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近年来,为缓解供器官短缺,边缘供肾在肾移植中的使用比例逐渐升高,对供肾保存提出了更高要求。肾脏低温机械灌注(HOPE)技术具有减轻供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减少排斥反应发生的作用,受到研究人员和临床医师重视。本文就HOPE对供肾的作用和机制、合方式等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争议作一综述。

  • 标签: 肾移植 器官保存 机械灌注 氧合
  • 简介:摘要随着肾移植需求的增加,扩大标准供者(ECD)供肾开始应用于肾移植手术,这对供肾保存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常温机械灌注(NMP)作为一种较理想的器官保存方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模拟肾脏在机体内的生理状态保存供肾。大量研究证明,NMP有修复ECD供肾质量的效果。本文综述了肾脏常温灌注在器官保存及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情况。

  • 标签: 肾移植 常温机械灌注 缺血再灌注损伤 干细胞治疗 基因治疗 纳米粒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贮存式自体输血(preoperative autologous blood donation, PABD)适宜贮血时间,为保障自体血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具有PABD适应证的骨科手术患者10例,根据体重计算总血容量,术前1周采集10%总血容量的自体血,于采血前、采血毕检测患者血常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留存50 ml自体血制备成RBC悬液用于研究,分别于1、7、14、21、28 d时测定贮存自体血的有效量(Q)、亲和力(P50)、ATP、2,3-二磷酸甘油酸(2,3-diphosphoglycerate, 2,3-DPG)、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采血前比较,采血毕患者体内RBC计数、Hb、Hct、RBC聚集指数、RBC刚性指数下降(P<0.05)。与贮存1 d比较,RBC Q值、Na+-K+-ATP酶活性、Ca2+-Mg2+-ATP酶活性在贮存7、14、21、28 d时降低,ATP、2,3-DPG含量在贮存14、21、28 d时降低,P50值在贮存21、28 d时降低,ROS含量在贮存7、14、21、28 d时升高(P<0.05);与贮存7 d比较,RBC Q值、2,3-DPG含量、Na+-K+-ATP酶活性在贮存14、21、28 d时降低,P50值、ATP、Ca2+-Mg2+-ATP酶活性在贮存21、28 d时降低,ROS含量在贮存14、21、28 d时升高(P<0.05)。RBC ROS含量与贮存时间呈正相关(P<0.05);RBC Q值、P50、ATP、2,3-DPG、Na+-K+-ATP酶、Ca2+-Mg2+-ATP酶含量与贮存时间、RBC ROS含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PABD RBC贮存14 d内可基本保持能力的正常,随着体外贮存时间的增加,RBC能力相应降低,可能与RBC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 标签: 贮存式自体输血 贮存时间 红细胞 携氧能力 氧化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1型小胶质细胞源性外泌体(M1-exo)对糖剥夺/复后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期生长的小鼠小胶质细胞BV2,加入100 μg/L脂多糖(LPS)和20 μg/Lγ-干扰素(IFN-γ)诱导小胶质细胞极化为M1表型,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免疫荧光法鉴定M1型小胶质细胞。收取M1型小胶质细胞的上清液,用ExoQuick-TCTM试剂盒提取M1-exo,通过透射电镜及纳米颗粒粒径分析(NTA)观察外泌体形态,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外泌体标记蛋白白细胞分化抗原(CD9、CD63)的表达。将生长良好的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N2a分为6组:C组细胞常规培养;O组糖剥夺3 h后复糖复24 h制备N2a细胞糖剥夺/复损伤模型;E组的N2a细胞糖剥夺3 h后复糖复并与M1-exo共培养24 h;NC组、M组和I组分别构建阴性对照、过表达和敲低微小RNA-20a-5p(miR-20a-5p)的M1-exo,通过qPCR检测转染是否成功。NC组、M组和I组N2a细胞糖剥夺3 h后,与转染后的M1-exo共培养24 h后检测各项指标。采用细胞增殖检测试剂(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qPCR法检测miR-20a-5p表达。结果与M0型小胶质细胞相比,M1型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D3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荧光强度及其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CD32(荧光强度):36.919±1.541比3.533±0.351,CD32 mRNA(2-ΔΔCt):4.887±0.031比1.003±0.012,CD32/β-actin:2.663±0.219比1.000±0.028;iNOS(荧光强度):29.513±1.197比7.933±0.378,iNOS mRNA(2-ΔΔCt):4.829±0.177比1.000±0.016,iNOS/β-actin:1.991±0.035比1.000±0.045;均P<0.01〕,证明M1型小胶质细胞被成功激活。