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基精氨酸水解酶2(DDAH2)在早期肺腺癌不同阶段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为肺腺癌精准病理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山西白求恩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62例早期肺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大部分标本包含1种以上病理类型。按照病理类型分为3组: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18例、原位腺癌(AIS)60例、微浸润腺癌(MIA)、以附壁生长方式为主的浸润性腺癌(LPA)中的浸润性癌(CA)成分55例,选取各样本癌旁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GF-β1、DDAH2蛋白在各病理类型病变组织和对照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者的相关性。结果TGF-β1、DDAH2蛋白均在正常肺组织上皮细胞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8%(29/62)、98.4%(61/62);在AAH、AIS及CA组织上皮细胞中,TGF-β1、DDAH2蛋白阳性率均依次升高,其中TGF-β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6.7%(3/18)、31.7%(19/60)、70.9%(39/55),DDAH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6.6%(12/18)、81.7%(49/60)、90.1%(49/55),各病理类型间者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GF-β1、DDAH2蛋白在正常肺组织、AAH、AIS及CA组织间质成纤维细胞中阳性率均呈依次升高的趋势,其中TGF-β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1.3%(7/62)、61.1%(11/18)、72.3%(44/60)、83.6%(46/55),DDAH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0(0/62)、22.2%(4/18)、65.0%(39/60)、98.2%(54/55),各病理类型间者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肺腺癌病变组织中,上皮细胞TGF-β1与间质成纤维细胞DDAH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221,P=0.011)。结论TGF-β1、DDAH2蛋白在早期肺腺癌各病理类型病变组织中的表达趋势可能与病变程度相关,者联合检测有望成为辅助诊断早期肺腺癌不同病理类型的生物学标志物。

  • 标签: 肺肿瘤 腺癌 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
  • 简介:摘要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和双胍联合应用,针对2型糖尿病不同的病理生理缺陷发挥机制互补、协同增效的降糖作用。DPP-4抑制剂/双胍固定剂量复方制剂(FDC)和等剂量DPP-4抑制剂、双胍自由联合相比,具有良好的生物等效性。与两种药物自由联合相比,FDC可简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笔者重点围绕DPP-4抑制剂/双胍FD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优势和局限性、适用人群以及使用注意事项等提出建议。

  • 标签: 糖尿病,2型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二甲双胍 固定剂量复方制剂
  • 作者: 沈姗 江娜 李伟哲 张文 卢翠翠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15
  • 出处:《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药学部,济南 250021 沈珊是山东省立医院(集团)鲁东医院药剂科进修人员,烟台 246000,山东省立医院(集团)鲁东医院皮肤科,烟台 246000,山东省商河县人民医院药剂科,商河 251600,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药学部,济南 250021
  • 简介:摘要1例64岁男性患者因2型糖尿病口服双胍0.5 g、3次/d,阿卡波糖100 mg、3次/d,沙格列汀5 mg、1次/d。用药期间出现皮肤瘙痒、红斑等症状。患者查看双胍药品说明书得知该药可致瘙痒、皮疹等不良反应,故自行停用该药,皮肤症状在数天内缓解。因血糖升高患者再次服用双胍,2 d后出现全身皮肤红斑、丘疹,未停用该药,此后逐渐出现双下肢肿胀伴皮肤糜烂和渗出。实验室检查示嗜酸粒细胞计数0.66×109/L。考虑为双胍引起的药物性皮炎。停用所有口服降糖药,给予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5 d后,患者红斑、丘疹逐渐消退,双下肢糜烂面结痂,无渗出,嗜酸粒细胞计数0.06×109/L。患者改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后未再出现皮炎。

  • 标签: 二甲双胍 皮炎 过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草酸酯(DMO)中毒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表现及非透析治疗的方法、疗效及预后。方法于2020年7月,对4例急性DMO中毒患者的职业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病情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事故后现场调查可见工作场所内有大量白色DMO晶体。4例患者同时、短期内接触DMO后急性起病,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腹胀、腰腹部绞痛及夜尿增多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均显示急性肾损伤,起病时患者血肌酐119~835 μmol/L。早期予以休息、保护肾功能、水化碱化尿液等治疗,同时均给予百令胶囊治疗。4例患者症状缓解,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临床预后良好。结论急性DMO中毒导致急性肾损伤主要以低比重尿、无菌性白细胞尿等肾小管间质病变为主,早期积极治疗,临床短期预后较好。

