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评估新生儿特发性马蹄内翻足与姿势性马蹄内翻足的畸形改变。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超声科就诊的新生儿马蹄内翻足患儿49例,其中21例(32足)为特发性马蹄内翻足组,28例(53足)为姿势性马蹄内翻足组,选择同时期正常新生儿22例及以上两组单侧马蹄内翻足对侧正常足共57足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内踝舟骨距离、距骨软组织厚度、跟骰距离、胫跟角,对特发性马蹄内翻足组、姿势性马蹄内翻足组及对照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评估71例142足,特发性马蹄内翻足组在内侧面、外侧面、后侧面均存在骨关节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姿势性马蹄内翻足组内侧面、外侧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后侧面变化不明显(P>0.05)。特发性马蹄内翻足组与姿势性马蹄内翻足组比较内侧面和后侧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侧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以清晰显示马蹄内翻足各跗骨结构,量化特发性马蹄内翻足与姿势性马蹄内翻足的不同畸形改变。

  • 标签: 超声检查 马蹄内翻足 先天性
  • 简介:摘要中医古籍分类方法标准化可为各类中医古籍藏书单位提供明确和可靠的分类参考依据,推进中医古籍的共享与利用。通过历代中医古籍分类方法的调查研究,对照《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分类表,参考《中华古籍总目》分类表,制定《中医古籍分类标准》。本标准规定了中医古籍分类的三级类目与入类原则,主要由基本大类、三级类目表、入类原则与示例及使用说明等部分组成。

  • 标签: 古籍专题(中医药) 分类标准 古籍分类
  • 作者: 黄坚 余卓 徐璐 周海春 俞刚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3年第01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数据信息部,杭州 310052 浙江-芬兰儿童健康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杭州 310052,慧影医疗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部,北京 10019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杭州 31005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杭州 310052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儿童病毒性脑炎MRI分类与早期诊断模型,探讨其对儿童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和改善患儿预后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20至2022年期间颅脑MRI影像数据1077例,其中病毒性脑炎患儿577例,非病毒性脑炎儿童500例。运用卷积神经网络中的Squeeze-and-Excitation Residual Networks(SE-ResNet)模型构建儿童病毒性脑炎MRI分类与早期诊断模型并与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 Residual Networks(CBAM-ResNet)、Mobile Networks(MobileNet)、Residual Networks(ResNet)、Shuffle Networks(ShuffleNet)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所有模型在训练集上都达到了收敛。SE-ResNet、CBAM-ResNet、MobileNet和ShuffleNet模型在训练集训练100轮后准确率都达到90%以上,而只有CBAM-ResNet模型和本研究选用的SE-ResNet模型在验证集上同样取得了90%以上的准确率。在测试集上,CBAM-ResNet具有最高的准确率73.91%,ResNet具有最高的召回率75.45%,但只有本文所用SE-ResNet模型在准确率和召回率都达到较高水平,并且取得最好的F1得分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值:准确率为70.83%,召回率为72.73%,AUC为0.77,F1得分为0.7183。结论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MRI实现儿童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是可行的,本研究为进一步实现全面的儿童脑炎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和改善脑炎患儿预后提供了理论和应用基础。

  • 标签: 儿童疾病 病毒性脑炎 磁共振成像 SE-ResNet 深度学习 分类模型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2021年第5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首次将部分分子遗传学特征纳入脑膜瘤分类体系,并对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和补充。除了NF2双等位基因失活或其他经典的脑膜瘤的驱动基因突变之外,部分分子特征具有分型特异性,如TRAF7和KLF4共突变为分泌型脑膜瘤的分子标志物,SMARCE1突变为透明细胞型脑膜瘤的特征性基因改变,以及横纹肌样脑膜瘤相关基因突变BAP1等。在分级方面,TERT启动子突变和/或CDKN2A/B纯合缺失,无论有无间变性组织学特征,均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WHO 3级间变性脑膜瘤。另外,H3K27me3缺失也往往是提示预后较差的特征。本文就脑膜瘤的WHO新分类进行简要解读,并分析其可能的实践局限性,以期在诊断工作中更方便理解分类进展及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第5版WHO泌尿及男生殖器官肿瘤分类已于2022年5月出版,与2016年第4版WHO分类相比,睾丸肿瘤虽然在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但第5版分类仍然植根于形态学,保留了第4版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命名法。本文将就第5版分类中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性索-间质肿瘤以及睾丸附属器官肿瘤相关的主要更新内容进行解读。

