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非电导是非电导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影响非电起爆器材发展和技术革新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轰理论,分析了管内轰波是沿管道不断反应并不断向前稳定传播的轰过程,得出了轰波稳定传的原因是超前空气冲击波的主导作用,管壁薄层炸药的能源供给,管道内冲击波反射效应三者相互反馈的结果。同时结合高速摄影技术,对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得到了轰波稳定传播的结构模型,并对各反应区进行测量和分析。

  • 标签: 导爆管 传爆机理 传爆性能 爆轰波结构
  • 简介:[摘要]2016年2月21日晚,元宵节前夜,广州白云区太和镇一出租屋内,两名江西籍女租客疑因储水式热水器漏电而触电身亡。事发时一名女租客疑正在冲凉,触电后同屋另一名女子试图施救也被电击身亡。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即对在安装过程中如何有效预防锅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指导大唐宁德发电厂一期工程#3机组超临界直流锅炉本体安装的实践,机组的试运和移交后的生产运行都表明达到了有效预防爆的目的。

  • 标签: 安装过程锅炉爆管预防
  • 简介:摘要文章以某600MW超临界W型火焰锅炉为例,对其运行一年中出现水冷壁的现象进行介绍和详细分析,并且在分析原因之后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报道1例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更换双J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在斑马丝引导下将双J置入回肠,导致输尿管回肠瘘。提示当输尿管出现扭曲、狭窄以及炎症时,输尿管腔内不规范的操作导致输尿管穿孔的风险较高。规范化诊治以及合适的丝选择可以降低输尿管穿孔的风险。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双J管 斑马导丝 输尿管穿孔 输尿管肠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丝意外嵌顿右心房的紧急处理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行颈内静脉穿刺置时发生丝意外嵌顿右心房的5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完全嵌顿患者均在丝送入颈内静脉约20 cm时发现丝嵌顿,丝推送及回退均失败,丝无法移动;3例逆行性嵌顿患者丝可继续送入,但反复退至约18 cm处嵌顿。所有发生丝嵌顿患者,立即转至放射导管室行CT血管造影(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丝嵌顿部位,显示丝均嵌顿在右心房近瓣膜附近区域。DSA下分别采用丝取芯抽丝法、多功能血管造影(multipurpose angiography,MPA)导管丝末端套取法和手法丝调整术进行紧急处理。结果1例完全嵌顿患者采用离断丝取芯抽丝术成功治疗,DSA下颈内静脉重新穿刺置入临时导管。1例完全嵌顿和1例逆行性嵌顿患者采用MPA导管沿丝套取丝末端,使丝扭曲变形的"J"形末端完全进入导管后将丝随造影导管一起退出右心房;2例逆行性嵌顿患者在DSA下经过反复推进丝,旋转调整丝"J"形末端方向后再反复做丝退出操作后,顺利退出右心房;此4例患者在嵌顿丝取出后,利用保留的丝调整方向后重新置。结论颈内静脉穿刺置出现丝意外嵌顿右心房时,在DSA下通过离断丝取芯抽丝术、MPA导管丝末端套取术和手法调整术进行紧急处理,均能使丝解除嵌顿退出右心房,并顺利完成置,取得较好疗效。对丝完全嵌顿患者,MPA导管丝末端套取术的操作相对简单,并且安全有效。

  • 标签: 肾透析 导管,留置 颈静脉 导丝嵌顿 紧急处理
  • 简介:摘要肺是冲击波作用于机体最为敏感的靶器官之一。因其病情严重、发展迅速、病死率高的特点,肺震伤一直是军事医学领域广为关注的研究课题。正常生理状态下,机体促炎与抗炎、氧化与抗氧化、促进凋亡与抑制凋亡等处于动态平衡,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会导致肺震伤,这些动态平衡被打破,引起机体生理、生化、病理等发生改变,严重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甚至导致死亡。目前关于肺震伤的研究主要涉及毁伤模型、发病机制、病理学变化、干预治疗等方面,已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笔者从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凋亡等方面对肺震伤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肺震伤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寻求新的靶点。

