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语音障碍患儿辅音的特点,为临床评估及合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0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科语言-言语门诊诊断的语音障碍患儿1 395例为研究对象,以图片命名法在单词水平进行语音测查。采用χ2趋势检验分析不同年龄患儿不同发音部位辅音错误人数比例的差异及变化趋势,χ²检验比较不同性别患儿在不同发音部位辅音中错误人数比例的差异,并分析不同发音部位辅音的错误类型及不同年龄患儿的错误类型特点。结果1 395例语音障碍患儿中男1 044例、女351例,年龄(5.1±0.8)岁。语音障碍患儿舌尖中音l的错误人数比例最高,为71.8%(1 002/1 395);唇音b最低,为9.3%(130/1 395)。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年龄越大唇音p和f、舌尖前音z和c及s、舌尖中音t和l、舌尖后音ch和r、舌根音k和h、舌面音q的错误人数比例越低(均P<0.05);不同性别间比较,男童唇音b和m、舌尖前音z和c、舌尖中音n和l、舌尖后音sh、舌根音h、舌面音x的错误人数比例均高于女童[(10.3%(108/1 044)比6.3%(22/351)、11.4%(119/1 044)比6.0%(21/351)、64.8%(676/1 044)比51.9%(182/351)、67.8%(708/1 044)比59.8%(210/351)、16.7%(174/1 044)比8.8%(31/351)、73.7%(769/1 044)比66.1%(232/351)、58.0%(606/1 044)比47.6%(167/351)、24.0%(251/1 044)比14.2%(50/351)、39.9%(417/1 044)比27.6%(97/351),χ²=5.167、8.533、16.889、7.447、12.863、7.412、11.650、14.900、17.099,均P<0.05];辅音的错误类型有替代、省略、歪曲,其中,舌尖中音l以省略为主[53.3%(743/1 395)],舌根音h以歪曲为主[11.8%(165/1 395)],其他辅音均以替代为主。在替代类型中舌尖后音ch的错误人数比例最高,为60.2%(840/1 395)。结论语音障碍患儿辅音中舌尖中音l错误人数比例最高,男童的语音问题更为严重,替代是辅音的主要错误类型,在替代类型中舌尖后音ch的错误人数比例最高。应关注学龄前期儿童的语音发展,同时尽早开展舌尖中音l、舌尖后音ch的语音训练。

  • 标签: 儿童 语音障碍 辅音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从人工智能语音系统的相关概念、起源和发展、应用领域的变化发展、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以及新技术面对的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人工智能语音系统助力临床护理发展提供新视角。

  • 标签: 综述 护理学 人工智能语音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言语障碍是帕金森病患者运动障碍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甚至出现在肢体运动障碍之前。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因为言语障碍的存在和严重程度受到显著的影响,针对帕金森病言语障碍的早期识别就显得尤为必要,而声学分析的异常在帕金森病的早期就已经发生。语音在声学分析上表现出了特征性的改变,有助于帕金森病的诊断。与此同时,这些特征与功能影像的相关性还不是很明确。文中主要阐述了帕金森病患者的语音特征及其功能影像上的改变,进一步揭示其言语障碍的发生机制,并为帕金森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线索。

  • 标签: 帕金森病 言语障碍 言语声学 磁共振成像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建立基于自适应技术的语音识别系统并评估其在临床病理取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浙江省人民医院2020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间收到的组织标本600例,在病理取材工作中使用基于自适应技术构建的语音识别系统,记录并生成病理取材报告。结果基于自适应技术构建的语音识别系统显示较好的识别率,整体识别率(Acc)为77.87%,初步实现病理取材报告的快速录入和输出。结论语音识别系统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病理医师工作效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对建设新型智慧医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人工智能 语言识别软件 教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