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以岗位胜任力为中心,以医务人员个体为学习主体的自学模式是推进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有利举措。为了更好地支撑自学模式在超声医学科继续医学教育中具体实施,本文以超声医师继续职业发展内涵为原则,构建可验证的自学模式,从依托资源、组织架构、学习内容、验证方案及信息化管理平台搭建5个方面进行初步探索。

  • 标签: 继续医学教育 继续职业发展 自学 可验证 超声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医学英语EMP课程(English for medical purpose)在医学本科整合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参与重庆医科大学整合医学教育的本科生120名分为EMP组和传统医学英语教学组。两组大纲知识点没有差异。授课方式方面,EMP组结合整合医学教育,按照器官系统进行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传统组按照传统的以构词法和词句理解为基础的医学英语教学方式进行。采用SPSS 24.0进行t检验。结果医学英语词汇考试成绩EMP教学组高于传统教学组[(85.00±3.52)vs. (65.67±3.33)]。EMP教学组学生发表文献综述14篇,传统教学组发表6篇。教师采用随机双盲的方式对学生的综述进行评分(百分制)。结果表明,EMP教学组学生专业词汇应用评分高于传统教学组[(84.52±2.34)vs.(70.98±1.45)];综述内容科学性评分EMP组高于传统教学组[(88.87±4.68)vs.(71.87±2.41)];语法评分EMP组高于传统教学组[(90.01±7.24)vs.(76.00±3.76)]。结论医学英语EMP课程能较好地配合医学本科整合医学教育,提高学生应用医学英语检索文献的能力和按照器官系统来认识医学英语的能力。

  • 标签: 医学英语EMP课程 整合医学教育 医学本科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潘政松 易婧婧 卢永平 张勤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务处,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整合课程能够促进知识的运用,加强课堂学习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联系,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全面整合目前已经在医学教育中初步应用。本研究以北京协和医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的以器官-系统-功能(organ-system-function,OSF)为基础的整合课程为例,阐述了基础医学阶段整合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从学生满意度角度着手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表明,70.0%的模块满意度评分超过3分,学生对于OSF整合课程以及与之相应的系列教学方法总体是认可的。随着试点班人数的增加,未来还应更加深入地探讨OSF整合课程的设计及实施效果。

  • 标签: 临床医学专业 整合课程 教学方法 学生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邓琳子 施红 奚桓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北京医院(党委办公室)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老年患者医疗需求日益增长,老年医学科医师紧缺问题凸显,继续医学教育是现阶段培养老年医学科医师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老年医学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对老年医学专科的认识、重视老年医学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规划设计、加强老年医学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等建议,旨在为完善老年医学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机制提供参考。

  • 标签: 老年医学科医师 继续医学教育 现状
  • 简介:摘要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迫切需要加强老年医学教育。目前,我国对于医学本科生的老年医学教育尚无统一的教学大纲。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借鉴和总结国际上老年医学教育的先进经验,提出医学本科生的老年医学教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估建议,希望能引起更多的医学教育工作者参与讨论,以推动我国医学本科生的老年医学教学大纲的制订。

  • 标签: 老年医学 医学教育 医学本科生
  • 简介:摘要生活方式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已成为一种慢性病管理的系统化方法。区别于传统医学,生活方式医学主要通过最佳的循证生活方式来预防、治疗和逆转慢性病。本文将介绍生活方式医学的产生与发展、定义、与传统医学的区别及展望,为国内生活方式医学学科和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 标签: 生活方式医学 循证医学 产生背景 定义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的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2016~2021级五年制和"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及四年制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简体中文版医学生职业精神认知水平自评问卷,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2个不同阶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四阶段和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开展2次调查,通过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分别有860名医学生和693名医学生参与了2次调查,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认知水平评分分别为[4.7(0.9)分]和[4.6(0.8)分];专业满意度越高的医学生的医学职业精神的认知水平越高(b=0.225,P<0.001);与低年级医学生相比,高年级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的认知水平较低(b=-0.147,P<0.001)。2次调查均参与的375名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认知水平评分比较,第二次评分[4.5(0.9)分]低于第一次[4.7(0.9)分](P<0.001)。结论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的认知水平总体较高;医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和所在年级是其医学职业精神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应当继续发挥"抗疫精神"对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作用。

  • 标签: 医学生 医学职业精神 认知水平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简介:摘要2022年,是中国近代著名医学教育家、公共卫生学家颜福庆博士诞辰140周年的纪念年。本文通过查找期刊、书籍、报纸等出版物以及档案资料,基于颜福庆在湖南的医学教育实践及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前八届毕业生的成长轨迹,梳理了颜福庆在医学教学、科研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思想,缅怀其对医学教育作出的重要贡献。

