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将从便携电子设备音频功放类型出发,展开便携电子设备音频功放比较,对便携电子设备音频功放前景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更好地促进音频功放发展。

  • 标签: 放大器 音频功放 电子设备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把用于测量床头抬高角度的测量尺,更好地达到体位护理中对于床头抬高角度准确性、安全性的要求。方法依据数学中的三角形余弦定律,通过计算在普通的刻度尺的基础上标出对应的角度。结果该测量尺能满足床头抬高角度0°~85°的准确测量要求。结论便携式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尺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同时也能对患者实现更精准体位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床头抬高 角度测量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便携式加压舱因其灵活性好,加压所需气体少,为潜水现场的医学保障提供了重要支持,使患病潜水员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救治,从而大大改善患病潜水员的预后,也为后续治疗争取了更多的时间。但是,便携式加压舱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治疗压力有限、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有限、接受治疗的潜水员与外界隔离、安全性有待改进等。本文对当前便携式加压舱治疗减压性疾病的特点及其应用进行简要探讨。

  • 标签: 潜水 减压性疾病 便携式加压舱 加压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可用于NO吸入治疗的便携式NO救治仪。方法NO救治仪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方便地调节各关键参数。其使用低强度、高频率的脉冲放电方式对大气压下干燥的空气进行脉冲放电,产生NO混合气体;采用Ca(OH)2颗粒来过滤放电过程中产生的NO2气体。基于该NO救治仪系统,研究气流方向、气体流量和输入电压对NO混合气体中的NO和NO2水平的影响;研究NO2去除装置对NO2的过滤性能。结果当空气从反应舱的阴极流入,阳极流出,且气体流量为2 L/min、输入电压为4 V时,系统性能较好。此时,输出气体中NO的体积分数为3.25×10-5,NO2/NO为0.05。结论本研究提出的NO救治仪可满足医用NO气体需求,且系统性能稳定、体积便携、成本较低,在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等疾病的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一氧化氮 吸入疗法 便携式 脉冲放电
  • 简介:摘要新型便携式消化内镜系统采用拉杆箱结构,由储运箱、内镜、注水注气、吸引、能源、图像管理6个模块组成,不仅能进行常规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并且带有活检通道,具备与普通消化内镜相当的诊疗功能。该系统体积小巧,展收方便,可单人携带,适用于战时战场、平时偏远地区、现场急救等特殊环境。

  • 标签: 便携式 消化内镜 研制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便携式肺功能仪相较于传统实验室肺功能仪具有小型、便携、操作简便和造价低廉的优势。它可作为实验室肺功能仪的补充,适用于社区、基层等卫生机构。目前,国内尚缺乏便携式肺功能仪相关的指导性文件,本专家共识将从设备硬件、设备质量要求,操作要领、操作质控、临床应用和人员培训等几方面进行阐述。便携式肺功能仪由肺量计和计算机系统组成。它的核心部件是流量传感器,其保留了实验室肺功能仪的核心功能即常规通气功能、舒张试验,但不具备测定肺容积、残气量和弥散功能的能力。便携式肺功能仪产品需通过国家和国际权威机构的质量检测,需达到ISO26782:2009的标准。便携式肺功能仪的质控包括设备质控、操作过程质控、报告质控等,其技术细节与实验室肺功能仪的质控要求一致。它可用于呼吸疾病早筛、流行病学调查、体检筛查、临床试验、呼吸慢病管理及行动不便者床旁检查等。便携式肺功能仪器的操作技术培训主要针对基层社区医务工作者,培训方式灵活多样,注重理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便携式肺功能仪具备实验室肺功能仪没有的一些高科技技术,如数据智能传输、云数据库、大数据管理、生物传感器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使肺功能仪更加智能化和多元化,也将极大提升呼吸慢病管理的水平。

