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超声检查的异常表现中与死胎事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杭州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并发生死胎的孕妇78例作为病例组,随机选择同期正常分娩的孕妇156例作为对照组。再根据是否存在临床高危因素将病例组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2个亚组。收集所有入选孕妇妊娠28周之后的超声检查图文报告资料,记录超声检出的异常发现,分类归纳为脐带异常、胎盘异常、羊水异常、胎儿异常及母体子宫异常5种类型。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变量筛选,并计算入选变量的优势比(OR值)。结果在78例死胎孕妇中,51例存在临床高危因素(高危组),其余27例为低危组。分析结果显示,在5类超声提示的异常发现中,仅胎儿异常可作为与死胎事件发生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Y=-0.798+1.491X,OR=4.441,P=0.009)。针对高危组的分析结果显示,脐带异常(OR=2.805,P=0.023)、胎盘异常(OR=3.386,P=0.028)及胎儿异常(OR=8.909,P=0.002)3类超声表现均可认为是与死胎事件发生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Y=-1.206+2.187×胎儿异常+1.220×胎盘异常+1.031×脐带异常)。结论产前超声的多项异常发现中,仅胎儿异常可认为是与死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存在临床高危因素的孕妇而言,除胎儿异常以外,超声提示的脐带异常和胎盘异常也可作为与死胎相关的危险因素指标。

  • 标签: 超声检查 死胎 妊娠晚期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血清尿酸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住院分娩的7 995例孕妇队列资料,比较高尿酸血症(HUA)孕妇与非HUA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情况。使用平滑曲线拟合尿酸水平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分娩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以及各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妊娠晚期10%的孕妇尿酸水平高于420 μmol/L。在HUA孕妇队列中,中位新生儿出生体重为2 590 (1 790,3 410)g,早产发生概率为49.81%,小于胎龄儿分娩的发生率为20.41%,与非HUA孕妇组[3 300(2 850,3 640)g、23.09%、6.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拟合曲线显示,母体尿酸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与小于胎龄儿分娩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尿酸水平与婴儿早产的概率呈U型关系,在200~400 μmo/L时早产的发生概率最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尿酸每增加10 μmo/L,调整后β=-5.22,95%CI-6.46~-3.99)及小于胎龄儿分娩(调整后OR=1.03,95%CI 1.02~1.04)的发生风险随尿酸水平增加明显升高。高尿酸、高血压、羊水过少和子痫前期是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危险因素。当HUA母体合并高血压和子痫前期时,早产、低出生体重分娩的风险增大。结论血尿酸水平可成为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标志物之一,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妊娠结局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维度疼痛护理干预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内科收治的112例晚期癌症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维度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疼痛缓解程度,采用WHO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100)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维度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肿瘤 疼痛 多维度疼痛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妊娠抑郁的影响因素和相互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孕晚期女性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孕妇的一般情况(涵盖生物、心理、社会等多因素),以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估孕期抑郁发生情况。采用SPSS24.0对比晚期妊娠女性抑郁组和非抑郁组之间的差异,采用AMOS21.0构建路径分析模型探索孕期抑郁的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结果1 059名晚期妊娠女性抑郁发生率为11.1%(118/1 059)。构建的路径分析模型拟合效果较好(GFI=0.912,AGFI=0.901,RFI=0.920,CFI=0.931,RMSEA=0.033)。路径分析结果提示孕晚期焦虑、孕妇此次妊娠的心理准备、孕妇文化程度对孕晚期抑郁发生既有直接效应,也有间接效应(三个因素的总效应分别为0.381、-0.140和-0.156);睡眠状况和孕期居住方式仅产生直接效应(分别为0.136、0.107);居住区域、家庭月收入、社会支持程度仅产生间接效应(-0.175、0.103和0.102)。结论路径分析模型提示,在影响孕晚期女性抑郁的直接和间接因素中,孕妇的居住区域、家庭月收入、孕期居住方式与文化程度不易改变,可通过对焦虑、社会支持、睡眠状态及妊娠的心理准备等因素进行干预,减少抑郁发生。

  • 标签: 晚期妊娠 抑郁 影响因素 路径分析
  • 作者: 吴若楠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江苏南京211300
  • 简介:目的:研究营养状况评估对于晚期结肠癌患者护理干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晚期结肠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评估营养状况再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水平和胃泌素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营养指标水平和胃泌素水平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晚期结肠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能提高患者的身体营养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可以运用推广。

