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容积替代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乳腺中心完成保乳手术结合容积替代技术乳房修复的7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2.6±6.4)岁(范围:32~56岁)。肿瘤分期:ⅡA期36例,ⅡB期24例,ⅢA期12例,ⅢB期4例。利用胸外侧脂肪筋膜瓣修复乳房缺损47例,上腹壁脂肪筋膜瓣修复22例,背阔肌肌皮瓣修复7例。测量保乳手术中肿瘤扩大切除的标本体积,记录容积替代技术修复乳房外形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乳房外形满意度。结果胸外侧脂肪筋膜瓣组保乳手术切除体积为(100.9±24.2)ml(范围:55~157 ml),上腹壁脂肪筋膜瓣组为(88.4±14.5)ml(范围:67~118 ml),背阔肌肌皮瓣组为(179.7±22.9)ml(范围:155~220 ml)。三组容积替代技术修复乳房外形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2.9±9.0)min(范围:45~70 min)、(63.2±8.8)min(范围:50~70 min)和(99.3±3.4)min(范围:95~105 min)。三组引流时间分别为(8.6±1.2)d(范围:7~10 d)、(9.4±0.9)d(范围:8~10 d)和(11.4±1.3)d(范围:10~13 d)。术后3个月患者乳房外形满意度优良率为84.2%(64/76)。术后发生脂肪液化6例,其中胸外侧脂肪筋膜瓣组2例,上腹壁脂肪筋膜瓣组4例;发生血清肿4例,胸外侧脂肪筋膜瓣组和背阔肌肌皮瓣组各2例。结论对于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组织缺损较大的患者,根据肿瘤部位及术中乳房缺损大小合理选择胸外侧脂肪筋膜瓣、上腹壁脂肪筋膜瓣及背阔肌肌皮瓣等容积替代技术进行修复,能够恢复乳房原有体积和形态,术后并发症可控。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成形术 保留乳房手术 外科皮瓣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模型鉴别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 4类病灶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5-1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心1)和广东省中医院(中心2)接受ABVS检查和组织活检的BI-RADS 4类病灶患者,分为训练集(中心1)和外部验证集(中心2)。将病灶的最大切面图像(ABVS横切面、矢状面和冠状面各一张)导入影像组学分析软件(MaZda),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七种特征选择方法和十三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两两结合,构建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将诊断性能最优的六种模型在外部验证集进行验证并确定最终的机器学习模型。最后,评估有或无模型辅助下不同经验超声医师(R1、R2和R3,分别有3、6和10年经验)诊断效能和诊断信心的变化。结果①研究纳入251个BI-RADS 4类病灶,其中训练集178个(良性91个,恶性87个),外部验证集73个(良性44个,恶性29个);②训练集中,诊断性能最优的六种机器学习模型分别是基于递归特征消除(RFE)的深度神经网络(DNN)模型,自适应提升(AdaBoost)模型,逻辑回归(LR)模型,线性判别分析(LDA)模型,集成算法(Bagging)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972、0.969、0.968、0.968、0.967和0.962;③外部验证集中,DNN-RFE模型仍具有最优的诊断性能,其AUC、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0.886、0.836、0.934、0.776、86.8%和82.5%;④模型辅助前,R1的诊断性能最差,其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0.680、0.750、0.640、57%和81%;模型辅助后,R1的上述指标分别提升至0.730、0.810、0.930、68%和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而R2和R3与辅助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1,0.752);三名医师的总体诊断信心从2.8增加至3.3(P<0.001)。结论基于ABVS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模型能较好地区分良恶性BI-RADS 4类病灶,提升经验较少医师的诊断性能及其诊断信心。

  • 标签: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乳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四维自动定量分析技术评价乙肝肝硬化患者右心房容积和功能改变,探讨其与肝脏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组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就诊且临床诊断明确的9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hild-Pugh肝功能评分标准分为Child-Pugh A级组31例、Child-Pugh B级组31例和Child-Pugh C级组28例,同期纳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四维自动定量分析技术获得右房最大容积(RAVmax)、右房最小容积(RAVmin)、右房收缩前容积(RAVpreA)、右房最大容积指数(RAVImax)、右房排空容积(RAEV)、右房射血分数(RAEF)、右房储备期纵向及圆周应变(RASr、RASr-c)、右房管道期纵向及圆周应变(RAScd、RAScd-c)、右房助力泵期纵向及圆周应变(RASct、RASct-c)。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探讨右房四维容积和应变参数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相关性,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RASr-c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与对照组、Child-Pugh A级组及B级组相比,Child-Pugh C级组RAVmax、RAVmin、RAVpreA、RAVImax及RAEV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Child-Pugh A级组RASr、RASct、RASr-c及RASct-c的绝对值升高,RAScd及RAScd-c的绝对值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Child-Pugh A级组及B级组相比,Child-Pugh C级组RASr、RAScd、RASct、RASr-c、RAScd-c及RASct-c的绝对值降低(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右房四维容积和应变参数均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相关,RASr-c与E/e、白蛋白(ALB)、血浆脑利钠肽(BNP)分别独立相关(β=-0.543、0.521、-0.562,均P<0.05)。结论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右心房储备功能及助力泵功能增加,管道功能降低;随着肝硬化程度加重,右心房储备功能、管道功能及助力泵功能均降低。右房四维容积和应变参数均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相关,RASr-c与E/e、ALB、BNP分别独立相关。

