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概述了胍类消毒剂在我国的使用情况和胍类阳离子消毒剂在韩国使用引发了肺纤维化等严重肺损伤事件。评述了我国学者利用超声雾化技术,模拟人类实际暴露场景染毒,证明了聚六亚甲基胍能引起肺纤维化。这些结果警示需充分重视胍类消毒剂引起的肺损伤问题,探究健康危害的机制,从而为保护公共卫生安全及其相应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 标签: 胍类 肺损伤 消毒剂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一种非对称修饰的柱[5]芳烃并探究其在阳离子基因载体方面的应用潜力。方法利用柱[5]芳烃多化学修饰位点易于功能化、稳定性好、生物安全性高等独特优势,设计一种基于单侧低分子量PEI非对称修饰的柱[5]芳烃用于DNA的负载,进一步引入靶向基团甘露糖构建新型的基因载体材料,并以此形成较为通用的模板。结果成功构建基于柱[5]芳烃的高效基因治疗载体系统。根据核磁氢谱结果分析,目标产物的合成符合预期。凝胶电泳实验中,从W/W比0.3开始,P5-PEI1.8K完全阻滞了DNA的迁移;从W/W比0.5开始,P5-PEI1.8K-M完全与DNA复合。在复合物的粒径和电势的表征中,不同重量比下粒径均在300 nm以内,复合物的最大电势在25 mV左右。体外细胞毒性的实验结果显示PEI,P5-PEI1.8K,P5-PEI1.8K-M的毒性依次降低。选取甘露糖受体高表达的MDA-MB-231细胞,通过荧光素酶的活性转染实验,P5-PEI1.8K-M的转染效率随重量比逐渐提高,在W/W为6~7时达到最高值,并接近PEI25K的水平;以W/W=7为最佳比例,通过荧光蛋白的表达来进一步定性考察载体的转染效率,证实甘露糖的引入确实加强了载体材料的转染效率。结论以柱芳烃类化合物作为模板,合理引入客体分子,通过主客体组装可得到形貌丰富、功能多样的载体材料。

  • 标签: 基因治疗 甘露糖 转染 柱[5]芳烃 阳离子载体
  • 简介:摘要物质成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临床上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研究物质成瘾的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研发有效的治疗药物是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 gated cation channels,HCN)参与了许多大脑高级活动,与多种脑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HCN通道在物质成瘾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正逐步得到重视。近年来,关于物质成瘾的研究证实:在多种精神活性物质成瘾的情况下,多个脑区的HCN通道功能或表达出现异常,但至今尚未能全面了解其机制以及这种变化导致的行为学后果。因此,本文综述HCN通道在成瘾性精神活性物质(如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苯丙胺类、酒精和烟草)成瘾中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以期为物质成瘾的机制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物质成瘾 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 神经元兴奋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复吸入暴露消毒剂聚六亚甲基胍(PHMG)气溶胶的肺损伤及其毒理学特征。方法将30只4周龄的C57BL/6N品系的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高剂量组,每组雌雄各5只。以实验室Ⅱ级纯水作为溶剂对照;采用超声雾化含有PHMG水溶液产生气溶胶,低、高剂量组水溶液中PHMG浓度分别为0.1(0.01%)和1 mg/ml(0.1%),超声雾化后染毒室内PHMG的浓度分别为1.03和9.09 mg/m3。对实验小鼠进行动式呼吸暴露染毒,动物每天染毒4 h,共21 d。染毒结束后,使用肺灌洗细胞计数法对暴露后肺部炎性细胞进行评估,利用病理评价、特殊染色以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对肺部纤维化的关键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体重出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对照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小鼠肺灌洗液中炎性细胞数目降低,肺组织病理显示肺部发生损伤,伴随早期纤维化症状(P<0.05)。高剂量组可见肺组织纤维化改变。低、高剂量组肺纤维化标志物α-SMA均明显上调(P<0.05)。结论吸入PHMG消毒剂能够引起小鼠肺部损伤,导致肺纤维化的发生,提示我们在工业生产和日常使用过程中,需要对这种常用消毒剂进行特殊的警示,并采取呼吸防护措施。

