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线上学习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改进线上教学模式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2月,提取"中国临床医学本科生在线学习情况"问卷调查中山西医科大学学生的调查数据,采用χ2检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88.5%(4 327/4 892)的学生对线上教学持肯定态度。三年级学生认为在线教学有一定作用的可能性是一年级学生的0.66倍(OR=0.66, 95%CI=0.51~0.86),对直播授课熟悉的学生认为在线教学作用明显的可能性是不熟悉者的1.85倍(OR=1.85, 95%CI=1.23~2.78),对MOOC熟悉的学生认为在线教学作用明显的可能性是不熟悉的学生的1.74倍(OR=1.74, 95%CI=1.16~2.61),认为在线教学不会增加学习负担的学生,认同在线教学作用明显的可能性是认为在线学习会增加学习负担的学生的2.57倍(OR=2.57, 95%CI=1.89~3.48);对在线学习非常感兴趣的学生认为在线教学作用明显的可能性是非常不感兴趣的学生的6.38倍(OR=6.38, 95%CI=3.67~11.11);非常会有意识地选择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学生,认为在线教学作用明显的可能性是完全不会选择网络资源学习的学生的23.09倍(OR=23.09, 95%CI=4.63~115.26)。结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整体对线上教学持肯定态度,其所在年级、以往在线学习经历和自身的学习特征是线上学习态度的影响因素。

  • 标签: 临床医学专业 本科生 线上学习 态度评价 学习特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中学业预警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其学业成绩的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学业预警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方法。2021年10至11月,以目的抽样对广西医科大学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21名学业预警学生进行访谈,运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取出3大主题(含10个亚主题):学业预警学生的学习态度(包括躺平型、空想型、迷茫型、侥幸型),其中躺平型学生排在第一位[9名(42.9%)];影响学业成绩的因素(包括缺乏学习动机及其来源、学习的方式方法欠缺、易受同学及环境影响),其中缺乏学习动机及其来源占比最高[13名(61.9%)];提升学业成绩的策略(包括制定目标计划、付诸实际行动、开展结对学习),其中15名(71.4%)学生认为结对学习能提升现阶段小测成绩。结论持躺平型学习态度的学业预警学生占比较多,缺乏学习动机及其来源是影响学业成绩的主要因素,结对学习是短期提升学业成绩的有效策略。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帮助学业预警学生培养人生目标感,提供探寻学习动机来源的途径,创新结对学习方式方法。

  • 标签: 成绩不良 学业预警 学习态度 影响因素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已结束课堂学习并即将进入临床的实习护生的死亡态度与临终关怀态度,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在本科与大专护生间的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调查232名高年级在校护生的死亡态度与临终关怀态度情况。研究工具包括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和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B表。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护生死亡态度各维度均分为:中立接受(4.10±0.43)、死亡恐惧(2.76±0.66)、死亡逃避(2.73±0.74)、趋近接受(2.61±0.58)、逃离接受(2.48±0.75)。临终关怀态度总分为(107.63±8.45)。临终关怀态度与死亡恐惧(r=-0.247,P<0.01)、死亡逃避(r=-0.278,P<0.01)及逃离接受(r=-0.145,P<0.05)呈负相关,与中立接受呈正相关(r=0.405,P<0.01)。本科护生死亡逃避得分明显低于大专护生(t=-2.043,P<0.05),且临终关怀态度得分明显高于大专护生(t=2.639,P<0.01)。结论护生的死亡态度与临终关怀态度有较大改善空间,加强临终关怀教育势在必行。

  • 标签: 临终关怀 死亡态度 教育 护理 学生
  • 简介:摘要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指不以自杀为目的,直接、故意损伤自己身体组织,且不被社会所接纳、认可的行为。对NSSI的评估主要有外显测量和内隐测量两种,近年来内隐测量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内隐联想测验(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ask,IAT)作为一种测量个体内隐认知中对客体的相对态度的工具,且能防止意识的干扰,不失为一种评估NSSI的有效方法。本文在介绍内隐态度相关背景基础上,分别从行为学和神经影像学两个方面总结了内隐态度区分和预测NSSI的研究进展。首先,与无NSSI史的群体相比,NSSI群体对NSSI有更为认同的内隐态度,并且其与NSSI的频率、严重程度存在相关;其次,与其他已知的传统预测因素相比,内隐态度能否更好地预测个体以后的NSSI行为,存在较大争论;最后,目前关于NSSI群体对NSSI的内隐态度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不多,初步结果表明突显网络的激活、部分脑区(例如背侧纹状体)灰质体积的减少可能与NSSI群体的内隐态度有关。综上所述,测量NSSI的内隐态度利于筛选、预测有NSSI风险的人群,在个体虚假报告或自我觉察能力低时尤为有效。此外,本文也提出几点不足,以期为未来研究以及临床干预提供思考。

