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环境风洞是研究高速列车在不同环境工况下性能的主要实验设备。环境风洞可再现高速列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特殊环境。在环境风洞中,喷口的形式和尺寸直接影响到风洞的尺寸、高速列车实验时的模拟状况。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探讨不同形式的喷口对高速列车在风洞中的流场,进而讨论高速列车在风洞中的换热状态,对高速列车环境实验风洞的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高速列车 环境风洞 喷口 数值模拟
  • 简介:摘要本文选用大理州气象局1969~2018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对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大理州气候变暖趋势较为显著,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在气候变化会降低林地土壤质地和肥力、改变农田施肥量、加剧农作物病虫害、影响大理州水资源质量等方面。

  • 标签: 气候变化 生态环境 影响 大理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青海省1960~2010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对青海省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气候变化对青海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后给出了几点适应气候变化对策,仅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

  • 标签: 气候变化 生态环境 影响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护士角色转换压力与护理工作环境精神气候的现状,分析护理工作环境精神气候对新护士角色转换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以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11—12月选取浙江省5所三级乙等及以上医院的新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新毕业护士角色转换压力问卷、中文版精神气候简式量表进行调查,并分析护理工作环境精神气候对新护士角色转换压力的影响。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23份,有效回收率为94.0%。结果423名新护士角色转换压力总分为(85.53±9.54)分,精神气候总分为(63.52±7.46)分,新护士角色转换压力与精神气候总分呈负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历、科室的新护士角色转换压力得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护士存在较高的角色转换压力,角色转换压力与工作环境精神气候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改善科室精神文化氛围,减轻新护士角色转换中的压力。

  • 标签: 护士 新护士 角色转换压力 精神气候 相关性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阿勒泰地区7个观测站1961~2010年逐月大风日数资料,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对阿勒泰地区的大风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阿勒泰平均大风日数为30d,气候倾向率为-6.9d/10a,全区及各个观测站的大风日数均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且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减少趋势较为明显;近50年阿勒泰地区各个县市的大风日数主要集中在4~5月份,将近是全年大风日数的25%~41%,是年内大风活动出现的高峰期,其中以5月份出现的最为频繁;阿勒泰地区大风日数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从西北向东南地区逐渐增加,其中大值中心出现在哈巴河县,高达50d,中部平原的大风日数则在19~31d之前,青河县大风日数最少,只有9d。

  • 标签:
  • 简介:摘要植物工厂生产中,诸多环境因素会对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本文结合温室系统小气候建模的常用方法,使用机理法对植物工厂环境气候进行建模。本文主要研究了植物工厂内各个系统对植物工厂内环境的影响,并建立温湿度系统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和仿真实验,并与实际值进行对比,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 标签: 植物工厂,小气候建模,热平衡原理
  • 简介:摘要利用伊犁河谷1981-2017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对伊犁河谷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近37年伊犁河谷气温平均值9.6℃,呈逐年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474℃/10a,春、夏、秋、冬季降水量均呈逐年增加趋势。近37年伊犁河谷年平均降水量302.8mm,呈逐年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4.162mm/10a。伊年内降水主要在春季集中,是全年降水量27.4%;近37年伊犁河谷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97.7h,呈逐年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4.462h/10a在。

  • 标签: 伊犁河谷 气候特征 变化趋势
  • 简介:摘要选取阜新地区阜新观测站1951-2015年逐日自记风记录资料,分析阜新地区大风天气特征,揭示大风规律阜新地区大风年变化,2006-2015年大风日数呈逐年减少变化趋势;大风天气最多是春季,然后是冬季、秋季,夏季最少;西南风是阜新地区大风主要风向;9-16时大风多发,14时大风最易发,大风白天多于夜间。大风分为高压后部偏南型、冷锋后部偏北型、低压发展性、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型,为今后预报预警提供参考。

  • 标签: 大风 时空分布 环流形势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名山30年整编气候资料和区域站资料,采用目前运用较广泛和成熟的人体舒适度指数、温湿指数和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开发当地旅游气候资源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名山区气候清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夏季年平均气温为23.8℃,同人体最舒适气温较为接近,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4.5℃,气温相对不高,出现高温酷暑天气的概率较低,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5.6℃,虽有凉意,但并不严寒,气温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度气候资源较为适宜。夏季舒适日数较多,降水量充沛,气象景观丰富,独特的气候优势对夏季避暑纳凉提供了有利条件;结合人体舒适度和温湿指数,名山区春季和秋季适宜旅游,夏季较适宜旅游,冬季不适宜旅游。

