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正>战后,香港在从一个单一的转口港向多功能自由港演变的过程中,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亦从单一的转口贸易向多渠道、多样化的方向转化,推动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各国(地区)的经济结合,而香港亦成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中经济自由化程度最高的地区。

  • 标签: 香港 亚太经济 亚太地区 合作组织 服务贸易 转口货物
  • 简介:亚太地区教育质量保障组织(Asia-PacificQualityNetwork,简称APQN)2003年元月成立于香港,是一家非营利的国际组织。APQN目前有98家会员,主要是亚太地区34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和有关高等院校。

  • 标签: 教育质量保障 亚太地区 国际组织 简介 高等院校 保障机构
  • 简介:<正>一个以东亚为基础的新亚洲正在地球的东方崛起,这是20世纪后半期最大的事件之一。亚洲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大大推动了亚太经济合作进程。亚洲面积(包括附近岛屿)为440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9.4%,相当于北美洲面积的2倍、欧洲面积的4倍。亚洲经济重新崛起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东亚开始的。进入7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但亚洲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在过

  • 标签: 亚太经济合作 亚洲经济 合作组织 亚太地区合作 再创辉煌 发达国
  • 简介:<正>60年代中期,亚太地区的一些国家就试图建立一个正式的经济合作组织以促进该地区的区域经贸发展。日本曾最先提出在太平洋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设想。目前亚太地区经济贸易合作的初步计划已经被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其中有两个问题需加以战略上的明晰:一是亚太地区国家经贸合作的坚固性程度如何?二是采取怎样的组织形式付

  • 标签: 亚太地区国家 贸易合作 经贸合作 比较优势 障碍 北美自由贸易区
  • 简介:2005年2月21日,新加坡瑞士酒店,为期三天的:PMI2005亚太会议开幕。伴随着激昂的鼓声,富有中国特色的舞狮表演让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日本以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参会者体会到东方文化的无穷魅力;预示着PMI将投入更多的精力,支持和推动项目管理在亚太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PMI 项目管理协会 2005年 亚太会议 现代卓越集团 项目管理成熟度
  • 简介:基于区域创新组织知识交互的视角,以知识吸收、知识合作和知识扩散为分析变量,选取我国2001~2011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区域知识管理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以国外技术引进合同金额为指标的区域知识吸收以及高校、研发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区域知识合作对区域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以技术市场技术流向地域合同金额为指标的区域知识扩散也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引进技术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是负向的,这表明应强化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提高技术利用效率。技术市场的成交额对区域创新能力无显著影响,这说明应提高技术市场技术交易的质量,提升技术市场服务于区域创新的作用。

  • 标签: 区域知识管理 知识吸收 知识合作 知识扩散 区域创新能力
  • 简介:<正>克林顿上台伊始,该政府的一个重要官员沃顿在阐述新政府的外交政策时强调说:“人权是我们政策的核心,美国将想方设法用其援助和影响力帮助这些国家促进人权和强化法制的民主制度。”①沃顿这番话如实地道出了美国政府在制定和执行外交政策时的一种文化价值取向。当克林顿政府将环视全球的目光逐渐转移到太平洋时,作为实现其国家利益的一种手段,

  • 标签: 克林顿政府 亚太政策 亚洲国家 文化传统 亚太地区 人权
  • 简介:<正>自西雅图会议之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步伐明显加快。APEC的参加国增加到了十八个,几乎包括了所有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1994年在印度茂物举行的APEC第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商订了贸易、投资自由化原则和实施时间表,提出了“不迟于2020年在亚太地区实现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目标。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趋势引起我国政府和学者的普遍关注,围绕区域合作的未来发展对中国的影响和就采取的对策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本文也就此谈一些个人看法。

  • 标签: 亚太地区 外国直接投资 亚太经济合作 合作趋势 中国的对策 贸易自由化
  • 简介:去年10月22日至23日在三峡工程坝区,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以下简称中咨协会)与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联合举办了TCDPAP全体会议、FIDIC亚太分会全体会议暨"开拓亚太地区工程咨询合作新世纪"国际论坛.

