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然在全球范围起伏跌宕。在我国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公共卫生体系运行下,实现了疫情管控和复工复产的有序和共赢。其中,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防线,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发热门诊、急诊手术等场景下,要求核酸检测随到随做、快速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即时检测(POCT)技术应运而生,迅速在各级医疗机构广泛开展,与常规聚合酶链反应(PCR)批测试互补,构建了保障医疗安全和提升优质服务的实验诊断平台。但鉴于分子诊断的复杂性和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要求,病原体核酸POCT与传统基于血液的理化指标检测不同,其质量管理要求尚无章可循,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各种认识上的困惑和操作中的不一致。因此,上海市医学会分子诊断分会、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上海市微生物学会和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协同编制了本专家共识,立足当前我国主要的感染性疾病谱,从病原体POCT应用场景、生物安全、人员资质、性能验证、质量控制、结果报告等全流程运行管理进行阐述,以期促进该技术在公共卫生防御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合理应用和健康发展。

  • 标签: 病原 核酸检测 即时检测 医疗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国家标准《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及监护规范》(GBZ 98-2020)已经发布,于2021年5月1日起实施,替代《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GBZ 98-2017)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235-2011)。本文就新标准发布的重要意义、修订相关背景、修订的基本原则、重要指标的修订依据、标准应用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尤其是对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要求、职业健康检查项目的确定、检查方法和检查报告等方面详细说明,以避免在标准使用中可能会产生的误解和疑虑。

  • 标签: 健康要求 职业健康 监护规范 适任性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全球化改变了健康的决定因素和各国的医疗卫生服务,对医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同的国家、教育机构和学者对此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全球胜任力强调培养医学生站在全球高度思考问题和采取行动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涵盖了我国所提出的"国际理解教育""跨文化交流能力""国际视野"等要求,而全球卫生教育则要求医学生关注全球范围的健康公平,综合两者提出全球化背景下医学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对于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全球化 医学生 全球卫生 全球胜任力 基本要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沉浸的影响因素及与工作要求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该院手术室护士19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工作沉浸现状及工作要求现状。采用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其工作沉浸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手术室护士工作沉浸总平均分为(48.51±8.72)分,其中专注维度平均(15.45±3.27)分、工作享受维度平均(15.59±3.42)分、工作动机维度平均(16.64±4.37)分;年龄、文化程度、子女及工作年限均是影响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沉浸的独立因素(均P<0.05);其工作沉浸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与工作要求各维度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本研究选取的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沉浸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年龄、文化程度、子女及工作年限是影响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沉浸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其工作沉浸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与工作要求各维度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提示应针对以上结果制定相应措施,以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家庭负担,提升其工作沉浸程度。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人员 工作沉浸 影响因素 工作要求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技术难度较大、学习曲线长,过快地大规模开展所致的并发症可能掩盖其优点,术者需要在实施此类手术之前接受充分的培训。目前,国内外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结构化培训”体系,然而培训的开展并未满足现有手术发展的需求。为规范taTME的发展,欧洲结直肠疾病学会联合国际14个相关学会于近期推出了《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适应证、实施和质量评估的国际专家共识指南》,其中对结构化培训做了重点推介,内容包括对学员的要求,培训的内容和流程,培训结果的评估与登记等。尸体手术训练是结构化培训的核心,初学者应反复接受培训,并在教员的指导下开展该手术。

