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呼吸危重症领域在2021年度(2020年10月1日到2021年9月30日)有了一些临床进展,重症肺炎发病早期、高炎性反应和病情较重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有效;右美托咪定对年龄>65岁和外科术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能够获益;在呼吸支持领域,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清醒俯卧位通气、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采用电阻抗交点法指导滴定呼气末正压、早期应用体外膜氧合、结合神经调节辅助通气指导尽快撤机等相关研究,说明在动态评估的基础上采取个体化呼吸支持的重要性,这些研究成果相信也会对呼吸危重症患者临床救治提供证据支持。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引起大流行,该病毒传染性强、致死率高,部分变异株在病毒传播性、致病性和免疫原性等多方面发生变化。无症状感染和有症状感染的COVID-19患者在免疫特征上存在异质性;不同年龄阶段的COVID-19患者的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目前无治疗COVID-19的特效药物,疫情控制需依赖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接种,如核酸疫苗、灭活疫苗、病毒载体疫苗、蛋白质疫苗等。本文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变异、临床表现、治疗和疫苗等方面文献的复习,展现目前相关研究的进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支气管不可逆及异常扩张。2021年支扩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聚焦于机制研究、诊断、分型、治疗及合并症等。研究发现脂质、血小板、呼吸道微生物与支扩病情密切相关,为开发支扩的防治靶点提供了新见解。国际专家共识定义了纳入临床试验中支扩患者的影像学和临床诊断标准。新支扩表型的提出、评估工具的推广及预测因素的发现,推进了支扩个体化治疗的进程。支扩治疗相关的临床研究已发表,如吸入妥布霉素粉剂、气道廓清技术、噻托溴铵等。此外,支扩肺部合并症相关的研究亦有新发现。本文对最新发表的文献进行了归纳分析,以期对临床医生认识支扩有所裨益。

  • 标签:
  • 简介:摘要以肺血栓栓塞症(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为主要临床类型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领域近20年来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VTE相关的风险评估与抗凝预防、PTE相关的诊断策略与模型探索、新药研发与疾病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尤其是针对FXI抑制剂预防VTE、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凝血功能改变及抗凝干预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本文就2021年1月至12月VTE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进行简要介绍,期待对VTE的诊治及未来研究方向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及研究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10年来,介入呼吸病学发展迅速,逐渐成为现代呼吸病学中一个成熟的亚专科,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相关科技的发展,各种介入诊疗新技术不断出现,并逐渐应用到以往以传统药物治疗为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极大拓展了介入呼吸病学的应用范围。本文就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介入呼吸病学的新进展和最新研究成果做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当代重要的呼吸支持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性、慢性呼吸衰竭及辅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运动。本文通过Medline检索并综述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期间NPPV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献。有关高流量氧疗及NPPV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现状、疗效及安全防护是本年度的研究热点。研究多属于回顾性分析和小样本研究,支持高流量氧疗和NPPV用于轻中度呼吸衰竭患者初始治疗,降低插管率,但需要特别警惕延误插管的风险。在NPPV治疗新发急性呼吸衰竭方面,验证了利用膈肌增厚分数和食道压摆动值预测治疗结局可靠性。也有学者探讨NPPV在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患者早期治疗中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以及NPPV在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运动中的动态过度肺充气的作用。此外,神经调节辅助通气模式和交流增强工具对NPPV方法学优化方面的探讨也取得一定的进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系统性回顾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国内外杂志中关于结核病诊断的共识及重点文献,主要综述结核病影像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以及介入学诊断领域的进展及成果,以提高对菌阴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

  • 标签: 结核 诊断技术和方法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给重症医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解决新冠肺炎的许多临床问题,同道们也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拟对这一年新冠肺炎的抗病毒治疗、呼吸支持治疗、免疫调节治疗,以及其他重要的重症问题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包括抗菌药物的线粒体损伤与脓毒症的关系,降阶梯治疗的目标和方向,胃肠道紊乱中便秘和出血的药物预防以及信息化时代重症疾病管理的新模式等,以期为重症同仁们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重症医学 年度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抗菌药物 胃肠功能紊乱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支气管扩张症(支扩)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是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和气道进行性的病理性扩张。支扩作为第三大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存在许多未知问题待研究解决。2020年,在国内外呼吸学界的共同努力下,支扩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本文通过回顾分析2020年支扩领域的相关文献,聚焦支扩发病机制、诊断、分型以及治疗等问题,对支扩领域前沿基础及临床研究进行概述。

