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DAA)联合直接后方入路(direct posterior approach,DPA)治疗PipkinⅣ型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采用DAA联合DPA入路治疗18例PipkinⅣ型股骨头骨折患者资料,男13例,女5例;年龄19~56岁,平均43.2岁;车祸伤15例,高处坠落伤3例;13例股骨头骨折线位于股骨头凹下方,5例骨折线位于股骨头凹上方;髋臼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型:后壁骨折14例,后柱伴后壁骨折2例,横断伴后壁骨折2例。采用DAA入路处理股骨头骨折,采用DPA入路处理髋臼骨折。术后行骨盆X线及CT检查,评价骨折复位、愈合情况及股骨头坏死、坐骨神经损伤、臀上血管神经损伤、异位骨化等情况;按照Matta影像学标准评价髋臼复位质量;采用Thompson-Epstein评分系统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18例患者手术时间75~205 min,平均133 min;术中出血240~600 ml,平均371 ml。所有患者手术切口一期愈合。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5.7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14周。3例患者伤后出现坐骨神经损伤症状,均于术后6~12周恢复。股骨头骨折均获得复位,Matta影像学标准示髋臼解剖复位13例,满意复位3例,不满意复位2例,总体满意率88.9%(16/18)。术后2例患者发生异位骨化,均为BrookerⅠ级;无一例发生医源性血管损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感染、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根据Thompson-Epstein评价系统评价髋关节功能,其中优7例,良8例,可2例,差1例。结论DAA联合DPA入路治疗PipkinⅣ型股骨头骨折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术中能直视下复位、固定股骨头及髋臼后部骨折,可有效保护旋股内侧动脉、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等重要结构,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股骨头 骨折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生物补片与直接缝合在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后修复盆底缺损的会阴相关并发症及其发生率。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关于比较ELAPE术后生物补片和直接缝合修复盆底缺损的会阴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间限定在2007年1月至2020年8月。文献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经肠镜病理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为直肠癌,并进行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2)研究类型:关于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采用生物补片和直接缝合方式修复盆底缺损,并对两种盆底重建方式进行术后会阴并发症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或观察性对照研究;(3)干预措施:试验组直肠癌患者使用生物补片修复ELAPE术后盆底缺损,对照组直肠癌患者采用直接缝合方式;(4)结局指标:纳入文献需至少包含以下术后会阴并发症之一:会阴伤口感染、会阴伤口裂开、会阴疝、慢性窦道、慢性会阴疼痛、排尿障碍及性功能障碍等。文献排除标准:(1)重复发表的研究;(2)原始数据不完整或错误,以及无法获取原始数据的研究。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并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种盆底重建方式的会阴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总体会阴伤口并发症、伤口感染、伤口裂开、会阴疝、慢性窦道及会阴慢性疼痛(术后12个月)等。最后评估发表偏倚,采用敏感性分析评价结果的稳定性。结果最终纳入5篇文献,包括2项随机对照研究和3项观察性研究,共计纳入650例患者,其中399例采用生物补片重建,251例采用直接缝合。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直接缝合相比,生物补片重建能显著降低术后会阴疝发生率(RR=0.37,95% CI:0.21~0.64,P<0.001);两组间的总体会阴伤口并发症发生率、伤口感染发生率、伤口裂开发生率、慢性窦道发生率以及会阴慢性疼痛(术后12个月)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直接缝合相比,生物补片重建ELAPE术后盆底缺损具有会阴疝发生率较低的优势。

  • 标签: 生物补片 直接缝合 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盆底重建 会阴并发症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直接前路是理想的髋关节微创手术入路,特征是通过神经肌肉间隙显露髋关节。与其他入路相比,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术后疼痛轻、功能恢复快和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然而,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存在明显的学习曲线和较高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将患者体位由经典的仰卧位转换为侧卧位,旨在秉承直接前路的优点且克服仰卧位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侧显露困难的难题。侧卧位时髋关节后伸、外旋和内收程度较仰卧位明显增加,可以更加安全有效地完成股骨髓腔扩髓和股骨假体的精确植入。侧卧位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视角与熟知的后方入路一样,术者无需改变髋臼侧操作习惯。熟悉直接前路解剖和理解技术难点是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直接皮层电刺激(DES)在定位前庭功能相关皮层中的应用价值及前庭功能皮层区域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20日收治的17例已置入立体定向电极(SEEG)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资料。根据患者DES功能定位结果,将引起前庭症状的刺激位点在MNI标准空间中进行重建并对其解剖位置进行精准定位,从而在群组中获得精准的前庭功能皮层图。结果引起17例患者前庭症状的DES位点共有33个,其中9个(28%)位于缘上回,6个(18%)位于楔前叶,6个(18%)位于后岛,1个(3%)位于前岛,4个(12%)位于颞上回,2个(6%)位于颞中回,4个(12%)位于中央前回,1个(3%)位于扣带回。位于岛叶皮层的电刺激强度最小(平均强度2.43 mA),其中6个位于岛后的刺激位点的平均刺激强度为2.17 mA。结论本研究采用DES技术进一步证实了人类存在涉及前庭信息处理的特异性皮层区域,该区域集中位于岛叶皮层、颞上回、颞中回、缘上回、楔前叶、中央前回及扣带皮层。

