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吴晓珊 王福 李昂 王松灵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全牙再生与口腔组织功能重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50(现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口腔颌面外科, 长沙 410008) ,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 116044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陕西省颅颌面精准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 710004 ,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全牙再生与口腔组织功能重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50
  • 简介:摘要尽管人类替换恒牙的牙板在胚胎时就已经形成,但直到6~12岁期间才进行乳恒牙替换,这种替换恒牙时空启动的调控分子机制一直不清楚。因以往牙发育研究多以啮齿类动物为研究模型,没有乳恒牙替换,无法进行人类乳恒牙替换相关研究。本课题组经过10余年努力,创建小型猪牙发育研究平台,利用此大型动物模型开展乳恒牙发育替换模式和机制研究。明确了小型猪乳恒牙替换的时空发育模式,进一步的牙替换机制研究表明,乳牙发育速率快于颌骨产生的组织内生物应力;该应力上调乳恒牙之间间充质内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Wnt信号,抑制替换恒牙牙板发育,使替换恒牙牙板较长时间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该分子表达模式在人乳恒牙牙胚之间间充质内得到验证;乳牙萌出释放组织内应力引起Wnt信号从间充质转位至恒牙上皮启动恒牙发育。由此发现了组织内应力调控乳恒牙替换的机制,提出"组织内应力调控牙齿替换"学说。乳恒牙替换模式调控机制的发现为通过调控生物力学及Wnt通路实现器官发育与再生提供了科学基础。

  • 标签: 牙,乳 恒牙 牙替换 生物应力 Runt相关转录因子2-Wnt信号轴
  • 简介:摘要严重烧伤引发机体的应激反应,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并参与烧伤后免疫功能紊乱和烧伤后高代谢的发生发展。合理应用镇痛镇静药物是抑制严重烧伤早期应激反应的主要手段,可减轻烧伤早期脏器损害、减少烧伤脓毒症风险。此外,良好的创面处理、感染控制、营养支持和胃肠道功能保护、睡眠管理等综合手段均有助于减轻烧伤后应激反应。研究严重烧伤患者伤后机体多种应激和内分泌激素及免疫格局改变,探索烧伤后高代谢的发生机制和调控手段,针对严重烧伤后镇静镇痛策略以及应激和高代谢管理等达成共识,有可能进一步提高严重烧伤救治成功率。

  • 标签: 烧伤 代谢 镇痛 镇静 应激
  • 简介:摘要细菌的抗菌素耐药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亟需新策略阻控细菌耐药。群体感应是微生物细胞间交流的一种机制,当环境中群体密度达到阈值后群体感应即被激活,调控下游基因转录。群体感应已被证实可调控生物膜、外排泵、细菌分泌系统等抗菌素耐药机制,有望成为耐药调控靶点。目前已有多种群体感应抑制剂通过降解信号分子、干扰信号分子与受体蛋白的识别和结合、阻断群体感应信号的合成等方式干扰群体感应。群体感应抑制剂有望成为阻控微生物耐药的新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前瞻性收集2020年6—12月北京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骶神经调控术变频刺激(VFS)模式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VFS模式治疗难治性下尿路功能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纳入标准:①已植入骶神经刺激系统;②年龄≥18岁;③传统恒频刺激骶神经调控术(CFS-SNM)治疗效果不佳,经反复调整刺激参数仍无法获得满意改善;④存在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症状,保守治疗无效或不耐受保守治疗的患者;⑤试验期间不随意增减影响下尿路症状及盆腔功能的相关药物;⑥自愿参加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共6例患者纳入研究,男女各3例。平均年龄55(47~74)岁。3例诊断为OAB,2例诊断为间质性膀胱炎(IC),1例诊断为神经源性膀胱。所有患者升级为VFS模式前接受CFS治疗时间平均20.6个月,均伴有缓解不满意的严重尿频症状。治疗结果显示,4例在恒频期和变频期的日均排尿次数分别为14次和12次,11次和8次,11次和8次,16次和9次;膀胱过度活动症调查问卷(OAB-Q)评分分别为7分和4分,6分和6分,2.5分和2分,4分和3分,均呈改善趋势。2例IC患者在变频期的尿频症状较前加重,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未见明显变化,其中1例在恒频期和变频期的VAS均为6分,1例分别为7分和5分。总体来说,VFS模式对尿频症状的改善程度不劣于CFS模式。对于IC患者,可在获得满意的疼痛管理前提下尝试多组变频参数。