  • 标签: 支气管扩张症 诊断 药物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9—2020监测年度,中国大陆地区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科学制定流感疫情防控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29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和"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的2019—2020监测年度流感和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暴发疫情数据,对2019—2020年流感监测年度中国大陆流感和ILI暴发疫情的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中国大陆地区2019—2020监测年度共报告流感和ILI暴发疫情3 864起,其中流感暴发疫情为3 675起(占95.11%);南、北方片区在2019年4月至5月达到一个小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南方地区于7月至9月呈低水平流行,北方地区于6月至10月呈低水平流行。随后疫情呈上升趋势,南、北方片区全年ILI暴发疫情最高峰均出现在2019年12月(分别是1731起和467起),自2020年1月底开始,迅速下降至极低水平。除2019年8月外,该监测年度各月份南方片区流感暴发疫情起数均高于北方片区。各种类型学校共报告暴发疫情起数为3 804起,占比为98.45%,中、小学校为暴发疫情报告的最主要场所,共报告暴发疫情3 382起(87.53%)。结论2019—2020监测年度南方地区流感暴发疫情高于北方地区,呈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为暴发疫情的高峰期,应加强学校的流感防控工作,减少聚集性暴发疫情的发生。

  • 标签: 流感 流感样病例 暴发疫情 监测
  • 简介:摘要本文系统复习了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国内外权威杂志中关于间质性肺疾病的文献,重点关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中抗纤维化药物治疗的现状及对其预后的影响、结节病的欧洲诊疗共识和治疗推荐、过敏性肺炎的CHEST专家共识、进展型纤维化性ILD的中国专家观点、多种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诊疗进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核病化学治疗在2021年度取得了一些进展。一些抗结核新药如吡法齐明、WFQ-228、Q203、DprE1抑制剂、SQ109和LCB01-0371等显示了强大的杀灭结核分枝杆菌作用,部分已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4个月含利福喷丁和莫西沙星的方案治疗敏感结核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几种含新药的耐药结核病治疗方案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就以上进展进行全面阐述。

  • 标签: 结核 化学治疗 抗结核药 治疗新方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2021年收到全国28个省级行政区275家医院的用药错误(ME)报告19 585例。上报ME的医院较2020年(255家)增长了7.84%,报告ME例数较2020年(15 849例)增长了23.57%。19 585例ME报告中A级错误278例(1.42%),B级16 221例(82.82%),C级2 442例(12.47%),D级410例(2.09%),E级95例(0.49%),F级133例(0.68%),G级1例(<0.01%),H级4例(0.02%),I级1例(<0.01%)。B~I级ME涉及的19 307例患者中男性10 528例(54.53%),女性8 779例(45.47%);年龄1 d~102岁,其中儿童(<18岁)2 236例(11.58%),青中年人(≥18~<60岁)9 794例(50.73%),老年人(≥60岁)7 277例(37.69%)。导致患者伤害的严重ME(E~I级)涉及患者234例,男性129例(55.13%),女性105例(44.87%);年龄3个月~99岁,其中儿童45例(19.23%),青中年人88例(37.61%),老年人101例(43.16%)。因误服药物导致严重ME的16例患者中14例为儿童,与2020年相比,误服药物儿童例数增加了1倍(2020年为7例),而2012至2019年儿童误服药物的报告仅为3例。278例A级错误未涉及错误引发人员和错误发生场所。19 307例B~I级ME中,引发错误人员为医师者13 932例(72.16%),药师3 961例(20.52%),护士541例(2.8%),患者/家属412例(2.13%),其他人员461例(2.39%),医师和患者/家属引发ME占比已经连续4年逐渐升高(2018、2019和2020年医师分别为60.89%、65.46%和68.05%,患者/家属分别为1.06%、2.04%和2.08%);发生场所在门诊者8 662例(44.87%),病房5 256例(27.22%),药房3 856例(19.97%),静脉用药调配中心977例(5.06%),护士站289例(1.50%),患者家中239例(1.24%),社区卫生站6例(0.03%),其他场所22例(0.11%),发生在门诊和患者家中的ME占比已经连续4年逐年升高(2018、2019和2020年发生在门诊者分别为37.32%、37.74%和43.24%,发生在患者家中者分别为0.41%、0.89%和1.02%)。错误内容居前3位者分别是用量、品种和给药频次。错误发现人员居前3位者分别是药师、患者/家属和医师。引发错误因素居前3位者分别是知识欠缺、疲劳和培训不足。

  • 标签: 用药错误 患者安全 安全管理 年度报告
  • 简介:摘要2021年国内外糖尿病领域在预防、诊断、治疗、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笔者对重要进展进行总结,内容涵盖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糖尿病地图,在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研究和临床治疗领域的进展,并对国内外2021年发布的重要指南与共识进行梳理。