  • 标签: 直肠肿瘤 直肠结肠切除术, 重建性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结构化培训 指南 学习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论述PICUs质量改进(quality improvement,QI)的文献,评价现有研究质量。数据来源本文检索了2020年5~6月间PubMed、Cumulative Index to Nursing and Allied Health Literature和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databases这几个数据库发表的相关文献。研究选择纳入报告PICUs QI干预的英文同行评议文章。筛选标题和摘要并回顾文章以确定其是否符合QI标准。数据抽取采用结构化模板抽取数据。采用质量改进最低质量标准集(quality improvement minimum quality criteria set,QI-MQCS)评估纳入的文章质量,量表评分0~16分。数据合成确定的2 449篇文章中,158篇被纳入分析。QI干预最常见的目标是医疗相关感染(n=17,10.8%),交班(n=15,9.5%),查房(n=13,8.2%),镇静/疼痛/谵妄(n=13,8.2%),药物安全(n=11,7.0%)和非计划拔管(n=9,5.7%)。在医学研究所描述的医疗质量6个领域中,以患者为中心和时效性少被提及,没有一项研究涉及公平。基于QI-MQCS的中位质量分数为11.0(9.0,13.0)。虽然文章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上升,但只有17%的研究被认为"高质量",得分在14~16分。只有8(5%)篇文章引用质量改进报告卓越标准(SQUIRE)指南来报告QI工作。结论关于PICUs QI干预的出版物,包括高质量出版物的数量正在增加。然而即使在近年,低质量文章仍在继续发表。因此,报告质量还有提高空间。

  • 标签: 质量改进 儿科 重症监护室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医疗质量 患者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论述PICUs质量改进(quality improvement,QI)的文献,评价现有研究质量。数据来源本文检索了2020年5~6月间PubMed、Cumulative Index to Nursing and Allied Health Literature和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databases这几个数据库发表的相关文献。研究选择纳入报告PICUs QI干预的英文同行评议文章。筛选标题和摘要并回顾文章以确定其是否符合QI标准。数据抽取采用结构化模板抽取数据。采用质量改进最低质量标准集(quality improvement minimum quality criteria set,QI-MQCS)评估纳入的文章质量,量表评分0~16分。数据合成确定的2 449篇文章中,158篇被纳入分析。QI干预最常见的目标是医疗相关感染(n=17,10.8%),交班(n=15,9.5%),查房(n=13,8.2%),镇静/疼痛/谵妄(n=13,8.2%),药物安全(n=11,7.0%)和非计划拔管(n=9,5.7%)。在医学研究所描述的医疗质量6个领域中,以患者为中心和时效性少被提及,没有一项研究涉及公平。基于QI-MQCS的中位质量分数为11.0(9.0,13.0)。虽然文章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上升,但只有17%的研究被认为"高质量",得分在14~16分。只有8(5%)篇文章引用质量改进报告卓越标准(SQUIRE)指南来报告QI工作。结论关于PICUs QI干预的出版物,包括高质量出版物的数量正在增加。然而即使在近年,低质量文章仍在继续发表。因此,报告质量还有提高空间。

  • 标签: 质量改进 儿科 重症监护室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医疗质量 患者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青年人群的睡眠质量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特征,并分析睡眠质量对中青年HRQoL的差异性影响。方法利用横断面现场调查法,收集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36条目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调查数据,共1 976例中青年纳入研究,根据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3个年龄组:18~29岁组(n=1 148)、30~44岁组(n=586),45~59岁组(n=242)。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卡方检验分析三组的一般情况分布特征;以非参数检验对比三组在PSQI不同维度得分[M(P25,P75)]差异性,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三组在SF-36不同维度的均值得分差异性;以非参数检验对比三组在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不同维度的均值得分差异性;以逐步回归分析在排除混杂因素后睡眠质量对HRQoL的差异性影响。结果睡眠质量方面,18~29岁,30~44岁和45~59岁年龄组的PSQI总分分别为[4(2,6)分,4(2,6)分,4(2,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0.951,P=0.004)。HRQoL方面,三个年龄组的生理领域得分[18~29岁:(82.51±12.62)分,30~34岁:(80.72±13.63)分,45~59岁:(82.04±13.07)分,F=3.667,P=0.026]和心理领域得分[18~29岁:(76.09±15.46)分,30~44岁:(77.20±16.14)分,45~59岁:(81.82±14.14)分,F=13.649,P<0.001]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日间功能障碍是影响中青年人群HRQoL的独立影响因素(β=-0.308~-0.425,均P<0.01),睡眠障碍显著降低中青年生理领域得分(β=-0.127~-0.215,均P<0.05),催眠药物使用显著降低30~44岁青年人生理领域得分(β=-0.076,P<0.05),睡眠时间显著降低30~44岁青年人心理领域得分(β=-0.112,P<0.01),主观睡眠质量是显著降低18~29岁和30~44岁青年人HRQoL的独立影响因素(β=-0.089~-0.169,均P<0.05)。结论不同年龄组中青年人群的睡眠质量和HRQoL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可根据不同年龄人群睡眠质量对HRQoL的影响,更具针对性的对中青年人群进行健康管理。