  • 标签: 中毒 草酸二甲酯 急性肾损伤 治疗
  • 简介:摘要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在临床应用已有60多年。近年来,双胍的非降糖作用逐渐被发现,其中包括减重、抗肿瘤、抗炎、抗衰老、心脏保护等。与其他降糖药物相比,双胍具有明确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该研究将对双胍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进行系统阐述。

  • 标签: 糖尿病,2型 心血管系统 降糖素类 二甲双胍 综述
  • 简介:摘要1例50岁女性患者因糖尿病3次自行口服盐酸双胍缓释片(双胍)0.5 g、1次/d,用药后均因出现呕吐或伴腹泻自行停药,最后1次用药4 d,停药3 d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和乏力。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422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66 U/L、碱性磷酸酶(ALP)276 U/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369 U/L、总胆红素(TBil)383.0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269.9 μmol/L。排除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和梗阻性黄疸等原因后,考虑患者为双胍导致的肝损伤。停用该药,给予异甘草酸镁和茵栀黄颗粒治疗。11 d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乏力程度减轻,实验室检查示ALT 225 U/L、AST 89 U/L、ALP 215 U/L、γ-GT 291 U/L、TBil 86.1 μmol/L、DBil 44.6 μmol/L。

  • 标签: 二甲双胍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双胍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现广泛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和肥胖孕妇。目前研究显示,宫内双胍暴露对子代的围产结局如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等无明显影响。考虑到双胍可通过胎盘屏障,宫内双胍暴露可潜在作用于胎盘和胎儿,可能会改变子代细胞代谢及影响正常激素水平等。依据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理论,宫内双胍暴露对子代生长发育、代谢、生殖功能及神经心理发育的长期影响值得持续关注,本文对这些内容进行综述。

  • 标签: 二甲双胍 产前暴露迟发效应 生长和发育 儿童发育
  • 简介:摘要本文对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7例吸入硫酸酯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为了解吸入硫酸酯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指导临床医生针对病情及时做出有效措施。硫酸酯中毒病情进展快且凶险,尽早脱离有毒环境,早期、短程使用糖皮质激素,严密观察呼吸道损伤,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预后通常较好。

  • 标签: 中毒 硫酸二甲酯 气管 支气管 黏膜 支气管镜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近年研究不断证实双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性。在近期安全性上,研究发现双胍不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且较胰岛素相比,可减少母体孕期增重和低血糖发生率;在远期安全性上,随访研究尚未发现双胍相关的不良结局。本文主要介绍双胍妊娠期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并对国内外指南的建议进行总结,以及对双胍具体用药方案进行说明。

  • 标签: 二甲双胍 糖尿病,妊娠 有效性研究 临床方案
  • 简介:摘要近几十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开创了肿瘤治疗领域的新时代。尽管ICI疗效显著,但仍有较多患者无法从单独的免疫治疗中获益。联合治疗是目前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方向。双胍可以增强T细胞的数量及功能、影响巨噬细胞极化、促进自然杀伤细胞激活和调节免疫检查点表达等。大量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正在探索ICI与双胍联合在不同肿瘤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

  • 标签: 二甲双胍 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PD-1 PD-L1
  • 简介:摘要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用药。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双胍具有抗肿瘤作用,同时其放射增敏作用也逐渐被发现。双胍可通过改善乏氧、增加活性氧、抑制DNA损伤修复、诱导细胞周期阻滞、调节免疫微环境等机制增加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但近期公布的几项随机对照研究却未证实双胍能增加放化疗疗效。本文梳理了双胍的放疗增敏机制和临床结果,双胍的剂量是未来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重要考量因素。

