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对提升设备的研究过程中,往往由于场地、空间的限制无法采用真实负载,而需要用到加载系统进行模拟。传统的加载方式,例如重物悬挂法、制动器加载法耗时耗力,容易磨损,因此本文分析各种加载系统后,选择了一种用于提升试验平台的,具有能量回馈的电液加载系统,不仅实现了加载的目的,而且可以进行能量回收。

  • 标签: 提升设备 模拟加载 能量回收
  • 简介:摘要在协调加载试验中,把具有相同加载时间、频率、波形、延时时间等特性的通道打包成不同的组。在此基础上异步谱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给给不同的通道组施加载荷命令。这与同步谱须同时向所有通道发送载荷命令有了根本了区别,为飞行谱建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 标签:
  • 简介:摘要大量超高剂量率动物实验在不同类型的射线、动物和组织器官中观察到Flash效应,即正常组织损伤减小的同时保持肿瘤控制率与常规剂量率相当。但Flash效应机制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解释,动物实验和临床转化缺乏理论指导。本文明确Flash效应与离体超高剂量率相关实验的差异,提炼出Flash效应机制的3个关键问题,梳理3类假说:氧耗竭、自由基复合和免疫细胞保护。最后,总结分析Flash效应机制研究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希望为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 标签: Flash放射治疗 机制 假说
  • 简介:摘要瘦素是一种由ob基因编码,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多肽类激素。瘦素主要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发挥降低食欲、促进能耗、减轻体重的作用。除中枢外,瘦素还能通过外周组织和器官,如脂肪组织、胰腺、肝脏、骨骼肌、免疫细胞和心血管等,发挥促进葡萄糖摄取利用、促进脂解和脂肪酸氧化、减少脂质沉积、抑制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糖素、促进免疫系统T、B细胞发育及炎症因子产生等作用。经外周给予瘦素,能改善脂肪营养不良、先天性瘦素缺乏症及包括神经性厌食症在内的获得性瘦素缺乏症患者的代谢异常。对瘦素外周效应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瘦素的功能,加深对瘦素的认识,而且可为研发基于瘦素的减肥药物提供依据。

  • 标签: 瘦素 外周效应 脂肪组织 糖脂代谢 肥胖
  • 简介:摘要苯胺是人们日常生活及化工工业中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可经完整皮肤,呼吸道及消化道进入人体,对人体多个系统均能造成损害,包括对血液、肝脏和脾脏的毒性或致癌性。本文阐述了苯胺对人体的健康的直接影响及苯胺通过环境的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的间接危害,并对苯胺导致健康危害将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苯胺化合物 危害物质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辐射旁效应是指受辐射的细胞产生信号,并诱导未受辐照的细胞产生反应,即受辐射和未受辐射细胞之间的通讯以及这两种细胞内的信号转导效应。辐射对肿瘤细胞造成杀伤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辐射旁效应给邻近的正常组织带来潜在危险。研究发现,电离辐射可直接改变miRNAs表达,并影响未受辐射的邻近组织中基因的表达,因此,miRNAs可能是受辐射细胞和未受辐射细胞之间信号通路调节的重要物质。本文就miRNAs在辐射旁效应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miRNAs 辐射旁效应 外泌体
  • 简介:摘要“推拉效应”引起的加速度导致的意识丧失带来诸多安全风险和飞行事故。1例雷鸟飞行员的飞行事故,揭示了飞行员在高任务负荷下抗荷策略存在的问题。G基础耐力、抗荷收紧动作和装备在抗荷中扮演重要角色,若结合恰当的抗荷策略,即基于任务的操控和基于感知的防护,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建议将这种理念推广到各个抗荷训练阶段。建立先进的抗荷策略还应考虑人体的快速响应能力、调节能力,以及人机融合能力,以符合战斗机敏捷性机动的需要。

  • 标签: 加速度 意识丧失 推拉效应 抗荷策略 飞行员
  • 简介:摘要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染料生产和使用国。偶氮染料的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导致环境污染,以及潜在的人体健康风险。环境介质(水、土、气、灰尘等)、食物和服装中的偶氮染料可经多种暴露途径进入人体,部分可代谢生成毒性更强的代谢产物,从而引发过敏反应、肿瘤生成、内分泌干扰等毒性效应。本文综述了偶氮染料的生产使用、环境浓度、人群暴露、毒代动力学、毒性效应及其机制和法规标准,同时展望了偶氮染料的研究趋势。

