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环钻切除术联合电子线在下颌瘢痕疙瘩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进行微型环钻切除术联合电子线治疗的下颌瘢痕疙瘩患者36例,男16例、女20例,平均年龄23.80岁,中位病程32个月。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2个月评估瘢痕疙瘩严重程度评分,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瘢痕疙瘩评分。结果36例患者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术前瘢痕疙瘩严重程度评分(7.11 ± 1.46)分,术后12个月为(2.33 ± 0.47)分,治疗前后比较,t=13.85,P=0.008。治疗后12个月,治愈15例,显效17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88.89%。结论微型环钻切除术联合电子线可有效治疗下颌瘢痕疙瘩。

  • 标签: 瘢痕疙瘩 微型环钻切除术 电子线放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疗在难治性瘢痕疙瘩中的作用,评估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并与客观结果进行比较。方法2013—2018年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44例难治性瘢痕疙瘩患者,290处瘢痕疙瘩,15~81岁(中位数28岁)。全部瘢痕疙瘩均在术后24h接受电子线照射。放疗采用5~7MeV电子线源皮距照射技术。照射剂量16~18 Gy分2次,1次/周。随访35~91个月(中位数48个月)。参考患者与观察者瘢痕疙瘩评估量表评估满意度。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290处瘢痕疙瘩中52处(17.9%)治疗后复发。复发距放疗结束时间3~42个月(中位数12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色素沉着、切口扩展。单因素分析提示局部切口颜色深于皮肤色、瘙痒、疼痛、年轻与复发相关,多因素分析提示局部切口颜色深于皮肤色及疼痛程度为瘢痕疙瘩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复发、照射区色素沉着、切口扩展是患者不满意的主要原因。结论电子线治疗难治性瘢痕疙瘩可取得满意疗效,局部切口颜色深于皮肤色及疼痛程度为瘢痕疙瘩复发独立预后因素。患者主观评估并不总是符合患者的临床检查和复发状况。

  • 标签: 瘢痕疙瘩/电子线照射 治疗结果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瘢痕疙瘩再次手术切除减张缝合联合电子线照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9年8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整形外科治疗的术后复发的瘢痕疙瘩患者,行再次手术切除,切口两侧皮下广泛剥离,对创面张力过大无法缝合的患者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皮下采用2-0~4-0的PDSⅡ缝线以"心"形缝合技术减张缝合,皮肤采用6-0或7-0的Prolene缝线间断缝合,伤口外贴3M拉力胶带减张。术后6 h内及术后1周分别行电子线照射治疗,每次8 Gy,总剂量16 Gy。拆线后外用拉力胶带、硅凝胶瘢痕贴及弹力套压迫,定期复查,观察患者瘢痕宽度及增生程度,根据瘢痕美容评估与评级量表评价治疗效果(0~15分,得分越高瘢痕越严重)。结果共选择36例术后复发的瘢痕疙瘩患者,男28例,女8例,年龄17~68岁,平均42.5岁。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8~36个月,均未见瘢痕疙瘩复发。患者术后半年瘢痕美容评估与评级量表评分最高4分,最低0分。结论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术中减张缝合以降低创缘两侧的张力,术后联合电子线照射治疗,是治疗复发性瘢痕疙瘩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瘢痕疙瘩 复发 外科手术 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内乳电子线大分割照射剂量学特征及急性不良反应、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8—2020年收治15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Ⅲ期137例(88.4%),Ⅱ期18例(11.6%)。所有患者均接受规范的化疗、内分泌治疗和抗Her2靶向治疗。按第1、2、3肋间将内乳临床靶体积(CTVim)分为3个亚区(CTVim1、CTVim2、CTVim3),同时勾画锁骨上下区形成计划靶体积(PTVsc)。胸壁CTV和CTVim采用6~15 MeV电子线照射43.5 Gy分15次,3周完成。PTVsc采用6 MV X线二维放疗或三维放疗43.5 Gy分15次,3周完成。评估内乳、PTVsc及肺、心脏、左前降支(LAD)和右冠脉(RA)的剂量学特征,分析急性不良反应、近期疗效。结果CTVim的Dmean为(43.3±2.6) Gy,D95%为(30.5±8.3) Gy,V90%为(85.0±10.5)%,V80%为(91.0±7.4)%。CTVim1的相应参数值显著低于CTVim2和CTVim3(均P<0.001)。体质指数对内乳剂量无影响(P>0.05)。三维放疗比二维放疗技术显著增加CTVim的Dmean[(43.4±2.6) Gy∶(41.4±2.3) Gy,P=0.021]和PTVsc的热点体积[V110%:(26.7±17.5) cm3∶(12.5±8.4) cm3,P=0.018;V120%:(6.1±5.3) cm3∶(2.0±2.6) cm3,P=0.023]。患肺Dmean为(9.8±1.9) Gy,V20Gy为(19.7±4.7)%。全组患者心脏Dmean为(3.3±1.7) Gy,左乳腺癌为(4.7±1.4) Gy,右乳腺癌为(2.6±1.2) Gy。左乳腺癌患者LADDmean为(13.9±4.9) Gy,右乳腺癌患者RADmean为(7.5±3.7) Gy。≥2级急性放射性皮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9.3%、4.5%、2.6%。中位随访20.5个月(9.9~41.8个月),2例胸壁复发,2例区域淋巴结复发,6例远处转移,死亡1例。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内乳电子线大分割照射时肺、心、冠脉剂量较低,患者急性不良反应轻且发生率低。但第1肋间的内乳剂量偏低,虽然近期随访疗效较好但需要长期随访。

