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例67岁男性患者因肝癌术后复发给予信利单抗(200 mg静脉滴注、1次/3周)免疫治疗,疗效及耐受性良好。用药12次后患者胸腹部及四肢散发皮疹,色鲜红,伴瘙痒。口服氯雷他定及外用卤米松乳膏后,患者皮疹稍好转。继续应用信利单抗2次,患者皮疹未见明显扩散。继续使用信利单抗第3次后,患者突发全身大面积皮疹,迅速发展为水疱、溃疡,皮肤有渗血及渗液,伴瘙痒和疼痛。诊断为药疹,考虑可能为信利单抗诱发。停用该药,给予甲泼尼龙60 mg静脉滴注、1次/d,并予抗过敏、抗感染、保护黏膜、皮肤护理等治疗1周,患者皮疹病情反复;增加甲泼尼龙剂量治疗1周,患者病情未缓解且出现消化道出血。患者肝癌术后,伴低蛋白血症、肝功能不全,且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虽给予积极治疗措施,仍抢救无效死亡。

  • 标签: 程序性细胞死亡1受体 药疹 信迪利单抗
  • 简介:摘要1例69岁女性患者因左肺腺癌术后复发采用免疫治疗,予信利单抗200 mg静脉滴注,1次/21 d。患者无糖尿病史,治疗前血糖正常。首次静脉滴注信利单抗3 d后,患者感口干和乏力,10 d后症状加重,伴恶心,实验室检查示随机血糖27.0 mmol/L,给予降糖治疗。静脉滴注信利单抗第29天,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示空腹、餐后1、2和3 h血糖水平均高于参考值上限,C肽和胰岛素均低于参考值下限,尿常规示酮体(±),葡萄糖(++++),考虑为信利单抗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降糖方案经多次调整,最终确定为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12 U皮下注射、早晚餐前,14 U午餐前;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12 U皮下注射、睡前;5 d后患者口干、乏力、恶心等症状消失,空腹血糖4.8~5.8 mmol/L,餐后血糖7.8~8.7 mmol/L;尿常规检查示酮体及葡萄糖均为阴性。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自身免疫疾病 信迪利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贝沙坦氢氯噻嗪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8例,按照用药方案将其分为贝沙坦氢氯噻嗪组(57例)和氨氯地平组(61例)。贝沙坦氢氯噻嗪组给予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氨氯地平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变化、血压变异性、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及不良反应。结果贝沙坦氢氯噻嗪组临床疗效为94.74%(54/57),高于氨氯地平组的81.96%(50/61),P<0.05。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夜间睡眠SBP与DBP最低值、晨起2 h内SBP与DBP平均值、24 h内SBP与DBP变异性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氨氯地平组24 h内SBP、DBP变异性均低于贝沙坦氢氯噻嗪组(P均<0.05)。治疗3个月,两组HBV、LBV、PV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贝沙坦氢氯噻嗪组低于氨氯地平组(t=0.017、0.016、0.025,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048,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采用贝沙坦氢氯噻嗪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中苯磺酸氨氯地平疗效相对稳定,贝沙坦氢氯噻嗪对血液状态的改善效果更好。