  • 标签: 医学教育 颜福庆 湘雅医学专门学校 医学教育思想 医学实践
  • 简介:摘要阿育吠陀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是印度等南亚国家传统医学的主体。印度学界将阿育吠陀按照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分为吠陀时代、本集时代、汇编时代、近现代4个不同历史时段。吠陀时代包含阿育吠陀内容的文献有《吠陀本集》《梵书》《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等;在本集时代,《阇罗迦本集》《妙闻本集》《八支心要本集》“三大医典”问世,标志着阿育吠陀已发展为成熟的医学体系;在汇编时代《摩陀婆症候论》《莎朗加达拉本集》《有光》问世,被称为“三小医典”,此时还有大量注释前代经典的文献涌现,阿育吠陀不断完善;近现代以来,阿育吠陀经典著作作为文化遗产被整理、编撰和翻译,并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虽然中国学者对阿育吠陀的研究日渐增多,但尚缺乏系统地翻译和深入地研究。通过介绍阿育吠陀相关文献,为中国传统医药界开展阿育吠陀文献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阿育吠陀 经典著作 吠陀时代 本集时代 汇编时代 近现代
  • 简介:摘要睡眠作为人体不可或缺的生命过程,对人类的生存和身心健康的保持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压力的加大,睡眠问题日益严峻。睡眠医学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国际和国内的研究学者就睡眠问题的发生率、睡眠的生理功能、常见睡眠-觉醒障碍的发病机制和临床干预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睡眠与认知、免疫及内分泌系统等相关,长期睡眠紊乱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认知功能受损、内分泌紊乱等,从而显著增加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甚至是死亡的发生风险。未来睡眠医学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开展全面睡眠基础研究、推进多学科联合的诊断治疗及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快标准化睡眠中心的建立,共同促进睡眠医学的全面发展。

  • 标签: 睡眠 睡眠觉醒障碍 入睡和睡眠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校合并后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的变化,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是否经历医学院校合并,将纳入研究的68所院校分为27所合并医学院校和41所独立建制医学院校。采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分别计算不同类型医学院校1998至2010年以及2015至2019年历年校均招生规模和招生规模增长率,并按照地区、院校层次分别讨论医学院校招生规模年均增长率。结果1998至2010年,独立建制医学院校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呈持续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9.3%,2015至2019年招生规模相对变缓,年均增长率为3.3%;与独立建制医学院校相反,合并医学院校招生规模历年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年均增长率在1.0%左右浮动。近年来,独立建制医学院校校均招生规模已是合并医学院校的2倍。结论合并医学院校招生增长率和招生人数远远低于独立建制医学院校,在综合考虑地区和院校层次的基础上,合并医学院校应当依托综合性大学优势,在教学资源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招生数量。独立建制的医学院校在控制单点招生规模的同时,也应当得到更多的资源投入,以缓解院校间、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的状况。

  • 标签: 临床医学 招生规模 合并医学院校 独立建制医学院校 本科教育
  • 简介:摘要为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尝试将专业文献解读教学与《实验核医学》教材内容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学生对文献进行部分精读、整体汇报和教师点评总结完成文献解读,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深了学生对实验核医学技术的认识,拓展了学生的科学视野,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 标签: 文献解读教学 实验核医学 科学素养
  • 简介:摘要为探索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育教学体系的重构与实践,本研究逐一访谈了23名国内医学院校外国语学院院长和综合院校开设医学专业的医学英语教学负责人,并收回西安医学院2 270份医学本科生有效问卷。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育教学存在的共性弊病为,医学英语师资医科知识严重不足、偏重医学英语教学、医学英语人文教育分量不足、医科英语教材偏重语言知识、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协同度不足。重构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育教学体系的路径为,医学院校医科英语教师与附属医院临床医生协同备课与授课,实现院院协作模式,实现师资重构、新医科医学英语教材重构、教学方式重构,采取线上与线下混合式医学英语教育教学。教育教学目标层面,注重医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素养的协同培养;医学英语学科建设层面,促成医学英语学科对医学英语教育教学的有力支撑。医学英语教师教研胜任力是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需加大学界与业界的融合,实现医学英语教育教学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懂医学、英语语言能力过硬的英语专业人才和能用英语与外界沟通的医疗外交人才和援非医疗人才。

  • 标签: 医学英语教育教学体系 混合式教学 医学院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在医学专业人员获取知识中所发挥的作用,为继续医学教育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借助"腾讯问卷"平台设计电子版调查问卷,通过Spine脊柱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微信群和朋友圈转发,对医学专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学专业人员的一般情况、医学专业人员对Spine脊柱微信公众平台的评价和医学微信公众平台对其获取知识的影响。回收问卷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回收901份有效问卷,91.9%(828人)的医学专业人员选择休息时间为最合适的推送时间,选择最多的是18:00—21:00;对于推送频率多数选择"1周2次";97.3%(877人)的医学专业人员对Spine脊柱微信公众平台的总体评价选择了"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医学专业人员对Spine脊柱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文章质量评分为(8.5±1.4)分;79.1%(713人)的医学专业人员关注了5个以上医学微信公众平台,最看重推送内容的质量和可靠性;92.7%(835人)的医学专业人员认为医学微信公众平台对提升专业知识面"帮助非常大"或"帮助比较大"。在获取最新专业知识的渠道方面,68.4%(616人)的医学专业人员选择了"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文章",仅18.4%(166人)的医学专业人员选择了"传统纸质媒介(期刊杂志、报纸和书籍)"。结论微信公众平台针对关注人群、固定时间和频率推送原创文章,有利于医学专业人员获取知识,为继续医学教育提供一种新的补充形式。

  • 标签: 微信公众平台 继续医学教育 问卷调查 医学专业人员
  • 简介:摘要医学人文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之间既存在共性特征又相互区别。医学英语课程需要协同实现以医学生为育人对象的课程思政目标。本文基于医学人文教育视角,从医学英语教材、中国传统医学名家故事、国际医学文献检索、医学英语时文导读、中医药英语文化等角度,深入挖掘医学英语教学资源中的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精准提升当代医学医学伦理、大医精诚、医学人文、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意识和中华医药文化自信,培养面向新时代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

  • 标签: 教学 医学英语 课程思政教育 医学人文教育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