  • 标签: 爆震伤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丝留置切割法对困难性胰狭窄再扩张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7年11月—2019年4月期间在南京鼓楼医院消化内科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胰支架置入失败,狭窄胰仅能允许丝通过并留置丝的慢性胰腺炎患者资料,探讨丝留置切割对于困难性胰狭窄的扩张作用,分析丝留置时间、再次ERCP胰支架置入成功率、术后淀粉酶水平、丝留置近期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共计5例患者ERCP术中胰狭窄扩张失败后留置丝,平均留置丝2.4 d后,再次行ERCP,胰狭窄部位均可成功扩张,并置入胰支架。并发症发生方面,仅有1例患者首次ERCP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经过对症治疗好转。结论丝留置切割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胰狭窄扩张新方法,对处理慢性胰腺炎胰困难性插管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胰腺炎,慢性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胰管狭窄 困难插管 导丝留置 狭窄再扩张
  • 简介:摘要头部震声综合征(EHS)是神经科比较容易漏诊误诊的一种睡眠障碍,长期存在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故EHS的早期准确识别、尽早干预非常重要。本文现从病因及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几个方面对近年来EH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加深临床同道对其的了解。

  • 标签: 头部爆震声综合征 异态睡眠 睡眠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时间点肺震伤小鼠肺蛋白质组学变化,探究肺震伤损伤机制。方法6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震后12 h组、24 h组、48 h组、72 h组及1周组(每组10只)。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动物实验室进行实验,利用自主研发的精准震装置建立小鼠肺震伤模型;通过大体观察和HE染色评价肺组织损伤情况;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小鼠肺组织蛋白进行定量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在此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蛋白质组学变化。结果肺震伤后,小鼠肺组织表面可观察到散在出血点,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多,24 h出血最为严重。HE染色可见震后12 h和24 h的肺泡正常组织结构消失,肺泡腔内弥漫性出血,大量炎细胞浸润,肺间质渗出液增多,肺泡壁增厚,肺泡腔萎陷融合。LC-MS/MS共鉴定到6 861个蛋白质,定量到608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在12、24、48、72 h及1周分别有227个、140个、202个、258个和71个差异蛋白。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分析得到包括细胞粘附、细胞外基质组织及胶原原纤维组织等130个生物进程子类,外泌体、细胞外基质及细胞质等66个细胞组分子类,以及细胞外基质结构组成、肌动蛋白结合及抗氧化活性等43个分子功能子类。KEGG分析共得到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黏着斑及PI3K-Akt信号通路等24个子类。结论小鼠肺震后早期不同时间点差异表达蛋白组合亦不同,损伤机制复杂,特别是12~24 h肺损伤最为严重,炎症反应显著。