  • 标签: 膀胱,过度活动性 骶神经调控术 变频电刺激 恒频电刺激 膀胱过度活动症 前瞻性
  • 简介:摘要微小RNA(miRNA)广泛存在于神经系统,可影响突触可塑性、神经炎症、自噬、氧化应激和毒性蛋白聚集等病理生理过程,调节学习、记忆等高级认知功能,参与阿尔茨海默病、术后认知障碍等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的病理过程。此外,外周miRNA动态变化与中枢神经系统miRNA相似,因此有望成为早期检测和评估认知障碍相关疾病进展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本文综述了miRNA调控高级认知功能的分子机制和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的病理机制,以及外周miRNA作为认知障碍相关疾病潜在生物学标志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 标签: 微小RNA 认知障碍 学习与记忆 生物学标志物
  • 简介:摘要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衰竭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β细胞功能和数量逐渐下降,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血糖控制难度增加。因此,研究β细胞的发育、功能维持及数量调节对未来防治糖尿病有积极意义。该文对胰岛β细胞的分化、功能调控及凋亡再生等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糖尿病,2型 胰岛β细胞 细胞发育 去分化 凋亡 再生
  • 简介:摘要生长板(软骨组织)是骨骼发育、线性生长的关键,但随着青春期进展,生长板的增殖能力将不断耗竭,最终骨生长板闭合。在骨生长过程中,有多种调节因子通过不同的机制调节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其中,内分泌调节(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甲状腺素、性激素、糖皮质激素等)、转录因子通过系统调节对生长板调控起重要作用。局部调节因子,如印第安刺猬蛋白及甲状旁腺素相关肽、骨形成发生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也对生长板调控起一定作用。现就影响软骨细胞增殖分化调控的机制进行概述。

  • 标签: 生长板 软骨分化 内分泌 转录因子
  • 简介:摘要小脑对语言进程起潜在调控作用,以小脑为靶点的神经调控技术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本文主要综述了小脑调控语言功能的生理机制及其在失语症恢复中的应用,旨在为小脑调控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小脑 脑卒中后失语 神经调控技术
  • 简介:摘要牙体牙髓病、牙周炎、牙外伤和遗传性疾病等导致的牙齿缺失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身心健康。牙根作为牙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牙周组织的连接将牙齿固定于牙槽窝内。深入探究牙根发育的调控机制将有助于对牙根再生治疗新方法的探索。牙根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上皮和间充质组织间的交流以及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本文就牙根发育过程中各信号通路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牙根 牙本质 牙根发育 上皮根鞘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疼痛作为五大生命体征之一,现定义为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或类似的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昼夜节律是自然进化赋予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其在人体不同器官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体现,例如睡眠周期、体温调节等。近年来,疼痛昼夜节律和调控逐渐成为临床和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证据表明疼痛均存在昼夜节律,而且疼痛与睡眠节律关系密切,失眠与疼痛经常并存,交互影响;另外人体内源性镇痛机制及镇痛药物反应性也呈现昼夜节律。了解疼痛昼夜节律变化及镇痛药物时间处方,对于急慢性疼痛的预防及治疗方案的制订十分重要。因此,有必要开展疼痛昼夜节律及机制的探索,以提高疼痛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

  • 标签: 疼痛 昼夜节律
  • 简介:摘要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其中,心脏瓣膜缺陷是CHD的重要表型。心脏瓣膜发育是胚胎发育的重要过程,受到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若内皮细胞、心肌细胞的增殖、分化或迁徙过程出现异常,则心脏瓣膜发育异常,可引起患儿心功能不全,严重者可以致死。组织外植体系统和各类动物模型实验已经证明,多种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巨大的调节网络,共同调控心脏瓣膜的发育过程。该文将选择其中研究相对成熟的信号通路进行综述,主要阐述它们在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这些信号通路包括VEGF、NFATc1、Notch、Wnt、TGF-β、ErbB和NF1信号通路。

  • 标签: 心脏瓣膜 VEGF NFATc1 Notch Wnt TGF-β BMP ErbB NF1
  • 简介:摘要泪腺腺样囊性癌(lacrimal gland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LGACC)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泪腺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其复发率和转移率均较高。多种小RNA(miRNA)在LGA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miR-24-3p过表达可降低LGACC中PRKCH的表达以促进p53/p21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的侵袭。miR-93-5p通过调控Wnt信号通路,靶向下调乳腺癌转移抑制因子1L,而促进LGACC细胞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迁移、侵袭和增生。LGACC中的miR-181a-5p表达上调,也是LGACC细胞增生和迁移的原因之一。(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57-161)

