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背切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时利用伸肌支持带隔离钢板保护伸肌腱的疗效。方法自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我们共收治2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背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利用伸肌支持带远1/2隔离钢板与伸肌腱,保护伸肌腱不被磨损。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4~48个月,26例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为4~9个月,无伸肌腱断裂、伸肌肌力下降、伸肌腱弓弦畸形并发症。结论在放置桡骨远端背钢板时利用部分伸肌支持带隔离钢板,能有效保护伸肌腱,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桡骨骨折 治疗结果 背侧钢板 伸肌腱 伸肌支持带
  • 简介:摘要在发电厂以及变电站电气系统,高压隔离开关应用的十分广泛。在高压隔离开关的实际应用过程,往往会出现一些机械故障或者电气故障,影响较为恶劣。本文主要对高压隔离开关的基本概述进行了阐明,并分析了高压隔离开关故障产生的原因以及检修措施,供相关人员参考。

  • 标签: 高压 隔离开关 故障原因 检修措施
  • 简介:摘要基于高压交流隔离开关的常见故障及治理的分析,要明确高压交流隔离开关的常见故障,结合瓷绝缘子断裂、隔离开关拒分(合)故障和隔离开关接触头发热。得出密封处理隔离开关不到位故障处理、处理瓷瓶断裂故障、发热故障处理和处理隔离刀闸拒分故障有效措施。全面阐述高压交流隔离开关的常见故障治理的重要性。

  • 标签: 高压交流 隔离开关 常见故障 治理措施
  • 简介:摘要隔离开关作为电网运行过程系统变电站的重要开关电器,对其隐患的处理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将针对隔离开关操作时的故障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分合闸接触不能保持、双母运行方式母线刀不能相互闭锁、电机正反转错误等处理方法及原因,希望对我国电网优化有所帮助。

  • 标签: 隔离开关 控制回路 分合闸接触器
  • 简介:摘要通过对国电汉川发电有限公司#2主变铁芯夹件接地故障的处理,深入阐述了大型变压铁芯一点接地的原理,综合分析了变压发生铁芯多点接地故障的原因及危害,提出了故障诊断方法及处理建议。

  • 标签: 变压器 铁芯夹件 接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内镜声带后端切断术治疗双声带麻痹导致气道阻塞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9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48例双声带麻痹导致的气道阻塞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3例,女35例,年龄27~83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双声带后端切断术。评估该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48例患者,1例失访,余47例患者随访5个月至10年。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气道阻塞均未复发。89.58%(43/48)患者重建了可靠的有效气道,88.89%(40/45)患者成功拔除套管,拔管时间1~3个月,位时间1个月。吞咽功能恢复率为97.92%(47/48),95.35%(41/43)患者获得满意的发音。结论内镜声带切断术可以建立可靠有效气道,并最大可能地保留了吞咽、发音功能,同时该方法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简单、微创的治疗选择。

  • 标签: 声带麻痹 耳鼻喉外科手术 双侧声带后端切断术 气道重建成功率 拔管率
  • 简介:摘要目的为解决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时医生穿着防护服无法听诊的问题,研制隔离式无线电子听诊。方法采用低噪声音频放大、高频采样、高精度模数转换和不锈钢一体成型听诊体件等技术提升音频质量;定制不自动关机的蓝牙耳机,可自动回连听诊,解决穿着防护服时蓝牙耳机自动关机后开机难的问题。结果隔离式无线电子听诊在武汉火神山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医院进行了临床应用,在新冠肺炎的日常诊察收到良好反馈。结论隔离式无线电子听诊可满足医生穿着防护服条件的听诊需求。

  • 标签: 隔离式 无线电子听诊器 新型冠状病毒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小耳畸形合并重度传导性听力损失患者分期耳廓再造-骨桥植入术后单及双骨导助听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手术治疗的32例双小耳畸形伴外耳道闭锁患者,其中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11.8岁。术前测试裸耳平均听阈及言语识别率,行颞骨高分辨CT评估乳突发育情况,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分期耳廓再造及骨桥植入术)。术后骨桥开机时、开机后3、6、12、24个月,测试单骨桥助听的平均听阈及言语识别率(安静环境和信噪比5 dB噪声环境的双音节词识别率);植入骨桥至少3个月后,分别测试裸耳、单骨桥助听和双骨导助听(一骨桥+对ADHEAR)的平均听阈及言语识别率。采用国际助听器评估问卷和Glasgow儿童获益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术后主观获益情况。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2例患者9例于耳廓再造术前植入骨桥,6例同期植入骨桥,17例于耳廓再造术后植入骨桥;32例均对佩戴ADHEAR。单骨桥及双骨导助听的平均纯音听阈均较裸耳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15,P<0.05),单骨桥与双骨导助听阈值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静环境下单骨桥及双骨导助听均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言语识别率(t=6.50,P<0.05),单骨桥与双骨导助听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环境,双骨导助听显著优于单骨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调查问卷显示单骨桥植入及双骨导助听均可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对于双先天性小耳畸形伴外耳道闭锁同时合并重度传导性聋患者,单骨桥植入和一骨桥+对ADHEAR均可改善其纯音听阈和言语识别率,双骨导助听较单骨桥可进一步提高噪声的言语识别率。

