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生按0-1-6月程序接种乙型肝炎疫苗1~14年后的免疫效果。方法以河北省正定县某乡2002—2016年出生、完成全程基础免疫并且无免疫加强史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集3~5 mL血液样本,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计算抗-HBs阳性率、HBsAg阳性率和抗-HBc阳性率,评价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 431名,其中抗-HBs阳性率68.55%(981/1 431),抗-HBs几何平均浓度(GMC)为36.65(95%CI:31.45~40.42) mIU/mL,HBsAg阳性率为0.21%(3/1 431),抗-HBc阳性率为0.77%(11/1 431)。抗-HBs阳性率由免疫后1~2年的90%以上下降到免疫后12~14年的50%左右,随着免疫年限延长有下降趋势(χ2趋势=85.101,P<0.01)。结论新生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基础免疫14年后,仍有较好的预防免疫效果。

  • 标签: 肝炎疫苗,乙型 基础免疫 长效免疫
  • 简介:摘要线粒体病(MD)是指由于线粒体DNA或核DNA突变导致的氧化磷酸化系统或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功能障碍而出现的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从新生期到成人期的任何年龄,并常以综合征发病。新生期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早产、宫内生长受限、肌张力低下、呼吸困难、惊厥、喂养困难、高乳酸血症等,缺乏特异性。新生期发病的综合征包括Leigh综合征、线粒体脑肌病-乳酸酸中毒-卒中样发作综合征、Alpers综合征、儿童肌脑肝病谱系障碍、Barth综合征及Pearson综合征等。目前MD需依赖临床症状、生化检测、神经影像学、组织学检测和基因检测等技术进行诊断,其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如基因治疗和外源性线粒体移植,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 标签: 线粒体病 线粒体脑肌病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线粒体病(MD)是指由于线粒体DNA或核DNA突变导致的氧化磷酸化系统或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功能障碍而出现的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从新生期到成人期的任何年龄,并常以综合征发病。新生期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早产、宫内生长受限、肌张力低下、呼吸困难、惊厥、喂养困难、高乳酸血症等,缺乏特异性。新生期发病的综合征包括Leigh综合征、线粒体脑肌病-乳酸酸中毒-卒中样发作综合征、Alpers综合征、儿童肌脑肝病谱系障碍、Barth综合征及Pearson综合征等。目前MD需依赖临床症状、生化检测、神经影像学、组织学检测和基因检测等技术进行诊断,其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如基因治疗和外源性线粒体移植,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 标签: 线粒体病 线粒体脑肌病 新生儿
  • 作者: 王嘉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第5期
  • 机构:雅安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四川雅安625000
  • 简介:新生从母体排出之后,需要一定的时间对外面的生存环境进行适应,但是,新生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以及体温调节等方面处于发育阶段,对外界的病菌的抵抗能力比较低,导致新生的出现感染的机率比较高。现阶段,在临床上对新生期界定是指胎儿从母体内分离到外界生活的适应期,而新生的身体处于发育尚未成熟阶段,所以在临床上对新生的护理尤为重要,有效的护理才可以促进新生健康的生长,那么,新生应该如何进行护理呢?让我们一起学习关于新生护理常识。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复苏规范化培训对新生窒息发生率及死亡率等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实施新生复苏规范化培训前后,即2009—2013年(前5年组)与2014—2018年(后5年组)收治的本院出生、发生新生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新生窒息发生率、重度窒息发生率、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发生率及围产期死亡率。结果研究期间共出生35 724名新生,发生窒息1 784例(4.99%),2009—2018年新生窒息发生率分别为8.66%、8.77%、6.84%、6.93%、5.54%、4.78%、4.12%、3.58%、2.17%、2.99%。前5年组与后5年组窒息发生率(7.26%比3.46%)、围产期死亡率(2.57‰比0.28‰)、重度窒息发生率(1.58%比0.3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HIE发生率(0.27‰比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结论近10年来我院新生窒息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对产儿医护人员持续进行规范化新生复苏培训,可有效降低新生窒息发生率、重度窒息发生率和围产期死亡率。

