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程之范(1922—2018)是中国当代著名医史学家和医教育家。先后担任《中华医杂志》副总编辑、总编辑和名誉总编辑,与医史学家共同努力,将《中华医杂志》发展为中国医学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程之范在《中华医杂志》总计发表论文46篇,青年和中年时期发表的论文侧重于西医史研究,晚年将研究的重心转移到医学教育和中西比较医学史研究。程之范毕生致力于医学教学与科研,关心《中华医杂志》发展,为中国医学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程之范 医史学家 医史教育家 《中华医史杂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类天花样人畜共患病。人感染猴痘既往因流行区域局限,在非洲以外国家的聚集性或单病例发病均为零星发生。但最近欧美国家暴发的猴痘疫情,因传播方式和规模不同以往,引起广泛关注。既往该病在儿童中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但随时间推移,该倾向似乎出现一些变化。鉴于目前全球多国猴痘疫情暴发及病例数不断增加,不应低估猴痘的公共卫生重要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1956年医学高级师资进修班是在新中国初期“学习苏联”进行教学改革、“团结中西医”、实行“双百方针”的历史背景下,由卫生部直接推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举办的第一次系统的医学高级师资培训,进修班教学安排合理,师资阵容强大,取得了良好效果。尽管结业后只有少数学员长期专职从事医学教学研究工作,但依然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促进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高等院校医学的教学与研究,为今天开展医学师资培训及教学研究带来了宝贵启示。

  • 标签: 医学史 师资培训 医学教育
  • 简介:摘要中国近代口腔医学史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口腔医学作为医学与口腔医学教育研究的分支,对其研究多为通史性研究,但其医学知识的传播与体系、发展历程与社会关系等问题,当下均未能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对中国近代口腔医学的研究现状、内容特征进行分类总结,以期思考与创新口腔医学的研究方法,从实证与文化性互证的角度推动口腔医学史研究,启发对口腔医学教育的重视。

  • 标签: 医学史 近代中国 口腔医学史 研究现状 研究内容 实证研究 文化特征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既往开胸心脏手术(previous open heart surgery,POHS)可能给心脏移植受者带来的一些潜在风险。旨在能够更好的帮助手术医生规避围手术期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为有POHS的心脏移植受者提供更佳诊疗方案。

  • 标签: 心脏移植 开胸心脏手术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前益肾活血法及孕后固肾安胎法中医药序贯干预对肾虚型自然流产(spontaneous abortion,SA)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15年2月-2020年7月41例肾虚型SA患者并设为观察组,另选42例本院产检无SA的健康孕妇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孕前给予益肾活血法及孕后给予固肾安胎法中医药序贯干预,对照组孕前孕后未进行任何中医药干预。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记录患者孕育期当月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B超监测孕12周NT值;孕30 d+、40 d+、50 d+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D-二聚体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孕酮、雌二醇、hCG水平;观察2组足月分娩、早产、流产情况,比较成功分娩率及足月分娩率。结果孕30 d+、40 d+、50 d+,2组血清孕酮、雌二醇、HC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12周N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功分娩率为90.2%(37/41)、足月分娩率为85.4%(35/41),对照组成功分娩率为100.0%(42/42)、足月分娩率为95.2%(40/42),2组成功分娩率、足月分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孕前益肾活血法及孕后固肾安胎法,以中医药序贯干预可明显改善肾虚证SA患者的妊娠结局。

