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广大笋农们,如果你想真正掌握好一门挖笋技术,找到挖笋秘诀,成为一名百里挑一的挖笋能手的话,笔者愿将多年来实践中所得到的《挖笋技术》奉献给你,只要你读了之后,在实践中认真总结,充分应用,准能使你在挖笋时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了。找到了挖笋秘诀,得到了好的挖笋技术,不仅能在挖笋时省时省力,效果倍增,更能在选择好的种,保护竹子、根,培养和发展竹林生产起到好的效果。

  • 标签: 楠竹 挖笋 技术
  • 简介:摘要人造石英石粉尘暴露有可能引起相关性尘肺。2019年11月至2020年7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职业病科共诊治27例人造石英石生产企业相关性矽肺,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6.8±6.6)岁,平均接尘工龄为(5.7±1.7)年。高KV胸片以P/S影伴条索影为主,CT影像学表现均有弥漫性小结节影和磨玻璃影伴条索影,病灶分布以双上肺为主,伴有胸膜增厚、淋巴结肿大、钙化,肺功能损害以轻度限制性通气障碍为主,气管镜下表现以支气管黏膜纵行皱襞为主。人造石英石生产企业工人矽肺发病年龄较轻、接尘工龄短、肺功能、支气管黏膜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 标签: 矽肺 粉尘 疾病特征 人造石英石 职业暴露 临床特点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痤疮皮损和健康婴儿面部正常皮肤表面脂(SSL)的差异。方法2018年6-8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收集36例新生儿痤疮(痤疮组)面部皮损及36例健康婴儿(对照组)面部皮肤脂标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得到脂图谱,用多元数据分析方法得到脂质成分的具体信息。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间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痤疮组患儿面部皮肤甘油脂类和孕烯醇酮脂类显著增加(均P < 0.001),但脂肪酸类、甘油磷脂类、鞘脂类、固醇脂类、糖脂类、多聚乙烯类显著下降(P < 0.01或0.05)。进一步分析显示,痤疮组脂总量、甘油二酯、蜡酯、角鲨烯平均相对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 < 0.001或0.05),但亚油酸平均相对含量低于对照组(P < 0.001)。结论新生儿痤疮面部皮损脂总量较健康婴儿明显增加,脂质成分也存在明显差异。

  • 标签: 寻常痤疮 婴儿,新生 皮脂 新生儿痤疮 脂质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蜱传脑炎患者的代谢情况,研究蜱传脑炎对脂代谢的影响,并阐明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基于液相色谱-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联用技术对呼伦贝尔地区的50名蜱传脑炎患者及39名健康组样本进行脂组学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分析。结果在样本中共检测出465个谱峰,鉴定出磷脂及甘油酯等代谢物。对显著变化(P<0.01,VIP>1,FC>2)的差异物进行鉴定,共筛选出26种差异代谢物,与机体的抗炎等代谢通路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等磷脂类整体趋于上调[log2(Fold change)>0],甘油二酯、甘油三酯等甘油酯类呈现下降趋势[log2(Fold change)<0]。且所得潜在标志物的AUC值为0.999,可用于疾病组与健康组的诊断。结论经病毒侵染后,人体内磷脂代谢及甘油酯代谢通路会发生一定变化,且所得差异代谢物可作为潜在标志物可用于蜱传脑炎疾病诊断,为疾病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蜱传脑炎 液相色谱-质谱 脂质组学
  • 作者: 陈立芳 张荣荣 贾天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河北北方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研究所,张家口 075000,河北北方学院医学检验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重点实验室,张家口 075000,河北北方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研究所,张家口 075000 河北北方学院医学检验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重点实验室,张家口 075000
  • 简介:摘要衣原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专性细胞内病原体,是人类生殖道、眼和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它在一种被称为包涵体的专门膜结合区室中复制,并通过分泌的效应子在宿主的敌对细胞内环境中存活,但需要宿主衍生的脂才能在细胞内生长和发育。新兴证据表明衣原体已经进化出多种策略,通过与宿主细胞区室相互作用,将运输途径重定向到其细胞内利基来满足其脂需求。本文就衣原体获取宿主脂的途径及其代谢机制展开简要叙述。

  • 标签: 衣原体 磷脂 胆固醇
  • 简介:摘要肿瘤恶病是诸多中晚期肿瘤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医多以"虚劳"论治本病。本病病因多样,然以正虚为首;病机乃因虚致病成劳及因虚致实促劳,因虚致病主要涉及先天脾胃不足,脏腑气血失充,虚致实加重虚劳主要为脾虚致使痰湿瘀毒等病理产物堆积;治疗当以健脾作为重点,健脾以助化痰祛浊、活血化瘀、解毒散结,同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发挥中医优势。