  • 标签: 肺爆震伤 急性肺损伤 质谱 蛋白质组学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反向和正向两种丝置入方式在小体重婴儿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4月体重≤5 kg行超声介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的1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丝置入方式,分为丝正向置入组和反向置入组,每组按体重分为3个亚组,其中Ⅰ组:体重≤2 kg;Ⅱ组:2 kg<体重≤3 kg;Ⅲ组:3 kg<体重≤5 kg。比较正向置入组和反向置入组首次穿刺成功率、3次穿刺总成功率、穿刺成功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并进一步分析不同体重亚组婴儿两种丝置入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所有患儿均穿刺成功。反向置入组首次穿刺成功率、3次穿刺总成功率明显高于正向置入组,而总穿刺时间明显短于正向置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亚组分析中,Ⅰ组和Ⅱ组两个亚组中的反向导丝置入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3次总穿刺成功率均高于正向置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Ⅲ组中两种丝置入方式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3次总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向置入组相比,反向置入组近期出现局部血肿、远期出现血栓等并发症较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血气胸、误穿动脉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体重≤3 kg的婴儿行超声介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丝反向置入可提高置成功率,缩短置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小体重婴儿 导丝置入方向 超声引导 颈内静脉置管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反向和正向两种丝置入方式在小体重婴儿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4月体重≤5 kg行超声介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的1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丝置入方式,分为丝正向置入组和反向置入组,每组按体重分为3个亚组,其中Ⅰ组:体重≤2 kg;Ⅱ组:2 kg<体重≤3 kg;Ⅲ组:3 kg<体重≤5 kg。比较正向置入组和反向置入组首次穿刺成功率、3次穿刺总成功率、穿刺成功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并进一步分析不同体重亚组婴儿两种丝置入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所有患儿均穿刺成功。反向置入组首次穿刺成功率、3次穿刺总成功率明显高于正向置入组,而总穿刺时间明显短于正向置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亚组分析中,Ⅰ组和Ⅱ组两个亚组中的反向导丝置入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3次总穿刺成功率均高于正向置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Ⅲ组中两种丝置入方式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3次总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向置入组相比,反向置入组近期出现局部血肿、远期出现血栓等并发症较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血气胸、误穿动脉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体重≤3 kg的婴儿行超声介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丝反向置入可提高置成功率,缩短置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小体重婴儿 导丝置入方向 超声引导 颈内静脉置管术
  • 简介:摘要震伤是战场上的主要致伤原因,在民用领域和现代社会也时有发生。相比其他创伤,震伤对受害者造成的损伤更为复杂和严重。初级震伤是震伤中的常见类型,可造成多器官损伤且机制复杂,组织和血管内皮损伤及低灌注是大多数器官损伤的一致表现;但由于初级震伤较隐匿,早期不易及时发现,初级震伤后凝血功能及酸碱平衡变化研究可能为其早期的诊断和干预带来益处,从而改善震伤伤员的预后和病死率。目前国内外对初级震伤的研究多聚焦于单个器官损伤,缺乏对系统性凝血及酸碱平衡变化的探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些研究对于初级震伤早期诊断的提高和一线救治措施的优化都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初级震伤的致伤特点、流行病学、致伤机制及其与创伤性凝血病(TIC)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震伤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初级爆震伤 创伤性凝血病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思维图结合微信平台对化疗间歇期PICC置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初次行PICC置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单纯思维图组)和观察组2(思维图结合微信平台组)各30例。比较3组患者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干预后3组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分别为(137.23 ± 8.42)、(144.97 ± 6.43)、(148.20 ± 6.04)分,3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19.216,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1、对照组和观察组2、观察组1和观察组2,每2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997、-5.796、-2.008,均P<0.05)。3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得分分别为(76.50 ± 12.47)、(84.17 ± 10.67)、(90.87 ± 8.54)分,3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13.590,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1、对照组和观察组2、观察组1和观察组2,每2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559、-5.208、-2.685,均P<0.05)。结论思维图结合微信平台,可提高化疗间歇期PICC置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教育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PICC 思维导图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环形泪道支撑术治疗泪小断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医院眼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外伤性泪小断裂环形泪道支撑术修复断裂的泪小48例(48眼)的临床资料。术后3至6个月拔,之后随访3~6个月,分析治疗效果。结果随访期末,39眼治愈,7眼好转,2眼无效。有效率为95.83%(46/48),术后未见明显眼睑畸形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环形泪道支撑术修复泪小断裂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泪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断裂,泪小管 支撑管,环形 置管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良环形支撑术治疗深部泪小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2008年1月至2019年6月深部泪小断裂58例(58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泪小逆向置联合远端支撑缝线固定的改良环形硅胶支撑术。术后随访(53.36±27.43)个月。观察其效果。结果患者年龄9~76(39.52±14.86)岁,下泪小深部断裂52例,上泪小深部断裂5例,上下泪小均断裂1例。手术成功率为100%,未见相关并发症。结论以泪小逆向置联合远端缝线固定的改良环形支撑术治疗深部泪小断裂安全、有效。

  • 标签: 断裂,泪小管,深部 置管术,支撑管,泪道,逆行 环形,改良 效果,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泪小术治疗泪小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泪小阻塞患者共90例,根据泪小阻塞长度分为≥5 mm组(A组)与<5 mm组(B组),每组各45例。均行改良泪小术,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A组治愈29例(64.44%),有效10例(22.22%),无效6例(13.34%);B组治愈31例(68.89%),有效13例(28.89%),无效1例(2.22%),B组治疗效果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9, P=0.045)。结论改良泪小术治疗泪小阻塞临床效果确切,对阻塞长度<5 mm者疗效优于阻塞≥5 mm患者。

  • 标签: 置管术,泪小管,改良 阻塞,泪小管 效果,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