队黄式贤经常说:"援疆当然辛苦,但如果能将个人平凡的工作和稳疆安疆、促进民族团结、巩固边防等党和国家大局联系在一起,我们吃再多的苦也值得。"

  • 标签: 帕米尔高原 江西省 民族团结 自治区 干部 人才
  • 简介:炸雷之光惊现岩画骇人奇图活佛之语揭示雪域神医法术公元1821年7月6日下午,天色忽暗,炸雷震耳欲聋。瑞典探险家翰克森先生一行卷缩着身子,在唐古拉山的岩洞里避雨,忽然,翰克森借着闪电,看到岩壁上有画一个赤裸的人,被倒挂在木桩上,另一个人把锋利的刀插进那人的肚子里,鲜血外涌,在地面上,有许多恐怖的骷髅头,旁边的大锅里,还蒸腾着热气……

  • 标签: 藏医药 生命 人类 高原 唐古拉山 探险家
  • 简介:在经济浪潮淹没一切的今天,在底层、在民间,仍然有许多人坚守着文学的梦想,坚守着诗歌的神圣。陕北神木县黄土高原青年文学社便是一个例证。这个文学社是陕北神木文化史上第一个大型的校园文学组织。在神木县委县政府支持和陕西省作家协会指导下,自2003年8月创建以来,文学社员发展到2000多人,其中,有10人分别加入了陕西省作协和榆林市作协。他们创办了《绿色文学》杂志,先后举办了文学大赛、文学讲座,并出版校园文学作品集1部,出版个人文集7部。文学社得到了陈忠实、高建群、晓雷等全国有影响的作家的好评,并为该文学社题字题词,且于2006年被共青团神木县委评为"优秀青年团"。他们都是"80后"出生的"新一代",他们的诗歌等文学作品都充满了西部的新精神、新韵味、新气息。这里,从他们的大量作品中选出部分诗歌作品,以飨读者,以活跃西部诗歌、西部诗坛。

  • 标签: 放歌黄土高原 文学社诗 西部放歌
  • 简介:康北高原之上,拥有1300多年建制史的甘孜县位于川藏交通枢纽,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它内连康定、成都,外接青海、西藏、甘肃,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其灿烂的多元文化,堪称康北历史人文中心。甘孜县城所在地甘孜镇位于县境南部绒岔河与雅砻江交汇处东北岸的山原台地,海拔3410米,距州府康定385公里,距省会成都742公里,川藏公路北线(3]7国道)由东至西纵贯县城南部。干百年来,世代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的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用他们惊人的智慧,超常的创造力,谱写了灿烂辉煌的历史。

  • 标签: 甘孜县 格萨尔王 文明之光 茶马古道 兵家必争之地 多元文化
  • 简介:贵州六盘水市盘县的煤炭开发,有着悠久历史。明嘉靖《普安州志》有所录,《过普安》诗中有云:“窗映松脂火,炉飞石炭煤”;有民谣所唱:“盘县煤炭实在多,煤井焦窑像蜂窝,公路修在煤层上,挖煤就在灶门脚”。盘县被美誉为“江南煤都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岁月悠悠,在盘县今天的土地上,红果经济开发区黑山焦化厂正如一枝独秀,在黎明的展雾中探出了最为娇艳的花蕾,吐露出醉人的芬芳……黑山焦化厂是在响应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经省、市、县批准立项的扶贫项目。企业建立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严格的化验质检管理体系。企业的原煤洗选采

  • 标签: 云贵高原黑 明珠记 红果黑山
  • 简介:时光如梭,岁月如歌。转眼间,中国石油青海销售公司走过了54年的光辉历程。50多年来,在几代青海石油人的艰苦奋斗下,公司由成立之初的职工81人,年销量1.975吨发展到2007年底职工总数3348人,年销售量7575吨。50多年来,青海销售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濒临破产到跨越发展,走出了一条艰苦的创业之路。

  • 标签: 销售公司 中国石油 青海 面部 服务 高原
  • 简介:  帕米尔风雪邮路匆迫而绵长,山褶里邮车的辙迹和阿西木江的汗水融进了雪峰戈壁中.每一次的起程远行,至亲至情的祝愿和叮咛在耳边,每一次爱妻娇儿都是追着邮车一步三招手,满目眷恋,把离别化作绵延不绝的牵挂.……

  • 标签: 全国劳动模范 劳动模范喀什地区 喀什地区邮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