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探讨以肌肉肿块为首发症状的结节型肌肉结节病的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0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例以肌肉肿块为首发症状的结节型肌肉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 10例均为女性,2例单侧下肢可及肿块,7例双侧下肢可及肿块,1例双侧下肢及上肢可及肿块。10例均累及肺组织,9例纵隔淋巴结肿大。6例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57~118 IU/ml。B超显示肿块无特异性表现。磁共振成像显示肿块可有典型“黑色星芒征”及“三层条纹征”。肿块组织活检病理为横纹肌内非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3例患者未治疗,7例患者使用0.5~1 mg ·kg⁻¹ ·d⁻¹泼尼松治疗,其中3例患者初始联合免疫抑制剂,4例随访期间加用免疫抑制剂。随访7~62个月,1例患者稳定,6例患者好转,3例患者复发。至随访结束,5例患者仍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 标签: 结节病 肌肉肿块 治疗
  • 简介:摘要急性肌肉拉伤是一种急性间接肌肉损伤,常见于日常生活和运动中。仅根据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难以准确诊断。常规MRI软组织分辨率高,是急性肌肉拉伤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手段。近年发展的肌肉MR弹性成像、T2弛豫时间图、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扩散张量成像和磁共振波谱具有从微观结构、病理和生理层面为急性肌肉拉伤的诊断提供定量、客观依据的潜力。作者对应用于急性肌肉拉伤的各项MRI技术进行综述。

  • 标签: 急性肌肉拉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弹性成像 T2弛豫时间图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波谱
  • 简介:摘要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病人的首选治疗手段。肌肉减少症是一种以肌肉量减低和肌肉功能减退为特征的骨骼肌疾病。在移植术前肝硬化、肝癌病人中,肌肉减少症是常见但易被忽视的并发症,其直接影响病人肝移植等待期间死亡及转归。针对肌肉减少症进行科学评判、精细化分层有望实现精准干预并改善肝移植受者的预后。在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及中长期管理中,肌肉减少症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应纳入规范化临床诊断与治疗体系。笔者回溯国内外研究成果,全面阐述肝移植中肌肉减少症的研究进展,旨在提高我国对肝移植受者肌肉减少症的认知和重视。

  • 标签: 终末期肝病 肝移植 肌肉减少症 肝硬化 肝癌 预后
  • 简介:摘要腹腔内横纹肌肉瘤临床少见,该病无典型临床表现,诊断难度大,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2例腹腔内横纹肌肉瘤患者,分别为5岁男性患儿与80岁男性患者,入院后均采取手术治疗,结合术后不同方案的化疗。目前2例患者恢复良好,随访无复发。

  • 标签:
  • 简介:摘要软腭部肌肉在咽腔形态维持、软腭运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完整理解软腭的解剖学基础和生理功能,对开展咽部手术至关重要。既往软腭部肌肉的精确解剖定位模糊,软腭部肌肉的神经支配存在争议,甚至矛盾重重,相关研究进展缓慢。随着咽腔手术范围的拓展,鼻咽、软腭、硬腭等手术的开展,了解该区域的解剖学进展具有广泛的临床需求。本文重点介绍了软腭部肌肉解剖结构、神经支配以及局部解剖决定咽腔形态的最新研究进展,而个体咽腔形态与其肌肉的骨性附着点密切相关。解剖学的深入认识可以帮助外科医生提高软腭部气道重建手术的成功率并保留最佳的软腭部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神经性肌肉萎缩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并伴有明显疼痛的可致上肢肌肉无力萎缩的周围神经病变。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与感染、应激状态有关。其临床表现复杂,可累及臂丛的任何神经,以臂丛上中干、胸长神经和/或肩胛上神经最常见,臂丛下干少见。肌电图能帮助定位,神经影像可表现为神经增粗或沙漏样形态改变。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皮质类固醇和/或丙种球蛋白治疗可能有效,总体预后良好。