  • 标签: 睡眠质量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中青年
  • 简介:摘要目的集成应用Kano和质量功能展开(QFD)技术研究某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改进,为相关医院服务质量提升提供参考。方法设计患者需求的Kano调查问卷,识别患者需求属性,计算确定患者需求重要度;然后应用QFD中的质量屋技术,将患者需求转化成相应的医疗服务质量保障要素,通过计算确定各保障要素改进的优先级。结果该医院患者最期待改进的前6项质量保障要素是提升医疗水平、强化服务管理、健全监督审查机制、规范投诉流程、保障用药安全与指导以及跟踪治疗效果。结论集成Kano-QFD技术可为改进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提供有效的方法学参考。

  • 标签: 卫生保健质量 Kano模型 质量功能展开 医院,公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消化科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9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循证护理,两组患者均护理至出院。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期间腹痛缓解时间、反酸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在护理干预前后统计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尊量表(SE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并在护理干预结束后发放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估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相当(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反酸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AS、SDS、SES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91.67%(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改善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慢性胃炎 循证护理 护理质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生存质量与家庭照顾者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190例老年COPD患者[男性111例,女性79例,年龄(68.58±2.41)岁]及其家庭照顾者[男性71例,女性119例,年龄(35.15±4.12)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生存质量量表与家庭照顾者生存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QOL)进行横断面调查,生存质量量表中主要包括医护关注、生活价值、食物关注、社会支持、疏离感、身体不适、生存痛苦及负面情绪维度;家庭照顾者生存质量量表主要包括照顾质量、照顾者状况、经济、照顾者环境、价值观、患者病情等维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家庭照顾者FQOL总分为(2.28±0.43)分,患者的整体QOL为(2.01±0.87)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COPD患者生存质量中身体不适与家庭照顾者关系呈负相关(r=-0.412,P<0.05),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中负性情绪、生存痛苦等各维度与家庭照顾者生存质量中患者病情、照顾者状况、照顾者价值观等各维度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老年COPD患者生存质量会对家庭照顾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议临床上护理模式以家庭护理为中心,以提高老年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家庭照顾者 生存质量 相关性
  • 简介:摘要教学质量监控是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本文基于全面质量管理视角,分析了在线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探索并实践医学教育在线教学质量监控。通过全员参与强化组织管理保障、全程监控维护在线教学运行、全面指导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全方位评价提升在线教学质量,不断反馈调整,理论课程基本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同质等效,以期为我国医学教育在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

  • 标签: 全面质量管理 在线教学 质量监控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依据。方法以Donabedian提出的"结构-过程-结果"为理论框架,结合文献检索、质性访谈、小组讨论,并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的相关制度、政策等方法,初步构建质量评价指标条目池和初始问卷;第1、2轮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加以选择;第3轮问卷使用专家重要性赋值均数法明确指标的权重。结果3轮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2%、100%、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0、0.870和0.877,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101、0.105和0.119。最终形成了3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176个三级指标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基于质量三维理论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意见集中度较高,结果可靠性较强,能够为医疗机构建立"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质量评价标准提供依据,引导与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在我国健康发展。

