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全国诉讼法学年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观点综述张凤阁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一日至五日,1994年全国诉讼法学暨部分开放城市经济犯罪研讨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主题是修改与完善现行刑事诉讼法。各政法院系、科研单位的诉讼法学专家、教授、学者和司法实际部门的同志一百一十...

  • 标签: 检察机关 刑事诉讼法学 庭审方式改革 免予起诉制度 观点综述 辩护律师
  • 简介:“严打”作为我国的一项刑事政策,在宏观上与刑法是灵魂与肉体的抽象关系;微观上,“严打”是刑法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的体现;“严打”符合犯罪的本质特征;“严打”与刑法的基本原则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严打”是现代刑罚理念的应有之义。在司法实践中,应当突出强调“严打”方针中的“依法”要素。只有提倡并贯彻“依法严打”,才能充分实现上述的“严打”所蕴涵的刑法精神和价值。

  • 标签: 严打 刑事政策 刑法学 刑法 基本原则 刑罚
  • 简介:在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有力推动下,二十年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作为既具有社会科学属性又具有自然科学属性的刑事法学的发展,也毫不例外。我国的刑事法学已基本形成了学科体系。各门学科都不同程度地有了自己的格局。

  • 标签: 刑事法学 例外 中国 十年 科教兴国战略 学科体系
  • 简介:为支持DNA鉴定技术在刑事司法中的运用,德国刑事诉讼法于1997年新增加第81条e和f,于1998年新增加第81条g,于2005年新增加第81条h。德国立法机关就DNA证据的运用频繁地修改刑事诉讼法,不仅表明德国刑事司法法治化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还反映出德国立法机关对刑事诉讼法的修改非常及时。

  • 标签: 德国刑事诉讼法 DNA检验 正当程序
  • 简介:改革开放30年来的刑法学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79刑法典为研究重心、以特别刑法的适用和刑法改革为研究重心以及以97刑法典为研究重心的三个阶段。综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刑法学研究发展的历史轨迹,在30年的发展中,刑法学研究体现出为刑法改革提供了理论准备,紧密联系刑事司法,实践注释刑法学与理论刑法学并存的格局逐步形成,国际刑法和区际刑法研究得以拓展的特点,并在刑法观、刑事政策、完善刑法的模式等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 标签: 改革开放三十年 刑法学研究 重点问题
  • 简介:一、引言:获知真实的重要性在任何情形下,发现真实都是一项艰巨任务,但在犯罪与惩罚的语境下,发现真实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我们假设客观"真实(reality)"存在,并且人们一般能够以某些适当的方式认定和描述它,以便我们能够合理地区分真实和虚假,几乎没有一项制度安排在呈现"真实"上比刑事诉讼有更小可能。原因显而易见:

  • 标签: 刑事诉讼 德国 制度安排 犯罪
  • 简介:现行宪法第12条第1款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第13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这是对公共财产所有权和个人财产权予以保护的宪法根据。在刑法和民法调整的具体社会关系类型中,都以调整财产

  • 标签: 民法 公共财产 刑法 国家保护 合法财产 现行宪法
  • 简介:“皮革喷雾剂案”是德国刑法上处理不法集体决策问题的重要转折点。传统理论在区分被告入行为基础上分别予以归责的方法,在联邦最高法院那里转变为双层次的“结合公司的考察方式”,因为与个人决策不同,不法集体决策的归因和归责与组织体的内部分工密切联系在一起。“皮革喷雾剂案”在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等方面提出了诸多重要问题,探讨该案对我国追究食品、药品安全等犯罪中不法集体决策的刑事责任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标签: 不法集体决策 因果关系 客观归责 皮革喷雾剂案
  • 简介: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法院刑事司法实践表明,外地人缓刑适用状况虽有改善,但仍显其差,原因是审判人员存有趋利避害的意识和缺乏缓刑管教条件及对被害人赔偿不到位。改善外地人缓刑适用状况应建立再犯可能性评估机制和缓刑监管机制。

  • 标签: 外地人 缓刑适用 制约因素 改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