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湖北武汉市暴发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并迅速发生在国内其他地区以及境外,形势岌岌可危。新发COVID-19疫情严重且紧迫,给我们带来大量亟待解决问题,例如:如何最有效地控制人群传播?感染人数在什么时间达到最高峰?最高峰是多少?如何做到早期诊断?有哪些新有效抗病毒药物?如何使用现有药物达到最佳疗效?是否能有效提高危重患者救治生存率?针对以上疑问,现从感染科临床医师角度提出相应建议和思考。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诊断 治疗
  • 作者: 申昆玲 李兴旺 杨永弘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2年第14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北京 100045 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深圳 518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北京 100015,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深圳 518038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已2年余,目前Omicron变异株已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其传染性、免疫逃逸和重复感染能力强,给疫情防控带来很大挑战。现将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儿童中流行现状、临床表现、疫苗对其保护效果、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及非药物干预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揭示当前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工作中面临诸多挑战。

  • 标签: 儿童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挑战
  • 简介:摘要报道上海第l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患儿诊治经过。患儿 男,7岁,因"发热3 h伴咳嗽"以及父亲被确诊2019-nCoV感染肺炎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负压病房。经过对症治疗后治愈。儿童2019-nCoV感染临床表现相对成人较轻,家庭内传播是儿童感染重要途径。本例患儿虽然症状轻,但恢复期连续2次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提示需要观察轻症儿童病例在恢复期无症状排毒传染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暴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很快扩散到全国各地以及境外国家,形势严峻。儿童确诊病例占比少,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都有感染,尤其是儿童发热群体大、呼吸道感染多发,使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早期识别面临挑战。急诊是儿童发热患者就诊首要窗口,合理适宜急诊就诊流程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早期识别、适宜处置、避免交叉感染尤其重要。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儿科学组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救学组联合制定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急诊流程,供国内同行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儿童 急诊室 诊疗流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发生在武汉"不明原因聚集性肺炎"病例初始判断为与华南海鲜市场点源暴露相关[1],中国学者迅速明确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肺炎病例[2],病原序列特征很快明确,2020年1月7日,中国研究者将新冠状病毒全序列特征上传到NIH GeneBank数据库和GISAID数据库供全球共享,WHO也迅速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nCoV[3];关于病毒感染特征和临床应对,在此做一述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和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NCP)患者发生肝损伤可能机制。方法综合分析已报道文献中NCP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肝酶变化情况与疾病状态相关性;基于肝组织单细胞测序数据(GSE115469)分析新冠病毒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在肝组织中表达;采用RNA-seq方法分析半肝切除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肝切除后不同时间点残肝组织中Ace2表达及与其表达相关转录因子。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发生了ALT、AST异常升高,且NCP重症患者ALT、AST升高比率及程度均高于非重症患者。肝组织单细胞测序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ACE2在正常肝组织中只在胆管上皮细胞表达,而在肝细胞中表达极低。在小鼠半肝切除急性肝损伤模型中,Ace2在术后第1天急性损伤期表达下调,但在术后第3天肝细胞增殖高峰期表达升高至正常水平2倍以上,并在肝脏恢复、肝细胞增殖停止第7天恢复到正常水平。这一现象是否提示ACE2表达阳性胆管上皮细胞参与了部分肝切除后肝再生过程,值得进一步研究。RNA-seq数据中有77个转录因子与Ace2表达呈正相关(r > 0.2,FDR < 0.05),主要富集在腺体腔管表皮细胞发育、分化、形态生成以及细胞增殖等功能。结论除了NCP患者过度激活炎症反应可导致肝损伤外,胆管上皮细胞来源肝实质细胞代偿性增生所致病毒受体ACE2在肝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肝细胞造成肝组织损伤可能机制。

  • 标签: 肝功能 肝再生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转录因子 丙氨酸转氨酶 天冬氨酸转氨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冠状病毒为RNA病毒,广泛存在于人类和动物。人冠状病毒(HCoVs)是社区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以及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了近20年内3次人际疫情。儿童对冠状病毒普遍易感;相对于成年人,因其相对不成熟生理状况,儿童发生病毒感染时会有与年龄相关临床特点。本文对儿童HCoVs社区获得性感染、儿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及儿童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特征进行总结;并依据目前我国已公开发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COVID-19)相关方案、专家建议及2019-nCoV儿童感染资料,对儿童COVID-19诊疗进行总结。