  • 标签: 四维自动定量分析 肝硬化 心肌应变 心房功能,右
  • 作者: 姜艳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4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凯里556000
  • 简介:目的:探究有效沟通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9月-2022年9月门诊救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遵循组间均衡的原则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将语言常规门诊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予以有效沟通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负面情绪改善情况、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中应用有效沟通,不仅可以整体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焦虑状态,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 标签: 有效沟通;门诊护理;应用
  • 作者: 朱红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7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四川省米易县撒莲镇卫生院,四川米易617200
  • 简介:小儿腹泻是每位家长最常见且最担心的儿童疾病,特别是夏末初秋时节,是小儿腹泻的高发季,一旦发生腹泻且持续反复发作,必须要提高警惕,以免腹泻严重造成小儿脱水,导致小儿虚脱,威胁其生命安全。小儿腹泻怎么办?发生腹泻的危害以及紧急补救措施有哪些?下面将详细介绍。

  • 标签: 小儿秋季腹泻;口服补液
  • 作者: 李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4期
  • 机构:赤峰市宁城县中医蒙医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200
  • 简介:目的:探究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的作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接纳的7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分组法分成两组,接受常规复位手法石膏治疗的患者定义为参照组,接受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治疗的患者定义为试验组,两组均纳入36例,比对两组患者取得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参照组,P<0.05,组间数值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能快速恢复其腕关节功能,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儿童哮喘中大部分为过敏性哮喘。变应原免疫治疗可以改变哮喘的自然病程,对控制哮喘症状、降低气道高反应、减少控制药物的使用均有一定作用,是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目前常见的变应原免疫治疗方式有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免疫治疗。该文综述皮下免疫治疗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有效性,并重点讨论可供临床实践中参考的有效评价指标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哮喘 皮下免疫治疗 评估 儿童
  • 作者: 李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8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3期
  • 机构:四川达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四川达州635000
  • 简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长期慢性高血糖易导致全身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因患者自身情况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治疗方案个体化较强,因此,医生的治疗方案应建立在监测指标的基础上。本文将重点放在患者学会自我监测,即血糖、血压、血脂等,并了解其意义,这些指标可以更好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具体病情并提高治疗方案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让患者了解到自我监测对有效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具有重要保障作用,从而让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治疗,让患者在防止低血糖的基础上有效控制高血糖,延缓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自我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婴儿专用0.35 T脑MRI系统扫描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该研究为双中心、单组目标值法临床试验,前瞻性收集2020年6月至7月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和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66例0~12个月婴儿,月龄(6.3±3.4)个月,均在婴儿专用0.35 T脑MRI系统行颅脑平扫,使用双通道收发一体头线圈。扫描方向包括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扫描序列包括自旋回波T1WI、快速自旋回波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扩散加权成像和三维梯度回波序列。每例受试者至少接受2个扫描方向及2个扫描序列。采用李克特5分制量表评估MRI图像质量,目标值为评分≥3分。颅脑MRI扫描前或扫描后监测婴儿体温、心率和呼吸情况,扫描过程中监测MRI系统的噪声,记录不良反应。结果5例婴儿在自然睡眠状态下完成扫描,61例经水合氯醛镇静后完成扫描。41例颅脑MRI图像质量评分为5分,21例为4分,4例为3分。3分主要是由于运动伪影所致。所有婴儿颅脑MRI扫描后生命体征平稳,心率(126.8±12.9)次/min,呼吸(38.2±6.8)次/min。47例婴儿颅脑MRI前后体温无升高,15例升高<0.3 ℃,4例升高0.3~0.5 ℃。扫描中记录的噪声为(57.5±1.8)dB(A)。1例婴儿MRI当日出现轻度腹泻,未经治疗,第2天症状消失,余无不良反应。结论婴儿专用0.35 T脑MRI系统安全性高,图像质量优良,可以有效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婴儿
  • 作者: 刘彩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6
