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法哲学是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积极开展法哲学的研究,对于繁荣和发展我国的社会科学,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促进现代化建设,都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法哲学(thephilosophyoflaw)这一名词是17世纪的法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其《法学教学的新方法》一书中最早提出并使用的。1797年,康德把论述自己法哲学观点的著作称为《法学的形而上学》.1798年,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胡果出版了名为《作为实在法、特别是私法的哲学的自然法教科书》一书,并沿用了法哲学一词。嗣后,黑格尔则明确地把自己的著作称作《法哲实原理》。1832年,英国分析学派代表人之一奥斯丁在其发表的《法理学和实在法哲学讲义》这本书里,也使用了这一名称。就这样,'法哲学'一词便风靡于世界。

  • 标签: 法哲学 法学教学 社会主义民主 现代化建设 历史学派 分析学派
  • 简介:法学是以实在法为依托,以法哲学和法史学作为精神资源、以法教义学作为技术工具、对法律作出批判性阐释的知识系统。法学的“科学性”,是以批判精神为内核的、动态的范畴。法学所应有的批判精神不仅面向实定法,也要面向法律人自身对于实定法的理解和认识。作为一科学的法学必须立足于实在法,却又不囿于实在法。法学是一时刻处在变化中的、永远“在路上”的科学。

  • 标签: 法学 实证主义 科学性 批判精神
  • 简介:<正>在过去的二百年中,一股科学化风潮席卷了人文学各领域。最先似乎是从历史学开始的,法律学也未甘落后。学者们争相援用自然科学的各种研究法,去探讨各学科的内在与外在规律、因果关系、客观必然性。一学科相继登上“科学的殿堂”,于是,我们有了历史科学、法律科学、政治科学等等名号,它们又一道组成了所谓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人们假定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自然科学

  • 标签: 法律学 自然科学 历史科学 历史学 人类社会发展 人文学
  • 简介:2002年10月29日,荥阳市崔庙镇邵真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燃烧事故,造成两死两伤.这是荥阳市自2002年6月以来发生的第五起煤矿死亡事故.2002年10月30日,郑州市政府对荥阳市政府通报批评,责令其作出深刻检查并将检查登报,10月31日全文刊登了荥阳市政府所作的"深刻检查".细细分析一下,会觉得这份检查报告值得玩味处颇多,人们似能"透过检查"看到一些语句之外的东西.

  • 标签: 2002年10月 2002年6月 剖析 《郑州晚报》 市政府 死亡事故
  • 简介:从华为“辞职”事件看到了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法》关于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抵制。究其原因,是我国立法的一种定位错误,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设计成了一种“铁饭碗”似的福利,并将这种福利强加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自然不愿接受。国外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能成为劳动用工的主要形式,是因为其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一种当事人双方都可随时解除合同,而不是终身都不能解除的“铁饭碗”。我国要想推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就要转变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理念,给用人单位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下适当的出口。

  • 标签: 劳动合同法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期限
  • 简介:“宽严相济”赋予了司法人员更广阔的执法空间。这种执法空间是在原有一定自由裁量基础上的扩张,也在某种程度扩大了执法的张力。因此,强调“宽严相济”应防止司法权力的擅断和滥用,需要重申和防止司法权力运行的异化。而防止司法权力的滥用重在监督和制约,这其中,案件检查监控是防止刑事司法政策在实践中被运用异化的一个重要方式。完善案件检查监控的范围、时机和工作程序以及成果运用。有助于从内部保证司法权力运用的规范和合理。

  • 标签: 宽严相济 案件检查监控 执法效果
  • 简介:人身检查与公民人身自由权、隐私权和身体权之间存在着冲突.域外国家大多通过立法规定了一系列适用原则与程序,比较好地解决了人身检查与人权保障之间的冲突。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人身检查的规定存在着缺失与不足,应借鉴域外国家的有益经验,完善我国的人身检查辜法,实现人身检查与人权保障的平衡。

  • 标签: 人身检查 人权保障 冲突与平衡 双重分析
  • 简介:<正>人民检察院在受理公安机关提前批捕、移送起诉的重大刑事案件前,必要时派人参与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熟悉案情,发现并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为审查批捕、起诉做好准备,是在一九八二年整顿社会治安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简称“提前介入”。四年多来的司法实践证明,“提前介入”有利于公安、检察机关依法及时办理案件,有利于检察机关依法更好地行使检察权。应在法律中明确规定。

  • 标签: 提前介入 公安机关 侦查活动监督 检察机关 人民检察院 社会治安
  • 简介:宪法学何以成为一科学?张千帆教授的《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一书从五个方面给予了解答:宪法学研究的科学化首先要求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宪法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应该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宪法学只有基于事实和证据展开论证和研究,才可能得出客观的、具有说服力的结论;宪法学必须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宪法理论应用于中国问题的探讨,从而实现在继承中发展;科学的宪法学追求人格化的真理。该著作的研究表明:宪法学应该、也能够成为一严格的社会科学。

  • 标签: 宪法学 科学 宪法 宪政
  • 简介:为进一步推进我院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2014—2016年规划项目建设工作,考查各部门“创新强校工程”规划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学院于2015年12月23日,召开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规划项目建设中期汇报会。

  • 标签: 项目建设 高等教育 中期检查 汇报会 工程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