  • 标签: 毒性作用 致癌物, 环境 内分泌干扰物 分散染料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多任务过程性认知训练对社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直接效应与持续效应。方法随机抽取浙江省湖州市社区符合入组标准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92名,按照1∶1分配比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两组各46名。对照组接受健康教育项目,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10周的多任务过程性认知训练。采用连线测试A-B、Stroop色词干扰测验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分别在基线、干预10周及随访3个月时收集两组被试相关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在3个时间点结局指标评价得分的组间、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结果干预组在基线(T0)、干预10周(T1)及随访3个月(T2)MoCA得分分别为(19.09±1.98)分,(21.09±1.41)分和(21.11±1.27)分,对照组3个时间点MoCA得分分别为(18.24±2.22)分,(18.57±1.86)分和(18.07±1.90)分,干预组较对照组在T1及T2时间点的整体认知功能有所改善(P<0.05);此外,干预组在T1、T2时间点的连线测试A-B、Stroop色词干扰测验较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两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连线测验A-B、Stroop色词干扰测验、MoCA等各项指标的组间、时间效应及组间-时间交互效应显著(F=9.245~196.457,P<0.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多任务过程性认知训练在提高干预组被试认知功能各指标上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且持续效应显著(F=2.757~201.829,P<0.05);训练期间,干预组依从率为87.4%,且无不良事件。结论多任务过程性认知训练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具有促进作用,可为社区轻度认知障碍人群认知管理提供一套规范化、流程化的护理干预方案。

  • 标签: 轻度认知障碍 认知训练 执行功能 直接效应 持续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中不同钬激光功率设置、灌注流量对钬激光热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雌性家猪1只建立钬激光热效应动物模型,不同医用注射泵灌注流量设定四组,分别为A组(0 mL/min)、B组(10 mL/min)、C组(15 mL/min)、D组(20 mL/min),四组灌注流量下设置钬激光功率为0.4 J×20.0 Hz、0.8 J×20.0 Hz、0.8 J×30.0 Hz。记录并比较不同灌注流量下钬激光参数设置时的温度以及达43 ℃所需激发时间。结果同一灌注流量下,钬激光光纤周围温度随着钬激光功率的增加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同一钬激光功率下,最高温度随着灌注流量的增大而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同一钬激光功率下,灌注流量越大,达到43 ℃所需激发时间越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同一灌注流量下,达43 ℃所需激发时间随着钬激光功率的增加而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钬激光热效应与钬激光功率及灌注流量相关,临床工作中应间断激发钬激光并适当增加灌注流量以减少输尿管损伤。

  • 标签: 输尿管镜检查 激光,固体 碎石术 模型,动物
  • 简介: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上升。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给我们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忍受着环境破坏带来的一系列的风险。一些带有负外部性的基础设施建在民众家旁。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的出现,导致了“邻避效应”愈来愈严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邻避效应”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治理“邻避效应”的法律法规。

  • 标签: 环境保护 法律法规 领避效应
  • 作者: 边原 熊堉 龙恩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04
  • 出处:《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成都 610054;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个体化药物治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72,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成都 610054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铊是一种剧毒重金属,孕期铊暴露引起的不良母婴健康效应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本研究从铊暴露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孕期铊暴露与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出生结局的关联、孕期铊暴露对儿童出生后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孕期铊暴露引起不良母婴健康效应的潜在机制等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可为深入研究孕期铊暴露的危害、预防和控制提供新的依据。

  • 标签: 环境暴露 怀孕期间 母婴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新效能感在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调节与拖延行为间的中介效应与遮掩效应,以期为护理专业大学生创新效能感的培养、护生胜任创新性任务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5—6月采用整群抽样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情绪调节问卷、大学生创新效能感量表、一般拖延量表对合肥市某医科大学的550名护理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9份,有效回收率为92.55%。结果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拖延行为与情绪调节、认知重评呈负相关(P<0.01),与表达抑制呈正相关(P<0.01)。拖延行为与创新效能感及其各维度呈负相关(P<0.01)。情绪调节及其各维度与创新效能感呈正相关(P<0.01)。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效能感在认知重评与拖延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创新效能感在表达抑制与拖延行为间的间接效应表现为遮掩效应。结论认知重评或表达抑制可通过创新效能感间接影响拖延行为,护理教育者可通过提高护生对自我的认可度以及开设线上或线下的创新培训课程增强学生的创新效能感。