  • 出处:《中国药理学报》2023年第5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分析探究针对接受血液透析的高龄尿毒症患者实施诱导期护理干预模式的作用效果。方法:将针对100例高龄尿毒症患者展开分析,将从我院2022年1月至12月接收的患者中选出这些研究对象后,对其进行分组处理,使得其中一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另外一组选择诱导期护理干预模式,组间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从并发症率、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展开组间对比,结果均显示研究组的表现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引入诱导护理干预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帮助高龄尿毒症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性,有效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并且可以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状态得到更好地改善,因此值得我们大力推广。

  • 标签: 高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临床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84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将其分为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42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更短,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中能取得理想效果,其具有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综合护理;临床有效性
  • 作者: 施银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6
  • 出处:《中国药理学报》2023年第5期
  • 机构:砚山县中医医院,云南 文山 663100
  • 简介:目的:研究胸腔镜下肺结节术后患者心理护理的应用有效性。方法:在本院选取从2023年6月至2023年12月的肺结节术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给予参照组常规的术后护理方式进行干预,研究则在常规的术后护理方式基础上采用胸腔镜下肺结节术后的心理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前后的满意度和生活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满意度(90%)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68%);研究组患者在焦虑和抑郁护理后的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护理后的评分,表达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较好。结论:对胸腔镜下肺结节术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帮助患者缓解心理的情绪压力,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可在今后的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胸腔镜下肺结节术;护理满意度;心理护理
  • 作者: 逄锦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6
  • 出处:《中国药理学报》2023年第5期
  • 机构:青岛市黄岛区妇幼保健院,山东 青岛 266400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20年3月-2021年8月收治的46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此次研究病例,用计算机表法的形式将患儿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家属的健康知识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依从性(96.88%)高于参照组(71.88%),实验组健康知识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低于参照组(31.25%),差异呈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应用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效果确切,可舒缓患儿不适,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良反应
  • 作者: 陈俊雅,苏海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第5期
  • 机构:南安市柳城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福建南安362300
  • 简介:目的:观察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实施个体化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接受预防接种的84例患儿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将其分成两组,常规护理干预配合者纳入对照组,个体化护理干预配合者纳入观察组。对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及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及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明显看出,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预防接种过程中实施个体化护理,可有效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预防接种;个性化护理;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药物治疗是控制和逆转2型糖尿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OHA)包括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和中草药等,其作用机制各不相同。肠道菌群是降糖药物的重要作用靶点,多种OHA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降低细菌脂多糖含量,保护肠道粘膜屏障完整性,增加短链脂肪酸的生成,影响胆汁酸循环,从而降低炎症反应,缓解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发挥改善代谢功能的作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物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益气养阴活血复方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宁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48~74(65.00±3.71)岁;对照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43~75(65.33±2.79)岁。