  • 标签: 肿瘤 恶病质 虚劳 健脾 中医药疗法 经验心得
  • 简介:摘要梳理“辨状论”理论从先秦至今的历史发展源流。对“辨状论”理论内涵进行阐析,提出该理论具有科学性、整体性、实用性、便捷性和普及性的优势与特色,同时也有实践应用与哲学思维方面的局限,应当从理论与实践多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与应用,使其不断得到传承与发展。

  • 标签: 辨状论质 性状鉴别 理论内涵 溯源 展望
  • 简介:摘要脂代谢是机体内非常重要的代谢途径之一,其中脂肪酸代谢对于肿瘤微环境的维持至关重要。在肿瘤进展过程中,肿瘤微环境中营养物质的可用性不断变化,因而肿瘤细胞利用脂代谢来维持其快速增殖,存活,迁移,侵袭和转移。所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脂肪代谢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的关系。文章就脂肪代谢与肿瘤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脂质代谢 脂肪酸代谢 肿瘤 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确诊的9例外源性脂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支气管镜表现、组织病理学、治疗及预后等。9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57~79岁,均有肠梗阻及口服液体石蜡史。8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及发热,5例患者合并憋喘,所有患者均可闻及干、湿啰音。受累肺叶以右肺下叶最常见,9例患者均累及右肺下叶,其次受累肺叶为左肺下叶、右肺上叶及中叶(分别6例)。胸部CT表现以渗出(7例)和实变(6例)最多见,其次为小叶间隔增厚(5例)及胸腔积液(4例);病灶呈近似脂肪低密度改变(3例)为其相对特异性影像学表现。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结果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伴慢性炎细胞浸润及脂肪细胞样细胞。经糖皮质激素及反复肺泡灌洗治疗后好转6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2例。提示外源性脂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技术是有效的确诊手段,反复肺泡灌洗联合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有效。

  • 标签: 肺炎 脂质性 支气管镜 诊断
  • 简介:摘要质谱流式技术是近来年发明的一门新兴技术,它利用金属同位素标签替代荧光标签,并利用谱对标签进行定量,通过结合谱和流式细胞技术,可以同时对单细胞进行超多参数、无需补偿的测量,大大增强了评估复杂细胞系统和过程的能力,弥补了荧光流式的不足。其高通量、高灵敏度和高稳定性的特点尤其适合于免疫、肿瘤、血液、药物和遗传学等学科的研究中。

  • 标签: 质谱流式细胞技术 荧光流式细胞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在经济下行的形式下,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国家对建设项目投资的日趋精准,施工项目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要在激烈的市场中得以生存并获得长久的竞争力,必须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由粗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开源节流,提增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内持续注射透明酸酶(HAase)联合尿激酶是否对透明酸(HA)动脉栓塞皮瓣缺血有治疗效果。方法(1)构建腹壁浅动脉HA栓塞动物模型:采用SD大鼠24只,以腹壁浅动脉为供血动脉在腹白线左右两侧各制作一正方形岛状皮瓣(面积为2 cm×2 cm,蒂宽为2 mm)。将每只大鼠左、右两侧皮瓣分别作为实验皮瓣和自身对照皮瓣,实验皮瓣在完成皮瓣制作后,于腹壁浅动脉内注射HA 10 μl,自身对照皮瓣只完成皮瓣制作、剥离血管,不做栓塞处理。(2)实验分组及HA栓塞模型的治疗:将大鼠采用完全随机法(抽签法)分为A、B、C、D 4组,每组6只,在栓塞动物模型建立成功45 min后,分别经尾侧静脉以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HAase(2 000 IU/kg)+尿激酶(50 000 IU/kg)、HAase(2 000 IU/kg)、尿激酶(50 000 IU/kg)、生理盐水,每组所注射溶液体积为6 ml,12 min注射完毕。观察大鼠全身状况及术区的皮肤色泽、水肿、淤血、皮肤坏死等情况,分别于栓塞后即刻、3 d、5 d、7 d拍照对比。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图像分析,采用像素法测量术后7 d皮瓣的存活面积百分比。存活面积百分比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术后即刻4组皮瓣均呈苍白色,无明显肿胀,术后3 d内,均出现不同程度肿胀,术后3~5 d内肿胀基本消退,由不同程度暗红色淤斑逐渐转变至暗紫或黑色,术后7 d坏死区域皮瓣逐渐变硬,分界明显。4组皮瓣呈不同程度坏死。皮瓣的术后反应中A组最轻,B、C两组表现相似,均在A组、D组之间,D组术后反应最重。至术后7 d,A、B、C、D组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分别为90.30%±5.95%、52.63%±6.90%、51.14%±5.95%、7.70%±2.18%。A组的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高于B、C、D组中任意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方差分析:P<0.01;LSD-t检验:P值均<0.01)。结论HAase联合尿激酶静脉持续注射可有效改善因HA动脉栓塞导致的皮瓣缺血,增加组织灌注,增加皮瓣成活面积。