  • 标签: 耳畸形,先天性 先天性小耳畸形 外科,整形 人工听觉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带双指掌固有神经背支(DBPPDN)的指背皮瓣修复手指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5月-2019年4月,收治手指掌软组织缺损113例113指。临床应用4种带双DBPPDN的指背皮瓣修复此类软组织缺损。皮瓣类型:①超比例邻指皮瓣29例29指。②指掌固有动脉背支(DBPPDA)皮瓣43例43指。③第1掌背动脉皮瓣23例23指。④指背游离皮瓣18例18指。采用带单DBPPDN的指背皮瓣进行修复的患者列为对照组,双撕脱的指掌固有神经仅修复一。经门诊随访,评估带双DBPPDN的指背皮瓣与对照组皮瓣的静态TPD、伤指VSA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采用非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带双DBPPDN的指背皮瓣有11例术后出现水疱,7例皮瓣瘀血。9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自行愈合,余均成活。带双与带单DBPPDN的指背皮瓣的静态TPD分别为(6.92±0.12) mm和(8.92±0.20) mm、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0.46±0.08)分和(1.11±0.28)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45±0.06)分和(4.00±0.16)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带双DBPPDN的指背皮瓣获得了更好的感觉恢复(P<0.01)、更低的疼痛发生率(P=0.0032)以及更高的满意度(P=0.0014)。结论4种带双DBPPDN的皮瓣是有效修复指掌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尤其在预防神经病理性疼痛方面疗效显著。

  • 标签: 指背皮瓣 手指 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 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 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压断路是动车牵引系统的核心元件,正常运行时,断路闭合把电源电流电流输送给轨道车辆;断开则使供电网和车辆具有明显的分界点,车辆则无牵引动力而停止运行。断路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但都有非常完备的灭弧装置,触头容量也比较大,因此断路与继电保护、接地等装置配合能断开过负荷、短路等故障电流。

  • 标签: 动车运行 断路器 故障现象 原因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于电量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持续增加的电量需求对于供电系统来说是巨大的考验。为了保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作,稳定的为社会提供电力。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对电力系统进行定期的检修以及维护,在企业的检修维护工作,对变电维修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对于变电检修的重点工作内容进行研究,也就是对变电检修sf6断路的维护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并对sf6断路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 标签: 变电维修 sf6断路器 特点与维护分析
  • 简介:摘要目前,D2胃癌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是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手术方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大网膜和网膜囊的完整切除和网膜囊外D2范围内的淋巴结清扫。可是,在一系列的临床试验,人们发现,无论是系统性淋巴结清扫,还是大网膜和网膜囊的完整切除,都没能为胃癌患者带来肿瘤学获益,反而徒增外科学风险。这些事实,与胃癌外科的预期乃至胃肠外科的预期产生了严重的冲突。胃背系膜近段(PSDM)的重新论证表明,大网膜和网膜囊不是胃背系膜,局部生理学结构(如血管、淋巴)和病理学事件(如局部淋巴转移、第五转移)只会在PSDM内,既往手术由于不认识PSDM,而将其打破,不仅仅引发过多的术中出血,更导致癌细胞从PSDM泄漏到手术野,为复发埋下祸根。对局部进展期胃癌,建议进行D2范畴内的PSDM完整切除(即D2+CME),可以同步改善患者的外科学效果和肿瘤学获益。这些PSDM相关研究的结果,解决了胃癌外科、胃肠外科乃至肿瘤外科长期以来悖论和悬而未决的难题,开启了肠外系膜发现和利用的时代,由此形成的膜解剖理论,有可能使得经典解剖学、病理学、外科学和肿瘤学的相关知识点,得以更新和迭代升级。

  • 标签: 膜解剖 胃肠外科手术 胃背侧系膜近侧段
  • 简介:本文主要研究发电机出口断路对运行的好处及其安装要点,首先对发电机出口断路进行简单介绍,了解出口断路的基本情况,重点分析发电厂装设出口断路的好处,在此基础深入研究发电厂装设出口断路的安装要点,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关于发电机出口断路的基本情况,同时也为后期更好的安装出口断路提供参考。

  • 标签: 发电机 出口断路器 安装要点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隔离病房护理团队的岗前培训经验。采取线上加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培训,培训主要包括新冠肺炎知识、防护意识、相关技能、监护隔离系统使用及院感知识等全方位的内容,护理人员需全员通过考核方可上岗。目前本院无医护人员感染。笔者为此次培训师之一,现将经验分享如下。

