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驱动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的关键因素至今尚不完全明晰。目前认为,乙醇及其中间代谢物乙醛的直接毒性作用可引起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脂肪生成、营养不良和内毒素从肠道中渗漏等,这些因素均参与了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及进展。在诸多已被揭示的致病因素中,免疫学机制占有重要地位,而免疫细胞及炎性介质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引人关注。现对酒精性肝病形成、发展中参与的先天及适应性免疫反应的特定免疫细胞作用机制新进展进行总结及评述,呈现潜在治疗点及相关新药临床试验开展情况,提升临床实践中对酒精性肝病分子机制及治疗期待的再认识。

  • 标签: 肝疾病,酒精性 免疫细胞 治疗靶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特异性伽马成像(BSGI)的显像与非摄取比值(T/N值)与乳腺癌临床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探讨T/N值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1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术前行BSGI检查的419例乳腺癌患者,分析T/N值与乳腺癌临床基本特征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中随访时间为34个月,43例复发,376例未复发。术前颅尾(CC)和内侧斜(MLO)的平均T/N值分别为2.74和2.58。CC的T/N值与TNM分期中的肿瘤直径(χ2=22.077,P<0.05)、淋巴结转移(Z=2.138,P<0.05)及浸润性程度(Z=3.371,P<0.05)均有关;MLO的T/N值与TNM分期中的肿瘤直径(χ2=23.091,P<0.05)、淋巴结转移(Z=2.531,P<0.05)及浸润性程度(Z=2.99,P<0.05)均有关。通过ROC曲线计算CC和MLO的最佳cut-off值分别为2.59和2.9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HR:2.039,95% CI:1.404~2.962,P=0.001)、CC的T/N分组(HR:4.349,95% CI:2.141~8.883,P<0.001)及MLO的T/N值分组(HR:2.767,95% CI:1.520~5.039,P<0.001)是乳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HR:1.959,95% CI:1.302~2.946,P=0.001)和CC的T/N分组(HR:3.498,95% CI:1.531~7.992,P=0.003)是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BSGI的T/N值与乳腺癌的预后有关。

  • 标签: 乳腺肿瘤 伽马成像 预后
  • 简介:摘要巨噬细胞是肠道免疫稳态的主要参与者,区分无害抗原和潜在病原体,以维持体内平衡,主要可分为经典活化的促炎M1型和免疫调节的抗炎M2型巨噬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巨噬细胞具有保护肠道免受炎症损害的作用。然而,在某些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肠道免疫调节受到损害,导致慢性复发性免疫反应的激活和胃肠道炎症的产生。在IBD患者中,肠道炎症的紊乱与巨噬细胞极化的改变存在联系,因此巨噬细胞被认为是开发新治疗方法的潜在靶标。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巨噬细胞 靶点 极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微小RNA(mi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并利用网络药理学进行分析,预测其治疗作用潜在的点及途径。方法筛选本院入院治疗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5例,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均规律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患者服药6个月后,对比其用药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心肌纤维化相关miRNA的表达水平。对呈现统计学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构建差异表达miRNA对应基因信使RNA(mRNA)网络图。结果患者用药后,血清MMP-9水平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二甲双胍可显著下调患者血清人类微小RNA(hsa-miR) 29a-3p、hsa-miR133a-5p、hsa-miR21-5p、hsa-miR30c-5p、hsa-miR1-3p表达水平(P<0.05或P<0.01)。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miRNA主要集中在内质网腔、突触、基膜等细胞组分中,通过胶原分解代谢过程、短时神经元突触可塑性调节、轴突延伸等生物过程来发挥Rho GTP酶(Rho GTPase)结合、参与细胞外基质结构成分等分子功能;其主要富集于糖尿病并发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通路。miRNA-mRNA网络分析结果显示,与差异表达miRNA对应mRNA共230个。结论二甲双胍可通过下调相关miRNA表达,参与相关细胞信号通路转导,调控染色质、核酸结合及酶活性过程而发挥其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

