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以不同免疫程序在9~65岁健康人群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同类疫苗阳性对照的试验设计开展临床研究,于2015年3月,在河南省登封市和泌阳县招募9~65岁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 956名受试者,按1∶1∶1随机分配至5剂对照组、4剂试验组和5剂试验组,每组652名。5剂对照组按照0、3、7、14、28 d免疫程序接种对照疫苗,4剂试验组按照0、7、21 d免疫程序(2-1-1程序)接种试验疫苗,5剂试验组按照0、3、7、14、28 d免疫程序接种试验疫苗。采用定期随访和主动报告相结合的方式,观察首针疫苗接种至全程疫苗接种后30 d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并分析比较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于免疫前、首针接种后7 d、首针接种后14 d和全程接种后14 d采集静脉血,通过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检测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计算血清抗体阳转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结果5剂对照组、4剂试验组、5剂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87%(273/652)、35.43%(231/652)、34.97%(228/652),4剂试验组和5剂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5剂对照组(P<0.05)。局部不良反应主要为接种部位疼痛、瘙痒、肿胀和发红;全身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乏力、头痛和肌肉痛;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均以轻度(1级)为主,分别占各组不良反应总例次数的85.33%(518/607)、89.02%(373/419)和88.96%(427/480)。三组的首针免后14 d和全程免后14 d抗体阳转率均为100%;在首针免后7、14 d和全程免后14 d,三组抗体GMC分别为0.60、0.72、0.59 IU/ml,20.42、23.99、24.38 IU/ml和22.95、23.52、24.72 IU/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该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按照5剂免疫程序和4剂免疫程序接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 标签: 狂犬病疫苗 随机对照试验 免疫程序 安全性 免疫原性
  • 作者: 苏娱,徐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系统医学》2023年第16期
  • 机构:安徽省儿童医院,安徽合肥 233014
  • 简介:目的:分析眼科门诊进行儿童眼的诊治方法。方法:选择本院眼科门诊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录的45例眼病患儿,根据其疾病类型,给予针对性治疗。统计并对比45例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检查结果。结果:45例患儿的药物治疗有效率为91.11%,治疗后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的试纸浸润长度、泪河高度均高于治疗前,睑板腺功能检测(MGD)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结合眼病患儿疾病类型实施针对性治疗,能获取良好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眼部功能的恢复。

  • 标签: 泪膜破裂时间;儿童干眼;眼科门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然周期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导排卵日卵泡大小对融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冻融单囊胚移植患者,采用hCG诱导排卵的自然周期方案共427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hCG诱导排卵日最大卵泡直径分为15~16 mm组(≥15且≤16 mm,n=66),16~17 mm组(>16且≤17 mm,n=101),17~18 mm组(>17且≤18 mm,n=125),18~20 mm组(>18且≤20 mm,n=109),>20 mm组(>20 mm,n=26),比较各组的hCG诱导排卵日雌二醇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并对比各组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结果hCG诱导排卵日雌二醇及LH水平5组患者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组(15~16 mm组至>20 mm组)hCG诱导排卵日雌二醇水平逐渐升高;15~16 mm组雌二醇水平(中位数为1 002.3 pmol/L)明显低于17~18 mm组、18~20 mm组、>20 mm组(中位数分别为1 103.3、1 171.2、1 539.0 pmol/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4、P<0.001、P=0.002)。5组(15~16 mm组至>20 mm组)hCG诱导排卵日LH水平呈降低趋势;15~16 mm组LH水平(中位数为37.73 U/L)明显高于17~18 mm组、>20 mm组(中位数分别为28.24、24.11 U/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06)。5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融胚胎单囊胚移植,使用hCG诱导排卵的自然周期方案中,小卵泡排卵者能够得到与正常大小卵泡者相似的临床结局。

  • 标签: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排卵诱导 卵泡 胚胎移植 低温保存 妊娠结局 子宫内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对融胚胎移植围产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2016年至2020年期间由于PCOS不孕进行融胚胎移植、年龄≤35岁且临床妊娠为单胎的患者临床资料,共1 481个周期,根据BMI值分为4组,偏瘦组75个周期(BMI<18.5 kg/m2),正常体质量组793个周期(18.5 kg/m2≤BMI<24.0 kg/m2),超重组468个周期(24.0 kg/m2≤BMI<28.0 kg/m2),肥胖组145个周期(BMI≥28.0 kg/m2),比较各组一般资料、促排卵情况、围产结局以及新生儿结局的差别。结果相较于超重组、正常体质量组和偏瘦组,肥胖组的早期流产率最高[23.4% (34/145)比15.8% (74/468)比14.0% (111/793)比9.3% (7/75),P=0.014],活产率最低[68.3% (99/145)比76.7% (359/468)比79.7% (632/793)比88.0% (66/75),P=0.003]。肥胖组和超重组的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6.9% (10/145)、4.5% (21/468)]高于正常体质量组[2.3% (18/793),肥胖组比正常体质量组P=0.005,超重组比正常体质量组P=0.028]肥胖组和超重组的剖宫产率[81.8% (81/99)、74.9% (269/359)]高于正常体质量组和偏瘦组[67.6% (427/632)、57.6% (38/66),肥胖组比正常体质量组P=0.005,肥胖组比偏瘦组P=0.001,超重组比正常组P=0.015,超重组比偏瘦组P=0.004],巨大儿出生率[18.2% (18/99)、15.6% (56/359)]也高于正常体质量组和偏瘦组[10.1% (64/632)、6.1% (4/66),肥胖组比正常体质量组P=0.018,肥胖组比偏瘦组P=0.025,超重组比正常组P=0.011,超重组比偏瘦组P=0.041]。各组在晚期流产率、妊娠期高血压、宫外孕以及新生儿的早产率、Apgar评分、身高、出生缺陷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肥胖和超重影响PCOS患者的围产结局和新生儿结局。在临床工作中,需重视PCOS患者的体质量管理。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体质量指数 冻融胚胎移植 围产结局 新生儿结局
  • 简介:摘要作为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眼的治疗应根据病因和严重程度进行长期和个体化设计。对于泪腺分泌功能丧失,常规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效果不佳且有可能导致视力严重受损的严重眼患者,若其唾液腺并未遭受严重破坏,自体唾液腺移植手术可为这部分患者带来希望。据文献报道,三大唾液腺及小唾液腺都被尝试过用作移植物,其中下颌下腺移植后不仅有较高的腺体成活率,还可保持分泌活性,在随访期间(长达180个月)有效改善眼所致的眼部干涩、异物感等主观症状及视力、泪膜破裂时间等眼相关客观指标,因此成功作为泪腺替代物。众多小唾液腺中,唇腺被证明能够在移植术后随访期间(文献报道最长达10年)维持足够润滑眼表的分泌功能,因此成为了一种可选择的泪腺替代物,近年来唇腺移植术相关技术取得了新进展。本文就近年来对三大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和小唾液腺(唇腺应用最多)移植手术的适应证、技术、临床实践评价、腺体术后分泌的药物调控及并发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干眼 移植 唾液腺 手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