  • 标签: 学生,护理 创新效能感 情绪调节 拖延行为
  • 简介:摘要放疗通过免疫和非免疫途径杀灭肿瘤细胞。根据吸收剂量的高低,放疗的免疫激活作用包括肿瘤微环境激活效应、免疫激活效应和免疫(次)消融效应等。放疗可以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免疫治疗也可以放大放疗对宿主免疫的激活作用。放疗剂量分割模式对免疫诱导效应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立体定向放疗在激活干扰素效应、诱导远隔效应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8 Gy×3次的分割方案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立体定向放疗方案。针对转移性肿瘤,一些新的放疗模式得以探索,如混合照射、单一病灶照射和多位点照射等,以充分发挥免疫诱导效应,改善放疗与免疫治疗的协同效应。本综述围绕放疗免疫效应最新进展,介绍立体定向放疗新模式,以期为临床工作中改善免疫联合放疗的疗效提供参考。

  • 标签: 放射疗法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免疫疗法 远隔效应 肿瘤微环境
  • 作者: 夏美卉 张秦宏 蔡丽娜 岳金换 李晓陵 崔璇 高瑞雪 佟欣 王杨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2年第09期
  • 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病科,哈尔滨 150001,深圳九味中医门诊部针灸推拿科,深圳51800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CT磁共振科,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哈尔滨 15004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CT磁共振科,哈尔滨 150040
  • 简介:摘要后溪穴因疗效显著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针刺效应机制尚不明确。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技术目前已成为可视化探讨针刺腧穴中枢效应机制的首选方法。经过查阅相关文献可知,针刺后溪穴脑fMRI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与特异性两方面。本文从以上两方面入手分析该领域整体研究趋势,综述相关科研成果与不足,为针刺临床选穴提供更好的影像学依据,并对后续针刺研究提出方向性建议。

  • 标签: 针刺 后溪穴 功能磁共振成像 影响因素 特异性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CEST)是一种新兴的分子成像技术,通过分子间化学交换现象间接获得代谢物浓度信息,进行疾病诊断、预后评估等。然而得到的CEST信号并不是单纯来自化学交换,而混杂了诸如传统磁化转移效应(magnetization transfer,MT)、直接饱和效应(direct water saturation,DS)、核奥氏效应(nuclear overhauser enhancement,NOE)等效应。去除或利用这些效应以提高量化的准确度和成像质量是向临床转化的关键。

  • 标签: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 磁化传递 磁共振成像 核奥氏效应 直接饱和
  • 简介:摘要在利用GNSS技术进行高精度变形监测时,GNSS信号产生的多路径效应是影响变形监测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误差源。本文介绍了多路径误差产生的机理、时空域的特性以及国内外对多路径误差的处理技术。并且从外部环境、接收机硬件和数据后处理三个方面处理技术叙述了对削弱多路径误差方法的归纳和分析。

  • 标签: GNSS 多路径效应 多路径误差 数据后处理
  • 简介:摘要胸腔积液是呼吸内科常见的胸膜疾病之一。胸腔积液的产生可对氧合、肺容量、呼吸力学、胸膜腔压力等生理参数产生重大影响;但胸腔积液的引流对患者气血交换及其他生理参数的临床效益存在争议。本文旨在综述胸腔积液及其引流引发的病理生理学效应

  • 标签: 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引流 病理生理学效应
  • 简介:摘要视网膜的代谢过程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视网膜是人体高耗能的神经组织,故维持其能量代谢过程的稳态对于视网膜正常功能的维持极其重要。视网膜能量代谢特征与生长非常快速的肿瘤组织类似,即在有氧情况下主要依赖糖酵解途径供能,称为视网膜Warburg效应。视网膜能量代谢的Warburg效应重要意义在于,相比于氧化磷酸化途径,葡萄糖可以迅速通过糖酵解途径产生ATP,并可为快速增生的细胞的生物合成过程供给所需的碳源。视网膜的代谢能量是视网膜中各种细胞代谢活动产能的总和,涉及光感受器细胞、色素上皮细胞、Müller细胞以及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等,研究这些细胞产生Warburg效应的原因及细胞间代谢偶联的机制对了解视网膜能量代谢活动的过程非常重要。作为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HK2、PFKFB3和PKM2活性及其表达水平的变化与细胞增生和新生血管的生成有着密切的关联,深入研究这些机制有望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等视网膜能量代谢障碍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视网膜能量代谢的Warburg效应及其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视网膜 能量代谢 Warburg效应 关键酶 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