  • 标签: 二甲双胍 糖尿病,2型 微小RNA GO分析 KEGG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HPLC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对三化汤治疗脑缺血的活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预测其发挥作用的潜在点。方法采用H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0.8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 ℃,进样量10 μl。运用TCMIP V 2.0平台检索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橙皮苷、厚朴酚和羌活醇6种成分作用点,以Cerebral ischemia为关键词,检索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疗效药数据库(TTD)、Disgenet数据库,筛选6种活性成分治疗脑缺血潜在点,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和疾病-成分-点-通路整合网络。结果三化汤中6种活性成分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橙皮苷、厚朴酚和羌活醇线性范围分别为0.080 4~0.804 0 μg、0.015 3~0.382 0 μg、0.041 8~0.626 4 μg、0.312 6~3.908 0 μg、0.037 9~0.568 8 μg、0.045 3~1.359 6 μg,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0。经测定7份样品中上述6个成分含量范围分别为0.887~0.971 mg/g、0.094~0.101 mg/g、0.110~0.119 mg/g、1.494~1.669 mg/g、0.126~0.145 mg/g、0.153~0.167 mg/g。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TNF、TP53、MAPK14、JUN、IL1B、MYC、ESR1、ICAM1、PTGS2、PPARG为三化汤中6种活性成分治疗脑缺血的核心点。结论建立了三化汤治疗脑缺血6种活性成分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样品处理简便,色谱条件简单,结果准确。明确了三化汤中6种活性成分治疗脑缺血的10个潜在点,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 标签: 三化汤 脑缺血 网络药理学 靶点 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免疫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在多种类型肿瘤治疗中获得显著的疗效,但仍有大量患者并没有从中获益,这些患者往往具有肿瘤突变负荷低、新抗原负荷低、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等特征。研究人员认为肿瘤可能存在其他未知免疫抑制途径。TIGIT是一种新的免疫抑制分子,在多种肿瘤中可发现其表达异常,多个研究表明TIGIT能够导致免疫细胞功能障碍,与肿瘤进展、预后不良相关,通过阻断TIGIT可以逆转免疫细胞功能衰竭,发挥抗肿瘤效应,有望成为新一代免疫治疗点。

  • 标签: TIGIT 免疫检查点 肿瘤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是国际公共卫生的重大威胁,其在基因组学与SARS-CoV高度同源。针对SARS-CoV-2感染尚无针对性治疗方法,故了解病毒结构,阐明并利用它们的复制机制筛选治疗点是值得关注的课题。本综述主要围绕目前中和抗体的研发、主蛋白酶、聚合蛋白酶点研究、宿主细胞及病毒感染后期NF-kB和IL-6-STAT3通路中的关键分子作为治疗点加以综述,为药物及疫苗设计提供基础。

  • 标签: SARS-CoV-2 SARS-CoV 治疗靶点 中和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红花素的分子特性,筛选并鉴定红花素抗脓毒症的潜在点。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分析红花素的药理参数和分子特性。采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服务器(提供化合物点预测的网站)和通过化学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来预测化学成分靶向蛋白的服务器(DRAR-CPI)筛选红花素抗脓毒症的潜在点,并与人类孟德尔遗传病数据库(OMIM)、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CTD)和药物点数据库(TTD)中已发布的抗脓毒症相关疾病点进行匹配,筛选出红花素的抗脓毒症点,进一步通过分子对接服务器鉴定红花素抗脓毒症的潜在点。结果红花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为41.15%,药物相似度为0.24,可旋转键数为1,表明红花素口服吸收较好,具有良好的成药性。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和DRAR-CPI服务器共筛选到115个潜在点;从OMIM、CTD和TTD 3个数据库中共获得149个疾病点;将两个服务器筛选出的115个红花素靶向蛋白与疾病靶向蛋白进行匹配,发现既是分子点又是疾病点的蛋白有10个,分别为凝血因子Ⅸ(F9)、腺苷A1受体(ADORA1)、一氧化氮合酶2(NOS2)、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组织蛋白酶G(CTSG)、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ELANE)、蛋白C(PROC)、脂钙蛋白2(LCN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和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酶2(PTGS2)。经分子对接服务器鉴定显示,红花素具有与上述10个靶向蛋白结合的能力,为红花素抗脓毒症的潜在点;红花素可通过与靶向蛋白的关键氨基酸残基发生交互作用,从而发挥相应的药效。结论红花素能够通过调节CTSG、ELANE和LCN2抑制脓毒症组织和器官损伤,通过调控ADORA1、PTGS2、NOS2和MAPK1减轻炎症,通过调控PROC和F9抑制凝血并减轻脓毒症炎症反应,通过调节G6PD改善氧化应激而减少脓毒症的发生,最终预防和治疗脓毒症。

  • 标签: 红花素 靶点 计算钓靶法 脓毒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燃煤污染型氟暴露人群血浆中差异表达的5个微小RNA(microRNA,miRNA)基因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筛选具有重要作用的基因及基因模块。方法将本课题组前期筛选的燃煤污染型氟暴露人群血浆中差异表达的5个miRNA(hsa-miRNA-3131、hsa-miRNA-4516、hsa-miRNA-6501-5p、hsa-miRNA-10b-5p、hsa-miRNA-4683)的基因定位到STRING在线数据库(https://string-db.org),筛选PPI网络。使用Cytoscape v3.6.0软件对PPI网络可视化,通过NetworkAnalyzer插件得到拓扑属性值度和拓扑属性值介数,筛选PPI网络的中心节点(度和介数均最高的节点)。同时,采用CytoHubba插件中的最大团中心(MCC)分析方法来确定PPI网络中的重要节点。通过MCODE插件进行聚类分析,筛选PPI网络的基因模块。将基因模块所包含的蛋白质名称在线提交KOBAS v3.0数据库(http://kobas.cbi.pku.edu.cn/),对MCODE插件筛选出的基因模块进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基因的PPI网络由1 035个节点和4 346个边组成。泛素蛋白A-52残基核糖体蛋白融合产物1(UBA52)的度(101)和介数(0.010 723 89)均最高,为PPI网络的中心节点。经MCC分析,UBA52为PPI网络中的重要节点。从PPI网络中选择排名前5的基因模块,5个基因模块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中高度富集的基因通路分别为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剪接体、内吞作用、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囊泡转运。结论成功建立了燃煤污染型氟暴露人群血浆中差异表达的5个miRNA基因的PPI网络,筛选出UBA52基因和5个基因模块主要通路。