电镜下可见M1-exo为圆形或卵圆形囊泡状小体,并有明显膜性结构,直径范围约100 nm。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M1-exo表达特异性CD63和CD9蛋白。与C组比较,O组N2a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和miR-20a-5p的表达明显升高〔细胞活力(A值):0.540±0.032比1.001±0.014,细胞凋亡率:(19.857±0.910)%比(13.508±0.460)%,miR-20a-5p(2-ΔΔCt):5.508±0.291比1.033±0.101,均P<0.01〕。与O组比较,E组N2a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和miR-20a-5p表达进一步升高〔细胞活力(A值):0.412±0.029比0.540±0.032,细胞凋亡率:(31.802±0.647)%比(19.857±0.910)%,miR-20a-5p(2-ΔΔCt):8.912±0.183比5.508±0.291,均P<0.01〕,说明M1-exo进一步加重了糖剥夺/复后N2a细胞的损伤。与E组比较,M组N2a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和miR-20a-5p表达明显升高〔细胞活力(A值):0.311±0.028比0.412±0.029,细胞凋亡率:(36.343±0.761)%比(31.802±0.647)%,miR-20a-5p(2-ΔΔCt):32.348±0.348比8.912±0.183,均P<0.01〕;而I组N2a细胞活力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和miR-20a-5p表达明显下降〔细胞活力(A值):0.498±0.017比0.412±0.029,细胞凋亡率:(26.437±0.793)%比(31.802±0.647)%,miR-20a-5p(2-ΔΔCt):6.875±0.219比8.912±0.183,均P<0.01〕。E组与NC组N2a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和miR-20a-5p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1-exo加重糖剥夺复后神经元的损伤,这一损伤作用可能与其载的miR-20a-5p有关。

  • 标签: 外泌体 小胶质细胞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糖剥夺/复氧 神经元损伤 微小RNA
  • 简介:摘要近年来,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不断加快,市场上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科技正在改善我们的生活。本文主要设计提出了一种新型便携设备——行李箱助器。该设备的设计理念起源于人们在火车站、宿舍楼、居民楼等人流量多的地方当提携重物时往往很是吃力,尤其是上下楼层时,重物的运输很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设计一种设置在坡道上的“行李箱助器”来方便人们运输和提携重物,从而节省人力,提高了人们出行的舒适性。

  • 标签: 运输 方便 发动机 齿轮 挂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监护室(ICU)疗患者高血症发生情况,并分析诱发ICU疗患者高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收治的343例疗患者。统计ICU疗患者高血症发生情况,将发生高血症的ICU疗患者纳入发生组,未发生高血症的ICU疗患者纳入未发生组,并设计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分析ICU疗患者高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343例ICU疗患者中发生高血症127例,发生率为37.03%。发生组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APACHE-Ⅱ评分)、疗方式、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APACHE-Ⅱ评分低、面罩吸氧、合并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是ICU疗患者高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ICU疗患者发生高血症的风险较高,其中年龄≥60岁、APACHE-Ⅱ评分低、面罩吸氧、合并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可能是ICU疗患者高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氧疗 高氧血症 面罩吸氧 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由于航海环境的高风险性,海员在航海中会面临诸多危险,并可能患上各类疾病。其中中毒就是在航海高压环境下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中毒会对人体诸多器官、组织、细胞、活性物质和酶等产生影响和危害并表现出相应症状,对海员履行正常工作及保持身体健康都有较大威胁。预防中毒的关键在于对中毒机制的研究,诸多因素互相影响使得中毒机制更为复杂多变。加强对中毒的研究和认知,是保护航海人员生命健康的重要途径。作者对中毒的临床症状、发生机制及近年来航海环境中毒的预防治疗措施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航海环境 氧中毒 机制 预防治疗