  • 标签: 新冠肺炎 隔离病房 岗前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回结肠端吻合与反式吻合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在2018年3月—2019年10月同一医疗组收治的104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回结肠端吻合,对照组采用回结肠反式吻合,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吻合口瘘、肠梗阻及吻合口狭窄例数、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等,比较分析两种不同吻合方式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统计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以后观察组患者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肠梗阻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84%(2/52),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8/52),两组在术后总并发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χ2=3.983,P=0.046)。结论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选择采用回结肠端吻合为主的吻合方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为使患者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优先考虑此术式。

  • 标签: 结肠肿瘤 吻合口瘘 腹腔镜 回结肠吻合
  • 简介:摘要盆腔动脉隔离灌注化疗是区域化疗的一种,其原理是通过腔静脉及腹主动脉双球囊、双下肢止血带将盆腔血液循环与体循环隔离,再向盆腔区域灌注化疗药物,使局部获得高于静脉化疗的药物浓度。对于不可切除的盆腔肿瘤,盆腔动脉隔离灌注化疗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补充治疗手段。将该技术用于新辅助治疗可实现不可切除肿瘤的降级,部分患者术后获得长期生存。我国目前鲜有相关研究报道,文章围绕该技术的原理、临床疗效、安全性与并发症进行探讨。

  • 标签: 盆腔肿瘤 化学疗法,肿瘤,局部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凹撑开技术治疗先天性颈椎凸畸形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评价其初步疗效。方法2015年8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应用凹撑开技术治疗先天性颈椎凸畸形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手术时年龄为(9.9±3.1)岁(范围6~16岁)。均为颈椎半椎骨畸形,C3 7例、C4 3例、C5 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椎体融合。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先行前路切除椎间盘、凹松解,再行后路松解、凹撑开矫形、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最后再行前路固定融合术。记录围手术期神经、血管损伤及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前及术后随访时影像学上结构弯Cobb角、代偿弯Cobb角、下颌倾斜角、肩平衡角以及斜方肌夹角差值。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8例患者行单节段凹撑开,3例患者行双节段凹撑开。手术时间为(466±141)min(范围150~659 min),术中出血量为(387±191)ml(范围100~660 ml),随访时间为(12.2±9.5)个月(范围3~24个月)。结构弯术前Cobb角为28.9°±13.1°,术后3个月改善至7.4°(3.0°,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34,P=0.003),术后3个月矫正率为58.1%±26.1%(范围18.8%~97.6%);术后1年为13.2°±12.3°,与术后3个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60,P=0.107)。代偿弯术前Cobb角为18.3°±6.1°,术后3个月为9.4°±7.3°,与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1,P<0.001),术后3个月矫正率为51.3%±28.3%(范围2.4%~94.7%);术后1年为8.9°±7.7°,与术后3个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53,P=0.003),术后1年矫正率为61.4%±26.9%(范围15.4%~100%)。3例患者术后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均发生在凹。2例表现为C5神经根麻木导致角肌力量减弱,1例表现为食指和中指麻木,给予营养神经及功能锻炼,于出院前症状有所改善,术后3个月随访恢复正常。结论应用凹撑开技术治疗先天性颈椎凸畸形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短期临床随访结果满意。

  • 标签: 颈椎 脊柱侧凸 先天畸形 脊柱融合术
  • 简介:摘要视皮层是大脑视觉信息的处理整合中心,灵长类动物的视皮层存在背和腹流2条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平行视觉信息通路。笔者总结了视皮层背通路(即where+how通路)、腹通路(即what通路)的发现、定位、功能以及二者的联系,并从视觉通路临床应用角度系统梳理了视觉皮层背、腹平行通路的研究进展。目前2条通路结构和功能相关性研究资料较少,对视皮层视觉通路的视觉信息分拣处理、相互作用及通路信息传递过程编码和神经整合处理机制尚缺乏深入研究。此外,关于2条通路的临床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且研究结果分歧较大,今后需改进研究方法,加强深入研究视觉疾病视通路损害的结构和功能。本文通过对视皮层背通路、腹通路做—综述,以期为视觉信息的传递、加工和相关临床眼病防治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视觉皮层 背侧通路 腹侧通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屈曲弯旋转复位联合一期前路手术治疗颈椎脱位合并单小关节绞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脊柱病医院收治的32例单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急诊组(采用前路屈曲弯旋转复位联合一期前路手术治疗)16例,男13例,女3例;年龄24~63岁。牵引组(采用头颅牵引复位联合二期前路手术治疗)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20~64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植骨融合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改善情况、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随访26~40个月。急诊组住院时间为(7.2±1.2)d,较牵引组(10.9±1.2)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24个月ASIA分级改善情况、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椎间隙均骨性融合。结论一期前路屈曲弯旋转复位手术与传统方法相比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无明显区别,但住院时间更短。

  • 标签: 椎关节突关节 脱位 颈椎 屈曲侧弯旋转复位 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