  • 标签: 流产,自然 肾虚证 肾虚血瘀证 序贯法 中医药疗法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既往有移植未孕患者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活检筛查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时机。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既往有胚胎移植未孕患者,在下次冻融胚胎移植助孕前行或未行门诊宫腔镜检查同时子宫内膜活检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0 218例。根据是否行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活检分为宫腔镜组(1848例)与对照组(8370例),并根据既往胚胎移植未孕次数进行组间比较。以活产率为主要终点指标,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既往有2次或3次胚胎移植未孕患者慢性子宫内膜炎发生率较既往仅有1次胚胎移植未孕的患者高[47.3%(490/1035)、44.5%(182/409)比34.7%(140/404),P=0.002];既往不同移植未孕次数宫腔镜异常表现比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胚胎移植未孕1次或2次患者,在下次冻融胚胎移植前是否行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活检对活产无明显影响(OR=1.158,95% CI=0.870~1.542,P>0.05;OR=0.950,95% CI=0.729~1.238,P>0.05),但既往胚胎移植未孕3次患者,在下次冻融胚胎移植前行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活检是活产的保护因素(OR=1.703,95% CI=1.008~2.876,P=0.047)。结论在B超未提示子宫内膜或宫腔形态异常情况下,有2次或以上移植未孕患者可考虑通过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活检筛查慢性子宫内膜炎以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慢性子宫内膜炎 反复着床失败 冻融胚胎移植
  • 作者: 苏宇 湛浩然 孙鑫 陈茹 孙丽 郝金娟 张效鹏 田雨 陈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2年第09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 100069,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北京 100021,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 100021,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42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球现有结直肠癌家族高危人群筛查指南的更新进展及推荐意见进行系统总结和评价。方法以“结直肠癌”“筛查”“指南”“共识”“推荐”“家族”以及“colorectal cancer”“screening”“guideline”“recommendation”“family history”为关键词,并补充其自由词,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并且同时检索官网刊登的结直肠癌筛查指南/共识作为补充,语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截至2022年5月24日,共20篇有效文献。对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针对家族人群的推荐意见等进行摘录整理及汇总描述。结果在20篇文献中,大多数国家/地区/机构根据结直肠癌家族人群的亲属关系等级,对筛查起止年龄、筛查方式及筛查周期提出建议。多数指南针对有1例60岁前患结直肠癌一级亲属的人群,推荐筛查起始年龄为40岁或比患病亲属诊断年龄提前10年,推荐的筛查方式多为结肠镜。结论目前全球多数结直肠癌家族高危人群筛查指南主要针对一级亲属家族、以结肠镜作为主要筛查方式。本文将为我国针对结直肠癌家族高危人群筛查策略的更新提供参考依据,进而完善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实践。

  • 标签: 结直肠癌 筛查 指南 系统综述 家族史 全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中外消化内镜微创切除领域近十年的发文现状及趋势。方法在 Web of Science 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2011-01-01—2021-07-17消化内镜微创切除领域文献,采用VOSviewer 1.6.11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国家、机构、作者及关键词的聚类及时序进行分析,绘制对应的循证可视化图谱,分析国家、学术机构、研究者间合作关系,比较中、英文数据库研究主题差异,预测未来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结果共纳入22 834篇英文文献及4 636篇中文文献,近十年来中、英文文献数目均稳步增长,均以学科专业杂志载文较多。发表文献数量以中日韩及美国较多,均超过2 000篇;日本国立癌症中心发文497篇,是发文最多的机构。发文学术机构间的合作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机构及学者间的合作有待加强。关键词聚类方面,中、英文文献的研究领域聚类相比差异不大,中文文献多出内镜护理与配合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相关聚类。中、英文关键词时序分析显示,内镜外科、隧道技术和黏膜下肿瘤可能是热点及发展方向。结论中外消化内镜微创切除经历了蓬勃发展的十年,文献数量持续增加,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逐步提高。中文文献聚焦主题的先进性与英文文献基本持平,也展现出一定的中国特色。未来应加强区域间合作,重点关注热点方向。

  • 标签: 文献计量学 循证可视化 消化内镜 微创切除
  • 简介:摘要李经纬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医文献学专家,1958年拜陈邦贤为师,从事相关科研工作,与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曾有多次交流。20世纪80年代,李经纬作为医学史研究领域的代表与泰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他先后参加了1983年泰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会、1984年美国科学促进会150周年学术会议、1985年日本医史学会第86届学术年会,以及1990年英国举办的国际中国科技史学术会议等活动,与满晰博、宫下三郎、吴燕和等国外学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李经纬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学术交流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 标签: 医史学 国际学术交流 陈邦贤 李约瑟 宫下三郎 李经纬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激光光凝(LP)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患儿的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mGCIPL)厚度变化差异。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于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且有LP和IVR治疗的ROP患儿35例7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8例36只眼,女性17例34只眼;年龄(5.54±1.04)岁。根据接受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LP组、IVR组,分别为18例36只眼和17例34只眼。两组患儿年龄(t=-1.956)、性别构成比(χ2=0.030 )、出生胎龄(t=-1.316)、出生体重(t=-1.06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0.862、0.197、0.297)。所有患眼均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采用Cirrus HD-OCT 5000的黄斑立方体512×128模式对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的14.13 mm2椭圆环形区域进行扫描,设备自带软件获得上方、下方、颞上、颞下、鼻上、鼻下6个扇形区以及平均、最小mGCIPL厚度。两组间mGCIPL厚度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GCIPL厚度与年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LP组比较,IVR组上方、下方、颞上、颞下、鼻上、鼻下区域以及平均、最小mGCIPL厚度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84、6.719、7.682、7.697、5.151、5.008、7.148、6.581,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GCIPL厚度与年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接受IVR治疗的ROP患儿mGCIPL厚度较接受LP治疗者更薄。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 激光凝固术 血管生成抑制剂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