  • 标签: 肺纤维化 毒性作用 聚六亚甲基胍 消毒剂
  • 作者: 盖晓磊 李思哲 左亚刚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13
  • 出处:《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0年第12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 协和医学转化中心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00730(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和河北北方学院联合培养全日制研究生),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 协和医学转化中心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及疱液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与大疱性类天疱疮(BP)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就诊的初发BP患者40例、健康人40例进行血清ECP检测;选择同一时期就诊的33例初发BP患者、41例非免疫性疱病患者进行疱液ECP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和疱液ECP含量,同时对1例BP和1例接触性皮炎患者皮损部位病理切片进行ECP免疫组化染色。符合正态分布的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或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BP患者血清ECP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之间的关系。结果BP组血清ECP含量为(116.9 ± 19.3)ng/L,健康对照组为(93.3 ± 15.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96,P<0.001)。BP组疱液ECP含量为(665.8 ± 189.0)ng/L,非免疫性疱病组为(547.5 ± 240.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31,P = 0.0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P患者ECP阳性细胞胞质棕黄色颗粒明显多于接触性皮炎患者。BP患者血清ECP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r = -0.15,P = 0.35)。结论BP患者血液、疱液ECP水平明显升高,且疱液ECP水平远远高于血清ECP水平,提示ECP可能参与BP的发病过程。

  • 标签: 类天疱疮,大疱性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Ⅱ型病例的脑病灶中形态异常神经元(dysmorphic neuron)和气球细胞(balloon cell)的阳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NKCC1/KCC2)的表达情况,提示可能存在的癫痫发生的形态学基础。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8例)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2例)癫痫手术后石蜡包埋的脑组织,选择患者年龄在14岁以下的诊断为FCDⅡa型10例、FCD Ⅱb型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双染的方法,检测1型Na-K-2Cl共转运体(NKCC1)、2型K-Cl协同转运体(KCC2)在FCDⅡa型、FCDⅡb型中的表达情况。对NKCC1在FCDⅡa型的形态异常神经元和正常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平均吸光度(IA)值。结果(1)正常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质表达NKCC1,细胞膜表达KCC2;(2)在FCDⅡa型的形态异常神经元中,NKCC1表达量增加,与正常神经元表达比较I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18,P<0.01)。KCC2在形态异常神经元异常表达为细胞质阳性。(3)在FCDⅡb型中NKCC1/KCC2在形态异常神经元的表达与FCDⅡa型相同。气球细胞中NKCC1异常表达为阴性或少许稀疏细胞膜着色,KCC2异常表达为阴性。结论形态异常神经元及气球细胞中NKCC1/KCC2的表达模式与成熟神经元表达模式完全不同,其蛋白表达变化可能影响到神经元跨膜氯离子流,从而影响了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作用,导致神经元兴奋性增加,这个过程可能与临床癫痫症状发生相关。