  • 标签: 窒息,新生儿 心肺复苏术 发生率 死亡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一名10日龄足月儿因呼吸急促和母乳喂养减少,转诊至急诊科。该婴儿经阴道娩出,从母婴同室出院回家。患儿回家后纯母乳喂养,每2~3小时喂养一次。婴儿母亲描述婴儿从午夜开始出现反应不好且喂养困难,6小时无尿。儿科医生发现患儿呼吸急促,80次/min,伴有鼻翼扇动。患儿血糖为55 mg/dl(3 mmol/L),肛温为36.5°C。在急诊科,完成了腰椎穿刺和血液培养,给予氨苄西林和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11个小时后,血培养提示为无乳链球菌阳性(B组链球菌/GBS)。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生气管插管是新生医师最常进行的一种操作,但操作难度大,风险高,是新生学中最危险的操作之一。接受这一操作的新生可能会经历不良事件,包括心动过缓和严重的氧饱和度降低。基于临床常见困难和问题,本文回顾了新生气管插管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建议新生气管插管实践中采用新的方式,可以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 标签: 复苏术 插管法,气管内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我国新生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半数。降低新生死亡率、改善儿童生命早期的健康状况,对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实现2030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终结可预防新生死亡"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许多导致新生死亡和疾病的原因都是可以通过操作简单的适宜技术进行预防和避免的"新生早期基本保健"的核心技术包括出生后母婴持续皮肤接触、延迟断脐、母乳喂养、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新生复苏、感染的识别与处理等。这些具有循证依据的优先干预措施可以提升新生保健服务的内涵和服务质量,势必将在全国推广实施。未来需要开展更多应用性研究,探索解决实施"新生早期基本保健"技术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 标签: 婴儿,新生 卫生保健质量 卫生措施 死亡率
  • 简介:摘要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是早产儿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新生IFI的发生涉及宿主因素(如超未成熟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免疫功能低下、真菌定植等)与外在因素(如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肠外营养、广谱抗生素应用等)。新生IFI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与晚发型细菌败血症混淆,血小板减少和高血糖是其重要特征。G试验和PCR对真菌感染诊断有一定价值。新生IFI重在预防,综合性预防措施如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医疗管理至关重要,氟康唑预防性应用需考虑所在NICU真菌感染发生率及高危因素而定。当存在IFI的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时,应及时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病原菌明确后采用靶向治疗;新生IFI管理中,须关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生物膜问题。

  • 标签: 新生儿 侵袭性真菌感染 管理
  • 简介:摘要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是早产儿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新生IFI的发生涉及宿主因素(如超未成熟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免疫功能低下、真菌定植等)与外在因素(如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肠外营养、广谱抗生素应用等)。新生IFI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与晚发型细菌败血症混淆,血小板减少和高血糖是其重要特征。G试验和PCR对真菌感染诊断有一定价值。新生IFI重在预防,综合性预防措施如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医疗管理至关重要,氟康唑预防性应用需考虑所在NICU真菌感染发生率及高危因素而定。当存在IFI的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时,应及时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病原菌明确后采用靶向治疗;新生IFI管理中,须关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生物膜问题。

  • 标签: 新生儿 侵袭性真菌感染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新生骨折的可行性及新生骨折的超声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间在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住院的30例骨折患儿的住院病因、骨折诊断的超声表现。同时比较超声与X射线检查诊断骨折的情况。结果30例骨折患儿中,29例(96.7%)为产伤性骨折,1例为肋骨骨折,考虑为代谢性骨病;锁骨骨折28例(93.3%),肱骨骨折1例(3.3%),肋骨骨折1例(3.3%)。超声检查可发现骨皮质连续性中断、断端错位或成角等,恢复期可见骨痂形成。30例均可通过超声检查发现。而X射线检查仅发现29例骨折(96.7%),1例锁骨骨折经X射线检查未发现异常。结论超声诊断新生骨折准确可靠,其主要超声影像学特点为骨皮质连续性中断、断端形成、错位或成角等。

  • 标签: 骨折 产伤 超声检查 婴儿,新生 敏感性与特异性
  • 简介:摘要新生安全既是新生医学发展的目标,也是新生医学发展的保障。多层次、多手段并举提高新生安全是所有新生医学工作者共同的责任。