  • 标签:
  • 简介:摘要第5版WHO泌尿及男生殖器官肿瘤分类已于2022年5月正式出版,内容涵盖多器官、多类型肿瘤的组织病理及分子病理的重要进展,其中肾脏部分不仅更新了对已知肿瘤的认识,也新增了多种独特的肿瘤类型,本文就第5版WHO中肾脏肿瘤分类的主要变化予以解读。

  • 标签:
  • 简介:摘要大数据环境下肿瘤病例为肿瘤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庞大的数据资源,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促进深度学习应用水平不断提升,推动肿瘤MRI图像的快速、精准分类进入深度学习时代。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针对目前主流的深度学习MRI图像分类模型:卷积神经网络、深度信念网络、深度残差网络、Vision Transformer展开综述。首先,阐述了各模型的历史沿袭、最初针对的问题及主要思想;其次,概括了模型的网络架构并探讨其在MRI图像分类上的最新应用;然后,分析了模型的特点、目前存在的局限及各自发展趋势。第二部分论述了一些影响分类性能的关键因素;第三部分提出了一些广泛使用的性能增强技术;文章最后讨论了深度学习分类MRI图像在临床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限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本文的结果可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的比较,以及各种深度学习模型的有效性,有望促进脑肿瘤研究的进展。

  • 标签: 深度学习 脑肿瘤 图像分类 磁共振成像 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
  • 简介:摘要融合牙(fused teeth)是一种牙体形态异常的表现,乳牙和恒牙均可发生,融合牙不仅容易引起牙列拥挤、咬合异常和美观问题,而且患牙还易罹患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和牙周病。乳牙融合牙可导致继承恒牙发生异常。融合牙的治疗常涉及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口腔颌面外科、修复科和正畸科等多学科合作。本文对融合牙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阐述,以期为融合牙的临床治疗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牙体发育异常 融合牙 牙畸形 双牙畸形 分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搭建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网络,在两个公开的大脑MRI图像数据集上实现高准确率的MRI脑肿瘤的四分类。材料与方法提出一种多尺度残差网络的MRI脑肿瘤分类模型,实现脑肿瘤的四分类任务。模型包括多尺度输入、改进残差、下采样和双通道池化共四个模块。将Kaggle中正常人和Figshare中肿瘤患者的脑部MRI图像进行数据集组合,对提出的模型进行训练和性能评估,优化网络超参数,提高分类准确率。结果在352张MRI图像上测试模型,仅使用多尺度输入模块时,得到平均分类准确率为96.59%。添加下采样模块后,准确率达到98.58%。对比最大池化、均值池化和双通道池化,准确率分别为96.02%、97.16%、98.58%。多尺度残差网络对脑肿瘤具有很好的分类效果,对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和正常无肿瘤图像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9.14%、99.14%、99.42%和99.42%。结论MRI是一种典型的检查脑肿瘤的医学成像方法,但放射科专家手工对脑肿瘤进行准确分类极具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的多尺度残差网络能为脑肿瘤自动分类提供有效的方法,且该网络提高了MRI脑肿瘤分类的准确率,很好地解决了梯度消失问题,提升了模型的泛化能力。

  • 标签: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磁共振成像 脑肿瘤分类 多尺度残差网络 下采样 双通道池化 卷积神经网络
  • 简介:摘要第5版WHO甲状腺肿瘤分类以细胞发生机制为新分类框架的基础,以组织学、分子和临床生物学特征来判定肿瘤分类和亚型。甲状腺滤泡起源的肿瘤为甲状腺内最常见的肿瘤,包括良性、低风险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包括滤泡腺瘤、常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乳头状滤泡腺瘤、嗜酸性细胞腺瘤和新概念甲状腺滤泡结节性病变。低风险肿瘤包括具有乳头样核特征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恶性潜能未定的肿瘤和透明变梁状肿瘤。滤泡起源的恶性肿瘤根据分子特征和侵袭性分为BRAF样恶性肿瘤和RAS样恶性肿瘤。不提倡≤1 cm的乳头状癌作为独立亚型,而应根据形态特征进行亚分型。提出高级别甲状腺滤泡细胞起源癌,包括传统低分化癌、高级别分化型甲状腺癌,形态特征为核分裂象增加、肿瘤坏死、不伴有间变特征,临床生物学行为相似。鳞状细胞癌为间变性癌的一种亚型。

  • 标签:
  • 简介:摘要眼眶炎性假瘤(OIP)是一种无明确病因、以炎性反应为主要特征的眼眶特发性良性占位性病变。临床采用排他性诊断,也可通过手术行活体组织检查,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临床药物治疗和手术切除既是诊断手段又是治疗方法,如何选择诊疗方法是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本文按影像学特征对OIP进行分类,并以此提出OIP诊疗新策略,以期进一步提高OIP的临床诊疗水平。

