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专科护生实习前后导尿术的成绩,分析学校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该校参加实习前和实习后导尿术考核的护生,实习前后各60名护生参与导尿术,导尿术总分为100分,评分标准为该校制订的导尿术评分表,实习前后评分标准相同,对实习前后导尿术进行综合比较。结果导尿术的成绩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患者准备、查对、患者体位、操作流程、操作方法,口述的考核成绩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院校合作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学校教学和临床实践的衔接,统一操作用物、流程和方法;医院合理安排实习生科室轮转计划,加强临床带教老师的遴选、培训。

  • 标签: 导尿术 教学 临床实践 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思维导图引导的微课对中医内科实习学生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学习效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中医内科轮转的实习学生86人,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3)采用传统教学开展教学活动,研究组(n=43)采用思维导图引导的微课开展教学活动。对比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学习效率、综合能力评估结果。采用SPSS 21.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研究组理论成绩、技能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评定结果均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研究组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评定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习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综合能力各维度评估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思维导图引导的微课应用于中医内科实习带教中,对实习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与综合能力培养产生积极影响,考核成绩优异,学习效率高。

  • 标签: 思维导图 微课 中医内科 实习学生 考核成绩 评判性思维能力 学习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概念图结合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法对护理实习生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10月广元市中心医院接受的护理实习生67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TBL教学,研究组采用概念图结合TBL教学;对比两组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教学满意度。使用SPSS 22.0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研究组理论知识与期末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研究组求知欲、寻找真相、系统化能力、自信心等4个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教学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临床实践有应用价值、提高学习主动性、有助于理解教学内容、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及能够激发学习的竞争性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概念图结合TBL教学有利于护理实习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增加教学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实习生 概念图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 评判性思维 教学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护理实习生临床实习环境和共情能力的现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的影响因素,增加护理实习生的职业认同感。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在成都市某5所三甲医院中抽取100名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含自制的一般情况表、临床实习环境评价量表、用来测量临床医务人员的杰弗逊共情量表(JSE-HP)中文版,并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100%。在JSE-HP中,护理实习生总分均值为(109.23±13.07)分,处于高水平。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护理实习生临床实习环境总分与共情能力总分存在正相关(r=0.355,P<0.05),说明临床实习环境影响护理实习生的共情能力。不同学历、是否自愿选择护理专业对护理实习生的共情能力没有显著影响(P>0.05),是否为独生子女对护理实习生的共情能力有显著影响(P<0.05,t=8.909)。结论护理实习生的共情能力处于高水平,对于临床实习环境的评价越低,共情能力也就越低,非独生子女共情能力高于独生子女。

  • 标签: 护理实习生 临床实习环境 共情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泸州市3家三甲医院护理实习实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满意度问卷、《临床护理导师行为量表》(mentor’s behavior scale,MBS)对泸州市3家三甲医院护理实习实习情况进行调查。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 22.0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性描述、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了解护理实习实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729份,回收有效问卷567份,有效回收率为77.78%。567名护理实习生MBS平均评分为(3.54±0.72),81.1%(460/567)的护理实习生对临床实习表示满意。统计检验结果显示,带教模式(OR=3.570)和带教教师行为(OR=1.056)是学生实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论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应采用"一对一"临床带教,以增加学生的实习体验;同时要规范带教教师行为,以提高学生学习满意度和临床教学质量。

  • 标签: 护理 临床实习 问卷调查 学生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实习并轨模式下临床实习生对科室和带教教师的满意度调查,探求如何进一步推进临床实习工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式,自行设计量表,量表内容包括:教学工作重视程度、实习安排合理性、教学活动开展情况、教学活动开展质量、出科考核情况、带教教师医德医风示范性、教师带教态度及教师理论知识的传授情况、教师指导医疗操作情况、教师病历修改情况等。对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某医院临床专业实习生开展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进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或秩和检验方法,多组数据分析采用方差分析。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 230份,收回1 195份,有效回收率97.15%。该医院临床实习生总体满意度为(9.62±0.39)分。实习生对带教教师医德医风示范性的评价最高[(9.75±0.78)分],对各科室教学活动开展质量的评价最低[(9.52±1.15)分],各项评价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0,P<0.001)。结论各教研室、各科室在医院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实习并轨模式下,按要求完成各项带教任务,但教学质量和内涵建设有待加强。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实习 满意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医院感染重点科室专科培训和多媒体教育干预为主的多元化标准预防教育在临床实习学生标准预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科教科和感染管理科结合国内外医院感染案例,设计并制作了标准预防和职业防护视频。视频内容涉及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两个方面,重点通过对医院感染重点科室的专科培训来强化196名医护学生的职业风险认知和医院感染防控及职业防护技能。从理论考试成绩、问卷调查实习学生实施标准预防的态度和依从性、两组学生针刺伤等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实习学生标准预防教育培训的效果。采用SPSS 18.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除对实施标准预防的不利因素的认识外,理论考试成绩、医院感染风险的认知、标准预防的意义认知、实施标准预防的有利因素、自我效能评价、标准预防依从性自我评价等6项,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习学生职业暴露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2% vs. 7.14%;χ2=4.69,P<0.05)。结论贯穿整个实习期的多元化标准预防教育干预,拓展和加深了学校教育内容,使学生在临床实习期具备良好的职业风险认知和应对技能,保障了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 标签: 临床实习 标准预防 多媒体教学 实习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实习护生在实习不同阶段的心理弹性情况。方法选取在本院实习的81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成人心理弹性量表对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前期,实习护生的心理弹性总分为(131.64±8.33)分;实习后期,实习护生的心理弹性总分为(128.42±10.13)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护生的心理弹性总分高于专科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习期,实习护生的心理弹性得分均较低,尤其是实习后期。在临床实习期,医院护理部及科室带教老师应重视实习护生的心理压力问题,建立各种应对机制,帮助实习护生能更好地面对临床压力,完成临床实习