  • 标签:
  • 作者: 赵述傲 顾容兆 李浩然 陈可 杨红宁 燕宪亮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2年第05期
  • 机构:徐州医科大学急救与救援医学系,江苏徐州 221004,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江苏徐州 221004,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产品设计系,江苏南京 210000,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江苏徐州 221002,徐州医科大学急救与救援医学系,江苏徐州 221004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江苏徐州 221002
  • 简介:摘要在紧急医疗服务到达前对患者进行规范的心肺复苏(CPR),能显著提高院外心搏骤停(OHCA)后的存活率。据统计,约40%~85%的CPR会导致胸部骨折,致使旁观者产生畏惧心理,而降低CPR施救的意愿。因此迫切需要研制一种便于在院外公共场所投放,并且符合徒手CPR操作习惯的CPR保护装置。针对以上问题,徐州医科大学急救与救援专业、麻醉学专业医学生,联合东南大学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医生指导下设计了一种便携式CPR保护装置,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21 1 0309001.4),以及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21 2 0591084.6)。该装置由可折叠框架、支撑组件、导向滑轨和按压体组成,为CPR实施提供指导与保障,便于使用者准确把握实施流程、按压幅度、力度及频率,有效防止CPR按压所导致的肋骨骨折等意外伤。该装置体积小巧、便于存放和移动,制造成本低,适用于社会化普及。

  • 标签: 急救 心肺复苏 保护装置
  • 简介:摘要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严重威胁人类公共卫生。便携式病原微生物分子诊断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出病原体,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和现场检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概览了便携式病原微生物分子诊断的技术和产品要求,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已上市或正在上市的便携式病原微生物分子诊断仪器特性和应用领域,存在的缺陷及应用展望。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持续优化,便携式病原微生物分子诊断仪器在保证高性能的同时,提高质量控制并控制成本,将有利于更广泛的应用。

  • 标签: 分子诊断技术 便携式设备 即时检测 病原微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拟通过临床观察探讨便携式制氧机改善COVID-19患者缺氧状态的效果。方法纳入58例确诊为COVID-19患者,通过对该58例患者使用便携式制氧机进行氧疗,比较氧疗前后患者血氧饱和度及缺氧症状改善的效果。结果58例COVID-19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气促等症状,在使用便携式制氧机氧疗后,均较使用前有显著改善(P<0.001)。结论便携式制氧机提供的氧疗对于轻型及普通型的COVID-19患者,可达到改善血氧饱和度及缓解气促的氧疗效果。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氧疗 便携式制氧机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然而,无论哪种汽车,在车门刚刚打开时,都会有一股令人窒息的气味,这就是汽车室内空气污染。汽车空调作为其主要配置之一,对车内空气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在市场上存在的光触媒喷涂净化技术、汽车SPA空调清洗技术及借用臭氧清洗空调的技术,都无法做到全方位对汽车空调进行清洗。因此,本文基于对光触媒便携式多功能汽车空调清洗机的探究,对其具有光触媒清洗、便携等特性进行阐述,也为汽车内部空气污染的治理提供了更有效地改善对策。

