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以THSA-1型过程控制实验系统为平台,采用TI公司28系列DSP为主控芯片,MM420变频器为执行机构,对双容水箱的液位进行定值控制。设计中采用压力传感器检测水箱液位,为满足DSP的ADC模块的信号输入要求和系统的可靠性,采用电压匹配电路、滤波电路及光电耦合等电路,对传感器信号进行了调理。利用DSP自带的PWM波发生单元,进行整流和放大变换后得到适用于控制变频器的标准直流电压信号。在构建的硬件系统上编写了相应的控制程序,最终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整个系统能够达到水箱液位的定值控制要求。

  • 标签: TMS320F2812DSP ADC转换 PID控制 数据采集 变频调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Pott膨胀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医务人员对Pott膨胀瘤的认识。方法对本院2016年3月收治的1例巨大Pott膨胀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男57岁,因"额部渐增大肿物5年"入院。CT检查示额窦前壁及后壁骨质缺损,额部见约4.0 cm×2.5 cm×2.5 cm大小软组织包块,窦内软组织充填。行鼻外径路及鼻内镜联合路径额部肿物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随访至今无临床症状。通过检索共检出中文文献2篇,英文文献共37篇。结论Pott膨胀瘤最初被描述为头部创伤的并发症,通常发生在额窦炎的并发症中,是额窦炎极为罕见的并发症。早期诊断、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对于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非常重要。

  • 标签: 鼻窦炎 pott膨胀瘤 骨髓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文章对膨胀机异步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重点分析逆功率继电器和功率变送器这两种逆功率保护方式,并对这两种方式的具体应用和在异步发电机上的实现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膨胀异步发电机 工作原理 逆功率保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组织扩张器是一种诱导组织扩张的装置,能较好地修复组织缺损。然而,传统的扩张器存在扩张器易外露、皮肤感染、局部组织血运差等缺点。水凝胶是一种通过吸取液体逐渐膨胀,维持一定容积不变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应用这一特点制作成的扩张器可以有效应用于组织扩张,其与传统扩张器对比,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在创面缺损修复中有更好的疗效。该综述主要归纳了自膨胀水凝胶扩张器在组织扩张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水凝胶 组织扩张器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自主呼吸的建立是胎儿向新生儿过渡的关键。部分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需要呼吸支持以实现这一过渡。根据健康足月儿生后最初几次深呼吸产生的气道压力变化,持续性肺膨胀(sustained lung inflation, SLI)的通气策略能够促进肺内液体的清除及功能残气量的维持以改善呼吸功能,这也得到了动物研究和临床研究的证实。但另有部分研究认为SLI可能并无益处,甚至可能增加早产儿的病死率,这使SLI在早产儿复苏中的应用备受争议。因此,目前尚不推荐将SLI常规应用于临床。由于不同胎龄早产儿出生时肺成熟度、自主呼吸能力不同,SLI的效果也存在差异,仍需更多的研究探索SLI的效果及安全性。本文对SLI在早产儿复苏的应用以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正压呼吸 呼吸,人工 复苏术 婴儿,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镜下自膨胀金属支架(SEMS)置入序贯手术与急诊手术(ES)在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9年接受手术治疗的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55例,其中SEMS组25例,术前接受肠道支架置入,梗阻解除后1周左右行根治性切除;ES组30例接受急诊手术治疗。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处理和分析数据。术中术后各项指标采用(±s)表示,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肿瘤根治性切除率等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原发肿瘤根治性切除:ES组22例(73.3%)明显低于SEMS组25例(100%); ES组切除淋巴结为(9.6±5.5)个明显低于SEMS组(18.7±7.7)个;一期手术造口:ES组26例(86.7%),SEMS组11例(44.0%);造口还纳率ES组38.4%,SEMS组90.9%;永久性造瘘率ES组16例(53.3%),SEMS组1例(4.0%);手术切口感染:ES组4例(13.3%),SEMS组0例(0.0%),上述各项指标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镜下放置SEMS,然后序贯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梗阻是安全、有效的备选治疗方案之一。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肠梗阻 自膨胀金属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无灌注超乳针头截囊减张法治疗膨胀性白色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宝丰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膨胀性白色白内障315例(340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常规组,常规撕囊法手术69例(82眼);减张组,采用无灌注超乳针头截囊减张法撕囊手术246例(258眼)。观察两组术后视力、并发症和撕囊成功率。结果常规组有13眼(15.85%)晶状体囊裂开,其中1眼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改行白内障囊外摘出术,2眼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减张组有15眼(5.81%)囊裂开,使用囊剪完成撕囊,未影响超声乳化操作,均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减张组撕囊成功率94.19%(243/258),高于常规组的84.15%(69/82)(χ2=8.299,P=0.004)。结论无灌注超乳针头截囊减张法能解决膨胀性白色白内障高张力和皮质溢出问题,提高撕囊成功率。