  • 简介:摘要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恰当的呼吸支持及实时准确的血评估是早产儿救治中的重要任务,减少缺氧发作及避免过度疗可有效改善早产儿病死率及远期预后。近年研究发现,脉搏饱和度直方图通过连续监测24 h血情况绘制直方图,直观反映呼吸支持早产儿在目标饱和度范围内的时间比例以及缺氧、过氧饱和的时间比例,为临床调节呼吸支持参数及呼吸支持方式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就极早早产儿目前呼吸支持及脉搏饱和度直方图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极早早产儿 呼吸支持 脉搏氧饱和度直方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化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唇大型复杂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同一课题组应用血管化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下唇大型复杂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股前外侧皮瓣用于恢复缺损的组织,重建下唇外形,阔筋膜与余留的口轮匝肌形成"闭环"结构进行动力性重建。术后每2~3个月随访1次,观察皮瓣存活情况、唇部外形、张闭口及饮水等情况。结果共纳入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6~63岁,2例为下颌骨鳞状细胞癌侵犯下唇,1例为下唇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后,1例为下唇鳞状细胞癌。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下唇的修复重建,移植皮瓣面积18 cm×7 cm~26 cm×8 cm,两端携带(5~8) cm ×1 cm的阔筋膜,皮瓣均全部存活。术后随访时间6~80个月,患者下唇外形良好,张口度2~3横指,闭口时能完全密封,饮水达到基本不漏水。结论血管化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皮瓣可对下唇大型复杂缺损进行外形修复及动力性重建,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外科皮瓣 大型唇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 阔筋膜 动力性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氧水平依赖(BOLD)-MRI在母体高情况下评估胎盘合状态改变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10月至2020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超声提示胎盘正常的单胎妊娠孕妇22例,行BOLD-MRI检查,检查前带好吸氧面罩,检查时间10 min,前3 min吸入空气,后7 min持续吸入纯度大于90%的氧气(流速12 L/min)。测量并计算出吸氧前3 min及吸氧末期最后3 min的胎盘整体、胎盘胎儿侧、胎盘母体侧以及母体肾脏的BOLD信号的平均值,计算吸氧前后BOLD信号改变值ΔBOLD。胎盘和母体肾脏吸氧前后BOLD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胎盘整体、胎盘胎儿侧、胎盘母体侧的ΔBOLD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吸氧前后胎盘整体、胎盘胎儿侧、胎盘母体侧BOL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2、P<0.001,t=-4.73、P<0.001,t=-3.57,P=0.002)。母体肾脏吸氧前后的BOL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P=0.740)。胎盘整体、胎盘胎儿侧及胎盘母体侧的ΔBOLD值分别为(12.8±2.2)%、(15.1±2.7)%和(6.4±1.3)%,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9,P=0.015)。两两比较胎盘整体与胎盘胎儿侧的ΔBOL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0),胎盘整体与胎盘母体侧(P=0.037)、胎盘胎儿侧与胎盘母体侧(P=0.005)的ΔBOLD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母体高状态下胎盘的BOLD信号明显增高,胎盘胎儿侧改变较母体侧更明显。BOLD-MRI技术具有半定量实时评估胎盘合功能的潜能。

  • 标签: 胎盘 磁共振成像 血氧水平依赖 氧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外源性胆绿素对糖缺失-复复糖损伤PC12细胞Lita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PC12细胞以1×104个/孔的密度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培养3 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8):对照组(C组)、糖缺失-复复糖组(OGD/R组)和胆绿素组(BV组)。C组37 ℃培养箱(95%空气+5%CO2)中培养6 h;采用无糖培养基,37 ℃培养箱(95%N2+5%CO2)中培养2 h后将培养基更换为正常培养基,37 ℃培养箱(95%空气+5%CO2)继续培养的方法制备PC12细胞糖缺失-复复糖模型,BV组于复复糖即刻加入2 μg/ml胆绿素孵育。于复复糖6 h时每组随机取6孔,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Litaf及其mRNA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TNF-α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OGD/R组Litaf及其mRNA表达上调,上清液TNF-α浓度升高(P<0.05);与OGD/R组比较,BV组Litaf及其mRNA表达下调,上清液TNF-α浓度降低(P<0.05)。结论外源性胆绿素减轻PC12细胞糖缺失-复复糖损伤的机制与抑制Litaf表达上调,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 标签: 胆绿素 PC12细胞 低氧 Litaf