  • 标签: 高血压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苯磺酸氨氯地平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1例52岁男性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接受信利单抗200 mg静脉滴注、第1天,安罗替尼胶囊12 mg口服、1次/d,服用14 d;21 d为1个周期。治疗第3个周期实验室检查示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0.08 mU/L,未予干预;治疗第5个周期,游离甲状腺素(FT4)11.45 pmol/L,TSH 8.19 mU/L,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予左甲状腺素钠片50 μg口服、1次/d,56 d后复查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第8个周期治疗第3天,患者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恶心、呕吐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示血pH 7.02、β-羟丁酸6.740 mmol/L,随机血糖66.0 mmol/L,提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停用信利单抗及安罗替尼并予补液、胰岛素等治疗,11 d后酮体转阴,空腹血糖5.8 mmol/L。约2周后实验室检查示糖化血红蛋白7.8%,空腹及早餐后2 h血清C肽均<0.01 nmol/L,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及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自身抗体均阴性,符合暴发性1型糖尿病(T1DM)特征。停用信利单抗及安罗替尼第32天晨,实验室检查示皮质醇50.7 nmol/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2.73 pmol/L,提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考虑患者为信利单抗致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APS)Ⅱ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暴发性T1DM,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糖皮质激素治疗9个月后复查,皮质醇8:00、16:00和24:00分别为16.6、79.4和17.2 nmol/L,ACTH 1.12 pmol/L。患者仍需接受替代性激素维持治疗。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多内分泌腺疾病,自身免疫性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信迪利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固肾健脾化湿汤结合贝沙坦治疗DN脾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1月-2020年9月本院97例D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贝沙坦,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固肾健脾化湿汤。2组均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评分,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BUN、SCr水平,ELISA 法检测血清IL-6、TNF-α、CRP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8%(45/49)、对照组为75.0%(36/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P=0.02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t=29.75,P<0.01),血清BUN[(4.49±0.68)mmol/L比(5.16±0.61)mmol/L,t=5.11]、SCr[(63.42±4.09)μmol/L比(69.01±4.35)μmol/L,t=6.52]水平及UAER[(72.58±5.88)μg/min比(85.63±6.49)μg/min,t=10.44]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IL-6、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9.44、7.24、18.08,P<0.01)。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7/48)、研究组为16.3%(8/4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P=0.812)。结论固肾健脾化湿汤结合贝沙坦可有效改善DN患者的肾功能,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脾肾两虚 固肾健脾化湿汤 厄贝沙坦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摘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是免疫治疗中一种罕见不良反应,其进展快、死亡率高。本文报道1例晚期鳞状细胞肺癌在使用信利单抗免疫治疗后出现TEN致死亡的病例。TEN需引起临床医生广泛关注,做到早期诊断、规范治疗。

  • 标签: 肺肿瘤 肿瘤,鳞状细胞 信迪利单抗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利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老年晚期复发转移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宣城市中心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74例老年晚期复发转移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研究组接受信利单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持续治疗2个周期,随访1年。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外周血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临床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35.1%(13/37)比13.5%(5/37)、67.6%(25/37)比43.2%(16/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0,P=0.030;χ2=4.43,P=0.035)。两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CEA、SCC-Ag、CYFRA2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乏力、蛋白尿、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年后,研究组生存20例,1年总生存(OS)率为54.1%;对照组生存10例,1年OS率为28.6%;两组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P=0.044)。结论信利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老年晚期复发转移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效果较好,该方案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近期生存率,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食管鳞状细胞癌 老年人 治疗结果 信迪利单抗 阿帕替尼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信利单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顺铂加紫杉醇或顺铂加5-氟尿嘧啶)作为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一线治疗的效果。设计多中心、随机、双盲、Ⅲ期临床研究。背景2018年12月14日至2021年4月9日,国内66家研究中心,国外13家研究中心。受试者659例未曾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成年(≥18岁)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干预受试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组,每3周接受1次信利单抗或安慰剂(体重<60 kg者3 mg/kg,体重>60 kg者200 mg)与顺铂75 mg/m2和紫杉醇175 mg/m2的联合治疗。本研究经修订,允许研究者选择顺铂联合紫杉醇或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800 mg/m2,第1~5天连续输注给药)化疗方案。主要结局指标所有患者和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表达联合阳性评分≥10的患者总生存期。结果659例患者随机分配至信利单抗(n=327)或安慰剂(n=332)联合化疗组。659例患者中有616例(93%)接受了信利单抗或安慰剂与顺铂和紫杉醇联合治疗,有43例(7%)接受了信利单抗或安慰剂与顺铂和5-氟尿嘧啶联合治疗。期中分析显示,在所有患者(中位总生存期16.7 vs 12.5个月,风险比0.63,95%可信区间0.51~0.78;P<0.001)和联合阳性评分≥10的患者(17.2 vs 13.6个月,0.64,0.48~0.85;P=0.002)中,信利单抗联合化疗组的总生存期均优于安慰剂联合化疗组。与安慰剂联合化疗相比,信利单抗联合化疗显著延长了所有患者(7.2 vs 5.7个月,0.56,0.46~0.68;P<0.001)和联合阳性评分≥10患者(8.3 vs 6.4个月,0.58,0.45~0.75;P<0.001)的无进展生存期。信利单抗联合化疗组出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患者人数为321/327例(98%),安慰剂联合化疗组为326/332例(98%)。在信利单抗联合化疗组和安慰剂联合化疗组中,3级及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60%(196/327)和55%(181/332)。结论与安慰剂相比,信利单抗联合顺铂加紫杉醇作为一线治疗显著改善了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信利单抗联合顺铂加5-氟尿嘧啶也显示出类似的获益。临床试验注册ClinicalTrials.gov NCT03748134。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