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资本流动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说明其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不容忽视,提出要在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同时,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的收益水平,提高企业的境外融资能力.

  • 标签: 对外直接投资 资本流动 融资能力
  • 简介:本文基于异质性贸易理论,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中介,全面分析金融错配、政府补贴对中国OFDI的影响,并使用企业数据进行系统性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错配对OFDI具有制约性作用,政府补贴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种负面效应;生产率在金融错配、政府补贴影响OFDI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传导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错配、政府补贴对OFDI的具体影响作用因企业所有制、所处行业的不同而存在显著性差异,尤其以非国有制企业和隶属于高资本密集度、高科技创新度行业的企业最为显著。

  • 标签: 金融错配 政府补贴 对外直接投资
  • 简介:自近世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经由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被动不适、洋务运动至民国末年的主动适应直至新中国的自主经略,其间先后出现半殖民地化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新中国自主经略对外开放的进程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相继实现三次历史性飞跃。贯穿于近世以来中国对外开放过程的主题一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追求;对外开放历程之于来者,启示价值颇丰。

  • 标签: 近代中国 对外开放 资本主义 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自主经略
  • 简介:近年来的实践表明,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业承受的国家风险有其一定的特殊性,要承受更大、更多的国家风险。所以,应该在国家层面和企业自身两个方面来加强国家风险的防范与预警,从而规避国家风险。

  • 标签: 对外工程承包业 国际风险 全球化 中国
  • 简介:正蔓延于全球的经济与金融危机,给国际直接投资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国际经济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与金融危机对跨国投资产生的影响,并阐述了我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了我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机遇、风险和时机把握等问题。

  • 标签: 对外直接投资 经济全球化 经济与金融危机
  • 简介:本文基于1980-2001全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对外贸易与FDI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以各省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数据作统计描述辅证之。文章得到以下结果:中国对外贸易与FDI之间的互补作用远大于替代作用,各省市FDI与贸易之问的关系存在着惊人的一致性;FDI与制成品的出口具有双向的因果关系;虽然长期中FDI对制成品的进口具有促进作用,但短期中FDI对制成品的进口具有替代效应;FDI对贸易的短期影响具有滞后性,滞后三期的效果最为显著。

  • 标签: 中国 对外贸易 FDI 外商直接投资 关系 进口贸易
  • 简介: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日益频繁,学者们对此开展了许多研究。然而,现有文献主要针对全体企业或者制造业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行分析,并未探讨服务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特征。为此,本文搜集了最近几年中国服务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项目层面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企业中,中央企业偏好于采用绿地投资的模式进入发展中经济体,其动机主要是为上属集团的海外项目提供服务;非中央企业偏好于采用兼并收购的模式进入发达经济体,其动机主要是获取战略资产和市场。

  • 标签: 服务业 对外直接投资 投资动机 进入模式
  • 简介:本文以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背景,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深入地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员工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提高了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并且这种正向的"工资溢出"效应具有持续性而且还是逐年递增的。与此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也显著地拉大了企业内工资差距。进一步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员工收入的影响因东道国收入水平、企业经营范围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最后我们还尤其关注了对外直接投资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发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并未明显提高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的影响渠道检验表明,尽管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提高了员工平均工资,但同时也显著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增长,正是由于后者的"生产率"效应部分地抵消了前者的"工资溢出"效应,进而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未能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显著的影响。

  • 标签: 对外直接投资 工资差距 劳动收入份额 双重差分模型
  • 简介: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过程中与投资地区的互动是双方反复博弈的结果,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是一种双赢策略。互动机制的建立将有助于对外投资企业提高技术学习和竞争能力,适应投资地的市场与文化,规避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风险,为中国跨国公司创造有利的外部发展条件。外部因素通过良好的互动机制也可以与内部因素产生相互推动作用。

  • 标签: 中国跨国公司 对外投资 互动机制
  • 简介:本文根据技术扩散模型阐释,中国的技术进步取决于它对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和可吸收的世界先进技术集合的乘积。金融改革通过消除经济扭曲提升我国的吸收能力。如果国际先进技术通过对外贸易扩散到中国,那么对外贸易和金融改革在增长中就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利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数据,我们没有发现对外贸易(出口或进出口)和金融改革在促进经济增长中有显著的互补作用。该结论在控制条件收敛、其他经济增长因素、分省和时间效应后成立,并在解决贸易的内生性后仍然稳健。将该结论和我们已发现的金融改革和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中有显著的互补作用的结果相对照,可见,与国际贸易相比,国际先进技术更可能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扩散到中国

  • 标签: 对外贸易 金融改革 互补性 经济增长
  • 简介:摘要:基于经济增长动能理论,从需求侧、供给侧和结构转换3个方面构建对外贸易动能转换的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在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动能转换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对2001—2019年中国30个省域的对外贸易动能转换指数进行测度和综合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对外贸易动能转换综合指数持续走高,全国平均水平从2001年的0.1348提升至2019年的0.3450,年均增速达到5.36%;从区域层面看,地区异质性明显,呈现由东向西梯级递减态势。今后,中国对外贸易动能转换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路径选择中,一要持续扩大内需,培育对外贸易动能转换的国内市场基础;二要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培育对外贸易动能转换的国际市场环境;三要增强自主创新,培育对外贸易动能转换的关键核心动力;四要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培育对外贸易动能转换的人才基础支撑;五要完善制度供给,实现对外贸易动能转换的内部均衡和外部协同发展。