  • 标签: 非自杀性自伤 内隐态度 内隐联想测验
  • 简介:摘要医学的发展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变,为人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临床证据,以指导临床实践,为患者带来获益。但仍然有部分疾病(如罕见病、疑难重症等)由于各种原因难以获得大规模循证医学证据,而这些疾病常是临床诊断与治疗的难点,需要高水平专家的指导和建议。因此,相应的专家共识应运而生。笔者分析国内外近年关于消化疾病领域的专家共识,重点介绍国际通用的临床专家共识制订方法和路径,提出现阶段符合我国国情、立足国际视野、掌握国际共识Delphi路径,进一步规范我国临床领域专家共识的制订方法,旨在显著提高我国临床医学专家共识的学术水平,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科学、规范且具有国际水平的专家共识,最终服务临床患者。

  • 标签: 专家共识 Delphi法 循证医学 消化疾病 诊疗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本科护生职业态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稳固本科护生的职业态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平顶山学院医学院2013~2016级本科护生240名进行调查。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职业态度三个维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科护生职业态度总分(201.12±18.49)分,职业认知平均得分为(2.60±0.26)分,职业情感平均得分为(3.64±0.44)分,职业行为平均得分(3.65±0.63)分。影响本科护生职业态度的因素有护生来源(t=2.249,P<0.05)、性别(t=-2.663,P<0.05)、学习成绩(t=-4.524,P<0.001)、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t=-5.766,P<0.001)。结论应对本科护生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端正其职业态度,从而稳定护理队伍,促进护理事业长期稳步发展。

  • 标签: 本科护生 职业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对实施预支固定排班模式的态度,探究护士是否愿意尝试预支固定排班模式的影响因素,为后期的临床开展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混合设计研究。量性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8年9—10月采用自制问卷对上海市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1 326名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护士愿意尝试预支固定排班模式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共发放1 326份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 32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8年9—12月上海市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12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深入了解临床护士对实施预支固定排班模式的态度及缘由。并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49.2%(653/1 326)的护士听说过预支固定排班模式;67.5%(896/1 326)的护士表示愿意去尝试预支固定排班模式。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急诊科室、是否有孩子、是否听说过预支排班模式、认为轮班对生活影响大是护士是否愿意尝试预支固定排班模式的影响因素(P<0.05)。质性访谈结果显示,部分护士支持预支固定排班模式,期待在新的工作模式下能更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部分护士害怕改变、担忧能否胜任、公平问题、家人不支持。结论临床护士对预支固定排班模式的态度一般。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可招募部分愿意尝试的护士实行预支固定排班模式,并动态监测护士的工作状态、满意度及工作质量,为新的护理人力管理模式提供实证基础。

