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前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导致患者膝关节不稳定、阻碍重返运动并引发创伤性关节炎,一直是临床诊治和运动医学研究的重点。美国骨科医师协会于2022年8月在《ACL损伤治疗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14版)》基础上更新并发布了《ACL损伤治疗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新版指南涉及ACL损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并依据循证证据的等级,提出8条推荐与7条可选的诊治建议。与2014版指南相比,新版指南不再推荐异体移植物,将ACL损伤后的重建时间从原来的伤后5个月提前到伤后3个月,新增了ACL重建时可以联合前外侧韧带重建或前外侧关节外肌腱固定,对ACL修补不予推荐。该新版指南与中国《前交叉韧带损伤临床诊疗循证指南(2022版)》有许多相似之处,两个指南均推荐诊断时需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尽早重建、采用自体骨-髌腱-骨或腘绳肌腱移植物、可选择单束或双束重建。美国骨科医师协会的新版指南依据国外循证证据制定,对国内医生关注的人工韧带、骨隧道制作技术与康复方案并未给出明确的推荐建议。因此,国内医生诊治ACL损伤时,在遵循美国新版指南的基础上还需结合中国患者的特点、临床实践与国内相关指南,提高和完善国内ACL损伤的诊治水平。

  • 标签: 前交叉韧带损伤 骨-髌腱-骨移植 诊疗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骨外固定支架患者发生针孔感染的风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行外固定支架患者(n=300)的资料,以术后病例记录中是否发生针孔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立发生针孔感染的风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同时采用赋值法构建风险预测等级分级。结果300例骨外固定支架患者中,发生针孔感染者103例(34.33%),未发生感染者197例(65.6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疾病[OR=4.726(糖尿病、肺部感染之一)、17.053(糖尿病、肺部感染、心血管疾病之二)]、术后白蛋白水平[OR=0.082(<25 g/L)]、术后血红蛋白水平[OR=3.715(>90~120 g/L)、9.720(>60~90 g/L)、7.338(30~60 g/L)]、术中出血量[OR=2.196(200~400 ml)、OR=3.256(>400 ml)]及消毒液类别[OR=3.897(氯己定)、3.625(碘伏+氯己定)]是骨外固定支架患者发生针孔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出模型≥7分为高风险组,5~6分为较高风险组,4分为中风险组,3分为低风险组,0~2分为较低风险组。结论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骨科外固定患者发生针孔感染的风险,为医护人员及时识别外固定感染风险提供参考,尽早预防感染的发生。

  • 标签: 骨科 外固定器 针孔感染 等级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助产士是妇女、儿童健康保驾护航的关键角色,也是保证优生优育、落实生育政策的必要条件。本文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助产专业发展取得的巨大进步以及现阶段助产领域存在的不足,结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为我国助产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规划,期望对助产专业的内涵式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 标签: 助产士 助产 母婴健康 核心胜任力
  • 简介:摘要为应对逐渐深入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和社会不断激增的善终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力发展健康服务业,积极探索生命终末期健康体系的发展路径。在充分研究调查的基础上我国开始积极推进安宁疗护的发展,前后共开设两批安宁疗护试点,并依据试点经验加强顶层设计。年来,我国以专业服务团队建设、科研教学学术交流及运营管理绩效分配为抓手提升安宁疗护服务品质;积极引导社会大众认知转变,改善服务硬件设施,努力营造安宁疗护发展所需环境;以降低开设成本、分担支付压力为着眼点控制安宁疗护费用;从服务开设数量、患者准入条件、服务转介制度、止痛药品可获得性等角度出发提高安宁疗护可及性。经过年的努力,我国安宁疗护发展进入快车道,标准化建设、资源优化配置、服务转型体系融合以及政策法律完善将是我国安宁疗护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综述 安宁疗护 生命质量 政策与立法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野菊花颗粒中绿原酸和蒙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选用Kromasil 100-5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34 nm;柱温为32 ℃。结果绿原酸和蒙苷分别在0.30~1.50 μg(r2=0.999 1)、0.12~0.62 μg(r2=0.999 8)范围内与相应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0%、96.67%,RSD<2%。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稳定可靠,可用于产品野菊花颗粒的含量测定。