  • 标签: 综述 臂丛神经炎 神经性肌肉萎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臀部肌肉注射定位装置辅助断指再植术后罂粟碱肌肉注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16例断指再植术后使用罂粟碱抗血管痉挛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8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臀部肌肉注射,观察组使用自行设计的臀部肌肉注射定位装置辅助肌肉注射,对术后臀部硬结和淤斑的发生率、再植成活率及臀部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术后出现臀部硬结76例占70.37%,出现淤斑62例占48.15%,观察组术后出现臀部硬结12例占11.11%,出现淤斑6例占5.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78.545、67.307,P<0.01)。对照组断指再植成活78例占72.22%,观察组断指再植成活96例占88.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1.416,P<0.01)。罂粟碱肌肉注射后对照组臀部疼痛评分,第1、2天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7天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7.17~45.97,P<0.05)。结论使用臀部肌肉注射定位装置辅助断指再植术后罂粟碱肌肉注射能减少臀部硬结和淤斑的发生率,减轻臀部疼痛,提高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臀部 肌肉注射 断指再植 罂粟碱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臀部肌肉注射定位装置辅助断指再植术后罂粟碱肌肉注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16例断指再植术后使用罂粟碱抗血管痉挛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8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臀部肌肉注射,观察组使用自行设计的臀部肌肉注射定位装置辅助肌肉注射,对术后臀部硬结和淤斑的发生率、再植成活率及臀部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术后出现臀部硬结76例占70.37%,出现淤斑62例占48.15%,观察组术后出现臀部硬结12例占11.11%,出现淤斑6例占5.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78.545、67.307,P<0.01)。对照组断指再植成活78例占72.22%,观察组断指再植成活96例占88.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1.416,P<0.01)。罂粟碱肌肉注射后对照组臀部疼痛评分,第1、2天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7天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7.17~45.97,P<0.05)。结论使用臀部肌肉注射定位装置辅助断指再植术后罂粟碱肌肉注射能减少臀部硬结和淤斑的发生率,减轻臀部疼痛,提高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臀部 肌肉注射 断指再植 罂粟碱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吸气肌训练(IMT)对老年女性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老年(60~70岁)健康女性分为IMT组及对照组,每组28例。IMT组给予IMT训练,训练时吸气阻力值设定为50%最大吸气压(MIP)水平,每周训练5次,持续训练5周;对照组训练方法及干预时间同IMT组,但训练时吸气阻力值设定为5% MIP水平。于干预前、干预5周后测定2组老年对象安静时心率变异性(HRV),采用深呼吸试验记录吸气相心率(HR-in)和呼气相心率(HR-ex),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评估2组老年对象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IMT组MIP明显升高(P<0.05),HRV频谱中高频功率(HF)升高、低频功率(LF)与HF比值(LF/HF)降低(P<0.05),在深呼吸试验时HR-in[(74±9)bpm]及HR-ex[(65±5)bpm]均明显下降(P<0.05),WHOQOL量表各项指标(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领域)评分[分别为(75.6±5.0)分、(68.7±7.2)分、(66.2±6.8)分和(51.0±6.2)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数据干预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为期5周的IMT训练能显著改善老年女性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为制订抗衰老运动康复处方提供了参考资料。

  • 标签: 吸气肌训练 衰老 自主神经功能 心率变异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是一种以肌量减少、肌力减退和运动功能衰退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全身性综合征,老年人是肌少症的高发人群。随着全世界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肌少症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给老年人家庭和社会带来较大的负担,已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老年健康问题。目前关于肌少症的研究逐渐增多,但肌少症的致病因素复杂多样,对于肌少症的预防和治疗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是开展肌少症相关研究的关键前提和基础,本文对目前肌少症动物模型的不同建模方式、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进行阐述,为后续肌少症的动物实验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 标签: 肌少症 衰老 模型,动物
  • 简介:摘要小腿部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在临床上仍存在较大争议,是近来血栓研究的热点。其中,"肌间静脉"与"肌肉静脉"这两个解剖概念存在意思模糊不清的情况。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肌间静脉"这一概念的使用已经导致一定的分歧。因此,呼吁学界统一使用"小腿肌肉静脉"或"小腿肌肉静脉丛"的概念。

  • 标签: 解剖学 小腿肌肉静脉 小腿肌肉静脉丛 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吸气肌耐力训练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肺功能、呼吸肌力量以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8周吸气肌耐力训练(采用德国产POWERbreathe呼吸训练器),训练时吸气阻力强度设定为55%最大吸气压(MIP)水平,连续训练30次为1组,每天训练2组,每周训练4 d,持续训练8周;对照组患者同期也进行吸气肌训练,但吸气阻力强度设定为10%MIP水平,其他训练参数同观察组。于干预前、干预8周后检测2组患者血压、肺功能及呼吸肌力量,同时采用6 min步行试验(6MWT)检测2组患者运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IP[(123.6±13.9)cmH2O vs (83.5±9.8)cmH2O)]及6MWT距离[(597.1±52.7)m vs (541.3±49.6)m)]均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但血压水平、肺功能以及最大呼气压(MEP)均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上述各参数均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8周吸气肌耐力训练能显著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吸气肌力量及运动能力,但对患者血压水平及肺功能并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吸气肌耐力训练 高血压 肺功能 呼吸肌力量 运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视觉反馈呼吸训练模块在左侧乳腺癌深吸气屏气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30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拟行全乳放疗患者经宣教培训后全部符合深吸气屏气要求,使用主动呼吸控制设备控制屏气状态行CT定位。将其随机分为使用(A组)和未使用(B组)视觉反馈呼吸训练方法两组各15例。A组使用光学体表监测系统的视觉反馈呼吸训练模块实现,B组使用音频互动方法指导患者屏气。通过分析光学体表实时治疗数据,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分次间呼吸的可重复性以及一个分次内多次屏气的稳定性,两组患者完成治疗所需屏气次数以及治疗时间。使用GraphPad Prism 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作图,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均值分析和正态性检验。结果视觉反馈呼吸训练方法使患者的可重复性从1.5 mm降至0.7 mm (P<0.05),稳定性从1.1 mm降至0.8 mm (P<0.05),治疗所需屏气次数平均从4.6次降至2.4次(P<0.05),平均出束时间和总治疗时间分别从336 s和847 s降至235 s和602 s (P<0.05)。结论基于视觉反馈的呼吸训练模块可以提高左侧乳腺癌深吸气屏气放疗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有效减少憋气次数和治疗时间。