  • 标签: 护士 轮班 预支固定排班 态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门诊患儿家长对雾化吸入疗法的认知水平,认同度及知识需求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提高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儿科门诊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260名患儿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雾化吸入疗法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43份,有效回收率为93.5%。患儿家长雾化吸入疗法认知总分为(50.33±8.38)分;雾化吸入疗法态度总分为(17.86±2.61)分;31.7%(77/243)的患儿家长认为自己非常需要得到雾化吸入疗法相关知识;58.4%(142/243)的患儿家长认为自己需要得到雾化吸入疗法相关知识;67.9%(165/243)的患儿家长首选通过当面演示方式获取雾化吸入疗法相关知识。结论门诊患儿家长对雾化吸入疗法的认同度较高,希望得到相关知识的宣教。护理人员应主要采取当面演示,并辅以视频及宣教手册等方式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宣教,以提高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健康教育 雾化吸入疗法 治疗依从性 患儿 家长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公众对异种器官移植的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期间在线接收异种移植问卷调查的年龄≥18岁的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异种移植调查问卷共46个单选题,包括受访者人物特征和量表两大部分。问卷发布在问卷星平台(https://www.wjx.cn)上,随机选取成人受访者,在线匿名填写。数据处理包括描述性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差异分析、相关分析等。结果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期间共获得有效问卷4 414份,有效率100%。信度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12,提示量表信度良好。根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量表划分成5个维度,即器官来源、决定、社会心理改变、感染风险和其他风险。如果猪器官能够被证实可行,且风险和预后与人体器官基本相同,65.4%受访者明确支持异种移植。受访者中,31~50岁、男性、出生/常住西部地区、受教育程度较高、非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本人/家人/朋友已经做了或者正在等待器官移植、本人/伴侣支持器官捐献、未来可能有器官移植需求、曾与家人/朋友讨论过器官捐献或者器官移植话题、曾无偿献血、有志愿服务史、无神论者或信奉佛教/基督教者、听说过异种移植的受访者更倾向于支持异种移植。相关性分析提示,5个维度之间均两两相关。结论不同人群对异种移植态度有差别,但总体态度友好。受访者对异种器官移植相关风险特别是受者术后社会心理改变比较关切,相关研究需要加强。对待不同人群,应进行相应的分层教育。异种移植相关研究特别是临床研究的拓展、加大宣传力度、医务人员相关知识培训等措施有望提高这一新技术的支持率。

  • 标签: 异种移植 问卷调查研究 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护生实习前的死亡态度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教育者制定死亡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9年5—6月,选取安徽省8所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在读学生225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DAP-R)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死亡态度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225名护生实习前DAP-R总分为(88.03±14.81)分,5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自然接受、死亡逃避、死亡恐惧、趋近接受、逃离接受。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学历、在家中讨论死亡时的气氛、是否接受过死亡教育的护生死亡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28、5.130、2.684;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在家庭中讨论死亡时的气氛、是否接受过死亡教育是护生实习前死亡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能解释总变异的7.8%。结论安徽省8家医学院校的护生实习前死亡态度处于中等水平。教育者应根据死亡态度情况制定死亡教育课程,并根据其影响因素开展多种形式的死亡教育,培养护生正确的生死观。

  • 标签: 学生,护理 实习 死亡态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父亲对母乳喂养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0名新生儿的父亲为研究对象,采用研究者自行编制的父亲母乳喂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父亲的母乳喂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9.80 ± 2.61)、(38.71 ± 4.45)、(39.72 ± 6.4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父亲文化程度、妻子文化程度和妻子产次是知识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t值为2.016、2.068、2.988,P<0.05),父亲知识总分、妻子分娩方式是态度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t值为-3.029、5.225,P<0.05),态度总分、婴儿所处年龄阶段是行为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t值为1.985、2.633,P<0.05)。结论父亲对母乳喂养态度较积极,但仍有错误认知,行为也存在较多不足。相关部门有必要对父亲进行健康教育,督促父亲行为的改善,以提高母乳喂养率。

  • 标签: 父亲 母乳喂养 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肿瘤科护士对待死亡态度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更好地开展安宁疗护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8年12月抽取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东方肝胆外科医院309名肿瘤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电子问卷填写方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和死亡态度描绘量表。结果肿瘤科护士死亡态度5个维度中,趋近接受得分最高,为(3.56 ± 0.74)分,其次是逃离接受(3.54 ± 0.85)分,自然接受得分最低,为(2.30 ± 0.53)分。工作年限在自然接受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3.400,P<0.05);父母有无宗教信仰在逃离接受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207,P<0.05);自觉目前身体状况在趋近接受与逃离接受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3.494、2.606,均P<0.05);自觉目前的心理状况在死亡恐惧、趋近接受与逃离接受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3.381、3.125、3.911,均P<0.05);家中谈论死亡的情景在死亡恐惧与死亡逃避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2.899、2.762,均P<0.05);之前对死亡教育是否了解在死亡恐惧与死亡逃避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3.581、5.336,均P<0.05)。结论肿瘤科护士死亡态度较消极,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工作年限、父母有无宗教信仰、家中谈论死亡的情景、目前的身心状况和之前对死亡教育是否了解。