  • 标签: 前庭症状 直接皮层电刺激 前庭功能皮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nCRT)在治疗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预后。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临床研究(Clinical Trials注册号为NCT01962246)。纳入2012年2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接受治疗的AEG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胃镜、CT等检查确定为Ⅱ型或Ⅲ型AEG且为进展期胃癌(T2~4N0~3M0或T1N1~3M0),病变纵轴长径≤8 cm,未接受抗肿瘤治疗且无化疗及手术禁忌;排除伴随有肝肾、心血管系统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对卡培他滨或奥沙利铂药物及其辅料过敏,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化疗或者其他研究药物,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伴有致口服卡培他滨有困难的疾病以及合并其他肿瘤的患者。通过样本量估算,共纳入150例AEG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nCRT组和直接手术组各75例。nCRT组术前接受XELOX方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进行化疗,同期进行放疗(45 Gy,25次,1.8 Gy/d,5次/周)。以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及CT测量肿瘤体积减少率分别对nCRT组进行临床疗效评判。直接手术组完善术前检查后、nCRT组于nCRT结束后8~10周后行手术治疗,先行腹腔镜探查,如腹腔脱落细胞学阴性或无腹腔种植转移,则行开腹手术,根据日本《胃癌处理规约》行经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联合胃周淋巴结清扫。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3年总体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次要观察指标为R0切除率、围手术期化疗的毒性分析和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截止2019年12月31日,收集两组术后复发转移及生存时间,分析各项指标及相互间关系。结果剔除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或家属要求撤回知情同意书以及未按方案进行治疗者后,最终nCRT组63例、直接手术组69例被纳入本研究,两组一般临床特征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3例nCRT组患者治疗后进行RECIST1.1评价,影像学评估有效率为42.9%(27/63),疾病稳定率为98.4%(62/63);CT测量nCRT前后肿瘤体积分别为(58.8±24.4)cm3和(46.6±25.7)cm3,CT测量肿瘤体积减小有效率为47.6%(30/63)。nCRT组中性粒细胞数减少[65.1%(41/63)比40.6%(28/69),χ2=7.923,P=0.005]、恶心[81.0%(51/63)比56.5%(39/69),χ2=9.060,P=0.003]和乏力[74.6%(47/63)比42.0%(29/69),χ2=14.306,P=0.001]的发生率均高于直接手术组。放射性胃炎/食管炎、放射性肺炎是nCRT组特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2.4%(33/63)和15.9%(10/63)。63例nCRT组患者肿瘤退缩分级为:0级11例(17.5%),1级20例(31.7%),2级28例(44.4%),3级5例(7.9%);17.5%(11/63)的患者获得病理完全缓解。96.8%(61/63)的nCRT组患者达到R0切除,高于直接手术组(87.0%,6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9,P=0.040)。nCRT组与直接手术组每例患者标本淋巴结检出分别为(27.6±12.4)枚和(26.8±14.6)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5,P=0.976),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率和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44.4%(28/63)比76.8%(53/69),4.0%(70/1 739)比21.9%(404/1 8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552,P<0.001;χ2=248.736,P<0.001)。中位随访52(27~77)个月,nCRT组与直接手术组3年DFS分别为52.4%与39.1%(P=0.049),3年OS分别为63.4%与52.2%(P=0.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根据CT测量肿瘤体积减少率是否≥12.5%,将63例nCRT组患者分为有效组(30例)与无效组(33例),两组3年DFS分别为56.6%与45.5%(P=0.098),3年OS为73.3%与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肿瘤退缩分级为0级、1级、 2级及3级患者的3年DFS分别为81.8%、70.0%、44.4%和20.0%(P=0.024);3年OS分别为81.8%、75.0%、48.1%和40.0%(P=0.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CRT联合手术治疗改善了SiewertⅡ、Ⅲ型AEG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远期预后良好。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SiewertⅡ、Ⅲ型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进展期 新辅助同步放化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iRoot BP Plus、三氧化矿物聚合体(MTA)材料在龋源性去腐露髓的成熟恒牙行直接盖髓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因龋源性去腐露髓患者65例共成熟恒牙65颗,根据盖髓材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MTA材料直接盖髓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iRoot BP Plus材料直接盖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时间、治疗后牙髓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牙髓活力情况、盖髓成功率、钙化桥形成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34.02±5.06)min]少于对照组[(67.51±7.4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12个月,两组VAS评分、牙髓活力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盖髓成功率、钙化桥形成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龋源性去腐露髓患者行直接盖髓术治疗中应用MTA材料、iRoot BP Plus材料,均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iRoot BP Plus材料在术中操作更方便,治疗时间更短。

