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8 个结果
  • 简介:新股定价是首次公开发行的核心环节,只有选择合理的定价方式才能充分反映市场需求。本文首先概述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方式的发展历史和当前采用的新股发行定价方式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国外新股发行定价方式及其特点,最后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 标签: 新股发行 定价方式 市场化 累计投标方式 竞价发行 中国
  • 简介:经过几年的停顿,近期深市将被批准恢复发行新股,封闭已久的一级市场要再次开动起来。而更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深市恢复发行新股以后,对沪市会产生什么影响,对整个证券市场又会带来那些变化。应该说,这些话题的确是比较重要的,本文试就深市恢复发行新股问题展开思考。

  • 标签: 深圳证券交易所 证券市场 中国 创业板 “新股发行” 中小企业
  • 简介:发行新股的决定权由董事会掌握,董事长对实施细则负责;原股东对新股有优先认购权,经股东大会决定,股东以外的人员可以给予新股认购权;在公司成立后的新股发行中,对大企业的原股东的持股比例不予以保障,对小企业则由股东大会决定后可维持原股东的持股比例;对于不公正的新股发行,一要追究不公正股票认购人的责任,二可请求停止不公正的股票发行;判断新股是否有效的标准是实体方面有无缺陷和是否安全发行,新股一旦发行,无效主张要通过起诉表提起,有起诉权的是股东、董事和监事

  • 标签: 日本公司法 新股发行 新股认购权 原股利益保护 不公正新股发行 新股无效
  • 简介:隐性成本是新股发行成本的重要部分,但由于其难以度量,目前还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以2004—2012年中国的IPO公司为样本,以IPO停摆的外生事件作为工具变量,利用二阶段回归考察新股发行的隐性成本对其上市后大股东行为及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隐性成本越高的企业,上市后大股东资金占用和股利发放水平都显著越高;并且,这些企业上市后的会计业绩和市场表现也显著越差。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实际控制人现金流权较高、上市时盈余管理程度较低的公司,隐性成本对上市后大股东行为和公司业绩的影响都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中国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有重要启示。

  • 标签: IPO隐性成本 新股上市后表现 IPO停摆
  • 简介:相对于2004年上半年新股上市所收到市场资金热烈追捧的程度.6月后新股上市的境遇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在市场的热切期盼中,6月底深圳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块“新八股”上市。初次亮相股市,8只股票无一不是在凡们意料之中高开,但次日旋即下跌,除德豪润达(SZ002005)外全线跌停,其跌势之快、

  • 标签: 2004年7月 资金 证券市场 股票 上市公司
  • 简介:湘中药在深市挂牌开盘就跌破其6元的发行价,收盘价仍低于发行价0.37元,从而成为去年以来首只当日跌破发行价的新股。“新股必赚”的神话终被打破。新股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唇齿相依的关系,使投资者从抢购新股这一搏傻行为中醒悟过来,在扩容速度未得到明显减缓之前,关注后续新股在二级市场上的定位将成为一级市场的投资依

  • 标签: 市盈率指标 发行价 发行市盈率 平均市盈率 新股发行 二级市场
  • 简介:随着美国房地产市道有回复迹象,本港股市近期正回复上升动力。同时,新股大多仍保持必升的传统。长途电话服务供应商中信1616(1883)上星期甫上市便已升逾七成。而地产商碧桂园(2007)及中信银行不约而同选择在本月“接力”,也有望为本港股市注入一股新动力。

  • 标签: 新股 香港 信号 服务供应商 房地产市 长途电话
  • 简介:定向增发新股已经成为我国全流通时代背景下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最主要方式。文章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文献关于定向增发新股折扣动因、定向增发股东财富效应、定向增发公司经营业绩、定向增发利益输送、定向增发与整体上市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探讨了该研究领域未来进一步思考的方向。