  • 标签: 乳腺肿瘤/改良根治术 内乳/术后电子线照射,大分割 二维放射疗法 三维放射疗法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交通行业的发展,在较远的路途中,多数人会选择飞机作为主要的交通方式,为防治出现安全事故,企业应加强对737NG飞机电子线路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提高工作人员能力水平、定期检查线路、加强监控三种加强737NG飞机电子线路维修的措施,为飞机的整体性能提供保障。

  • 标签: 737NG飞机 电子线路 故障 维修
  • 简介:摘要随着交通行业的发展,在较远的路途中,多数人会选择飞机作为主要的交通方式,为防治出现安全事故,企业应加强对737NG飞机电子线路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提高工作人员能力水平、定期检查线路、加强监控三种加强737NG飞机电子线路维修的措施,为飞机的整体性能提供保障。

  • 标签: 737NG飞机 电子线路 故障 维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基于X线片的后足力线拍摄和测量方法,及其对平足患者的评估准确性。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纳入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足踝外科自2018年1—12月收治的28例(40足)平足患者(平足组),20名(40足)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自主设计的Saltzman位拍摄架,分别进行10°、15°、20°、25°、30°后足力线位X线拍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侧别、体质量指数(BMI)的差异。比较对照组标准Saltzman位(20°位)X线片改良胫骨后足角(THA)测量法与van Dijk法和改良van Dijk法测量后足力线角度的结果;比较三种测量方法对照组THA的测量结果与文献报道的负重CT下测量THA结果的差异。观察所有影像学资料在五种投射角度下胫距关节的可见率,并评估改良THA测量方法在不同投照角度的差异。通过改良THA法,测量平足患者的后足外翻角度。结果平足组患者与对照组年龄、性别、侧别、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三种测量方法的组内一致性均为优,改良THA测量法一致性最佳(组内相关系数为0.928);对照组中改良THA法测量的后足力线角度大于van Dijk法和改良van Dijk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092, P<0.01);改良THA测量结果与负重CT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胫距关节可见率:对照组10°、15°、20°投射均可见(100%,40/40),25°投射部分可见(70%,28/40),30°位均不可见(0%,0/40);平足组10°投射均可见(100%,40/40),15°、20°投射部分可见(分别为80%、32/40,45%、18/40),25°和30°均不可见(0%,0/40)。对照组的改良THA法测量值在10°、15°、20°投射分别为4.84°±1.81°、4.96°±1.77°、4.94°±2.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70, P>0.05);平足组在10°、15°、20°投射均可见18足,其改良THA法测量值分别为13.58°±3.57°、13.62°±3.83°、13.38°±4.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97, P>0.05)。结论改良THA测量方法操作简单,存在较高的组内一致性,可以用于后足力线评估。对于平足患者,基于10°位X线拍摄,采用改良THA法测量后足力线角度,可以准确地反映后足外翻程度。