  • 标签: 含量测定(中药) 野菊花颗粒 绿原酸 蒙花苷 质量控制
  • 作者: 刘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湖南安化圣力骨科医院,湖南益阳413500
  • 简介: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用加味桃红四物汤+有限内固定+外固定术治疗效果。方法:取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2组。对照组行有限内固定+外固定术,观察组联合加味桃红四物汤。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骨代谢、临床指标等均优(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有限内固定+外固定术的干预,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有限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外固定架术;加味桃红四物汤;骨代谢;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技术助孕中卵巢扭转的临床特点及可能影响治疗结局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描述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IVF-ET助孕过程中发生卵巢扭转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特点、周期特征、诊治过程,随访治疗及妊娠结局,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研究时间段内有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周期141 539个和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75 585个,共计50例患者诊断卵巢扭转并于本院行手术治疗,90.0%发生在COS周期(39例新鲜胚胎移植周期、6例全胚冷冻周期),10.0%(5/50)发生在FET周期(自然周期/促排卵周期内膜准备)。86.0% (43/50)的患者发生在IVF助孕获得妊娠后,且81.4% (35/43)发生在早期妊娠期间。仅34.0%(17/50)的患者存在明确诱因,98.0% (49/50)的患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所有患者均有下腹及附件区压痛的体征。术前超声检查提示扭转侧卵巢直径为(78.17±15.98)mm,对侧卵巢直径为(48.69±15.96)mm,双侧卵巢差值为(30.13±19.69)mm(-3.5~80.0 mm)。76.2% (32/42)的扭转侧卵巢超声可见血流信号。5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诊断与手术确诊的符合率为96%。术中发现22例(44%)扭转卵巢呈紫黑色,其中16例行腹腔镜/开腹患侧附件切除;34例(68%)行患侧卵巢复位。附件切除组的卵巢扭转度数[(727.50±206.54)°]比卵巢复位组[(477.35±262.92)°,P=0.002]高;两组在发病到手术的时长、卵巢血流信号缺失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4例胚胎移植周期患者,84.1%(37/44)获得活产,1例未孕,6例自然流产。不良妊娠结局组与活产组在卵巢扭转发生的时间、手术方式、发病到手术的时长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VF-ET助孕患者卵巢扭转多发生于新鲜胚胎移植后的妊娠早期;以腹痛为主要表现,超声检查见患侧卵巢较对侧差异性增大有提示作用,探及卵巢血流信号并不能除外卵巢扭转。积极手术有助于明确诊断、保护生育力;对于扭转时间长、卵巢血流信号缺失、卵巢呈紫黑色的患者也有保留患侧卵巢的机会。卵巢扭转患者手术治疗后妊娠结局满意。

  • 标签: 卵巢扭转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天津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10周年后各类公共场所的实施效果,调查人群的烟草暴露和危害认知情况,为控烟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源于2012和2021年天津市控烟调查。调查采用现场观察法记录天津市各类公共场所内各项控烟措施的落实情况,并采用拦截面对面调查方式收集天津市≥15岁常住居民二手烟暴露和烟草相关知识数据。结果2012-2021年天津市医疗卫生机构禁烟标志张贴率处于较高水平(100.0%),教育机构、政府办公机构上升至100.0%,出租车下降幅度较大。医疗卫生机构、公共交通等候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公交车的控烟宣传资料摆放率下降,其他场所均上升。除出租车外,其他调查场所在观察期间发现有人吸烟的现象均下降。非吸烟人群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的二手烟暴露率从43.2%下降至26.6%。公众对吸烟导致中风的知晓率上升11.3%、导致心脏病、肺癌的知晓率分别下降7.7%和7.2%;二手烟导致成年人心脏病、儿童肺部疾病、成年人肺癌的知晓率分别下降21.8%、22.1%、9.1%。结论《天津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以来,二手烟暴露情况得到改善,但禁烟场所的环境布置尤其是烟草危害宣传有待进一步提高,提示相关部门应加强控烟宣传与监督执法,共创无烟环境。