  • 标签: 眼眶假瘤 糖皮质激素类 活组织检查 诊断显像
  • 作者: 许东乐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湖北省宜城市人民医院,湖北 宜城441400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CT影像诊断的意义。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86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CT影像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胰外片状高密度、胰内小灶液化中的检出率方面,CT显著高于彩超;与彩超相比,CT在胆总管结石与胆管扩张的检出率显著更低,差异显著(P<0.05);CT在坏死型急性胰腺炎中的检出率、总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彩超,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螺旋CT诊断法能取得良好效果,其能使疾病检出率得到提升,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CT影像诊断;急性胰腺炎;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是一类缺乏甲状腺乳头状癌核特征的滤泡上皮起源肿瘤,主要包括甲状腺滤泡性腺瘤和甲状腺滤泡状癌。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的术前诊断具有一定挑战性。超声、细胞学检查、分子检测等单一地用于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检查方法,难以将甲状滤泡状癌与其他滤泡性病变区分出来。包括临床特征在内的多因素风险评估诊断预测模型可能有助于甲状腺滤泡状癌的术前鉴别诊断

  • 标签: 滤泡性肿瘤 甲状腺滤泡性腺瘤 甲状腺滤泡状癌 诊断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现有的精神科分类诊断主要基于现象学,其应用于科研和临床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精神病理学层级分类(hierarchical taxonomy of psychopathology,HiTOP)模型结合了既往近百年的结构研究,通过完全循证的方法构建了精神病理学分类系统。本文将围绕HiTOP模型,对其产生的背景、内容、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4个方面进行介绍,并对其未来在精神科的应用进行展望。

  • 标签: 精神病理学 精神病理学层级分类 循证医学 跨诊断
  • 作者: 杨淑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4-16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9期
  • 机构:河南省夏邑县中心医院,河南商丘476000
  • 简介:椎间盘病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多用MRI技术进行诊断。椎间盘病变包括很多很多方面的内容,如椎间盘变性、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脱出等等,使用MRI技术可以对这些病变进行有效的诊断。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与椎间盘病变MRI诊断有关的知识!近些年来,由于受到不良生活习惯或者外伤等因素的影响,椎间盘病变的发病率以及患病的人数也有了一定的上升趋势。椎间盘病变对人体危害较大,很可能会压迫到有关的血管和神经,进而导致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情况,当然也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的情况,若情况严重还会出现心律失常、心跳加快、偏瘫甚至瘫痪的情况。所以一定要及时诊断并接受治疗,以降低椎间盘病变的不良影响。

  • 标签: 椎间盘;MRI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MRI检查对肩袖损伤的诊断效能及分型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1年11月德宏州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疑似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肩关节镜检查、常规超声检查及MRI检查,以肩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常规超声检查与MRI检查对肩袖损伤的诊断效能,分析MRI检查对肩袖损伤分型的诊断价值。结果:肩关节镜检查结果显示,56例疑似肩袖损伤患者中54例患者被确诊为肩袖损伤。常规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阳性43例,阴性13例;MRI检查结果显示阳性50例,阴性6例。MRI检查诊断肩袖损伤的敏感度、准确度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常规超声与MRI检查的诊断特异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MRI检查对不同类型肩袖损伤的符合率与关节镜检查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MRI检查在肩袖损伤临床诊断中有较高的敏感度与准确度,能够准确诊断不同类型的肩袖损伤,及时明确损伤范围和严重程度。

  • 标签: 磁共振成像;肩袖损伤;敏感度
  • 简介:摘要目的开发和验证基于眼底照片影像组学特征的糖尿病足分类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南方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照片共2 035张[糖尿病足(DF)患者282张,糖尿病(DM)患者1 753张],采用计算机随机数按7∶3将所有眼底照片随机分成训练集(1 424张)与测试集(611张)。眼底照片进行图像预处理后,通过Radiomic工具包提取基于灰度矩阵的4 128个纹理特征,并用ToolboxDESC工具包提取了11 339个其他特征。采用LASSO算法选取出与DF最相关的30个特征,再使用Bootstrap+0.632自助采样法进一步筛选出7个最佳组合,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求得回归系数,建立最终的糖尿病足分类模型。绘制ROC曲线,计算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以验证其预测效能。结果本研究筛选出7个糖尿病足患者眼底照片影像组学标记物,且构建的DF/DM分类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0.958 6、0.984 0、0.920 0、0.928 0;在测试集中得到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0.927 1、0.988 9、0.881 0、0.896 9。结论本研究采用了影像组学技术筛选出7个糖尿病足眼底影像组学标记物,基于此构建了高精度的可简便应用的DF/DM分类模型。该技术具有提高糖尿病足筛查效率的潜力。