  • 标签: 死亡态度 肿瘤科护士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Fischer编制的简版就医态度量表(attitudes toward medical help-seeking scale,ATMHSS)进行汉化,并分析就医态度量表中文版在中国居民群体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以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来自不同城市居民769名,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项目分析及探索性因素分析初步筛选,确定量表最终项目。检验ATMHSS的中文修订版的信度和效度。结果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四个主因子,分别为行为意向(10个条目)、非宿命论(10个条目)、医疗信任(6个条目)和非回避态度(4个条目)。ATMHSS各维度与总分相关系数在0.641~0.839之间,各维度相关系数在0.213~0.556之间。ATMHSS与各效标变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0.406~0.696,均P<0.01)。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各项目拟合度良好(χ2=752.572,df=391,χ2/df=1.925,RMSEA=0.045,SRMR=0.058,CFI=0.902,GFI=0.903,IFI=0.903,TLI=0.891)。ATMHSS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26~0.879之间,重测信度在0.622~0.736之间。结论ATMHSS中文修订版信效度良好,可作为测量就医态度的有力工具。

  • 标签: 就医态度 就医态度量表 信度 效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父母专业心理支持求助态度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9月选取浙江省2所三甲医院就诊的121名早产儿父母作为受试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专业心理支持求助态度量表简版(ATSPPH-SF)、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分析。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121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12份,有效回收率为92.6%。结果112名早产儿父母ATSPPH-SF总分为(18.11±3.76)分;不同早产儿体重、父母性别、居住地、家庭月收入的早产儿父母ATSPPH-SF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父母ATSPPH-SF总分与积极应对方式评分呈正相关(r=0.337,P<0.05);与消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评分呈负相关(r=-0.319、-0.296;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儿体重、家庭月收入、积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总分是早产儿父母专业心理支持求助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早产儿父母专业心理支持求助态度水平,尤其对早产儿体质量低、家庭月收入低、自我效能低的父母,应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提高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接受度。

  • 标签: 婴儿,早产 父母 专业心理支持求助态度 应对方式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编制适合测评我国护理院校学生对课程整合态度的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德尔菲法形成量表初稿。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8年6 —11月选取黑龙江省已进行课程整合的3所护理院校中进入毕业实习阶段的575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测定量表的信效度。结果护理学专业学生课程整合态度测评量表包括3个维度20个条目。总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43,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1.0。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价值倾向、参与倾向、情感倾向3个因子,累计方差解释率为77.602%。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8,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942~0.954。总量表Spearman-Brown系数为0.879,各维度Spearman-Brown系数为0.921~0.933。总量表重测信度系数为0.789,各维度重测信度系数为0.549~0.779。结论护理学专业学生课程整合态度测评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护理专业学生对课程整合态度的评价,为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为类似教学评价提供参考与借鉴。

  • 标签: 学生,护理 课程整合 护理学 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护士参与"医院-社区"联动模式的态度与行为。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7—9月选取上海市96所社区医疗机构的264名社区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社区护士对"医院-社区"联动项目的态度与行为。共发放问卷264份,有效问卷240份,问卷有效率为90.91%。结果态度得分方面,社区护士愿意参与"医院-社区"联动项目[(2.74±0.57)分]。社区护士认为"医院-社区"联动项目提升了其护理理论知识[(3.66±0.53)分]、康复护理技能[(2.80±0.63)分]、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护理技能[(2.66±0.56)分]、社区急救技能[(2.57±0.55)分];认为"医院-社区"联动内容与实际护理内容不吻合[(2.38±0.70)分],在提升PICC技能[(1.96±0.46)分]、伤口或造口维护技能[(1.88±0.67)分]、各类风险评估技能[(1.73±0.59)分]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显著;社区护士参与"医院-社区"联动项目的主动性偏低[(1.81±0.61)分];认为目前区域联动形式过于单一[(2.08±0.65)分]。行为得分方面,社区护士参与过的"医院-社区"联动项目内容中,50%以上社区护士参与的内容包括常见慢性病护理技术、康复运动指导、急救护理技术;参与形式主要是短期培训和专题讲座;61.67%(148/240)的社区护士开展频次为每半年1次;互动平台主要以微信交流群、短信或电话为主的社区护士分别占81.67%(196/240)、44.17%(106/240)。结论社区护士对"医院-社区"联动模式提升护理服务能力项目持较为积极态度,但是实际参与项目的积极主动性不够;还需进一步拓展"医院-社区"联动内容与形式,以全面提升社区护理人员的核心护理技能,切实满足社区广大患者的照护需求。