  • 标签: 汽车 室内空气质量 光触媒多功能空调清洗机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初步评估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用于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操作性能、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平行对照、非劣效研究,选取10头健康巴拿猪作为研究对象,1名内镜医师使用日本Olympus内镜系统(型号GIF-Q260),另一名内镜医师使用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对10头健康巴拿猪按照先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后Olympus内镜系统的顺序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采用量化评分指标,对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进行器械质量评价、图像质量评价和安全性评价。结果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单人操作时,展开和收纳用时分别为(110.24±8.93)s和(91.33±11.59)s,戴内镜一次性保护套用时(233.48±17.06)s。器械质量评价方面,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的水气吸引性能不如Olympus内镜系统,吸引400 mL生理盐水所需时间为(56.44±5.18)s,用时多于Olympus内镜系统(型号GIF-Q260)的(33.71±3.56)s,但本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吸引仍符合医疗器械技术要求(吸引量>400 mL/min);其他性能(包括整机密封性、活检通道、镜身坚柔、旋钮操作、镜身弯曲度、视野范围)与Olympus内镜系统相当。图像质量评价方面,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的性能(包括图像清晰度、图像变形及失真、图像颜色分辨率、图像照度、图像质量综合评价)与Olympus内镜系统相近。安全性评价方面,仅使用Olympus内镜系统操作时有1头猪出现恶心症状,使用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操作时的10头猪未发生呕吐、咽喉部出血、心脏骤停等不良事件。结论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展收方便,操作安全性好,内镜操作性能和有效性与临床常用内镜系统相当,不足之处在于水气吸引性能略差于临床常用内镜系统,但仍符合医疗器械技术要求,可以满足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 标签: 安全性 有效性 动物实验 内窥镜检查,消化系统 便携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便携式可视拉钩在颞浅筋膜瓣切取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9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临床医学中心整形修复科收治2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拟行颞浅筋膜瓣切取的患者,按照颞浅筋膜瓣切取方式分为传统手术方式组[男6例、女3例,年龄(34±14)岁]、冷光源拉钩组[男6例、女4例,年龄(35±16)岁]以及可视拉钩组[男7例、女1例,年龄(30±14)岁]。传统手术方式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方式行颞浅筋膜瓣切取,冷光源拉钩组和可视拉钩组患者分别于冷光源拉钩和便携式可视拉钩辅助下行颞浅筋膜瓣切取。统计3组患者颞浅筋膜瓣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对数据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结果可视拉钩组患者切口长度为(3.6±0.8)cm,明显短于传统手术方式组的(12.6±1.6)cm和冷光源拉钩组的(5.8±0.9)cm,P<0.05。传统手术方式组患者切口长度明显长于冷光源拉钩组(P<0.05)。可视拉钩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4.0(23.3,25.8)min,明显短于传统手术方式组的35.0(30.5,36.5)min和冷光源拉钩组的28.5(26.8,30.5)min,H=16.5、9.8,P<0.05。传统手术方式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冷光源拉钩组(H=6.6,P<0.05)。可视拉钩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6±3)mL,明显少于传统手术方式组的(34±4)mL和冷光源拉钩组的(30±6)mL,P<0.05。传统手术方式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冷光源拉钩组(P<0.05)。传统手术方式组、冷光源拉钩组和可视拉钩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分别为(33±4)、(34±6)、(31±7)mL,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P>0.05)。3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颞浅筋膜瓣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冷光源拉钩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皮下血肿,经拆线清除血肿后好转。结论便携式可视拉钩辅助下切取颞浅筋膜瓣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等优点。

  • 标签: 外科皮瓣 外科手术,微创性 可视拉钩 颞浅筋膜瓣 供区美容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计算不同甲状腺-颈部刻度模体和测量位置对便携式γ谱仪的全能峰探测效率影响,为更加准确开展人体甲状腺内131I活度现场测量提供指导。方法在对4种典型的甲状腺-颈部模体和用于甲状腺内131I活度测量的便携式3英寸NaI(TI) γ谱仪进行建模的基础上,结合可能的现场测量情景,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计算便携式NaI(TI) γ谱仪在不同测量距离、不同甲状腺深度、不同甲状腺体积等条件下的全能峰(364.5 keV)探测效率。结果NaI(TI) γ谱仪的探测效率随探测器与颈部表面距离增加而显著递减,紧贴颈部表面的探测效率约为距颈部表面15 cm的15倍;探测效率随甲状腺深度增加而明显降低,在颈部表面测量时,深度为2 mm的探测效率约为30 mm的3.6倍;探测效率随甲状腺体积增大而减小,在颈部表面测量时,体积为1 ml的探测效率是30 ml的1.71倍;探测效率随探测器中心偏移而降低,尤其是在颈部表面测量时,中心偏离2 cm会导致探测效率下降约15%。结论利用便携式NaI(TI) γ谱仪开展人体甲状腺内131I活度准确测量,不仅需要掌握探测效率刻度时的测量距离,还需了解所用刻度模体内的甲状腺深度与体积。