  • 标签: 心理弹性 实习 护生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实习生对静脉治疗知识的掌握现状,为护理教育者和护理管理者开展教学和带教提供参考。方法2017年9~12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某市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实习生50名,采用《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卫生行业标准实践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26.00%的护理实习生没有听说过静脉治疗技术操作规范,无一人曾经系统接受过行业标准的解读或培训,58.00%的护理实习生认为静脉治疗行业标准很重要,能预防或减少静脉输液安全问题的发生;60.00%的护理实习生认为输液对象没有弄错,就已经完全应用输液安全意识;对《静疗规范》知识平均回答正确率为47.79%;正确率最高的两项是评估患者的血管通道器材和封管前对导管评估,均为90.00%,正确率最低的两项是输液接头及附加装置更换要求和敷料的更换要求,均为2.00%;测试成绩总分29分,最高的20分,得分较好的(23~29分)0名,得分较差的人员(17分以下)43名,占86.00%。结论护理实习生静脉治疗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与迅速发展、不断更新的静脉治疗技术不同步,获取相关知识信息不及时,缺乏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是其最主要的原因,护理教育者应思考如何与临床输液实践对接的护理教学课程改革,护理管理者应建立行业标准培训机制,以提高护理实习生静脉治疗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保障患者输液安全。

  • 标签: 学生,护理 临床实习 静脉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与住培结业考核成绩的关联性,评价年度业务水平测试的有效性,为提前识别能力较差的住院医师并对其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供参考。方法参照Kane效度框架,对北京市2 745名同时参加2020年住培年度业务水平测试(仅包括理论考试,结果使用在全国相同专业住院医师中的成绩百分位表示)和2021年住培结业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使用通过与否表示)的住院医师成绩,采用趋势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住院医师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是72.4%(43.4%,90.8%),结业理论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和整体通过率分别为95.9%(2 632/2 745)、96.2%(2 641/2 745)和93.3%(2 560/2 745)。按照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分组后,不同组间结业理论考核通过率、临床实践能力考核通过率和整体通过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如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在>90%~100%组和0~10%组的住院医师,其结业理论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和整体通过率分别是99.9%(722/723)比73.6%(89/121)、99.2%(717/723)比85.1%(103/121)、99.0%(716/723)比68.6%(83/121),均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较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百分位在0~10%组,其他各组的结业理论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和整体通过的概率均有大幅提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如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百分位在>90%~100%组的住院医师,其结业理论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和整体通过的概率分别是0~10%组住院医师的204.63倍、18.02倍、37.08倍,均P<0.001)。结论北京市住培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与住培结业考核成绩存在正向关联,是评价培训质量的有效工具,应当重视对其结果的应用,通过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提升住培质量。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年度业务水平测试 结业考核 关联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护生在临床实习不同阶段临床沟通能力的变化,旨在为临床护理教育者制订更好的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河南省12所高校已经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280名,于2019年7月30日—2020年2月17日在护生实习的3个阶段进行调查,采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第2、5、8个月时进行3轮网络问卷调查。第1轮问卷应答254名(90.7%),第2轮应答210名(75.0%),第3轮问卷应答193名(68.9%)。结果在3个阶段的测评中,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总分分别为(3.27±0.39)、(3.29±0.35)、(3.27±0.3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习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未随着实习时间的增加而提高,提示临床护理管理者应适当增加护生在临床实习阶段护患沟通技巧的课程及培训。

  • 标签: 学生,护理 临床沟通 纵向研究
  • 简介:摘要创新教育是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创新的教育理念、师生关系和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是创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将它应用在临床麻醉实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文献阅读到麻醉管理等阶段都全程参与教学;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创新思考,培养创新的勇气和胆识,提高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其更好融入临床实际。

  • 标签: 创新 教育 参与式教学 麻醉学 临床实习
  • 简介:摘要共情是一项可以被培养的能力,主体可以通过这种能力与社会的其他客体产生互动和沟通。本文试图以共情作为切入点,探讨以人文关怀为核心,以建立和培养大健康的概念和实践、提高医患沟通的技巧和能力为基本点,对医学实习生的共情能力进行培养的必要性,并将笔者实践中的心得与大家交流,以期抛砖引玉,进一步提高医学实习生的教学水平。