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复方治疗,疗程为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凝血功能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59/60),对照组为93.33%(56/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休(D-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为(3.87±1.4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8±1.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后,治疗组的TT(14.38±1.37)s、PT(12.45±0.91)s、APTT(32.50±3.44)s、D-D(1.82±0.68)mg/L,对照组分别为(13.70±1.23)s、(11.27±1.06)s、(30.25±3.51)s、(2.11±0.77)m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4/60),对照组为10.00%(6/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复方联合西药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机体凝血功能,有助于抑制血栓形成,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房颤动 非瓣膜性 益气养阴活血复方 凝血功能
  • 作者: 邓国成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中国药理学报》2023年第3期
  • 机构:临武县中医医院,湖南郴州424300
  • 简介: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联用美托洛尔与阿司匹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我院2020年1月-2022年9月收治的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41例)给予阿司匹林与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炎症反应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心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炎症反应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用美托洛尔与阿司匹林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阿司匹林;美托洛尔
  • 简介:目的:小儿肺炎护理期间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其应用价值及对改善有效率的影响。方法:起止时间:2020年1月,终止时间2022年12月,收集该阶段我院选取参与治疗的小儿肺炎患儿为分析对象,共74例,随机分配,观察组37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转归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为肺炎患儿采取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改善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以及体温转归时间,有推广意义。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小儿肺炎;改善有效率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直肠动脉栓塞术(RAE)治疗直肠良性溃疡出血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5例接受RAE治疗直肠良性溃疡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直肠良性溃疡发病隐匿,继发出血时较为难治,RAE治疗出血的技术成功6次,4例患者出血获得控制,复发性出血3次与直肠供血动脉网相关。5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0~23个月,未发生介入相关并发症。本研究表明,RAE治疗直肠良性溃疡出血可行且安全有效,但仍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 标签: 直肠良性溃疡 下消化道出血 直肠动脉栓塞 同轴导管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维来司他钠治疗脓毒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141例成人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应用西维来司他钠分为西维来司他钠组(70例)和对照组(71例)。有效性指标有治疗前及治疗7 d的氧合指数、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以及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和ICU病死率;安全性指标有血小板计数(PLT)、肝肾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感染部位、基础用药、病原学、氧合指数、生化指标、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西维来司他钠组治疗7 d氧合指数显著升高〔mmHg(1 mmHg≈0.133 kPa):233.5(181.0,278.0)比202.0(153.0,243.0),P<0.01〕,PCT、CRP、丙氨酸转氨酶(ALT)和APACHEⅡ评分显著降低〔PCT(μg/L):0.87(0.41,1.61)比1.53(0.56,5.33),CRP(mg/L):64.12(19.61,150.86)比107.20(50.30,173.00),ALT(U/L):25.0(15.0,43.0)比31.0(20.0,65.0),APACHEⅡ评分(分):14(11,18)比16(13,21),均P<0.05〕;而西维来司他钠组治疗7 d SOFA评分、WBC、血肌酐(SCr)、PLT、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OFA(分):6.5(5.0,10.0)比7.0(5.0,10.0),WBC(×109/L):10.5(8.2,14.7)比10.5(7.2,15.2),SCr(μmol/L):76.0(50.0,124.1)比84.0(59.0,129.0),PLT(×109/L):127.5(59.8,212.3)比121.0(55.0,211.0),TBil(μmol/L):16.8(10.0,32.1)比16.6(8.4,26.9),AST(U/L):31.5(22.0,62.3)比37.0(24.0,63.0),均P>0.05〕。西维来司他钠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h):147.50(86.83,220.00)比182.00(100.00,360.00),ICU住院时间(d):12.5(9.0,18.3)比16.0(11.0,23.0),均P<0.05〕;但总住院时间和ICU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总住院时间(d):20.0(11.0,27.3)比13.0(11.0,21.0),ICU病死率:17.1%(12/70)比14.1%(10/71),均P>0.05〕。结论西维来司他钠治疗脓毒症患者安全有效;可改善氧合指数和APACHEⅡ评分,降低PCT和CRP水平,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用药期间未观察到肝肾功能损伤、血小板异常等不良反应。

  • 标签: 脓毒症 西维来司他钠 安全性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