  • 标签: 儿童 皮质发育畸形 阳离子 离子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患儿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科技城医院收治的106例RSV肺炎患儿(RSV肺炎组)和70例体检健康儿童(对照组)。RSV肺炎患儿中,低危68例,中危25例,高危1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ECP水平,并检测肺功能,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SV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利用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ECP对RSV肺炎的诊断效能。结果RSV肺炎组FEV1%和FEV1/FVC明显低于对照组[(81.47 ± 14.08)%比(96.80 ± 17.10)%和(72.17 ± 21.63)%比(93.46 ± 26.57)%],FeNO和ECP明显高于对照组[(17.88 ± 2.55)ppb比(9.79 ± 2.35)ppb和(64.00 ± 20.05)μg/L比(41.59 ± 16.9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危和高危RSV肺炎患儿血清ECP明显高于低危患儿[(70.82 ± 20.84)、(90.71 ± 19.75)μg/L比(58.05 ± 14.72)μg/L],高危患儿明显高于中危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EV1%、FEV1/FVC、FeNO、ECP是影响RSV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913、17.845、0.002和0.126,95% CI 2.641~63.139、2.972~107.139、0.000~0.017和0.028~0.566,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ECP诊断RSV肺炎的最佳临界值为51.84 μg/L,AUC为0.80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57%和75.47%;血清ECP诊断早期RSV肺炎的最佳临界值为43.17 μg/L,AUC为0.71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8.57%和82.3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ECP与FEV1%和FEV1/FVC呈负相关(r=- 0.632和- 0.604,P<0.01),与FeNO呈正相关(r= 0.707,P<0.01)。结论RSV肺炎患儿血清ECP水平明显升高,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与FeNO呈正相关;血清ECP可作为RSV肺炎患儿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参考指标之一。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肺炎 肺功能试验 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质 儿童
  • 简介:摘要电去离子克服了电渗析的极化现象,避免了传统混床操作繁琐、酸碱再生污染等弊端,是可实现高度自动控制化的水处理新技术。详细阐述EDI过程的机理及装置的不同类型,回顾了EDI技术发展历程,并对EDI技术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进行了展望,电去离子离子交换吸附相结合的新水处理方法将有广阔应用前景。

  • 标签: 电去离子,水处理,离子交换剂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建立一种检测血清钙离子的候选参考方法。方法方法学建立.将从医院收集到的血清标本以0.3%硝酸溶液直接稀释100倍,在血清标本基质溶液中添加不同浓度钙标准溶液,配制含血清基质的标准品溶液。以锗(Ge)为内标,采用标准加入法,计算血清钙离子浓度。对所建立的候选参考方法进行线性、精密度、正确度的性能评估和方法比对。结果血清钙离子浓度在0.000~20.400 mmol/L内(稀释后浓度为0.000~0.204 mmol/L)线性良好(R2>0.999 9);批内不精密度为0.22%~0.47%,批间不精密度为0.64%~0.77%,总不精密度为0.98%~1.09%;检测3个浓度SRM 956d,结果均在证书要求的不确定度范围内,相对偏移分别为-0.16%,0.04%,0.23%;该方法参加2017年参考实验室外部质量评价计划(RELA),比对通过。与检验医学溯源联合委员会(JCTLM)所列参考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一致性良好。本研究所建立的候选参考方法与临床常规电极方法进行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成功建立血清钙离子检测候选参考方法,线性范围宽、具有良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

  • 标签: 质谱分析法 参考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测量碳离子束的微剂量谱并计算其相对生物学效应(RBE)分布,为放射治疗微剂量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使用绝缘体上硅(SOI)微剂量计对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提供的260 MeV/u的12C离子束流进行微剂量谱测量,测量所得的脉冲幅度谱经转化得到剂量分布,通过摆放不同厚度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组合,实现不同PMMA深度微剂量谱及RBE值的测量。结果测量得到不同PMMA深度下260 MeV/u的12C离子束的微剂量谱,以及剂量线能yD与RBE随PMMA深度的变化关系。PMMA深度为116.5 mm处,RBE值达到2.6的峰值,并在布拉格峰位后迅速下降,但在拖尾处RBE值仍有1.3约为坪区入口处的2倍。结论本文为碳离子束微剂量谱提供基础数据,12C离子束的RBE值随着PMMA深度增加逐渐上升并达到峰值,布拉格峰位后迅速下降但在拖尾处的生物效应不可忽略。同时体现了不同线能区间处的导致的剂量份额,为评估重离子治疗中继发癌症的风险提供参考。