  • 标签: 糖尿病足 眼底照片 影像组学 分类模型
  • 作者: 赵明 周敏 滕晓东 饶秋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03期
  • 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肿瘤中心/病理科,杭州310014,Department of Pathology,Tuft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Boston 02215,U S A,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杭州 310003,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病理科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南京 210002
  • 简介:摘要第5版WHO泌尿及男生殖器官肿瘤分类已于2022年5月正式出版,本文简要提炼第5版WHO泌尿及男生殖器官肿瘤分类的一些重要进展和变化,并阐述在病理医师的日常实践诊断过程中如何辩证且合理地应用该分类,从而更为精准地指导临床对泌尿及男生殖器官肿瘤的处理。

  • 标签: 世界卫生组织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浙江省肺结核病例病原学诊断率相关因素,为结核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结核病专报信息系统中获取2015年至2020年浙江省各地级市的肺结核病原学检测信息,分析肺结核病例病原学阳性检出情况,构建Joinpoint回归模型评估年度病原学阳性率变化趋势,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新诊断技术对涂阴肺结核病例中病原学阳性检出率的影响。结果2015年至2020年浙江省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率从38.66%(10 588/27 385)上升至64.12%(14 275/22 262),年均增长率达到8.80%。浙江省11个地级市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率均呈增长趋势,其中温州市和丽水市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0.27%和11.21%,2020年金华市和丽水市病原学阳性率达到70.13%(2 007/2 862)和73.34%(707/964)。2015年至2020年浙江省涂阴肺结核病例占比为61.66%(92 935/150 733),进一步开展培养或分子检测率从0.13%(22/16 650)上升至84.74%(11 384/13 434),涂阴肺结核患者病原学确诊阳性率从0.04%(6/16 650)上升至41.28%(5 546/13 434)。如果将培养和分子检测率提高至100.00%,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病原学阳性率可提高至44.20%,据此估算浙江省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率将达到66.00%。截至2020年,浙江省95.56%(86/90)和92.22%(83/90)的结核病定点医院分别配置了分子诊断设备和液体诊断设备,分子诊断和培养诊断检测阳性的病例在病原学阳性肺结核病例中的占比分别为71.24%(10 169/14 275)和53.44%(7 629/14 275)。结论实施和推广结核病新诊断技术,特别是分子诊断技术,可显著提升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率,结核病防控应更加重视结核病病原学诊断的方法和策略。

  • 标签: 结核,肺 病原学阳性率 涂阴肺结核 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收肌穿支皮瓣的解剖分类及其在头颈重建领域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湖南省肿瘤医院应用游离大收肌穿支皮瓣移植修复的27例口腔肿瘤病例资料,其中男24例,女3例,年龄31~56岁。包括舌癌15例,牙龈癌9例,口颊癌3例,肿瘤根治术后遗留的继发软组织缺损范围为5.0 cm×3.5 cm~11.0 cm×8.0 cm。根据穿支血管蒂发出位置将大收肌穿支分为3类,包括:①肌间隙穿支,穿支血管自股薄肌和大收肌之间发出或者穿过少许大收肌;②大收肌中层穿支,穿支血管自大收肌深浅两层之间走行;③大收肌深层穿支,穿支血管自大收肌和半膜肌之间走行。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中大收肌穿支恒定存在,共发现62支大收肌穿支,具体解剖分类包括:①类12支,②类31支,③类19支。27例病例游离大收肌穿支皮瓣具体切取形式包括①类3例、②类16例、③类8例。本组皮瓣全部存活,供区均直接闭合。18例穿支血管蒂动脉与甲状腺上动脉吻合,伴行静脉与甲状腺上静脉吻合;9例穿支血管蒂动脉与面动脉吻合,伴行静脉与面静脉吻合。随访12~40个月,患者对皮瓣外观满意,吞咽、语言功能满意,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大腿功能未见明显影响。随访期间3例患者肿瘤局部复发,再次行肿瘤根治术并以带蒂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2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再次行颈部淋巴清扫术。结论大收肌穿支皮瓣质地柔软,穿支血管解剖恒定,可选择供区位置及具体形式灵活,皮瓣供区损伤小,是头颈肿瘤术后重建的理想选择。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外科皮瓣 大收肌 游离皮瓣移植 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