  • 标签: 微小RNA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KEGG
  • 简介:摘要艾滋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类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目前主要采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虽然通过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有效控制艾滋病的目的,但是并不能彻底清除潜伏状态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并且患者耐药问题也日益严重。基于艾滋病治疗的现状,研究者利用免疫、细胞和基因工程技术发展了新型的防治方法。本研究基于辅助受体趋化因子受体5、跨膜蛋白gp41、TAT蛋白、p7核衣壳蛋白和核酸内切酶等在艾滋病治疗中较有潜力的点,阐述艾滋病治疗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为艾滋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受体,CCR5 跨膜蛋白gp41 TAT蛋白 p7核衣壳蛋白 核酸内切酶
  • 简介:摘要神经母细胞瘤是小儿发病率最高的颅外实体肿瘤,了解其发病机制有助于寻找更有效的治疗靶标。神经母细胞瘤的异质性和临床多样性表明该肿瘤还有许多生物学特征和遗传学特征有待研究,该文旨在综述神经母细胞瘤生发过程中重要的基因改变和表观遗传改变,并探索这些遗传改变对于药物开发的意义。

  • 标签: 儿童 神经母细胞瘤 遗传突变 靶向治疗
  • 作者: 侯传珂 巩贯忠 王俪臻 苏亚 卢洁 尹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研究生部,泰安 271016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物理技术科,济南 250117,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物理技术科,济南 25011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灌注成像进行脑转移瘤(BMs)亚区分割的可行性,为BMs患者基于血流灌注异质性引导个体化放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6例BMs放疗患者,肿瘤内部有坏死组55例,无坏死组41例,每位患者放疗前行CT模拟定位及MR模拟定位。应用MIM Maestro6.8.8软件分别在强化T1WI图像和T2 Propeller图像中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及肿瘤坏死区(GTVN),二者相减得肿瘤实性区(GTVS)。应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灌注成像的脑血流量图确定高灌注区(GTVH)与低灌注区(GTVL)。比较有、无坏死组亚区体积、占比及各亚区相关性。结果有、无坏死组GTV分别为19.56、7.34 cm3,GTV与坏死的ROC曲线AUC达0.749。有坏死组GTVN、GTVS、GTVH、GTVL占GTV比分别为20.47%、79.53%、33.03%、46.50%(P<0.05),其中GTVS与GTV的r值达0.963,GTVL与GTV、GTVS的r值分别达0.849、0.840,高于GTVH与GTV、GTVS的r值0.683、0.764(均P<0.05)。无坏死组GTVH占GTV比高于有坏死组(58.95%∶33.03%,P<0.05),GTVL占GTV比略低于有坏死组(41.05%∶46.50%,P>0.05)。GTVH与GTV的r值高于GTVL与GTV的(0.776∶0.574,P<0.05)。结论MR-3D-ASL可以定量分析BMs肿瘤区内异质性血流灌注,可用于指导亚区分割及肿瘤局部亚区剂量提升。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 亚靶区分割 肿瘤转移,脑/放射疗法
  • 作者: 徐俊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年第01期
  • 机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 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糖尿病足病科 300134
  • 简介:摘要笔者通过对《骨髓作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器官和帮凶》一文进行介绍和解读,旨在提高认识。着重介绍糖尿病时骨髓所发生的变化及骨髓变化后对糖尿病合并周围动脉病变,尤其是严重威胁肢体的缺血带来的影响及其机制,并提出预防骨髓的恶化可以有助于糖尿病足的治疗和护理,为临床在治疗糖尿病合并严重威胁肢体的缺血从骨髓的角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糖尿病 血管并发症 骨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T)区外沿纵向剂量跌落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以便对临床关于计划衔接、区预处理以及执行效率等方面的应用进行指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2月份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治疗部收治的8例头颈部肿瘤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AS大孔径定位CT在获得层厚为1 mm的头颈部图像中勾画计划区和剂量跌落结构。在计划设计时射野宽度(FW)分别选择5.0、2.5和1.0 cm,螺距分布选择0.430、0.287和0.215,调制因子使用默认值1.8,剂量计算网格选择最精细0.195 cm×0.195 cm,其余计划参数都保持一致。按照不同参数分别进行计划设计,并将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统计分析。结果研究显示同一射野宽度下不同螺距变化曲线重合,因而螺距对剂量跌落没有影响,不同射野宽度变化曲线相互独立说明射野宽度对纵轴双向剂量跌落有影响,区外沿纵向的剂量跌落速度与射野宽度成反相关系:即射野宽度越大剂量跌落速度越慢,半影区越大;反之射野宽度越小剂量跌落速度越快,半影区越小。当剂量跌落至处方剂量50%时距区纵向边界的距离近似约等于射野宽度一半,而对于距区边界不同距离处的剂量值可通过拟合公式计算得到。射野宽度和螺距对区的适形度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影响较小,相对而言射野宽度为2.5 cm时区最佳。总治疗出束时间随射野宽度和螺距的增大而逐步降低。结论当区分段治疗需要考虑计划衔接、执行效率及沿纵向剂量跌落控制时,可选择最佳的射野宽度、螺距等计划参数或根据纵向剂量跌落公式对衔接处区进行内收处理,以达到理想的剂量分布。