  • 标签: 扁平足 后足力线 影像学测量
  • 简介:摘要对轧线高压水除鳞系统进行改造,提高了轧件的除鳞效果,降低了设备故障率与维护成本费用,提高了设备稳定性。

  • 标签: 高压水除鳞 柱塞 变频控制
  • 作者: 陈利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内江市中医医院,四川内江641000
  • 简介:骨科拍片是骨科临床上常用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手段,骨科拍片用于检查患者骨骼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患者的骨骼和关节疾病。患有骨折、骨裂、骨折愈合不良等骨骼损伤的患者,患有骨质疏松症、骨髓瘤、骨肿瘤等骨骼疾病的患者(多为老年人),患有关节炎、滑膜炎、骨关节炎等关节疾病的患者,需要接受骨科拍片。城镇居民在接受健康体检、职业体检时,也可以接受骨科拍片,以检查骨骼和关节的健康状况。骨科拍片可以使用X线或CT扫描、MRI等技术来生成影像。那么,这三种影像学技术有什么区别呢?今天,我们就来向您进行介绍。

  • 标签: 骨科拍片;X线;CT;MRI
  • 作者: 唐袁洪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第5期
  • 机构:广汉骨科医院,四川广汉618300
  • 简介:人们在身体不舒服时就医治疗,医生会需要进行一些辅助检查,例如心电图、胸片、彩超等。在进行骨科疾病检查时,更少不了影像检查的辅助。其中主要分为三类,X线检查、CT检查与MRI检查,都是骨科疾病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患者会觉得一些检查是在重复,不但浪费了钱还让患者遭受没有必要的痛苦。要了解这三种检查的针对性完全不同,之间也不能互相替代,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检查方式。

  • 标签: X线;CT;MRI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虚挂线多切口引流术和传统挂线法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濮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挂线法,观察组采用虚挂线多切口引流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大便失禁严重度(Wexner)评分、分泌物情况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6%,40/41)与对照组(90.24%,37/4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7、14、21 d,观察组VAS评分、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7 d,观察组分泌物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2.56%,1/39)低于对照组(20.00%,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8,P=0.042)。结论虚挂线多切口引流术和传统挂线法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均效果确切,但虚挂线多切口引流术可减轻术后疼痛,改善肛门功能,并可减少创面分泌物,加快创口愈合和患者恢复进程,且复发率低,可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高位肛周脓肿 虚挂线多切口引流术 传统挂线法 Wexner评分 恢复情况 复发率
  • 简介:摘要观察当前整个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其发展速度是非常迅速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科学技术也就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而电子信息技术正包含在其中。电子信息技术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为了更加的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出现的,电子信息技术主要应用在电子产品方面,这也就从侧面上明确的表明了,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也是异常迅速的。所以,本文的写作主题将会紧紧围绕电子产品创新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来写。

