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1 个结果
  • 简介: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执行理事盛洪:市场经济规则要求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通,达到最佳的配置和.本个社会的生产要素配置有效率,则必须要有一种制度来保障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交易。目前的现状是农民与土地结合不如与其它要素结合,如进城摆摊或做工人,他人入会比与土地结合要高,那么自然他就不愿意与土地结合。而由于没有一种制度可以保障其自由流通,农民只能一方面与别的生产要素结合,而另一方面闲置土地要素。就浙江地区而言,不一定是因为地不好或市场制度遭到破坏而抛荒,可能是因为该地区农民的机会成本比较高,例如他进城打工每个月可以赚800元,如果种地只能收入200元,显然浙江地区的农民更愿意进城打工。这恐怕也是该地区最先出现“土地流转”现象的一个原因。

  • 标签: 土地流转 机会成本 制度创新 法律保障
  • 简介: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镇,地处温州市南郊,全镇约有三分之一的居民信在山区。1995年,茶山镇政府以给山区205户移民建房的名义,批到茶山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粮田30.41亩(据村民们实际太量是33.90亩),然后转让给瓯海鑫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搞开发,镇政府从中收取地价款279.4万元。数年的一,205记移民及10多户土地被征用的农户,知道了事实真相,联名向温州土地监察部门举报,经温州市土地监察支队调查,认定群众举报属实,于2000年5月发文没收鑫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开发建设的“梅园村”13、14、15号套楼;同时,把茶山镇政府批到的30.41亩土地收归国有。并建议对有关人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行政处分。

  • 标签: 温州市 茶山镇 土地管理
  • 简介: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农村被农民视为命根子的土地悄悄地出现了抛荒问题,进人九十年代,农民土地抛荒不仅没有得到有效地遏制,而且愈演愈烈。部分地区弃耕成风。一方面“民工潮”的涌现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合理、有效地转移,为发展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面对由抛荒而引发的新情况、新问题,土地抛荒弊多?利多?带着这个问题,最近我们在定远、庐江、无为等县进行了调查。

  • 标签: 土地抛荒 农民 农村剩余劳动力 “民工潮” 农村经济 问题
  • 简介:<正>《溪南里土地法》是一九二八年八月邓子恢等同志制定的,也是一九二九年毛泽东同志所肯定和赞扬的,并总结和推广到整个闽西和赣南,从而成为毛泽东土地革命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党早期的土地政策,《溪南里土地法》的历史地位应予重视。诚如张鼎丞所说的:“在溪南没收和分配土地的创举中,邓子恢同志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创造精神是值得称道的。”

  • 标签: 溪南 土地法 闽西 邓子恢 抽多补少 毛泽东
  • 简介:<正>六、何氏文书(一)卖契1立卖契人张文九、谢有,因手不便,今同说合人谢夏壁、谢杨忠情愿将车口东西地一段,计地五亩八分五厘七毫。出卖于陈乙运、何顺民名下永远为业,言明每亩价钱三千二百整,其钱当日交足,二家情愿,外无欠少,恐后无平(凭),立字存照。东横括十工(弓),长括一百四十一工(弓)五分中横括八工(弓)八,西横括十一工(弓)计开口典天粮,于家洼地十五厶八分由水井地十亩三分官中金柏十乾隆伍拾肆年二月卅日立张文久同张紊瑛、紊朱十中人谢夏壁十2

  • 标签: 文书 卖契 乾隆 杨忠 沧州 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