  • 简介:摘要目的自制一种新型简易呼吸器,观察呼吸器对重型和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疗效果。方法基于新冠肺炎具有传染性的特殊性和院感的要求,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的医护人员设计出一种新型简易呼吸器,并于2020年2月15日至3月15日援鄂期间用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肿瘤中心收治的22例需要疗的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新型简易呼吸器包含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呼吸器:ZL 2015 2 0410623.6,一种流体开关及吸氧装置:ZL 2017 2 0873509.6),主要由麻醉面罩、过滤器(人工鼻暂替)、L型连接管、软性呼吸囊、连接管和弹性固定带组成。使用时,用弹性固定带将麻醉面罩固定于患者口鼻处,将连接管插入表接口,调整流量为6~10 L/min,待软性呼吸囊充满后立即打开L型连接管上的排气口,排放体内二氧化碳和多余的氧气;调低氧流量至2~3 L/min,通过软性呼吸囊起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RR),并随时调整流量。观察患者应用新型简易呼吸器前后脉搏血饱和度(SpO2)、RR和心率(HR)的变化,并收集部分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结果22例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应用新型简易呼吸器10 min后SpO2即较应用前明显升高(0.994±0.007比0.952±0.017,P<0.01),RR即较应用前明显降低(次/min:27.59±3.63比29.64±3.81,P<0.01);应用1 d后,各指标进一步改善。接受血气分析的13例患者经血气分析均提示无二氧化碳蓄积现象。结论新型简易呼吸器可显著改善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疗效果,同时可通过过滤器过滤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减少气溶胶的形成,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氧疗 呼吸 新型简易呼吸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我国为发展中国家,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然而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肿瘤的发病率一直位居前三位,在全民健康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关爱肿瘤患者,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通过举办公益讲座——名医大讲堂,建立家庭扶贫病房,通过建立"云端医疗"——微信群以及通过肿瘤宣传周发放宣传册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上述方法有创意、可评估、可持续,以后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多的帮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负离子监测技术与方法,并着重探讨了主要景区负离子监测结果,后针对阿尔山市负离子开发应用提出可行性建议,仅供参考。

  • 标签: 阿尔山市 负氧离子 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不适合常规高压(HBO)治疗的患者,探讨0.13 MPa HBO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对143位患者进行微高压治疗(mHBOT),升、降压各10 min,稳压阶段吸纯氧(2次,每次30 min,休息5 min)。结果143例患者中有2例痊愈,19例患者病情明显改善,82例病情好转,无效40例,总有效率72.0%。结论mHBOT对突发性耳聋、脑梗死、脑出血、脑外伤、颈腰椎病术后等缺氧缺血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mHBOT是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的临床应用基本模式之一。

  • 标签: 微高压氧 突发性耳聋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hsa_circ_0081596在人神经细胞糖剥夺/复糖复(OGD/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培养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5代以内)分为4组(n=20):对照组(C组)、OGD/R组(O组)、OGD/R+小干扰RNA(siRNA)组(S组)、OGD/R+siRNA阴性对照组(I组)。C组细胞在37 ℃、5%CO2正常条件下培养,O组细胞铺于6孔板或96孔板待完全贴壁,糖剥夺4 h后复糖复24 h制备OGD/R损伤模型。S组和I组分别转染hsa_circ_0081596 siRNA及其阴性对照,72 h后建立OGD/R模型。