  • 标签: 电子产品 创新 电子信息技术 问题 实际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据耳后乳突区皮肤条件及颞骨发育程度,对极低发际线小耳畸形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案完成耳廓再造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的极低发际线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耳廓再造方案:颞骨发育尚可且皮肤偏薄及弹性较差者,采用耳后皮肤扩张结合激光脱毛法;颞骨发育尚可且皮肤较厚及皮肤松弛者,采用筋膜皮瓣扩张结合激光脱毛法;颞骨发育较差者,采用颞顶筋膜结合Medpor耳支架一次再造法。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其对再造耳的三维结构及局部亚单位形态满意度,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共纳入68例患者,男55例,女13例,年龄5~22岁,平均10.4岁。其中22例采用耳后皮肤扩张结合激光脱毛法,41例采用耳后筋膜皮瓣扩张结合激光脱毛法,5例采用颞顶筋膜瓣结合Medpor耳支架一次再造法。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3个月,66例再造耳的三维结构及局部亚单位形态良好,术区恢复较好,无明显瘢痕增生,未见明显胸廓畸形,其中6例激光脱毛治疗后仍残留少量毛发,经再次脱毛治疗后达到满意效果,患者满意率达到97.1%(66/68);2例采用耳后皮肤扩张结合激光脱毛方法再造耳廓的患者术后出现了软骨外露,经再次以颞顶筋膜瓣修补后痊愈。未出现头皮下血肿、植皮成活不良、软骨吸收、变形等其他并发症。结论根据极低发际线患者耳后乳突区皮肤条件及颞骨发育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可获得较好的耳廓形态,提高术后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先天性小耳 耳廓 修复外科手术 组织扩张 外科皮瓣 肋软骨 组织支架 激光,气体 毛发去除 低发际线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厦门地铁1号线车辆内装系统的材料,并对厦门地铁1号线内装的主要结构及部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 标签: 地铁 内装 材料
  • 简介:摘要在电力企业的日常运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线损管理无论是对于优化输电线路管理,还是对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日常的实践过程中,线损管理直接反映出企业的电网规划设计水平及运营管理水平,从而对其社会发展职能的优化实现产生关键性的作用。而随着当前电力企业管理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逐步开展,对于线损精细化管理实践的研究也成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文章在对电网中对线损影响度比较大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有效实现线损的精细化管理提出相关的策略建议,以实现线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 标签: 电力企业 线损 精细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淋巴瘤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T)多模式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表现。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行18F-FDG PET/CT显像经病理确诊或多种影像确诊的99例肾淋巴瘤患者,男69例,女30例,年龄(45±23)岁,年龄范围为3~86岁。检测实验室检查肾功能指标(肌酐、尿素、尿酸),观察18F-FDG PET/CT表现,并测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观察同时行增强CT或MRI的患者其强化方式及MRI信号特征。结果10例患者肌酐升高(117~389 μmol/L);17例患者尿素升高(8.40~50.35 μmol/L);15例患者尿酸升高(441~1 044 μmol/L)。多结节型,共35例,SUVmax为14.92±8.69。单结节型,共22例,SUVmax为12.25±5.78。腹膜后浸润型,共12例,SUVmax为16.53±8.01。肾周型,共5例,SUVmax为11.16±3.54。肾窦型,共3例,SUVmax为9.57±4.45。弥漫浸润型,共17例,SUVmax为10.04±5.44。混合存在,共5例,SUVmax为14.32±6.92。肾淋巴瘤不同分型之间的SUV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60例患者同时行增强CT,5例行MRI,增强CT均表现为无或轻中度进行性延迟强化,密度均匀,6例伴轻微坏死或囊变,6例增强CT未能检出肾病灶,MRI平扫T1WI呈低、等或者略高信号,T2WI呈等或低信号,弥散加权成像呈显著高信号,病灶均检出。结论肾淋巴瘤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灵敏度高,在其诊断、分期评价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淋巴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 脱氧葡萄糖
  • 简介:社区消费市场,作为商业消费渠道的终端,已成为电商行业竞争的焦点。而智慧社区服务技术,正以更方便快捷的服务,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本文作者将从社区智慧电子商务服务入手,掌握智慧社区电子商务运营的现状和特点,让智慧社区信息技术助力电子商务服务,提升社区居民的满意度。

  • 标签: 智慧电子商务 社区 B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