  • 标签: 护士 态度 行为 "医院-社区"联动 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胃肠外科医生、护士和营养师对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核心措施”在我国综合性医院的认知和态度以及临床应用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于2021年9—10月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我国范围内开展胃肠外科的综合性医院、从事临床一线胃肠外科3年以上的医生和护士以及参与和指导胃肠外科治疗的营养师。排除实习、轮转及进修的医护人员或填写未达到质控标准的问卷。使用“问卷星”平台设计关于ERAS五项核心措施(术前营养、术中微创、术后活动、术后进食水及镇痛管理)的了解、认同和应用情况。通过微信向调查对象发送问卷链接。每项措施执行率超过60%,定义为“较好执行率”。结果共计发出问卷783份,共纳入全国56家综合性医院,质控后625份为有效问卷,占比79.82%。其中对ERAS五项核心措施的知晓率和认同率高达90.98%和91.14%,但是执行核心措施较好的比例低于46%,其中术中微创操作为46.72%、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为46.24%、围术期镇痛管理为37.76%、术后早期进食水为25.76%、术前营养评估与营养支持为19.04%。影响措施执行的主要因素有:不熟悉术前营养筛查工具和技术(342/625,54.72%),医生担心围手术期镇痛副作用太大(466/625,74.56%),因患者病情不耐受腹腔镜手术(497/625,79.52%),早期进食水担心肠道不耐受(414/625,66.24%),早期下床活动时患者疼痛严重(442/625,70.72%)。结论我国部分综合性医院对于ERAS临床应用了解和认同率比较高,但是五项核心措施临床执行率较低,呈现严重分离状态。需要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提高ERAS各项措施的证据级别,有利于信服一线医护人员。医院管理系统提高制度建设,有助于促进多学科合作,有利于ERAS措施的落实。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外科 困难因素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了解孕妇对维生素D缺乏的认知和态度。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孕期营养门诊就诊的12名孕妇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整理出3个主题,分别是孕妇对维生素D知晓状况不一、孕妇改善维生素D营养状态尚存阻碍、孕妇希望临床医务人员给予更多关于维生素D知识的支持。结论孕妇对维生素D缺乏认知,且维生素D营养状态需得到改善。建议医疗机构尽快制定基于证据的孕期维生素D管理指南,临床医务人员加强孕期维生素D的学习和宣教,提高孕妇对维生素D的认知,有必要对孕妇进行个体化的补充指导,以获得最佳的维生素D营养状态。

  • 标签: 孕妇 维生素D缺乏 认知 态度 现象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实习生疼痛管理知识、态度及情绪智力现状,为高校改进疼痛护理课程,为医院开展实习生疼痛护理管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自2020年3月至2020年5月,采用2008年修订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KASRP)及情绪智力问卷(WLEIS),对2019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122名学生进行问卷填写,实习时间≥8个月,大专及以上学历,调查护理实习生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情绪智力得分。结果疼痛管理知识、态度总分为(16.4±3.1)分,情绪智力总分为(55.4±8.3)分,并且两者呈负相关(r=-0.239,P<0.05)。结论护理实习生在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方面存在不足,情绪智力水平有待提高。建议完善疼痛护理相关课程,开展疼痛护理管理实践培训。

  • 标签: 教育,护理 临床实习 疼痛管理 知识 态度 情绪智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ICU护士对人工气道气囊管理知识信念行为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做好ICU气囊管理规范化培训,降低人工气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ICU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采用经信效度检验的《ICU护士气囊管理知信行评估问卷》对2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680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对人工气道气囊管理知识理论得分为(33.93±12.47)分,信念得分为(7.41±2.63)分,行为得分为(22.63±5.64)分。逐步多元线性回归结果为:护士层级、性别及在ICU工作年限均是ICU护士对气囊管理知识的影响因素(均P<0.05);专科类别与性别是ICU护士对气囊管理信念的影响因素(P<0.01);职称与性别均是ICU护士对人工气道气囊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ICU护士对人工气道气囊管理知识论有待提高且个体差异大,信念一般,行为差,应多组织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制定与完善相关制度与规定,加强ICU护士执行行为的依从性与规范性,促进人工气道气囊管理在ICU护理临床中开展与落实。

  • 标签: 重症监护 ICU护士 气囊管理 知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