  • 标签: 131I 甲状腺-颈部模体 便携式γ谱仪 探测效率 蒙特卡罗模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主研制的医用一次性便携式内镜(YunSendo)应用于巴马小型猪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操作性能。方法广西巴马小型猪10只,先用活检钳在模型猪上预先制备食管、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模型。每只实验动物由2名内镜医师分别完成医用一次性便携式内镜和奥林巴斯内镜(GIF-Q260J型)检查。记录到达十二指肠时间,发现上消化道各部位黏膜损伤数目,规范采集不同部位的内镜图像,评价内镜操作性能和内镜图像质量。不同医师均采用盲法记录各自实验结果,2种内镜检查顺序通过执硬币法决定。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医用一次性便携式内镜操作组与奥林巴斯内镜操作组进镜时间和操作总时间比较[(171.00±9.96) s比(164.00±17.84) s、(285.00±33.94) s比(273.40±23.46) 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89、1.281,P=0.230、0.232);医用一次性便携式内镜操作组与奥林巴斯内镜操作组进镜过程和操作全程的视野清晰时间百分数比较[(91.83±1.85)%比(91.52±1.51)%、(93.07±3.10)%比(92.06±2.5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01、0.689,P=0.698、0.508)。医用一次性便携式内镜操作组与奥林巴斯内镜操作组的综合操作性能评分、清晰图像数量评分、图像颜色辨识度评分、图像照度评分、图像综合评分和发现的黏膜病变数比较[分别为(9.66±0.30)分比(9.86±0.15)分、(39.50±0.71)分比(39.30±1.06)分、(39.70±0.48)分比(39.40±0.70)分、(39.40±0.70)分比(39.50±0.71)分、(9.88±0.09)分比(9.85±0.20)分、9.80±0.42比9.90±0.3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176、1.000、1.152、0.317、0.629、0.557,P均>0.05)。医用一次性便携式内镜操作组和奥林巴斯内镜操作组均无术后不良反应。结论医用一次性便携式内镜行活体动物内镜操作安全、可行,能清晰观察上消化道各部位和损伤病变,其操作性能和采集图像质量良好,与奥林巴斯GIF-Q260J型胃镜效果相当。

  • 标签: 动物实验 医用一次性便携式内镜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安全性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的操作性能、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性、随机、非劣效性对照研究,2019年6月—2020年6月间由3个临床研究中心参与,纳入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便携式内镜完成上消化道检查(n=44),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应用的奥林巴斯胃镜完成上消化道检查(n=46)。以后者作为参照,对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的检查成功率、图像质量、操作性能、操作总体满意度、活检成功率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内镜检查成功率为97.73%(43/44),对照组为100.00%(46/46),差值为-2.27%(95%CI:-6.68%~2.13%),大于设定的非劣效界值(-10%);试验组与对照组图像质量综合评价优良率均为100%,差值为0,大于设定的非劣效界值(-10%)。对照组操作系统性能优良率为100.00%(46/46),试验组为97.67%(42/43),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3);对照组操作总体满意率为100.00%(46/46),试验组为86.05%(37/4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共9例进行了内镜下活检,试验组5例、对照组4例,2组活检通道均顺畅,均能顺利完成活检。共16例出现不良事件,对照组5例[10.87%(5/46)],试验组11例[25.00%(11/44)],2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7,P=0.080),所有不良事件均在48 h内消失,无严重不良事件及器械缺陷事件发生。结论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安全性高,操作性能与图像质量良好,与临床常用的日本奥林巴斯内镜系统效果相当,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肠内窥镜 便携式 上消化道检查 非劣效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便携式可穿戴心率、肌氧监测设备监测结果设计的运动方案在糖尿病患者运动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于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出院的106例无运动禁忌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抓阄法随机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运动宣教,试验组接受可穿戴便携式设备检测心率、肌氧水平,同时根据结果设计个体化运动干预方案。本研究共干预1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糖代谢、脂代谢、肌氧、心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试验组的最大肌氧和肌氧降幅升高,最小肌氧和平均肌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最大肌氧和肌氧降幅高于对照组,最小肌氧和平均肌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最低心率、最高心率及平均心率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最低心率、最高心率及平均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便携式可穿戴设备检测的心率和肌氧水平,可以为T2DM患者制订更科学化的运动处方,优化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管理,更好地控制糖脂代谢提供参考。

  • 标签: 糖尿病,2型 便携式可穿戴设备 运动管理平台 糖脂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