  • 标签: 对外贸易动能转换 需求侧 供给侧 结构转换 外贸新优势
  • 简介:基于2005-2014年中国对120个国家的OFDI数据,利用Tobit截尾模型和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实证检验了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OFDI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边投资协定促进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ICSID管辖条款在存在征收和国有化风险的情况下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国与东道国签订的BIT是否生效及BIT内容是否包含ICSID管辖条款是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否进入的重要因素,但不影响投资规模。

  • 标签: 对外直接投资 双边投资协定 制度环境
  • 简介:摘要:现如今世界经济发展方向逐渐的趋于逆全球化,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各种不同程度的贸易保护政策,因而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则成了各个国家企业“走出去”的良好途径。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是促进沿线各国的资本流动,使得沿线各国能够在“一带一路”平台上积极的开展经济活动。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现阶段对研究沿线各国的直接投资的相关文献的整理,来分析逆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开展在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影响,并且阐述近些年来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开展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发展在哪些方面受到了制约,基于这样的背景之下该如何继续推进对外直接投资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逆全球化 “一带一路” 对外直接投资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数字贸易时代下中国对外贸易的创新策略与路径。首先,分析了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数字化趋势,以及数字贸易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其次,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发展、当前特点以及数字贸易对其影响进行了分析。随后,提出了提升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拓展数字贸易市场和加强数字贸易规则建设三方面的创新策略与路径。最后,通过分析和综合讨论,为中国在数字贸易时代下实现对外贸易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建议。

  • 标签: 数字贸易 中国对外贸易 创新策略 数字化技术 市场拓展 规则建设
  • 简介: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最大程度发挥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不得不考虑要素市场扭曲的调节作用。基于2009-2013年中国微观企业面板数据,从要素市场扭曲的视角考察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对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1)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并未显著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但较高的要素市场扭曲环境能缓解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2)中介效应模型验证,要素市场扭曲会通过影响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而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会抑制要素市场扭曲对技术创新水平的积极作用;(3)要素市场扭曲的空间样本分布多集中在较高水平上,且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对其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着基于要素市场扭曲的门槛效应。

  • 标签: 要素市场扭曲 对外直接投资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中介效应 门槛检验
  • 简介:香港在二战以前,是一个主要从事转口贸易的商埠。战后,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香港经济走上了恢复、发展的道路。目前,香港已发展成国际性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及区域性旅游、信息中心,服务业在香港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高,并占突出主导地位。香港经济已基本完成了由出口导向型制造业加工基地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的转轨。香港是国际投资的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之一。

  • 标签: 香港企业 对外投资 香港经济 服务业 对外直接投资 投资回报率
  • 简介:在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企业对外投资的高端环节和低端环节转移,并用2003—2010年中国能源资源对外投资的投资个案实证检验了生产率、东道国特定因素和价值链环节选择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对外投资的高端环节表现出明显的高生产率偏好;企业拥有高生产率,投资东道国人均GDP、能源资源禀赋越大,越倾向选择高端环节转移;东道国市场竞争度和中间品贸易成本不符合预期,原因在于能源资源行业特性决定了企业只要条件允许,都会选择高端进入;分样本检验表明投资发达国家和非发达国家存在明显的偏好差异。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

  • 标签: 对外直接投资 价值链选择 全要素生产率 能源资源行业 异质性
  • 简介:高度关注东道国的营商环境已成为跨国公司投资选址的共识。进一步的研究需考虑营商环境的子类因素、非对称制度距离及企业投资动机差异等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OFDI)投资选址的影响。利用2003-2015年中国OFDI企业对世界上176个经济体的投资项目数据,在控制东道国正式制度环境的前提下,实证研究营商环境对中国OFDI企业选址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OFDI企业倾向于在整体营商环境更好的国家投资选址,特别是针对弱势制度国家的投资对营商环境便利度更加敏感;我国不同投资动机的OFDI企业选址表现出对营商环境便利度不同子类指标的"异质性偏好":资源开发型OFDI偏好办理施工许可证和保护投资者的便利度;商贸服务型OFDI偏好执行合同的便利度;当地生产型OFDI偏好缴纳税款和执行合同的便利度;技术研发型OFDI偏好对投资者的保护程度。因此,完善我国"走出去"公共服务,开展国别营商环境评估工作,并针对不同投资动机OFDI推行差异化的扶持政策,有助于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健康有序成长。

  • 标签: 对外直接投资 东道国营商环境 企业选址 投资动机
  • 简介:摘要:现今,随着全球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与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发达国家绿色物流已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本报告旨在探讨发达国家绿色物流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绿色物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将深入阐述这一新兴趋势对中国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 标签: 发达国家 绿色物流 影响
  • 简介:本文针对中国转型式增长的特征,基于Barro的理论模型,构建了一个地方政府支出和对外开放影响居民消费的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1997—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分别检验了全国范围内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支出和对外开放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二者对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直接影响以及交互影响效应。最后,在研究基础上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给出了积极的政策建议。

  • 标签: 政府支出 对外开放 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