  • 标签: 医学教育 实习教学 共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影响护理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探讨对护理实习生进行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在大连市妇产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习的护理学专业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在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前(344人)及培养后(331人)进行人文关怀能力调查。结果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初期调查总平均分为(181.31 ± 22.81)分,末期调查总平均分为(187.73 ± 18.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03,P<0.05)。实习末期理解、勇气、耐心维度得分依次为(71.66 ± 8.83)、(59.49 ± 9.59)、(56.59 ± 5.33)分,均低于国外常模得分(80.22 ± 7.56)、(65.25 ± 11.57)、(63.11 ± 4.19)分,说明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较国外偏低;性别(X1)、与母亲关系(X3)、与同学关系(X4)是护理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t值分别为2.448、2.784、3.189,P<0.05)。结论提升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可以从营造医院医学人文关怀氛围、提升带教老师人文关怀能力、强化护理职业认同和责任感三个方面实施。

  • 标签: 护理实习生 人文关怀 职业认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阶段规培与测评提高医学院护理实习实习期特训质量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嘉应学院医学院2014级护理系学生120名,采用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使用常规实习期特训方法,观察组采取分阶段规培与测评方法。对比两组护理实习生的自我感觉情况、综合护理能力测评结果、实习期间患者及带教护师评价情况与医院入职情况。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自我感觉良好率与护理能力测评得分〔91.67%,(90.35±1.76)分〕均优于对照组〔71.67%,(85.63±2.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实习期导师满意率与患者满意率(95.00%,90.00%)均高于对照组(71.67%,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医院入职率(96.67%)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规培与测评法能够通过实施阶段性目的的训练以提高护理实习生的综合护理能力,优化实习期导师与患者的满意率,提高实习生医院入职成功率,且实习生对教学方法感受较好。

  • 标签: 分阶段规培与测评 实习期特训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毕业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中国医科大学101期在外科参加毕业实习的护理学院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36人和实验组36人;护生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SPOC教学模式,设立教学查房和专科疾病知识、常见基础护理操作视频、测试、拓展学习四大模块,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实习结束时,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床旁护理程序能力考核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实验组护生对SPOC教学模式表现出较好的接受度。结论SPOC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护生综合素质,提高岗位胜任力,值得在护理毕业实习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SPOC 护生 毕业实习
  • 简介:摘要为培养高素质输血医学专业人才,构建输血医学本科实习新模式。本研究自2013年从检验医学本科专业中招收输血医学定向实习生,从师资团队、轮转岗位、实习内容、综合素质等方面,建立有针对性的输血医学定向实习教学新模式。通过定向实习新模式的培养,输出了基础知识扎实、操作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输血医学专业人才。输血医学定向实习模式的建立有利于高素质输血人才的培养与输出,对输血医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输血医学 输血医学教育 定向实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习护士工作投入现状与情绪状态的相关性,为提高护生工作投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使用中文版工作投入量表(UWES)和简式简明心境量表(POMS-SF)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广东省7所医院内154名实习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士工作投入总均分为(63.33±17.45)分,情绪状态总均分为(66.68±19.68)分。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实习护士工作投入得分高于处于消极情绪状态的实习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作满意度高的实习护士工作投入得分高于工作满意度低的实习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专业方向、实习阶段及医院等级的实习护士工作投入得分和情绪状态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护理管理者和护理教育者可通过增加其实习工作满意度、积极情绪体验等来促进实习护士工作投入水平的提高。

  • 标签: 实习护士 工作投入 情绪状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陪伴理念在医学本科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6级和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6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他们均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行临床实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学生,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实习教学,试验组在常规实习教学的同时,融入陪伴理念,即按照要求陪伴患者完成呼吸科常见疾病的检查,以带教教师签字形式记录,出科时借鉴迷你临床演练评估方式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评。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均完成陪伴任务,试验组学生面谈技巧(5.97±0.17)分,高于对照组的(4.97±0.25)分,试验组学生组织效能(5.93±0.17)分,高于对照组的(5.53±0.1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呼吸科实习教学中融入陪伴理念具有可行性,通过具体的陪伴行为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面谈技巧、组织效能。

  • 标签: 临床实习 陪伴理念 实习医生 呼吸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实习生压力源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习的750名护理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压力源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732份。51.23%(375/732)护理实习生处于高压力状态,39.89%(292/732)处于中等压力状态,压力源主要为轮转科室工作性质所带来的心理冲击、学生认为自身理论基础差和学习与工作冲突担心找不到满意工作3个方面。年龄、性格、是否自愿选择护理专业、是否喜欢护理专业、是否有过护理实习及见习经历、已经实习的时间是压力源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结合护理实习生压力源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缓解护理实习生压力的措施,帮助其维持身心健康、快速完成角色转换,同时为改进临床护理教学方法、提高护理实习生教育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学生,护理 压力源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