  • 标签: 螺旋断层调强放疗 剂量 跌落
  • 简介: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高致残性精神障碍,其病因和病理机制复杂。既往抗精神病药主要通过作用于多巴胺2型受体发挥疗效,对阴性症状和认知损害症状的疗效欠佳且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功能康复。因此,作用于新点的抗精神病药的研发显得尤为迫切。SEP-363856是基于表型筛选策略发现的一种不与多巴胺2型受体结合的独特抗精神病药,临床前研究数据表明,SEP-363856的疗效可能与激活痕量胺相关受体1和5-羟色胺1A受体有关,该药的发现有望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本文中简要介绍了SEP-363856的研发历程,包括临床前研究结果及最新的临床试验数据,便于读者了解这一新型抗精神病药。

  • 标签: 抗精神病药 受体, 多巴胺 受体, 血清素, 5-HT1A SEP-363856 痕量胺相关受体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轴和薄层矢状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联合应用能否改善急性脑干梗死(acute brainstem infarction, ABI)的检测能力。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期间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ABI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行常规轴及薄层矢状DWI检查,无法明确诊断者在出院前再次进行DWI复查证实。记录仅常规轴和常规轴+薄层矢状DWI检测不同部位脑干梗死的阳性病例数及阴性病例数。结果共纳入65例ABI患者。仅常规轴DWI阳性51例(78.5%),阴性14例(21.5%);常规轴+薄层矢状DWI阳性60例(92.3%),阴性5例(7.7%)。其中,8例延髓梗死仅常规轴DWI阳性4例(50.0%),常规轴+薄层矢状DWI阳性6例(75.0%);50例脑桥梗死仅常规轴DWI阳性44例(88.0%),常规轴+薄层矢状DWI阳性48例(96.0%);4例中脑梗死仅常规轴DWI阳性1例(25.0%),常规轴+薄层矢状DWI阳性3例(75.0%);3例脑桥+中脑梗死仅常规轴DWI阳性2例(66.7%),常规轴+薄层矢状DWI阳性3例(100.0%)。轴联合薄层矢状DWI对ABI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纯常规轴D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3%对78.5%;χ2=4.993,P=0.026)。结论联合应用常规轴和薄层矢状DWI能提高ABI的检出率。对于轴DWI未发现病灶或诊断不明确的ABI患者,应加用薄层矢状DWI。

  • 标签: 脑干梗死 脑干 弥散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远航官兵下丘脑-垂体-腺轴功能研究逐渐成为焦点。通过对国内外海军舰艇卫生学研究现状和远航前后人员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相应的卫勤保障对策,如备航期的心理疏导、官兵身体适应、个人防护训练;长远航期的干预;返航后的调理等。

  • 标签: 舰艇卫生学 神经内分泌激素 长远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钼X线诊断非钙化型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非钙化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分别行超声检查和乳腺钼X线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结果乳腺钼X线检查的诊断符合率(94.79%,91/96)高于超声检查(75.00%,72/96),P<0.05。乳腺钼X线与超声检查检测的肿瘤形态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钼X线检测出肿瘤长径>2 cm者50例(52.08%),肿瘤长径≤2 cm者46例(47.92%);超声检查检测出肿瘤长径>2 cm者53例(55.21%),肿瘤长径≤2 cm者43例(44.79%);两者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189,P>0.05)。结论在非钙化型乳腺癌诊断中,乳腺钼X线检查符合率高与超声检查,诊断临床价值高。

  • 标签: 乳腺钼靶X线 非钙化型 乳腺癌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