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传世本《灵枢》《素问》编纂思想的发掘和梳理,发现二者是一部完整书的两个部分,二者的性质、关系是以《灵枢》为内篇,系理论创新之作,叙述方法以"撰"为主;以《素问》为外篇,为临床应用和资料整理性质,叙述方法以"编"为主。内、外篇皆成于西汉晚期至东汉之间,作者为曾长期在国家藏书机构任职的一流学者。在宋以前外篇流传更广,内篇则流传很有限,二者在传承过程中,虽内容有亡佚及添补、篇次有错乱及人为调整,但总体而论,失真的程度不大,特别是内篇《灵枢》。

  • 标签: 《针经》 《素问》 《黄帝内经》 版本流传
  • 简介:摘要北宋政府先后4次校正《素问》,考订了王冰注本中大量经文及注文的错误,有功于王冰注本多矣。但受时代和条件的局限,在底本选择及书名厘定等重大问题上以及其他诸多细节上都出现了失误,甚至是严重的失误。其中对医经传承负面影响最大者,是以王冰注本《素问》《针灸甲乙经》为模板统改其他早期医籍的引经文本,导致传世早期重要医籍的旧貌失真。将宋代馆臣的《素问》新校正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环境中考察,重点考察今人尚未察知的失误,并特别注重失误成因的考察和分析,以为当代医经校注之鉴。

  • 标签: 《素问》 《黄帝内经》 宋代新校正 文献研究
  • 简介:摘要王冰的“次注”包括2方面:其一,经文的注释,重在医道的阐发和概念术语的精解,对针灸相关经文的注解尤显功力,多有卓见,对宋代及宋以后的针灸文献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二,经文的改编,可大致分为2类:出于“昭彰圣旨,敷畅玄言”目的的改编;出于“以经注我”之改编。其中第2类改编中的补文王冰刻意掩饰,未按其自定补文体例“朱书其文”。运气“七篇大论”王冰自编自注的可能性最大,是其改编《素问》的一颗重要棋子。不论是从历史还是逻辑的维度考量,王冰对《素问》大尺度的改编都是过远大于功,特别是其刻意掩饰的第2类改编对后人产生的蒙蔽和误导至今仍多不为人所察知。

  • 标签: 《素问》 《黄帝内经》 王冰注本 文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