  • 标签: 冠状病毒 儿童 2019-nCoV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经常可伴有肝损伤,且可能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肝损伤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相关,除了与患者原有的基础肝脏疾病有关外,病毒感染胆管上皮细胞、全身性炎症反应及低氧性肝损伤等可能都是导致肝损伤原因。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并注意药物性肝损伤发生。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肝损伤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西安市确诊两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临床资料,结合现有国内外文献,对儿童病例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西安市确诊两例患儿均是轻症病例,年龄分别为3岁10个月和13岁,均有明确流行病学接触史,具有家族聚集性发病特点。两例患儿分别以发热和咽痛起病,无其他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及重要脏器功能均未见异常。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均正常,其中1例粪便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论家庭内密切接触是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方式,儿童病例以轻症和隐性感染为主,如果有疫区接触史或者有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接触史儿童,即使无发热,仅有轻微呼吸道症状,也需及时定点医院就诊。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轻型感染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COVID-19已成为严重全球公共卫生事件,截至2022年6月25日,全球有超过5.4亿人确诊感染,累计死亡人数超过632万。了解COVID-19患者恢复后是否能获得持久免疫保护力是疫苗制备、疾病防控及判断疫情走向关键。持久免疫保护力产生核心是免疫记忆性,即针对新型冠状病毒产生有效免疫记忆。本文将围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免疫记忆生成与维持进行综述。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感染 免疫记忆性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所致,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大流行。随着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在全球蔓延,儿童感染率上升,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上升。儿童作为COVID-19易感人群,在传播流行中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目前,我国已批准抗病毒特效药物Paxlovid用于治疗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轻-中度COVID-19青少年(年龄≥12岁,体质量≥40 kg),儿童人群应用仍然很有限。接种疫苗是控制大流行最有效和经济手段,2021年5月我国开展儿童2019-nCoV疫苗接种,目前也有相关评价研究报道。现就全球儿童2019-nCoV感染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疫苗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综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未来儿童2019-nCoV疫苗接种策略。

  • 标签: 儿童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我国今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高度传染性疾病。孕产妇作为一类特殊的人群,更成为感染防控重点人群。基于现有的临床数据及研究资料,妊娠中晚期合并COVID-19感染孕妇临床特征与非妊娠期成人患者相似,暂无证据表明COVID-19孕妇容易发展为重症肺炎或死亡。且尚未发现妊娠晚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导致宫内垂直传播和乳汁传播证据。后续临床及科研工作中,应继续对妊娠合并COVID-19感染临床病例进行收集、归纳和总结,并加强对COVID-19感染产妇及其新生儿随访。

  • 标签:
  • 作者: 赵茵 邹丽 欧阳为相 王琳 周琼 童巧霞 尚游 刘晓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妇产科,武汉 43002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新生儿科,武汉 43002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呼吸科,武汉 43002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感染科,武汉 43002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ICU,武汉 430022
  • 简介:摘要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感染流行,湖北省各医疗机构时有接诊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及确诊病例,不同孕期均有发生,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气促、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病例以腹泻为首要表现,后续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肺部CT呈病毒肺炎表现。孕产妇是该病毒易感人群,一旦感染病情进展快,尤其是中晚期妊娠易演变为重症。为规范管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制定了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管理建议,以供全国同道借鉴、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novel coronavirus,nCoV)是指此前未在人体中发现冠状病毒,常有人类以外哺乳动物作为其储存宿主和中间宿主。目前报道nCoV包括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和新近发现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nCoV可引起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AR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肾脏衰竭等危重疾病状态,提高临床医师对nCoV感染诊治认识是当务之急。提高门诊分诊和早期识别能力、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提高对重症患者综合救治能力,以及加强临床研究是应对nCoV感染疫情关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 不明原因肺炎
  • 简介:摘要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综合征(简称新冠后综合征)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出现持续12周以上躯体症状或症候群,可以表现为各种体征和症状组合。女童、学龄期及青少年、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特应性体质及身体基础状况较差是患儿发生新冠后综合征高危因素。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病毒持续存在、自身免疫、慢性炎症反应、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和微血栓形成等相关。目前儿童新冠后综合征以缓解症状、康复治疗及心理支持等综合治疗为主。现对儿童新冠后综合征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治及管理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认识。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后综合征 新型冠状病毒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