  • 标签: 二甲双胍 放射疗法 放疗增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双胍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线药物,晚近其抗肿瘤效应受到广泛关注。研究发现,服用双胍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的风险降低,其机制可能与一方面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下调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和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通路抑制DTC细胞增殖,一方面通过促进自噬与内质网应激诱导DTC细胞凋亡以及通过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通路、抑制炎性反应、抑制肿瘤细胞能量代谢、抑制DTC细胞侵袭等有关。双胍有望成为DTC治疗新的辅助治疗方法。

  • 标签: 二甲双胍 分化型甲状腺癌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 简介:摘要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带来沉重的社会和家庭医疗经济负担,需要更为有效的新型治疗药物以改善其临床结局。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基础用药,具有强效降糖以及降糖之外的多种益处,可与多种降糖药联用。新型降糖药物恩格列净除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外,还能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和血尿酸水平,具有明确的心血管和肾脏保护作用。恩格列净/双胍复方制剂疗效确切,可以减少患者服药次数,提高依从性,为临床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选择。

  • 标签: 恩格列净 二甲双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 慢性肾脏疾病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探讨双胍对糖耐量异常的绝经后女性骨代谢标志物及骨密度的影响,分析不同剂量双胍干预治疗后糖代谢及骨代谢的关系。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门诊125例糖耐量异常的绝经后女性患者,随机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A组)、双胍低剂量组(B组)、中等剂量组(C组)、高剂量组(D组),干预24周后比较体重、血生化指标、甲状旁腺素(PTH)、25羟维生素D[25(OH)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Ⅰ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腰椎及髋部骨密度等。结果显示,治疗后4组受试者体质指数、血脂、肝肾功能、钙、磷、PTH、25(OH)D、β-CTX、腰椎骨密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受试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高于B、C及D组,后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受试者碱性磷酸酶、PⅠNP及髋部骨密度均低于其余三组,而C组受试者碱性磷酸酶及PⅠNP均高于B及D组;但B、C及D组受试者的髋部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对于糖耐量异常的绝经后女性患者,给予双胍1 500 mg/d治疗不仅可有效控制血糖,同时可促进骨形成、改善骨密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应用维生素D双胍、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临沂市中医院收治的110例PCOS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双胍、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治疗,观察组采用维生素D联合双胍及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两组均随访1年以上,比较两组疗效、随访1年时月经恢复/排卵/妊娠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内分泌相关激素、维生素D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36%,53/55)高于对照组(80.00%,44/55),且随访1年时月经恢复率、排卵率及妊娠率(96.36%,53/55;90.91%,50/55;69.09%,38/55)均高于对照组(72.73%,40/55;60.00%,33/55;47.27%,26/55),P均<0.05。治疗前,两组内分泌相关激素水平、维生素D及胰岛素抵抗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黄体生成素、睾酮、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抗苗勒管激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率均低于对照组,而维生素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不孕症患者应用维生素D双胍、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治疗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内分泌相关激素及维生素D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率,提高月经恢复率、排卵率及妊娠率。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维生素D 二甲双胍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列地尔联合双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即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和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血糖指标、血脂指标、肾功能指标、炎性反应指标、氧化应激反应指标。使用有效例数(显效+有效)与总例数的比率,即总有效率,表征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00% vs. 60.00%,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血糖(MBG)、血糖波动率(BGFR)、血糖标准差(SDB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UmALB)、肾小球滤过率(eGFR)、白蛋白/肌酐比值(ACR)、环磷酸腺苷(cAMP)、肾素(Renin)、蛋白激酶(PKA)、肾上腺素(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Ⅱ(ACEIⅡ)、去甲肾上腺素(NE)均得到改善(均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双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 标签: 前列地尔 二甲双胍 糖尿病肾病 环璘酸腺苷 蛋白激酶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与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降糖药物双胍对于子宫内膜癌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作用,且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皆支持这一理论,预示着双胍可能会成为子宫内膜癌(特别是晚期和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

  • 标签: 子宫内膜肿瘤 二甲双胍 糖尿病 胰岛素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