  • 标签: 视觉反馈 呼吸训练 光学表面监测系统 深吸气屏气
  • 简介:摘要他汀类药物通过甲羟戊酸途径影响胆固醇代谢,可以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线用药。近年来随着他汀的广泛应用,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报道也逐渐增多。其中,骨骼肌相关不良反应是导致患者用药依从性下降的首要原因,造成药效不能保证,不仅增加了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还严重影响患者肌肉强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文章就他汀相关肌肉症状(statin-associated muscle symptoms,SAMS)和他汀相关自身免疫性肌病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肌肉症状 免疫性肌病
  • 简介:摘要肌肉减少症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临床结局和预后具有不良影响,需要予以足够重视,及早发现,积极诊治。临床上,可遵循发现可疑病例(筛查)—评估—确诊—严重程度评估的诊断流程。针对肝硬化及其并发症治疗基础上,合理的营养干预和运动是目前肝硬化合并肌少症治疗的重要措施,激素补充、针对骨骼肌代谢途径药物治疗的作用尚需要进一步证实。

  • 标签: 肝硬化 肌少症 评估 治疗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三甲口腔专科医院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患病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9年11月14—27日应用基于中国人群修订的电子版北欧肌肉骨骼疾患问卷对北京市2家三甲口腔专科医院的496名一线护士的一般资料、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情况和工作因素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本研究共回收问卷496份,有效问卷为483份。口腔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年患病率为68.3%(330/483),在9个身体部位中,位列前4位的发病部位分别为颈部、肩部、下背部和上背部。文化程度是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体育锻炼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口腔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发病状况不容乐观,应尽早筛查高危人群,鼓励护士加强体育锻炼,并对颈、肩和背部肌肉骨骼疾患进行重点干预,避免出现不可逆的肌肉骨骼功能下降,影响口腔护士的生理健康和职业发展。

  • 标签: 口腔护士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 职业病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横纹肌肉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肿瘤组织形态多样,分子遗传学改变不同,其治疗及预后与病理组织类型、临床分期、肿瘤部位及分子遗传学特点等密切相关。本共识涵盖了临床、影像、组织学形态、分子生物学特点等内容,结合2020版WHO软组织肿瘤分类进行总结,旨在提高病理诊断的精确性,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超声弹性成像作为评估软组织弹性的新技术,在肌肉骨骼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其他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相比,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具有更客观、重复性好、可定量等优点。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SWE在确定肌肉骨骼组织(包括肌腱、肌肉、神经和韧带)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随访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就SWE在评估肌腱肌肉病变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肌腱病 肌疾病 超声弹性成像 剪切波弹性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与采用并行采集(parallel acquisition technique,PAT) 技术的压脂T2加权自旋回波(T2 weighted turbo spin echo imaging,T2WI TSE)序列进行比较,评价同时多层成像(simultaneous multi-slice,SMS)技术用于大腿肌肉磁共振压脂T2WI TSE序列的图像质量。材料与方法研究共纳入正常志愿者19例及因病情需要行大腿肌肉磁共振检查的患者8例,共27例受试者。采用3.0 T磁共振进行检查。在同一次检查中,分别采用使用SMS采集技术的压脂T2WI TSE序列及采用PAT采集技术的压脂T2WI TSE序列对受试者的大腿进行轴位扫描。采集时间分别为:使用SMS采集技术的压脂T2WI TSE序列:1 min 20 s,采用PAT采集技术的压脂T2WI TSE序列:2 min 28 s。获得的图像在工作站上进行测量。在两组图像中相同的层面测量大腿肌肉的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SI)及噪声(standard deviation,SD),测量位置为右侧股内侧肌,ROI面积1 cm2。分别计算两组图像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SNR=SI/SD。同时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独立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评价采用5分法。采用配对t检验,对两组图像的SD及SNR进行比较,P<0.05时,认为两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对两组图像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进行比较,P<0.05时,认为两组图像主观图像质量评分有统计学差异,同时评价不同观察者判断的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0.6时,认为不同观察者间一致性好。结果采用SMS采集技术的压脂T2WI TSE序列,其噪声明显低于采用PAT采集技术的压脂T2WI TSE序列(1.37±0.25 vs. 1.57±0.33,P=0.032);两组图像SNR无显著差异(41.50±15.75 vs. 46.23±10.89,P=0.085)。2名观察者对两组图像给出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均无显著差异(观察者1,P=0.317,观察者2,P=0.527),两组图像的观察者间一致性均较好(采用SMS采集技术的压脂T2WI TSE序列:ICC=0.75,采用PAT采集技术的压脂T2WI TSE序列,ICC=0.782)。结论采用SMS采集技术对腿部肌肉进行压脂TSE扫描,与采用PAT采集技术的压脂TSE序列比较,在缩短扫描时间的同时,不降低SNR,可获得类似的图像质量。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同时多层成像 并行采集 大腿 肌肉 图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