  • 标签: 碳离子束 微剂量谱 SOI硅微剂量计 相对生物学效应
  • 简介: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负氧离子监测技术与方法,并着重探讨了主要景区负氧离子监测结果,后针对阿尔山市负氧离子开发应用提出可行性建议,仅供参考。

  • 标签: 阿尔山市 负氧离子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钙离子载体A23187和离子霉素对卵母细胞的受精率、胚胎发育潜能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因既往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受精失败/受精率低或严重少弱畸形精子症而采用A23187或离子霉素行人工卵母细胞激活(artificial oocyte activation,AOA)的65名患者资料。根据激活剂的不同分为A23187-AOA组和离子霉素-AOA组;再根据不同精子来源分为两个亚组:射出精子组和睾丸精子组比较组间的受精率、胚胎发育潜能及临床结局。结果离子霉素-AOA组的双原核(two pronuclei,2PN)受精率[55.0%(116/211)]、2PN卵裂率[97.4%(113/116)]及囊胚形成率[69.1%(38/55)]均显著高于A23187-AOA组[43.3%(135/312),P=0.008; 90.4%(122/135),P=0.023; 45.2%(14/31),P=0.029]。在射出精子组,离子霉素-AOA组的2PN卵裂率[97.1%(68/70)]、第3日(day 3,D3)可移植胚胎率[92.6%(63/68)]均显著高于A23187-AOA组[85.8%(91/106), P=0.013; 73.6%(67/91),P=0.002];在睾丸精子组,离子霉素-AOA组的2PN受精率[55.4%(46/83)]、囊胚形成率[93.3%(14/15)]、种植率[38.9%(7/18)]和累积临床妊娠率[66.7%(6/9)]均显著高于A23187-AOA组[37.7%(29/77),P=0.024; 20.0%(1/5),P=0.005; 5.6%(1/18),P=0.041; 10.0%(1/10),P=0.019]。入组的65名患者共活产婴儿20例,均未见出生缺陷与先天畸形。结论对于因既往ICSI受精失败/受精率低或严重少弱畸形精子症行AOA的患者,离子霉素可以获得比A23187更好的受精率及胚胎发育潜能;对于睾丸来源的严重少弱畸形精子,与A23187相比,离子霉素可以令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结局。

  • 标签: 卵母细胞激活 A23187 离子霉素
  • 简介:摘要重离子放疗,特别是碳离子放疗,由于其良好的放射物理学特性和生物学效应在肿瘤放疗中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研究发现,重离子放疗在不同实体瘤中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在不远的将来,如果重离子放疗能克服现有的技术困难则有望成为下一代放疗的主流。

  • 标签: 肿瘤 重离子放射疗法 碳离子
  • 简介:摘要锂离子电池在电动电子领域应用广泛,为了研究电池的使用情况,确定电池的使用寿命,需要电池进行定期检测,目前我国的锂离子电池测试设备较少,需要对锂离子电池测试系统进行设计和研发。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锂离子电池测试系统,主要包括了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的设计。希望为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测试与分析提供了可靠的研究平台和数据支持。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测试系统 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再程调强碳离子放疗(IMCT)对IMRT后局部区域复发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纳入112例于2015-2018年接受挽救性再程IMCT的局部区域复发鼻咽癌患者,Ⅰ、Ⅱ、Ⅲ、Ⅳ期患者分别为10例(9%)、26例(23%)、41例(37%)、35例(31%),中位年龄48岁(17~70岁),中位照射剂量为60GyE(50~69GyE)。结果中位随访20个月(5~45个月),共20例患者死亡,42例患者局部复发,2年总生存(OS)率与无局部进展生存(LPFS)率分别为85%与52%。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中Ⅳ期患者OS均显著差于其他患者,未发现与LPFS显著相关的预后因素。治疗期间未见≥3级急性不良反应。≥3级晚期不良反应包括1例口干、2例听力下降、1例大脑颞叶损伤与19例鼻咽黏膜坏死。结论再程IMCT治疗局部区域复发鼻咽癌取得了较好疗效且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随访。