  • 标签: 新生儿学 安全 期刊 发展
  • 作者: 邓冬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0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重庆市奉节县人民人民,重庆奉节404600
  • 简介:什么是新生脓包疮?新生脓包疮属于细菌感染引发的,常见的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者溶血性链球菌,主要表现为皮肤上产生大疱,属于急性化脓性皮肤病,具有传染性,常发于刚出生四到十天的婴儿,常见于早产儿以及营养不良的新生,属于新生期的常发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细菌能够经过皮肤进入血液,引发败血症、肺炎以及脑膜炎,家长应该予以重视。

  • 标签: 新生儿;脓疱疮;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抚触刺激对健康新生生长指标和认知发展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0例健康新生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抚触组出生后第1天对新生采取抚触护理,每日2次,15 min/次;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新生进行哭闹情况、睡眠质量、吃奶量、情绪、体重以及认知行为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抚触组与对照组新生在吃奶量、头围、身长、体重、睡眠质量以及认知行为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对新生采取抚触刺激能促进新生生长发育,对新生的各项生长指标和认知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能提高新生免疫力。

  • 标签: 抚触 新生儿 机体免疫力 认知
  • 作者: 梅单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思南县人民医院,贵州思南565100
  • 简介:目的:研究新生抚触护理对于早期新生生长发育的影响作用。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接生的68例新生,并分为常规组(n=34)和研究组(n=34),常规组给予基础护理,研究组给予抚触护理。对两组新生身体发育情况、智力发育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新生身高为(62.05±1.76)cm、头围为(39.85±0.49)cm、体重为(5.70±1.53)kg,研究组新生身体发育情况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新生大动作评分为(106.01±5.48)、精细动作评分为(108.40±8.41)、语言评分为(98.20±7.85)、认知能力评分为(105.41±7.54)、个人社交评分为(104.26±7.50),研究组新生智力发育情况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新生护理中给予抚触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新生早期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新生儿;抚触护理;早期新生儿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破伤风分为新生破伤风和非新生破伤风。我国已于2012年消除了新生破伤风,但非新生破伤风仍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非新生破伤风重症患者若无医疗干预,病死率接近100%。即使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全球范围内非新生破伤风病死率仍为30%~50%,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潜在致死性疾病。为规范我国非新生破伤风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包括非新生破伤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分级、治疗等方面内容。

  • 标签: 破伤风,非新生儿 规范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新生脑病(NE)是导致新生期死亡和儿童期严重神经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病因复杂,可发生于产前、分娩期,部分患儿可能同时存在产前和分娩期高危因素。产前母亲疾病、遗传性疾病和遗传易感性、缺氧缺血性脑病、感染、胎盘异常、血栓形成、凝血异常和代谢性疾病均可直接导致NE。部分患儿存在共患病如神经肌肉疾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贫血、严重肺部疾病导致分娩后宫外适应障碍,发生缺氧缺血导致NE。NE为异质性疾病,根据病史、体格检查选择适当的评估检查,识别出导致NE的病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可以改善NE的预后。

  • 标签: 新生儿脑病 病因 产前 围生期 靶向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新生疾病筛查是一项重要的国家公共卫生政策,是减少出生缺陷、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Robert Guthrie医师成功对干血滤纸血片中的苯丙氨酸进行半定量测定筛查苯丙酮尿症,开创了新生疾病筛查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串联质谱开始应用于新生遗传代谢病筛查,实现了"一种实验检测一种疾病,到一种实验检测多种疾病"的转变,增加了检测疾病的种类。近10余年来得益于筛查技术的进步,新治疗药物的不断问世,治疗方法的持续更新。特别是新一代测序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既可从分子水平明确突变来源,又可将新生筛查的范围扩大到那些不适合进行串联质谱的患者,很多基因相关疾病被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新生疾病筛查的有效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提高筛查质量和保证筛查准确性的前提。二级和多级检测策略,结合不同的生化以及生化联合基因检测的方法,多组学数据的整合,无论靶向还是非靶向,都具有巨大且广泛的临床效用价值。

  • 标签: 新生儿疾病筛查 基因 新一代测序技术
  • 作者: 张愉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7
  • 出处:《医师在线》2020年第18期
  • 机构:自贡市妇幼保健院,四川自贡643000
  • 简介:每一个宝宝在医院里哌哌坠地的时候,父母都会感到无比喜悦,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茁壮成长。在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将自己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宝宝身上。

  • 标签: 新生儿;疾病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