  • 标签: 亚太地区工程咨询业国际会议 TCDPAP FIDIC
  • 简介:<正>近年来,亚太地区建立区域经贸集团的呼声日益高涨。但由于该地区国家众多,意识形态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利害关系错综复杂,使其一体化目标难以一步到位。但勿庸置疑,亚太各个国家与地区诸如日本、亚洲四小龙、中国、东盟等经济关系都日趋紧密,一体化水平逐渐提高。本文着重讨论私人对外直接投资在一体化进程中的推动作用。

  • 标签: 一体化 私人对外直接投资 亚太地区 亚洲四小龙 产业内贸易 区域内贸易
  • 简介:美商惠悦管理顾问公司针对十一个亚洲国家(或地区)进行员工意见调查,中国台湾地区员工在+项工作态度调查中的满意度都低于亚太平均水平,中国台湾地区的员工为什么会如此不满?问题出在哪?本篇文章虽然主要反映了中国台湾地区员工满意度差的问题,但对中国大陆企业有很强的借鉴性。

  • 标签: 中国 台湾省 人力资源管理 员工满意度 工作能力 企业管理
  • 简介:中国的稳定与亚太地区的发展──霍克先生答本刊记者问杨平,王小东11月6日,澳大利亚前总理、本刊高级顾问霍克先生应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的邀请来北京访问,期间与本刊记者杨平、王小东进行了一次内容广泛的谈话。记者:霍克先生,本世纪还剩下的几年时间是中国比较...

  • 标签: 亚太地区 亚太经合组织 中国经济 澳大利亚 对华政策 北美自由贸易区
  • 简介:<正>1994年是后冷战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其主要标志是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取得了重大进展,几乎覆盖西欧和北美两大区域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欧洲联盟(EU)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同时正式生效。而在当今世界舞台上,预示着后冷战时期世界格局走向的又一个最引人注目的事实是亚洲太平洋地区在世界格局中地位的迅速上升及美国亚洲新战略的加速推进。目前,一个经多年酝酿已准备就绪的美国亚洲新政策或新战略已正式出台,这就是加快建设新太平洋共同体,实现“NAFTA太平洋协定化”战略。本文旨在就克林顿亚太政策的这一重要动向及其战略构想作些分析与探讨,为中国制定自己的亚洲战略提供一些思路。

  • 标签: 新太平洋共同体 亚太新战略 战略构想 亚太地区经济 后冷战时期 美国政府
  • 简介:  中国地大人多,内部区域差距十分突出.然而,过去的区域划分更多带有行政色彩,以中国如此广袤的国土,如果经济区域划分过粗,就会忽视区域内的差异性,实施真正的区域倾斜政策或区域产业政策,将可能是一句空话.……

  • 标签: 划分探讨 区域划分 我国经济
  • 简介:永川市是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市、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市、村民自治模范市、优秀旅游城市、食品工业强市和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广播电视、科技、创卫先进市、历为区域性交通、通讯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中心。特别是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中,团结一心的党政干群在城建、旅游、职业教育、商贸流通、工业经济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且让我们走进永川……

  • 标签: 区域中心城市 永川市 优秀旅游城市 综合改革试点 农业综合开发 环境综合整治
  • 简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地域内由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经济运行方式。构成区域经济的基本要素包括:(1)以一定的经济区为依托;(2)以一定的地域分工为基础;(3)以有限资源的空间合理配置为基本内容;(4)以各种资源要素间、产业间和地域间的经济技术...

  • 标签: 地方政府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市场 制度创新 宏观调控行为 区域调控
  • 简介:一.“十五”时期区域经济关系前景分析“十五”期间协调区域经济关系的任务仍十分艰巨。除前两轮的区域经济冲突尚未得到根本性治理外,新的重复建设苗头已开始显现,新的区域经济冲突有可能再次爆发。仅从宏观经济的总体趋势、未来五年的战略重

  • 标签: “十五”期间 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 治理 管理制度 区域经济冲突
  • 简介:在充分考虑创新活动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运用动态空间面板分析技术,从地区差异和时间差异两个层面实证研究了资本的区际流动对我国区域创新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区域创新生产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在东部和中西地区具有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区的创新生产呈现出高-高或者高-低集聚的特征,而中西部地区则呈现出低-低或者低-高集聚的态势;全国、东部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创新发展均呈现出发散的趋势,且资本的流动显著地推动了全国及东部地区创新活动的区域发散,而对中西部地区没有显著的影响。

  • 标签: 区域创新收敛 资本流动 动态空间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