  • 标签: 无烟政策 烟草控制 二手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骨科机器人辅助下微创置入前柱螺钉与前环内置外固定(INFIX)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17例; 年龄16~68岁[(41.8±3.2)岁]。前柱螺钉组(22例)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下前柱螺钉固定骨盆前环骨折;INFIX组(20例)采用INFIX固定骨盆前环骨折。骨盆后环损伤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比较两组骨盆前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患者负重时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的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2 d按Matta评分标准评定骨盆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功能评分评估功能情况。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24个月[(11.3±0.5)个月]。前柱螺钉组骨盆前环手术时间为(33.4±2.6)min,INFIX组为(30.2±2.9)min(P>0.05)。前柱螺钉组术中出血量为(15.9±3.1)ml,INFIX组为(41.4±6.2)ml(P<0.01)。前柱螺钉组术中透视次数为(12.2±2.4)次,INFIX组为(14.7±2.5)次(P>0.05)。前柱螺钉组负重时VAS<3分的下床活动时间为(3.2±0.4)周,INFIX组为(6.6±1.2)周(P<0.01)。前柱螺钉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2.7±1.4)周,INFIX组为(16.2±1.9)周(P<0.01)。根据Matta评分标准:两组骨盆后环复位质量优良率均为100%;前柱螺钉组骨盆前环复位质量优16例,良6例,优良率为100%,而INFIX组优11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0.0%(P<0.05)。末次随访时前柱螺钉组Majeed功能评分优16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0.9%;INFIX组优10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为80.0%(P<0.05)。两组术中均未出现血管、神经、精索等重要组织损伤。前柱螺钉组术后未出现感染、精索损伤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INFIX组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2例,股外侧皮神经症状4例,异位骨化1例;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情况。结论与前环INFIX内固定比较,骨科机器人辅助下前柱螺钉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具有出血量少、下地时间早、骨折愈合快、骨折复位质量良好、术后功能恢复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机器人 骨盆 骨折固定术,内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小儿大面积烧伤后急救复苏倍法补液公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国内72家三级甲等医院烧伤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433例大面积烧伤患儿(男250例、女183例,年龄3个月龄~14岁)的烧伤总面积[30%~100%体表总面积(TBSA)]和体重(6~50 kg)。将6~50 kg中的每一体重(编程步长为0.5 kg)与烧伤总面积为30%~100%TBSA中的每一面积(编程步长为1%TBSA)配对后的6 319对模拟数据,代入3个公认小儿补液公式——国内常用的小儿烧伤补液公式(以下简称国内补液公式)、加尔维斯顿公式和辛辛那提公式与2个小儿急救补液公式——世界卫生组织烧伤技术工作小组(TWGB)提出的大面积烧伤患者急救简化复苏方案(以下简称TWGB公式)和该文作者提出的小儿倍法补液公式:补液速度(mL/h)=体重(kg)×10(mL·kg-1·h-1),计算伤后8 h内补液速度(以下简称补液速度)。以3个公认小儿补液公式的计算结果±20%的范围为合理补液速度,计算并比较采用2个小儿急救补液公式计算的补液速度的准确率。利用体重分别为6、50 kg时采用小儿倍法补液公式计算结果为合理补液速度时对应的最大烧伤面积(55%、85%TBSA),将烧伤总面积30%~100%TBSA分为3个段,比较各分段中采用2个小儿急救补液公式计算的补液速度的准确率。当2个小儿急救补液公式计算的补液速度均不合理时,比较2种补液速度的差异。统计433例患儿前述3个烧伤总面积分段分布情况,计算并比较2个小儿急救补液公式计算的补液速度的准确率。对数据行McNemar检验。结果将6 319对模拟数据代入显示,小儿倍法补液公式计算的补液速度准确率为73.92%(4 671/6 319),显著高于TWGB公式的4.02%(254/6 319),χ2=6 490.88,P<0.05。当烧伤总面积为30%~55%TBSA、56%~85%TBSA时,采用小儿倍法补液公式计算的补液速度的准确率分别为100%(2 314/2 314)、88.28%(2 357/2 670),均显著高于TWGB公式的10.98%(254/2 314)、0(0/2 670),χ2值分别为3 712.49、4 227.97,P<0.05;当烧伤总面积在86%~100%TBSA时,小儿倍法补液公式和TWGB公式计算的补液速度的准确率均为0(0/1 335)。当2个小儿急救补液公式计算的补液速度均不合理时,采用小儿倍法补液公式计算的补液速度均大于TWGB公式。433例患儿中,烧伤总面积在30%~55%、56%~85%、86%~100%TBSA者所占比例分别为93.07%(403/433)、5.77%(25/433)、1.15%(5/433),采用小儿倍法补液公式计算的补液速度准确率为97.69%(423/433),明显高于TWGB公式的0(0/433),χ2=826.90,P<0.05。结论应用小儿倍法补液公式估算小儿大面积烧伤后补液速度相对准确、简便,优于TWGB公式,适合非烧伤专业的一线医护人员院前抢救大面积烧伤患儿时应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 烧伤 休克 急救 十倍法补液公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旋覆-赭石药对不同配伍比例单煎、合煎化学成分的差异性。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4组不同配伍比例旋覆-赭石药对单煎与合煎样品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槲皮苷、异绿原酸B、1,5-二咖啡酰奎宁酸、异绿原酸C 8个指标成分的含量,并采集各样品的指纹图谱,计算指纹图谱中各共有峰的“峰面积/称样量”值,采用SPSS 26.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指纹图谱中共标定了16个特征峰,不同配伍比例旋覆-赭石药对单煎与合煎样品中,峰1、峰2、峰4、峰6、峰9、峰10、峰12、峰13、峰15的“峰面积/称样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旋覆、赭石配伍比例为3∶1时,单煎与合煎样品指纹图谱及指标成分含量差异较大,除峰7、峰14外,其余特征峰的“峰面积/称样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8个指标成分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配伍比例旋覆-赭石药对单煎与合煎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

  • 标签: 药对 旋覆花 赭石 煎煮法 中药配伍 中药化学成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