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自1971年秋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恢复后到粉碎“四人邦”的1976年,乔冠华率团参加了第26届至31届历届联大会议。在当时中苏尖锐对抗的情势下,他与已故苏联著名外交家、常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先生屡屡交锋,一时各国外交界

  • 标签: 乔冠华 马立克 苏联人 外交界 秋中 裁军会议
  • 简介:电影《肖申的救赎》不仅给观众带来视觉及心灵的震撼,而且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本文通过主人公安迪在肖申监狱中受到19年的囚禁生活下仍然不懈地追求自由,对未来充满希望,并且坚持帮助自己狱友,揭示了在逆境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意义,感受不屈不挠追求自由的力量,让我们学会面对体制化的社会,坚守的希望,坚定对生活的信念,以坚毅的方式,救赎自己和他人,终于获得自由。

  • 标签: 《肖申克的救赎》 自由 希望 被体制化
  • 简介:屈指算来.李德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已经有30多年了,他说,这一切得缘于年少时在奥地利看到的一本关于中国汉字的书,书中非常生动和形象地介绍了汉语的声调、语法和词汇,与西方的语言文字完全不一样!他很惊奇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语言和一堆笔画的文宇,那可怎么学呀7他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意犹未尽,随后,他四处寻找,企图获得更多有关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的资讯,但在那个年代,整个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介绍并不多。1973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正式建立了汉学系,这对于有100多个系.有长达600多年悠久历史的大学来说,似乎是来得晚了点,不过对李德来说简直正是时候,因为那时他正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李德非常兴奋,毫不犹豫地成了维也纳大学汉学系的第一批学生。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机缘就这样不期而遇,从此.李德的生活就与遥远的中国密不可分地联系了起来。

  • 标签: 维也纳大学 中国文化 语言文字 大学学习 中国汉字 奥地利
  • 简介:几内亚比绍,非洲西部的一个小国.那里政局动荡,疾病肆虐.在险恶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我国驻几比大使高祥无私无畏,用鲜血谱写了中国外交官忠诚报国的壮丽篇章.

  • 标签: 高克祥 中国人 外交官 大使 几内亚比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