  • 标签: 泪腺腺样囊性癌 小RNA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免疫系统在组织再生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愈发受到重视,但其具体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组织再生需要平衡的免疫反应,尤其是巨噬细胞(MΦ)的极化平衡,以构建有利于组织再生的局部微环境。该综述总结了MΦ在组织再生性修复中的关键作用,包括清除细胞碎片、调控干细胞或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血管生成等,并介绍MΦ在干细胞疗法及组织工程技术中的实际应用,以期为深入探寻免疫细胞对干细胞微环境的影响及基于干细胞的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进一步的临床转换提供参考。

  • 标签: 再生医学 巨噬细胞 免疫调控 干细胞 干细胞微环境
  • 作者: 章卫平 史亚男 陈玉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21
  • 出处:《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300134 海军军医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300134,海军军医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
  • 简介:摘要肠道是消化、吸收各种膳食营养素的重要场所,也是调节机体糖脂代谢稳态的主要器官。肠道可感受各种不同的营养信号,与脑、肝脏等代谢器官相互作用,形成复杂而又精细的糖脂代谢时空调控网络,发挥调节糖脂代谢稳态的"前哨"与"枢纽"作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已成功转化为临床干预糖脂代谢紊乱的有效手段。本文将就该领域的基础理论和转化应用研究进展进行述评,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热点提出展望。

  • 标签: 肠道 肠道微生物 糖代谢稳态 脂代谢稳态 代谢调节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食障碍因其易慢性化、高致死率、社会负担重而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其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既往研究认为进食障碍患者存在前额叶相关的脑功能异常。近年来兴起的神经调控技术,尤其是无创性调控技术,因副作用少、使用方便成为研究的热点,在抑郁症、强迫症、物质成瘾等精神疾病中已得到运用,在进食障碍中也有少量的研究。本文章综述了这些神经调控技术在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中的相关研究,介绍了深部脑刺激、经颅磁刺激、直流电刺激等工作原理以及其对进食障碍的疗效。已有研究显示神经调控技术对进食障碍有一定的疗效,但现有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最佳治疗方案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在今后的研究中,尚需综合认知、神经影像学、生物标志物等数据来识别进食障碍不同的内表型,方能有助于阐明疾病机制,帮助进食障碍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改善临床症状,为未来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贪食 深部脑刺激 重复经颅磁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 简介:摘要脊索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骨肿瘤,对常规化疗及传统放疗的反应不佳,多数患者预后不良。相关研究发现脊索瘤的发生、发展与诸多癌症相关信号分子和信号通路相关,探索脊索瘤的分子调控机制有助于发现脊索瘤的治疗靶点和靶向药物。本文对Brachyury、受体酪氨酸激酶、SMARCB1、Wnt信号通路以及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在脊索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伴随着不孕症女性患者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不孕症女性卵泡的发育情况;以往研究表明甲状腺激素在卵泡发育的各个环节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探讨甲状腺激素对卵泡发育的调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综述围绕着甲状腺激素对卵泡内各细胞组分的作用,将近年来甲状腺激素调控卵泡发育的研究进行系统整理,以期为临床治疗女性不孕症提供依据。

  • 标签: 甲状腺激素 卵泡 调控
  • 简介:摘要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脏器功能不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诱发局部和全身并发症,从而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AP的常见病因包括胆石症、饮酒、高脂血症等,病理机制主要包括胰蛋白酶学说、细胞损伤机制、微循环障碍、溶酶体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钙超载、自噬受损、内质网应激等。本文通过总结、梳理AP免疫调控中的关键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根据AP发病特点,探索精准诊疗的预警标志物和干预靶标。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免疫 调控机制 预警 治疗
  • 简介:摘要外泌体是细胞主动分泌的直径约40~160 nm的小囊泡,参与机体的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外泌体是一种新发现的可用于疾病诊断和预测预后的生物标志物载体,其潜在临床应用价值备受瞩目。然而,外泌体的生成、靶向性转运、分子调控机制等诸多方面目前仍不清楚。本文从外泌体生成环节入手,对目前已知的外泌体生成途径和重要的分子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以期通过抑制或者促进外泌体生成来治疗临床疾病。

  • 标签: 外泌体 细胞外囊泡 生成
  • 简介:摘要生长因子在创面愈合中起重要调控作用,其主要通过激活相关信号通路加速创面愈合。中国科学家对生长因子的基础、临床研究至今已有30年历史,研发的生长因子系列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烧创伤及慢性难愈合溃疡的治疗。该文从免疫、神经、脂肪等多个角度阐述了生长因子对创面修复的前沿进展,并提出了该研究团队对生长因子调控创面修复的进一步思考。

  • 标签: 伤口愈合 皮肤 生长因子 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