  • 标签: 恒牙 直接盖髓术 iRoot BP Plus 三氧化矿物聚合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直接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尿中锰的方法。方法以1%硝酸溶液为稀释剂,采用单因素轮换实验确定尿液的稀释倍数和内标元素,分析尿中锰测定的直接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线性范围、相关系数、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结果该方法测定尿中锰含量的线性范围为0.0~20.0 μg/L,相关系数为0.999 9,检出限为0.02 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4.65%~103.40%,相对标准偏差为0.26%~8.17%。结论该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可以与其他元素同时进行检测,适用于职业接锰作业工人及普通人群尿锰的测定。

  • 标签: 尿 质谱法 直接稀释法 内标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赋能心理护理干预对癫痫患儿直接照顾者负性情绪、心理韧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12月安徽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0例癫痫患儿的直接照顾者15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4)和试验组(n=76),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试验组给予赋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直接照顾者的负性情绪、心理韧性、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儿直接照顾者的SAS、SD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成人心理弹性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赋能心理护理能改善癫痫患儿直接照顾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心理韧性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癫痫 生活质量 儿童 照顾者 赋能心理护理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实现早产儿出院时直接母乳喂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出院时直接母乳喂养不仅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而且可以决定早产儿出院后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和质量。该文主要从早产儿母亲、早产儿、卫生医疗机构三方面阐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出院时直接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干预措施,建议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配备国际泌乳顾问,准确识别和处理影响早产儿出院时直接母乳喂养的障碍因素,促进多学科合作,制定多元化的母乳喂养支持方案,提高早产儿出院时直接母乳喂养率。

  • 标签: 早产儿 直接母乳喂养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DA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实现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 SVR)后的预后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于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的95例患者,其中72例应用DAA获得SVR,23例未行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细胞癌发生率、病死率的差异。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曼-惠特尼U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在3~71个月的随访结束时,DAA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白蛋白、肝硬度测定值均较入组时改善[42(23,61) U/L比18(13,28) U/L,54(37,75) U/L比23(18,28) U/L,39(33,42) g/L比45(41,48) g/L,26(18,37) kPa比15(11,26) kPa,Z=-6.005、-7.008、-6.057、-3.162,均P<0.01],但DAA治疗组与未行抗病毒治疗组患者肝细胞癌发生率[12%(9/72)比17%(4/23)]、病死率[3%(2/72)比13%(3/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应用DAA治疗和未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细胞癌累积发生率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9)。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肝细胞癌患者与未发生肝细胞癌患者年龄[(60.3±3.6)岁比(54.4±9.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8,P<0.01);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用DAA治疗后,6例发生肝细胞癌的患者中4例患糖尿病,未发生肝细胞癌的患者糖尿病患病率为17%(7/42),发生肝细胞癌较未发生肝细胞癌者空腹血糖更高[(7.3±1.9) mmol/L比(5.9±1.1)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430,t=-2.442,P=0.019、0.019)。结论DAA可以显著改善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肝纤维化,但未发现可以改善其近期肝细胞癌发生率、病死率;空腹血糖升高、糖尿病可能为代偿期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