  • 标签: 互联网护理 上门护理 居家护理 延续护理 护理质量评价 三维质量理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护士职业生命质量、护理质量、护理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急诊科在岗的40名护士进行研究。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对急诊科护士行常规管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按照护士实践经验、学历,将其分成5个层级,分别为N0级助理护士(n=12)、N1级注册护士(n=9)、N2级责任护士(n=10)、N3级专科护士(n=5)、N4级专家层(n=4)。分别在急诊科护士分层级管理前、后利用护士职业生命质量(QNWL)量表评价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经护理服务质量问卷评估护理质量。分析护理过程中差错发生率,用于评估护理风险。结果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前的工作环境、工作家庭平衡、社会环境、工作量评分及QNWL总分分别为(46.33 ± 8.52)、(30.01 ± 6.07)、(21.45 ± 4.60)、(94.52 ± 8.06)、(192.31 ± 12.46)分,实施后分别为(51.29 ± 4.75)、(34.62 ± 4.68)、(25.89 ± 3.58)、(109.43 ± 6.15)、(221.23 ± 10.03)分,实施后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t值为3.216~11.435,P<0.05)。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前的人力资源配置、病房管理、操作规程、基础护理、护士培训、护理效率、护理记录书写、急救物品管理评分分别为(84.29 ± 9.75)、(80.39 ± 12.46)、(83.02 ± 5.63)、(80.93 ± 9.84)、(87.14 ± 6.12)、(85.91 ± 8.46)、(88.20 ± 6.76)、(83.51 ± 7.18)分,实施后分别为(92.38 ± 4.66)、(94.67 ± 3.89)、(91.25 ± 6.37)、(94.78 ± 3.56)、(95.01 ± 3.78)、(93.81 ± 4.11)、(95.13 ± 3.07)、(93.57 ± 4.62)分,实施后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t值为4.735~8.371,P<0.001)。护士分层级管理后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4.44%(8/180),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0.00%(18/180)(χ2值为4.146,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应用能提高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值得急诊科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科 护士分层级管理 职业生命质量 护理质量 护理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护士职业生命质量、护理质量、护理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急诊科在岗的40名护士进行研究。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对急诊科护士行常规管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按照护士实践经验、学历,将其分成5个层级,分别为N0级助理护士(n=12)、N1级注册护士(n=9)、N2级责任护士(n=10)、N3级专科护士(n=5)、N4级专家层(n=4)。分别在急诊科护士分层级管理前、后利用护士职业生命质量(QNWL)量表评价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经护理服务质量问卷评估护理质量。分析护理过程中差错发生率,用于评估护理风险。结果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前的工作环境、工作家庭平衡、社会环境、工作量评分及QNWL总分分别为(46.33 ± 8.52)、(30.01 ± 6.07)、(21.45 ± 4.60)、(94.52 ± 8.06)、(192.31 ± 12.46)分,实施后分别为(51.29 ± 4.75)、(34.62 ± 4.68)、(25.89 ± 3.58)、(109.43 ± 6.15)、(221.23 ± 10.03)分,实施后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t值为3.216~11.435,P<0.05)。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前的人力资源配置、病房管理、操作规程、基础护理、护士培训、护理效率、护理记录书写、急救物品管理评分分别为(84.29 ± 9.75)、(80.39 ± 12.46)、(83.02 ± 5.63)、(80.93 ± 9.84)、(87.14 ± 6.12)、(85.91 ± 8.46)、(88.20 ± 6.76)、(83.51 ± 7.18)分,实施后分别为(92.38 ± 4.66)、(94.67 ± 3.89)、(91.25 ± 6.37)、(94.78 ± 3.56)、(95.01 ± 3.78)、(93.81 ± 4.11)、(95.13 ± 3.07)、(93.57 ± 4.62)分,实施后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t值为4.735~8.371,P<0.001)。护士分层级管理后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4.44%(8/180),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0.00%(18/180)(χ2值为4.146,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应用能提高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值得急诊科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科 护士分层级管理 职业生命质量 护理质量 护理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