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概念2006年,世界银行在《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中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MiddleIncomeTrap)的概念。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就是说,很多发展中国家在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既不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经济发展的自身矛盾难以克服,

  • 标签: 人均收入 陷阱 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 世界银行 动力不足
  • 简介:本文基于多年的幸福指数的调查数据,详细分析了北京市城镇居民幸福指数的演变过程。通过分析发现,近八年来北京市城镇居民的幸福指数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生剧烈的变动。虽然这段时期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幸福指数的变化没有与经济联动。文中指出,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上看,经济收入的提高对幸福指数只有短期的影响,长期影响不大。作者认同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心灵的淡泊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文中建议,现在阶段要提高整个社会的幸福水平,主要应做好人们的心理调适,正确看待得失,才能使人们安居乐业,使全社会的幸福指数达到较高的水平。

  • 标签: 幸福指数 追踪 实证分析
  • 简介:改革开放以后,黑龙江省经济稳步增长,黑龙江作为农业发展大省和重要老工业基地之一发挥着其特有的资源和环境优势。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若干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平衡、收入差距扩大和内需减少等等。本文首先采用1978—2011年黑龙江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数据,通过建立统计模型,并根据AIC模型选择准则探讨了黑龙江省人均GDP数据的阶段性特征。其次,本文对黑龙江省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数据做了拟合研究,建立了二者的统计关系。最后,通过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际现状提出几点建议。

  • 标签: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AIC准则 人均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