  • 标签: 丙型肝炎,慢性 肝硬化 癌,肝细胞 直接抗病毒药物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性肝内门腔分流术(DIPS)治疗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1日于北京世纪坛医院介入治疗科、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及北京地坛医院普通外科接受DIPS治疗的BCS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病史、体征如腹胀、腹水、肝脏肿大、肝性脑病等以及围手术期生化检验指标。对比患者术前和术后2周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生化指标及门静脉压力梯度。术后随访患者临床症状、分流道通畅情况、有无肝脏肿瘤及生存状况。结果共纳入67例BCS患者,男性45例,女性22例,年龄(38.12±23.22)岁。患者BCS分型包括肝静脉型65例,其中肝静脉广泛性阻塞型62例、肝静脉阻塞伴血栓形成3例;肝静脉下腔静脉混合型2例。67例患者均成功行DIPS,共置入支架93枚,其中43例患者术中行胃冠状静脉栓塞术,2例混合型BCS患者同期行下腔静脉支架术,无严重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门静脉压力梯度由术前(22.17±9.16) mmHg(1 mmHg=0.133 kPa)降至术后(9.87±4.75)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患者腹胀均缓解,术后3个月腹水均消退,肝脏淤血肿大明显缓解。与术前相比,术后2周患者谷丙转氨酶由(65.28±27.75)U/L降至(28.43±13.46)U/L,谷草转氨酶由(68.75±29.23)U/L降至(26.92±13.33)U/L,总胆红素由(175.31±80.48)μmol/L降至(45.08±26.54)μmol/L,直接胆红素由(127.55±44.65)μmol/L降至(35.12±10.77)μmol/L,白蛋白由(31.56±7.22)g/L升至(44.18±11.36)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3年,5例(7.46%)出现分流道狭窄并行分流道扩张,2例(2.99%)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例(5.97%)腹水复发,2例(2.99%)出现肝性脑病,无患者出现肝恶性肿瘤,无患者死亡。结论通过合理选择适应证应用DIPS术治疗BCS患者可迅速降低门静脉压力,缓解肝淤血,恢复肝脏形态及功能,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 标签: 高血压,门静脉 Budd-Chiari综合征 直接性肝内门腔分流术 肝功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直接前入路(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聊城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42例采取DAA入路,纳入观察组,40例采取传统后外侧入路,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参数(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术后1、3、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1、3、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6个月患者步态参数[单腿支撑时间、单腿支撑时间占步态周期百分比(foot off)、步频]。结果两组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1、3、7 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Harris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单腿支撑时间、foot off、步频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相比传统后外侧入路,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且恢复快,髋关节功能恢复更佳。

  • 标签: 直接前方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术后疼痛 髋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原性休克(CS)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AMI合并CS患者,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IABP辅助下完成PPCI者为IABP组,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ECMO联合IABP辅助下完成PPCI者为ECMO+IABP组。比较两组的院内死亡率、平均住院天数和1年内生存率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33例AMI合并CS患者,IABP组23例,男性15例,平均年龄(65.0±9.6)岁;ECMO+IABP组10例,男性9例,平均年龄(63.4±13.6)岁。ECMO+IABP组的院内死亡率低于IAB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比30.4%,χ2=1.585,P=0.212)。随访1年,ECMO+IABP组的院外生存率显著高于IAB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比47.8%,χ2=5.192,P=0.033)。结论ECMO联合IABP救治AMI合并CS患者较单用IABP可降低院内死亡率,改善1年生存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休克,心原性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童年期虐待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及情绪失调和特质愤怒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SF)、Buss-Perry攻击性量表(Buss-Perry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BPAQ)、情绪调节困难量表(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scale,DERS)、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state-trait anger expression inventory,STAXI)对1 333名大学生进行施测,采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共同方法偏差分析,采用Mplus 8.3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链式中介效应分析,并且使用Bootstrap法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大学生童年期虐待、攻击行为、情绪失调和特质愤怒得分分别为(33.624±8.211)分、(53.995±12.307)分、(91.781±17.518)分、(23.352±5.477)分。