  • 标签: 生态特征 旅游 气候资源 名山区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英德多年气象资料,分析了英德茶叶种植过程中对热量、光照和水分条件的需求,接着探讨了低温冻害、暴雨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对英德茶叶种植的影响,并给出了有针对性的防御对策,以期促进英德茶叶优质高产,增强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 标签: 茶叶种植 气候条件 气象灾害 防御对策
  • 简介:摘要根据怀仁地区气象加密自动站统计的2017年夏季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其气候特征。结果表明,2017年夏季(6—8月)怀仁市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时数偏少。

  • 标签: 气温 降水 日照。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2006-2017年北京地区上甸子站(54421)、昌平站(54499)、观象台(54511)三个观测站的酸雨历史观测资料,对北京地区酸雨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近12年PH值整体呈不断上升变化趋势,平均K值整体呈减少趋势,这说明降水中粒子成分越来越少,意味着降水酸度越来越弱。北京地区三站中,近12年总体上来说酸雨和强酸雨出现频率最大的上甸子站,观象台和昌平站酸雨出现频率几乎一致,但是观象台强酸雨出现频率要大于昌平站。降水量和PH值呈正相关性,降水量同K值、酸雨以及强酸雨出现频率呈负相关性。北京地区在各月都有酸雨现象发生,其中6-9月是各站酸雨现象发生次数最多的集中的4个月。降水、风向、风速等气候条件会对在很大程度对酸雨前体物的转换速率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对酸性物质的清除、扩散以及输送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 标签: 北京地区 酸雨气候特征 影响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4月14日都江堰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低层流入的暖平流与中层处的冷平流,增加了层结的不稳定性,再加上短波槽的影响,促进了都江堰冰雹天气的出现;850hPa低空处,都江堰等大部分地区表现为显著的湿区;500hPa处都江堰上空属于干区;700hPa中低空处的湿层并不是太明显,这种上层干冷下层潮湿的垂直分布对于大风、冰雹强对流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都江堰上空低层主要以暖平流为主,中层属于冷平流,这种配合使得位势极不稳定,促进了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出现。

  • 标签: 冰雹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都江堰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玉米种植中对气候条件的需求,得出了安阳县的温度、光照和降水量条件比较适宜玉米种植,接着分析了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的影响,最后给出了几点玉米种植气象服务对策,以确保玉米高产丰收,提升农民经济收入水平。

  • 标签: 玉米种植 气候条件 气象灾害 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保亭国家一般气象站1981~2010年逐日降水量资料,利用统计学法分析保亭县暴雨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保亭县平均暴雨日数为9.2d,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803d/10a,增加趋势较为明显;暴雨主要出现在4~10月份,集中在5~10月份,占全年暴雨日数的88.1%,除了冬季外,其余三季均有可能有暴雨天气出现,以夏季和秋季暴雨天气出现频率最高;近30年保亭县平均年降水量为2162.7mm,年平均暴雨降水量为787.5mm,即暴雨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36.4%,说明暴雨降水量对年降水量的贡献率达到了36.4%;保亭县暴雨天气影响系统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为高原槽类、南支槽类和切变线类。

  • 标签: 暴雨日数 暴雨量 影响系统 保亭县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玉米种植中对气候条件的需求,得出了安阳县的温度、光照和降水量条件比较适宜玉米种植,接着分析了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的影响,最后给出了几点玉米种植气象服务对策,以确保玉米高产丰收,提升农民经济收入水平。

  • 标签: 玉米种植 气候条件 气象灾害 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杂多县气象局1961~2015年逐月日照时数资料,对杂多县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5年杂多县日照时数的年代际变化具有明显阶段性变化特征;70年代之前,年日照时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从70年代往后到21世纪00年代,年日照时数则逐渐减少;从00年代往后日照时数则逐渐增加;近55年杂多县日照时数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7.61h/10a,减少趋势较为显著,平均值为2445.9h,日照时数年际变化波动幅度较大;从杂多县四季总日照时数气候变化趋势分析可知,除夏季外,近55年杂多县其余三季日照时数均呈逐年减少趋势,同年日照时数减少趋势较为一致,其中秋季日照时数减少幅度最小,春季日照时数减少幅度最大,说明春季日照时数减少对年日照时数减少贡献最大。

  • 标签: 日照时数 气候变化 特征 杂多县
  • 简介:摘要护士们很早以前就行动起来,积极倡导采取措施遏制气候变化。护士在这方面拥有很多有利条件,还可以取得更大成就。Patricia Butterfield、Jeanne Leffers和Maribel Díaz Vásquez共同敦促护士在专业范围内,甚至跨专业领域大胆采取行动。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根据辣椒种植对气候条件的需求,结合农安县的气候特征,发现该地区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宜辣椒的种植,但是种植过程也会遭遇一些气象灾害。为了更好的促进农安县发展辣椒产业,应该采取有效服务对策,以期为农安县辣椒产业取得优质高产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农安县 辣椒 气候条件 服务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