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在经历了低调的哥本哈根峰会(2009年)和混乱的坎昆峰会(2010年)之后,各国领导人终于在巴黎峰会(2015年)上就应对矧暌变化达成了一致。自《京都议定书》(1997年)以来,这是各国领导人在漫长的18年时间中第一次就这个有关全球的问题达成一致。

  • 标签: 温室效应 《京都议定书》 2010年 2009年 哥本哈根 领导人
  • 简介: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持续推进、电子信息技术进步带来的行业竞争日益加剧、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和监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无疑为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在查阅了大量学者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多角度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开展情况,然后选取可能影响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水平的5个影响因素,取样2007—2014年15家上市银行的相关数据.借助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进行相关分析。

  • 标签: 商业银行规模 非利息收入占比 成本控制能力
  • 简介: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服务业特别是以金融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动机。文章分析了福建省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并运用实证分析模型对影响福建金融服务贸易出口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居民收入水平、金融中介效率、金融技术人员数量以及实际利用外资额都对福建金融贸易出口有正面的影响。基于实证分析所得到的结论,文章就如何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进一步扩大福建省的金融服务贸易的开放度,进一步提高金融中介效率,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以及进一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加强金融贸易人才的培养力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标签: 服务业 金融 实证分析
  • 简介:海外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导模式,那么,哪些因素影响了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绩效?构建一个综合的研究框架,从国家、企业、交易这三个不同层面探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通过对176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269个海外并购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显著影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的因素来自不同层面。具体而言,国家竞争力、营商环境、海外并购经验、管理层能力、账面市值比、企业规模、财务状况、关联属性等因素都显著地影响海外并购绩效。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文章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良好绩效的取得提供了操作层面的启示。

  • 标签: 海外并购 绩效 中国企业
  • 简介: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企业产业结构更新换代。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日常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企业日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的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如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优化。

  • 标签: 人力资源 资源管理 要素选择
  • 简介:当前中越经贸关系日益深化,但同时也表现出其并不完全以市场和经济利益为导向,而是受到诸如政治、文化、民族情绪等非经济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严重的话,可能对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造成阻碍甚至倒退。基于这一点,本文试图对影响中越经贸关系的非经济因素做出初步的分析。

  • 标签: 中国和越南 经贸关系 非经济因素
  • 简介:物流产业作为黑龙江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之一,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定量分析黑龙江省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影响因素,从而找出进一步发展黑龙江省现代物流产业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最后结合影响因素分析结论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 标签: 黑龙江 现代物流产业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分析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制度也随着发生变化,企业会计报表分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日渐重要。企业会计报表不但向社会外界提供其经营成果、会计状况等相关信息,同时还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对目前影响企业会计报表分析的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

  • 标签: 会计报表 分析 影响因素 改进
  • 简介:本文研究了PASP制备,用正交实验对其阻垢性能进行研究,探讨了其阻垢性能影响因素

  • 标签: PASP 水处理剂 阻垢
  • 简介:本文在Grossman和Helpman两阶段谈判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生产分割合作伙伴的搜寻模型,研究维系国家间进行生产分割合作的决定因素,并利用样本选择模型对数理模型的结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比较优势的契合是影响两个国家生产分割联系的重要因素,技术差距总体上促进了国家间生产分割联系,而适度的技术差距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 标签: 生产分割 技术差距 比价优势的契合
  • 简介:企业职工作为重要的社会组成元素以及政策的接受者,延迟退休政策的制定、实施毫无疑问需要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本研究以W市作为调查基地,在文献研究、社会调查与深度访谈三者相结合并借助SPSS分析工具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得出了相关研究结论:一是W市企业职工延迟退休影响因子排序,强到弱排序依次为:健康、收入、工作满意度、周工作时长、工作性质、抚养子女负担、配偶状况、年龄、单位福利、单位性质、性别、受教育程度、公司职位、赡养老人负担、婚姻状况。二是影响因素与延迟退休的相互关系:(1)个人因素中,男性职工比女性职工更能够接受延迟退休。年龄与延迟退休成负相关的关系。已婚或未婚企业职工都不愿意接受延迟退休。不愿意延迟退休者中受教育程度与最大延迟退休年龄正相关。(2)单位因素中,企业性质为国有、集体或控股企业与外资企业比私营、民营企业的职工更愿意接受延迟退休。单位福利种类多并不能直接刺激到企业职工的延迟退休意愿,但在强制延迟退休时,享受福利种类越多与企业职工能够接受最大延迟退休年龄之间成正相关关系。公司职位与延迟退休之间没有严格的相关关系。(3)负担因素中,具有抚养子女负担和赡养老人负担与延迟退休成负相关。(4)经济因素中,低收入和高收入的个人以及家庭相对对于中层收入而言更不愿延迟退休。健康因素与延迟退休成负相关。(5)工作因中,周工作时长与工作满意度和延迟退休决策分别成负相关和正相关。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不愿意延迟退休。最后,对W市研究延迟退休年龄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 标签: 企业职工 延长退休 影响因素
  • 简介: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工资性收入,而工资性收入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在梳理既有研究对各种因素的分析基础上,基于1997~200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城市化水平、非国有化水平、城镇收入水平、法律完善程度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正相关;(2)城乡差距、金融发展和市场化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负相关;(3)对外开放程度、第一产业比重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关系依赖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4)GDP对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呈现加速形态。上述结果在使用不同计量方法与分地区的情况下依然稳健。

  • 标签: 农村居民收入 工资性收入 制度因素
  • 简介:自十二届三中全会经济发展的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镇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极大的成果.城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城乡经济发展中也一直居于主要地位。但同时,城乡二元结构也逐渐显现出来,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大阻碍。本文将立足于川东北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旨在分析前者之于后者的制约因素,并对其现行政策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措施,以促进该地区城乡协调发展。

  • 标签: 城镇化:农村经济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