  • 标签: 定向增发新股 市场折扣 股东财富 利益输送 整体上市
  • 简介:以“鞍钢新轧”作为中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第一批试点企业为例,本文就发行可转债对资本市场的意义、特征、背景及投资价值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向读者介绍了这一融资的新品种。

  • 标签: 投资选择 可转债券 融资品种
  • 简介:从2004年3月12日海富通首发130亿元的巨无霸基金亮相,到5月30日金鹰中小盘基金成立仅仅卖出5.5亿份的规模,一切的变化不过2个月的时间。

  • 标签: 基金业 证券投资基金 中国 基金管理公司
  • 简介:今年以来,我国凭证式国债发行总量明显放大,据统计,截至9月30日,财政部已售出凭证式国债1885亿元,完成全年1900亿元任务的9921%。由于凭证式国债发行状况良好,10月上旬,财政部又做出决定,再次增发凭证式国债300亿元,以满足城乡居民购买国...

  • 标签: 凭证式国债 大量发行 储蓄存款 商业银行 提前支取 消费市场情况
  • 简介:本文以2007年至2013年发行的3370只信用债为样本,从债券特征、市场状况和承销商声誉角度探讨了影响信用债发行利差的主要因素。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在当前信用债评级普遍偏高的情况下,信用评级仍对债券的发行利差有较强解释力。信用债的发行规模越大,发行期限越短,其发行利差越低。企业选择在市场状况比较平稳时发行债券,有利于降低发行利差。在当前情况下,承销商声誉对信用债发行利差的解释力还比较弱。

  • 标签: 信用债 发行利差 信用评级
  • 简介:一、地方公共产品与地方公债。(一)公共产品的提供。公共产品是具有社会公共需要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它不同于私人产品,主要表现在:第一,非排他性。当消费者为私人产品付钱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产品或服务带来的利益,而任何人无法排除他人从公共产品获得利益。第二,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完全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称纯公共产品,只具有其中一种性质的公共产品称准公共产品。

  • 标签: 地方公债 公共产品 地方政府 财政收入
  • 简介: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是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改建股份有限公司,其主要目的,一是为了转换经营机制,二是筹措可供长期使用的资本。筹措资金的办法是发行股票,为此.要将原国有企业的净资产折价入股,这需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如何确定净资产折价入股比例;二是如何确定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的发行价格。这两个问题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但其实质是如何处理好新老股东利益的一个问题。

  • 标签: 股票发行价格 盈利能力 国有企业改组 净资产 入股比例 公允价格
  • 简介:农业发展银行是国有政策性银行,其经营客体主要是粮食流通企业。虽然近年来国务院加大了粮改力度,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经营依然存在许多困难,如果亏损势头得不到有效遏制,将会直接影响着企业自身和农发行的生存。一、粮食购销企业亏损成因(一)粮食收购缺乏市场观念,难以顺销。按照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对保护农民利益,国有粮食企业垄断粮源,实现顺价销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执行过程中,不考虑市场需求,可以说是见粮就收,且品种和质量档次差价微小,使得粮食企业收购的粮食质次价高,因而形成陈粮压库。由于陈粮储存保管时间过长,致使仓储、保管、利息、费用的支出不断加大,粮食库存成本越垒越高,加之目前粮食市场

  • 标签: 农发行 经营亏损 农业发展银行 顺价销售 粮食购销企业 国有粮食企业
  • 简介:2012年4月28日,证监会公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于公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在中国股市低迷、种种制度性矛盾萦绕其中的背景下,该文件的发布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以为,证监会推进改革之举的确值得赞赏,但却未能抓住病因,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 标签: 发行体制改革 证券 制度性矛盾 股市低迷 证监会 新股
  • 简介:针对私募发行大量存在的事实,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私募发行的市场及融资特点,结合成熟市场私募发行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指出完善我国的证券私募发行制度不但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非常必要,而且对保护各利益主体,特别是投资者利益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私募 私人权益市场 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