  • 标签: 营养状况;结肠癌;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一例妊娠晚期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危重型孕妇。患者32岁,孕35周+2因"咽痛4 d,发热3 h"入院。入院前曾至湖北孝感应城,回家隔离期间发病。入院后病情进展迅速,7 h后出现左侧胸背部疼痛、气促、头晕,迅即出现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考虑病情严重,且有2次剖宫产史,行紧急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前血气分析示呼吸衰竭、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术中娩出一男婴,2 700 g,1 min Apgar评分1分(心率20次/min),经复苏抢救,5和10 min评分均为1分,家属放弃抢救后死亡。产妇术后气管插管呼吸机维持,同时给予其他支持治疗。入院时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于分娩后报告为阳性,遂转入定点医院治疗。患者术后26 d体外膜肺氧合脱机成功,术后36 d脱离呼吸机,进入康复阶段。

  • 标签: 妊娠并发症,感染性 冠状病毒属 肺炎,病毒性 妊娠末期 围产期死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妊娠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3-8月在长沙市某三甲医院产科门诊常规产检的G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妊娠压力护理干预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干预3个月后,采用妊娠压力量表、行为改变阶段评估问卷评估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1个月后、3个月后试验组妊娠压力量表得分分别为(38.52±4.20)、(31.30±3.93)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23、-8.403;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GDM患者的压力水平,促使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积极应对疾病。

  • 标签: 跨理论模型 妊娠压力 妊娠期糖尿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晚期介入性产前诊断的指征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孕晚期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共121例病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前诊断指征的不同采用不同遗传学诊断方法。对孕晚期介入性产前诊断的指征、结果、术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随访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21例于孕晚期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病例中,行羊膜腔穿刺107例,脐血穿刺7例,同时行羊膜腔穿刺及脐血穿刺7例(其中1例同时行胎儿胸腔穿刺)。孕中晚期新发的超声异常为主要产前诊断指征,占99.2%(120/121),其中四肢长骨短小和胎儿生长受限分别占超声指标异常病例的25.0%(30/120)和20.0%(24/120)。通过介入性产前诊断明确胎儿患有遗传性或先天性疾病20例,检出率为16.5%(20/121),其中9例软骨发育不全,5例致病性拷贝数变异,1例软骨发育不全合并致病性拷贝数变异,1例18-三体,1例47,XXX,1例12p四体嵌合体,1例WTX基因c.1072(exon2)C>T p.R358X新发杂合变异,1例胎儿低蛋白血症。另检出临床意义未明的拷贝数变异6例,检出率为5.0%(6/121)。20例介入性产前诊断明确患遗传性或先天性疾病的病例中,15例引产终止妊娠,2例于产前诊断结果回报前早产,1例于产前诊断结果回报前足月剖宫产分娩,2例继续妊娠。6例存在临床意义未明的拷贝数变异病例中1例引产终止妊娠,5例继续妊娠。121例病例中,仅1例(0.8%)于羊膜腔穿刺术后2 d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对105例新生儿进行随访,发现2例孕晚期介入性产前诊断未见异常的病例生后全外显子组测序提示为单基因遗传病;12p四体嵌合体患儿发育迟缓;WTX基因变异患儿出生当日死亡;其余新生儿目前均发育正常。结论孕晚期介入性产前诊断有助于严重遗传病和出生缺陷胎儿的产前检出,具有较高安全性;产前全外显子组测序的合理应用有望进一步降低孕期单基因遗传病的漏诊率。

  • 标签: 产前诊断 妊娠末期 全外显子组测序 妊娠结局 微阵列分析 多态性,单核苷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承德市妊娠晚期孕妇抑郁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式对230例妊娠晚期孕妇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评估调查。结果106例(46.01%)孕妇存在抑郁情绪。妊娠晚期抑郁发生在睡眠情况、孕期是否有情绪低落、焦虑烦躁、社会环境因素部分如夫妻关系、丈夫关心程度、公婆关系以及孕期保健服务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晚期抑郁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为经常担心胎儿发育正常(OR=2.873,95%CI:1.387~5.948)此次妊娠是否为计划内(OR=0.515,95%CI:0.271~0.979)为其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承德市妊娠晚期孕妇抑郁现况不容乐观,应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有效临床干预,以降低妊娠晚期孕妇抑郁发生率,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