  • 标签: 白内障,白色,膨胀性 乳化,晶状体,超声 撕囊术 减张法,截囊,超乳针头,无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结扎夹辅助改良"膨胀萎陷法"在胸腔镜下外后基底段(S9+10)切除治疗儿童先天性肺气道畸形(CPAM)中进行段间平面确定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经胸腔镜进行S9+10切除的12例CPAM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3.50~11.50个月;体质量为6.5~11.5 kg。术中均使用结扎夹辅助改良"膨胀萎陷法"确定段间平面(S9+10处于膨胀状态,余肺处于萎陷状态)后进行S9+10切除,对其手术治疗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儿的手术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胸病例。11例患儿成功使用结扎夹辅助改良"膨胀萎陷法"准确判定段间平面后完成肺段切除,其中右S9+10切除8例,左S9+10切除3例。1例患儿在采用结扎夹辅助改良"膨胀萎陷法"判定段间平面过程中,麻醉医师鼓肺至全肺膨胀后手术者需夹闭结扎夹,因操作不够稳定导致结扎夹脱落没有夹住S9+10,出现操作失败,然后改为传统"膨胀萎陷法"进行操作,又误断基底段支气管,被迫行右基底段切除。手术时间为85~205 min,中位数为149 min;术中出血量为5~15 mL,中位数为10 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为2~4 d,中位数为3 d;术后住院时间为5~8 d,中位数为6 d。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1型4例,2型6例,3型2例。术后单纯皮下气肿2例,无出血、支气管胸膜瘘、肺不张等术后并发症。随访时间为6~28个月,中位数为15个月,复查患儿胸部CT均未见残余病灶、患侧胸腔无残腔。结论结扎夹辅助改良"膨胀萎陷法"进行段间平面确定适用于胸腔空间狭小的CPAM患儿,且操作简单、有效,在S9+10切除中使用该法相对安全、可行。

  • 标签: 胸腔镜 段间平面 肺段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以克霉唑阴道片为阳性对照,评价克霉唑阴道膨胀栓治疗轻、中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在疗效、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方面的结果。方法本研究于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由5家医院共同开展,以阴道分泌物真菌培养和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确诊为轻、中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开放、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多中心非劣效性临床研究设计,纳入211例患者,按照1∶1比例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至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105例使用克霉唑阴道膨胀栓(150 mg),每晚使用1次,连用7 d;对照组106例使用克霉唑阴道片(500 mg)单次给药。分别在停药后进行2次随访,评价药物治疗效果(治愈率、总有效率、复发率),用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的差值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记录患者的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结果停药后第1次随访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6.7%(70/105)、63.2%(67/106)]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8.1%(103/105)、99.1%(105/10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第2次随访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5.7%(4/70)和14.9%(10/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评价中,试验组在药物外漏项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阴道刺激、瘙痒和灼热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χ2=1.070,P=0.586)。结论在轻、中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上,克霉唑阴道膨胀栓的疗效不劣于克霉唑阴道片,两者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在患者满意度方面,克霉唑阴道膨胀栓优于克霉唑阴道片。

  • 标签: 克霉唑 投药,阴道内 栓剂 片剂 多中心研究 临床对照试验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