  • 标签: 鼻咽肿瘤/碳离子调强放疗 再程放疗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胶质瘤患者接受质子+碳离子放疗(离子放疗)与光子放疗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2例胶质瘤患者数据,给予相同总处方剂量60.00 Gy[RBE],分别基于离子射程不确定及摆位误差获得离子计划靶区和光子计划靶区;基于离子计划靶区制定质子及碳离子加量计划。基于两种计划靶区制定两类光子调强计划。实现靶区覆盖类似并对比危及器官受量。结果三类计划靶区覆盖相近(P>0.05)。离子计划正常脑组织积分剂量仅为两光子计划最优值的44.90%(P<0.001)。离子计划与光子计划最优值相比能降低脑干Dmean{(6.83±6.22) Gy[RBE]∶(15.10±10.11) Gy[RBE],P=0.001)}和视交叉Dmax{(47.76±20.8) Gy[RBE]∶(49.59±20.52) Gy[RBE],P=0.009}及健侧海马Dmean{(0.26±9.08) Gy[RBE]∶(16.28±11.14) Gy[RBE],P=0.002}。结论质子+碳离子放疗能保持光子放疗类似靶区覆盖下显著降低危及器官受量;紧邻靶区危及器官受量受靶区外扩影响。

  • 标签: 脑肿瘤/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离子 放射疗法,光子 剂量学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心衰)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清离子平衡紊乱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心衰的预后密切相关。维持心衰患者血清离子平衡是心衰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本共识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以及我国实践经验,从血清钾离子紊乱(低钾血症、高钾血症)、血清钠离子紊乱(低钠血症、高钠血症)、血清镁离子紊乱(低镁血症、高镁血症)以及铁离子紊乱(铁缺乏、铁超载)的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旨在指导和规范我国心衰患者的血清离子平衡管理,从而改善心衰患者预后。

  • 标签: 心力衰竭 血清钾 血清钠 血清镁 铁离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前列腺等离子剜切术(TUERP)与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R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BPH)的效果。方法抽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大体积BPH患者21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15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予以TURP治疗,观察组予以TUERP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及尿动力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更短,手术出血量更少,前列腺膀胱组织切除量更多(P<0.05)。术前,两组尿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最大尿流更高、残余尿量更低(P<0.05)。结论相比TURP治疗大体积BPH,TUERP治疗可减少手术时间、冲洗时间、置管时间及出血量,切除病变组织更多,术后尿动力学指标改善更显著。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等离子剜切术 等离子电切术 尿动力学指标
  • 简介:摘要主观性耳鸣是指在没有外部环境声音传入时患者自行感受到声音的一种现象。关于主观性耳鸣发生机制的研究发现,听觉通路的神经元膜电位活动,包括其自发放电率增加以及兴奋同步性增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神经元的膜电位活动与其细胞膜表面的各类离子通道密切相关,包括与上下级神经元形成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联系所需的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如γ氨基丁酸(GABA)能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乙酰胆碱类受体和多巴胺受体等;还有与细胞膜电位相关的电压门控性离子通道,如L-型钙离子通道、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和K+-CI-共转运体等。本文拟针对与主观性耳鸣发生发展机制相关的离子通道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乙胺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方法于2020年8月,工作场所空气中的乙胺经碱性硅胶管吸附,加1 mmol/L硫酸溶液超声解吸后由离子色谱法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4~50 μg/ml,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0.124 3x+0.042 9,相关系数(r)=0.999 7;方法检出限为4.29 μg/L,定量下限为14.29 μg/L,最低定量浓度为0.012 mg/m3(以采样6.0 L计);方法平均解吸效率为97.31%,精密度为1.00%~1.68%,加标回收率为96.33%~99.61%。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乙胺的测定。

  • 标签: 工作场所 空气 乙胺 色谱法,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