  • 标签: 妊娠晚期 抑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妊娠晚期准父亲的抑郁状况及家庭功能进行问卷调查,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为准父亲妊娠晚期抑郁的预防提供更广泛的临床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2月—2019年10月选取在北京某三甲医院产科门诊陪同28周以上孕妇产检的准父亲288名为研究对象,其中一胎准父亲187名及二胎准父亲101名。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家庭功能量表(FAD)、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测评。结果288名妊娠晚期的准父亲中19.10%(55/288)存在抑郁状态,EPDS得分为(6.50±3.71)分。一胎准父亲妊娠晚期抑郁发生率为19.79%(37/187),二胎准父亲为17.82%(18/101),一胎及二胎准父亲的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胎准父亲与二胎准父亲在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居住情况、有亲戚需要经济支持、有足够信任的人谈心、妻子有流产史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义线性模型显示,良好的家庭功能以及有足够信任的人谈心均能降低准父亲产后抑郁发病率(P<0.05)。结论准父亲妊娠晚期抑郁发病率与胎次无关,当家庭功能较好、有信任的人谈心时,抑郁量表得分更低。经产妇配偶的家庭功能多维度指标均较初产妇差,且经济压力更大,社会支持更少,应给予特殊的关注。

  • 标签: 抑郁 准父亲 妊娠晚期 家庭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命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护理过程中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显著改善生命质量。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综合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妊娠合并肠内疝是临床上一种罕见的妊娠期急腹症,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造成严重后果。临床工作中需注意与产科严重并发症胎盘早剥、子宫破裂,以及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胃肠穿孔等进行鉴别诊断。本文通过报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例妊娠晚期肠内疝致肠扭转并肠坏死孕妇,结合文献分析,旨在为妊娠合并急腹症的诊治提供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合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诊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6年5月—2021年1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6例晚期妊娠合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孕妇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5~37岁(平均31.7岁),孕周31~37周(平均35.3周)。其中初产妇1例,经产妇5例;术前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主动脉瓣反流程度,轻度1例、中度2例、重度3例;主动脉根部直径40~60 mm(平均47.7 mm);合并马凡综合征1例,脑梗1例,妊娠期高血压3例。根据孕周及夹层病变程度制定手术方案。观察指标:围术期指标包括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停循环时间,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监护病房停留时间、并发症及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1 min、5 min)等。术后定期随访再次手术及生存情况。结果6例患者先行剖宫产后再行主动脉修复手术,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为0~12 h(平均5.7 h)。Bentall+Sun’s手术2例(其中1例同期行右冠搭桥术),升主动脉置换+Sun’s手术2例(其中1例行头臂干支架置入术),Bentall+次全弓置换+近端头臂干置换术1例,升主动脉置换+全弓及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1例。6例患者体外循环167~350 min(平均275 min),主动脉阻断139~264 min(平均212 min),停循环15~40 min(平均31.7 min),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23~106 h(平均45.5 h),监护病房停留时间4~8 d(平均5.7 d);术后产妇与胎儿均存活,产妇无二次开胸、气管切开、心跳骤停、脏器灌注不良等并发症。6例新生儿中足月产2例,早产4例;出生体质量2 250~3 355 g(平均2 697 g);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为4~9分、平均6分,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为8~10分、平均9分,其中轻度窒息4例。6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66个月,复查CT人工血管血流通畅,支架远端自体血管无扩张,无二次手术;1例患者术后8个月因抑郁症死亡;6例婴幼儿均生长发育良好。结论晚期妊娠合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尽早手术,并根据孕龄及夹层病变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可获得良好的母儿结局。

  • 标签: 动脉病,夹层 主动脉夹层 妊娠末期 手术治疗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妊娠糖尿病产妇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聊城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妊娠糖尿病产妇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平均血糖值、血糖≥7.8 mmol/L时间占比、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自护能力,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平均血糖值、最高血糖值、血糖≥7.8 mmol/L时间占比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的自我概念、自我技能、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及自护能力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泌尿系统感染、剖宫产、早产及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胎盘早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更能够有效控制妊娠糖尿病产妇的血糖水平,提高其自护能力,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康复护理 动机行为 妊娠结局 自护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化自我效能及抚触护理干预在改善妊娠高血压产妇心理应激反应和妊娠结局中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产妇2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产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24例。对照组在围产期施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施行增强自我效能联合抚触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及产程进行细致观察及深度剖析。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妇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强化自我效能及抚触护理干预能够使此类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和消极情绪大大减弱,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 标签: 增强自我效能 抚触护理 妊娠高血压 心理应激反应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网络平台的护理干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自我保健管理能力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门诊产检首次诊断为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初产妇67例(流失样本7例),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基于网络平台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孕期门诊咨询、集中式孕妇学校学习等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孕妇的自我保健管理能力及其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经护理干预后对疾病认知程度以及自我防护行为、胎儿监护行为、遵医行为、日常行为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发生子痫前期、早产及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网络平台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对疾病的认识度及自我保健管理能力,从而有效控制控制血压,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网络平台 妊娠期高血压 自我保健管理能力 妊娠结局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