  • 标签: 糖尿病 综合管理 进展
  • 简介:摘要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2020年收到全国24个省级行政区255家医院的用药错误(ME)报告15 849例。上报ME的医院较2019年(234家)增长了8.97%,报告ME例数较2019年(15 056例)增长了5.27%。15 849例ME报告中A级错误54例(0.34%),B级12 297例(77.59%),C级3 010例(18.99%),D级358例(2.26%),E级72例(0.45%),F级52例(0.33%),G级0例,H级5例(0.03%),I级1例(0.01%)。B~I级ME涉及的15 795例患者中男性9 347例(59.18%),女性6 448例(40.82%);年龄1 d~101岁,其中儿童(<18岁)1 714例(10.85%),中青年人(≥18~<60岁)8 355例(52.90%),老年人(≥60岁)5 726例(36.25%)。导致患者伤害的严重ME(E~I级)涉及130例患者,男性77例(59.23%),女性53例(40.77%);年龄4个月14 d~94岁,其中儿童16例(12.31%),中青年人46例(35.38%),老年人68例(52.31%),老年人占比高于2019年(50.78%)。因误服药物导致严重ME的9例患者中7例为儿童,占儿童严重ME的43.75%(7/16)。54例A级错误未涉及错误引发人员和错误发生场所。15 795例B~I级ME中,引发错误人员为医师者10 748例(68.05%),药师3 797例(24.04%),护士578例(3.66%),患者及家属329例(2.08%),其他343例(2.17%),由患者及家属引发ME的占比已连续3年逐年增高(2018和2019年分别为1.06%和2.04%),且49.23%(64/130)的严重ME为患者及家属引发;发生场所在门诊者6 830例(43.24%)、病房3 808例(24.11%)、药房3 776例(23.91%)、静脉调配中心985例(6.24%)、护士站220例(1.39%)、患者家中161例(1.02%)、社区卫生站2例(0.01%)、其他13例(0.08%),门诊和患者家中占比已连续3年逐年升高(2018年分别为37.32%和0.41%,2019年分别为37.74%和0.89%)。错误内容居前3位者分别是品种、用量和数量。错误发现人员居前3位者分别是药师、医师和护士。引发错误因素居前3位者分别是知识欠缺、疲劳和培训不足。

  • 标签: 用药错误 患者安全 安全管理 卫生保健质量 年度报告
  • 简介:摘要2019年是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年份。正因如此,在2017,2018两年里,涌现了大量为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的剧目。这其中,战争片这一类型题材不容忽视。但尽管中国国产战争剧剧目不断剧增,而究其质量却引人深思,能够真正堪称为优秀剧目的实在是凤毛麟角。本文试图以此种剧目为例,尽量从相对专业的角度来对2017—2018年度中国国产电影现状做出简要分析。

  • 标签: 电影 战争片
  • 简介:摘要呼吸道感染是人群的常见和高发疾病,严重时可发展为ARDS。各类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均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快速准确的病原检测是实现呼吸道感染疾病有效诊治的关键,但超过50%的患者未能诊断出明确的致病微生物。近年来,以临床宏基因组学、CRISPR(成簇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为代表的新型检测技术在病原诊断领域取得了迅速发展,在提高病原检出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综述了过去1年来呼吸道感染病原诊断领域的进展和成果,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诊断提供临床视角的思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2008-2019年中国肥胖代谢外科手术开展情况。方法根据多个数据库资料,经多种途径例如文献搜索、企业资料、医院及医护人员提供的信息等,综合推算2008-2019年的减重手术情况。并基于中国肥胖代谢外科(COMES)数据库,精确统计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手术开展的种类及例数。结果全国减重手术推算,从2008年的约117例,上升到2019年的约11700例。基于COMES数据库,来自中国的64个城市,128家医院及减重中心参与2019年度统计,总手术量7445例,其中腹腔镜手术7315例(98.25%),包括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6386例(85.78%)、腹腔镜Roux-en胃旁路术(LRYGB)851例(11.43%)、袖状胃Plus手术606例(8.14%)、OAGB/MGB手术68例(0.91%)、BPD/DS手术10例(0.13%)。内镜减重手术9例(0.12%)。109家(85.2%)医院有专职减重外科医生(共342位),97家(75.8%)医院有专职减重个案管理师(共165位)。结论减重手术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目前的主流手术是LSG和LRYGB。大部分医院拥有专职的减重外科医生及个案管理师。COMES协作组及数据库期待更多的中国减重外科医护及科研人员参与,打造高质量的临床证据。

  • 标签: 减重手术 数据库 年度报告 肥胖 COMES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嘉兴市2015—2018流感年度哨点医院患者的流行情况。方法对嘉兴市国家级哨点监测点嘉兴市第一医院就诊患者进行监测采样,对流感样病例(ILI)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并对结果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2018年共检测4 286份ILI样本,流感病毒核酸阳性804份,阳性率为18.76%;流感高发季以冬春季为主,个别年份出现夏季高峰;流行型别主要是甲型H1N1、甲型H3N2,2015年以甲型H3N2为主,2016年以甲型H1N1型为主,2017年、2018年继续交替变换;男女流感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岁组占比(32.34%)最高。结论嘉兴市流感在2015—2018年度中以冬春季流行为主,个别年份出现夏季流行,甲型H1N1和甲型H3N2隔年交替出现,0~4岁组儿童为发病高危人群。

  • 标签: 流感,人 监测 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