相关分析表明,童年期虐待、攻击行为、情绪失调、特质愤怒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209~0.614,均P<0.01)。中介效应分析表明,童年期虐待对攻击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直接效应值为0.121,占总效应的35.8%;童年期虐待对攻击行为的总间接效应显著,总间接效应值为0.217,占总效应的64.2%;情绪失调在童年期虐待和攻击行为之间的效应值为0.035,占总效应的10.4%;特质愤怒在童年期虐待和攻击行为之间的效应值为0.108,占总效应的31.9%;此外情绪失调、特质愤怒在童年期虐待和攻击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效应值为0.074,占总效应的21.9%。结论童年期虐待能直接正向影响攻击行为,并且情绪失调和特质愤怒在童年期虐待和攻击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 标签: 童年期虐待 攻击行为 情绪失调 特质愤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后方入路经皮后柱通道螺钉及钢板固定治疗髋臼后方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采用直接后方入路经皮后柱通道螺钉及钢板固定治疗的髋臼后方粉碎性骨折患者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42.0±12.1)岁(范围19~64岁)。根据Letournel-Judet分型:横形伴后壁骨折28例、后柱伴后壁骨折6例、"T"形伴后壁骨折2例。患者取俯卧位直接后方入路,于直视下对髋臼前后柱骨折进行复位并以经皮后柱通道螺钉固定髋臼后柱,再复位髋臼后壁骨折并使用钢板及螺钉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质量(Matta的X线复位评估标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改良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结果36例均于直接后方入路下顺利完成骨折复位及固定。切口长度(9.8±1.2)cm(范围8~12 cm);手术时间(102.9±21.4)min(范围65~145 min);术中出血量(214.0±116.9)ml(范围100~640 ml)。术后X线及CT示髋臼骨折复位固定良好,按照Matta的X线复位评估标准:优28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4%(34/36)。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9±9.2)个月(范围10~3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6±1.0)个月(范围3~6个月)。术中未发生医源性臀上神经及血管损伤。术后2例出现股骨头囊性变,但行走无疼痛;1例术后感染并继发菌血症,清创及抗感染治疗1个月后治愈;1例出现坐骨神经损伤,术后3个月恢复;1例于术后3个月出现异位骨化,不影响髋关节活动。术后1年改良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为优24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4%(34/36)。结论直接后方入路切口小,能在直视下复位髋臼后方骨折;结合经皮后柱通道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髋臼后方粉碎性骨折具有创伤小及固定稳定的优势,早期临床疗效良好。

  • 标签: 髋臼 骨折切开复位 骨折固定术,内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直接电刺激(DES)和功能磁共振(fMRI)技术是目前脑胶质瘤手术最常用的功能区定位技术。DES包括唤醒麻醉下低频双极电极刺激技术和全身麻醉下高频单极电刺激技术,目前认为前者为脑功能定位的"金标准"。fMRI一般指基于血氧水平依赖性fMRI(BOLD-fMRI),主要显示大脑皮质区域功能定位。弥散张量成像(DTI)能无创性显示大脑皮质下白质纤维束,虽不能直接反映脑功能,但由于常与BOLD-fMRI结合反映整体脑功能,也被列入fMRI范畴。本文对这两大类技术的基本原理、局限性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直接电刺激(DES)和功能磁共振(fMRI)技术是目前脑胶质瘤手术最常用的功能区定位技术。DES包括唤醒麻醉下低频双极电极刺激技术和全身麻醉下高频单极电刺激技术,目前认为前者为脑功能定位的"金标准"。fMRI一般指基于血氧水平依赖性fMRI(BOLD-fMRI),主要显示大脑皮质区域功能定位。弥散张量成像(DTI)能无创性显示大脑皮质下白质纤维束,虽不能直接反映脑功能,但由于常与BOLD-fMRI结合反映整体脑功能,也被列入fMRI范畴。本文对这两大类技术的基本原理、局限性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直接前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患者中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采用直接前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3例患者(30髋)临床资料(DAA组),并与同期的25例患者(33髋)采用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PLA组)进行比较。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出血量、住院时间、髋臼外展角和前倾角,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围手术期情况。髋关节功能比较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以及Harris评分(HHS)。结果48例患者术后均获7~31个月的随访,DAA组平均22.8个月,PLA组平均24.0个月。PLA组在手术时间方面小于DAA组患者[(49.3±5.7)min和(70.3±6.2)min,t=12.22,P=0.00],而住院时间大于DAA组[(7.8±1.5)d和(5.6±1.3)d,t=-5.40,P=0.00];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3.1±47.9)ml和(189.6±48.7)ml,t=1.18,P=0.24]。VAS和HHS评分两组(48例)在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DAA组的VAS、HHS评分均优于PLA组(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的VAS和HH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前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在85岁及以上患者中的早期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外科手术,微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