  • 标签: 透明质酸 透明质酸动脉栓塞 透明质酸酶 尿激酶 注射美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特征性改变是脂在Bruch膜形成基底沉积物和玻璃膜疣,因而AMD病变的形成被认为与脂代谢相关。膳食omega-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 long-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omega-3 LC-PUFA)摄入量减少、循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升高与AMD风险增加有关。一些脂代谢基因变异与AMD风险相关,但不是所有增加循环高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基因变异均增加AMD的风险。视网膜脂通过循环摄取、自噬降解、局部合成及分泌、外流等维持稳态,当稳态发生变化时会出现局部脂积累及过氧化,最终形成AMD特征性炎性病灶。但血脂颗粒在AMD中的作用以及究竟是局部还是全身HDL-C或两者均参与了AMD的发病尚不明确。且膳食中添加omega-3 LC-PUFA及现有的调脂药物治疗AMD的结果也不一致,需要进一步研究。(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346-350)

  • 标签: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膳食脂质 循环脂蛋白 视网膜脂质 遗传学
  • 简介:摘要癌性恶病是一类复杂的代谢综合征,包括肌肉消耗、脂肪消耗、非计划的体质量下降、厌食和免疫功能破坏等。恶病可显著降低肿瘤患者的抗肿瘤治疗疗效,增加治疗毒副反应,加重患者的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最终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深入理解癌性恶病的发病机制对于指导合理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将对癌性恶病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和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等炎症因子介导的机体炎症反应以及机体营养代谢异常和线粒体功能异常。

  • 标签: 恶病质 恶性肿瘤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癌性恶病是一类复杂的代谢综合征,包括肌肉消耗、脂肪消耗、非计划的体质量下降、厌食和免疫功能破坏等。恶病可显著降低肿瘤患者的抗肿瘤治疗疗效,增加治疗毒副反应,加重患者的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最终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深入理解癌性恶病的发病机制对于指导合理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将对癌性恶病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和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等炎症因子介导的机体炎症反应以及机体营养代谢异常和线粒体功能异常。

  • 标签: 恶病质 恶性肿瘤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脂异常血症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重大儿科内分泌疾病,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关键危险因素。遗传性脂异常血症的患儿早期就已出现血管内皮损伤,导致发生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的风险增加,而早期干预能够明显改善预后。我国儿童脂异常血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和治疗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经多个学组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并参考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共识指南,结合我国儿童脂异常血症的流行现状、临床研究成果,侧重遗传性脂异常血症制定本共识,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儿童脂异常血症临床筛查、诊断和防治的规范化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应用康奈尔儿童谵妄评估量表(Cornell Assessment of Pediatric Delirium,CAPD)进行谵妄评估后的真实体验及感受,为完善儿童ICU谵妄评估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2—4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11名应用CAPD评估儿童谵妄的ICU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收集整理资料,分析提炼主题。结果分析得出ICU护士对儿童谵妄评估认知的4个主题,分别为ICU护士对儿童谵妄评估认识的转变、儿童谵妄评估的阻碍因素、儿童谵妄评估的促进因素、ICU护士关心谵妄评估阳性后的医护团队协作性干预。结论本研究中ICU护士主要表现为对谵妄评估认识的不足、评估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因素、医护团队协作缺乏等。为提高ICU护士谵妄评估的便捷性及准确性,建议加强对医护人员谵妄的培训,逐步优化评估执行的障碍因素,鼓励医护团队合作,根据监护室工作情境及模式,制定符合儿童ICU的谵妄评估流程。

  • 标签: 谵妄 重症监护室 儿童 评估 质性研究
  • 简介:谱技术是抗体药物分析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本文简述了抗体药物的发展和谱技术的原理。对于谱技术在抗体药物的分析中应用进行了归类整理,主要分为在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分析中的应用。一级结构的分析包括精确分子量的测定、抗体药物偶联比、肽指纹图谱等,高级结构的分析包括氢/氘交换谱、二硫键的分析等。质谱法相对于其他分析方法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并可以得到多水平的分析结果。

  • 标签: 抗体药物 质谱 一级结构 高级结构
  • 简介:摘要间充干细胞作为一种多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而毛囊作为富含干细胞的微型器官,其来源的毛囊间充干细胞(HF-MSCs)因容易获取、不受年龄限制及伦理限制等优点,越来越多受到关注。真皮乳头(DP)和真皮鞘(DS)是毛囊的间充室,含有多种成体干细胞。在本文中,我们回顾了DP和DS中干细胞相关的既往文献,并总结归纳了毛囊间充干细胞的概念、特性和功能。

  • 标签: 毛囊 间充质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