采用qRT-PCR法测定hsa_circ_0081596和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发测定Fis1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确定细胞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C组比较,O组hsa_circ_0081596、Fis1及其mRNA表达上调,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升高(P<0.05);与O组比较,S组hsa_circ_0081596、Fis1表达下调,细胞存活率升高,凋亡率降低,I组hsa_circ_0081596、Fis1表达上调,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升高(P>0.05)。结论hsa_circ_0081596可通过上调Fis1表达参与人神经细胞OGD/R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 标签: RNA 环状 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鼻自制咽部给导管供对扁桃体手术患儿安全窒息时间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扁桃体手术患儿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 ~ 6岁,体重10~20 kg,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n=30):经鼻自制咽部给导管供组(NO组)和对照组(C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麻醉诱导后行面罩通气,当呼出气浓度(CETO2)达90%以上后移除面罩。NO组经鼻置入自制给导管至口咽部,连接湿化瓶并经其提供10 L/min的纯氧直至气管插管成功。患儿置入可视喉镜进行检查,以模拟困难气道。当SpO2≤95%或安全窒息时间达600 s时停止窒息观察,快速气管插管成功后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记录安全窒息时间(移除面罩至SpO2降到95%的时间)、停止面罩通气时CETO2和停止面罩通气后SpO2最低值。分别于入室时、窒息开始即刻和气管插管成功即刻,记录HR和MAP;于窒息开始即刻和气管插管成功即刻记录SpO2和PETCO2,计算PETCO2升高速度,同时测量胃窦部横截面积。记录置入自制咽部给导管时鼻腔出血、鼻腔干燥和术后咽部不适等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NO组安全窒息时间延长,PETCO2升高速度降低,停止面罩通气后SpO2最低值升高,气管插管成功即刻HR增快,MAP、SpO2和PETCO2升高(P<0.05),停止面罩通气时CETO2和各时点胃窦部横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组患儿置入自制咽部给导管时均未见鼻腔出血、鼻腔干燥和术后咽部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经鼻自制咽部给导管供可延长扁桃体手术患儿安全窒息时间。

  • 标签: 氧吸入疗法 呼吸暂停 低氧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饱和度(RrSO2)和腹部局部饱和度(A-rSO2)在婴幼儿心脏手术中的变化规律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连续选取2019年4-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体外循环(CPB)下行房间隔缺损和/或室间隔缺损修补的患儿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2~13个月,体质量4.5~10.0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应用近红外线分光仪的探头分别固定于患儿右肾体表定位处和肚脐下方1 cm,术中持续监测患儿RrSO2和A-rSO2。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后(T0),体外循环开始即刻(T1),阻断升主动脉后5 min(T2),体温最低时(T3),开放升主动脉后5 min(T4),停机后5 min(T5)的RrSO2、A-rSO2、平均动脉压(MAP)、鼻咽温等参数的变化。记录术中CPB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等相关情况。记录围术期(术后)急性肾损伤(AKI)、胃肠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术后首次开始进食时间等相关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例患儿,患儿RrSO2和A-rSO2基础值分别为(70.00±7.50)%、(70.70±11.29)%。与T0比较,患儿RrSO2和A-rSO2在T1时下降,在T2、T3、T4时逐渐升高,在T5时恢复至T0水平。患儿RrSO2和A-rSO2在T0、T1、T2、T3、T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儿A-rSO2与RrSO2呈正相关(r=0.806,P<0.01),RrSO2和A-rSO2均与MAP呈正相关(r=0.565、0.605,均P<0.05),与鼻咽温均呈负相关(r=-0.365、-0.331,均P<0.05)。其中,术后发生AKI患儿3例,AKI总体发生率10%(3/30例)。与T0比较,患儿RrSO2值在T1、T2、T3、T4时明显降低(P<0.05)。术后发生胃肠功能滞后患儿6例,胃肠功能滞后总体发生率20%(6/30例)。胃肠功能滞后患儿A-rSO2值在T0~T5明显低于未发生胃功能滞后患儿(P<0.05)。结论作为一种新型无创监测手段,近红外线光谱技术在婴幼儿简单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术围术期肾功能和肠道功能的监测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 标签: 肾氧饱和度 腹部局部氧饱和度 心脏手术 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