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边缘法学:法律语言学国际研讨会于2005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在江西农业大学胜利召开,此次会议对我国法律语言学二十五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认真的回顾总结,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会议由江西省边缘法学研究会举办,江西农业大学法律语言学研究所承办。

  • 标签: 江西农业大学 法律语言学 国际研讨会 边缘法学 法学研究 江西省
  • 简介:西北工业大明德学院是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按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学院地处西安市长安区秦岭北麓,沣河东侧,毗邻西工大长安校区.学院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持续建设与发展,目前已建成在校生规模1.2万人,办学基础设施良好,专业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教学仪器设备先进,藏书过百万,园林化、信息化、人文化的本科高等学校.

  • 标签: 明德学院概况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 简介:以“民法总则实施与市场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天津市法学会应用法学分会2017年会暨首届天津法律实施论坛在天津工业大学术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由天津市法学会应用法学分会主办,天津工业大文法学院与中国民主建国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共同承办。论坛由天津市法学会副会长、天津市法学会应用法学分会会长肖强教授主持。

  • 标签: 天津工业大学 法律实施 论坛 中国民主建国会 成功 市场经济发展
  • 简介:2012年9月22日,天津市法学会民法分会2012年年会暨天津商业大商法研究所成立仪式在天津商业大隆重举行。会议主题为“我国民事法律适用中的新问题研究”,由天津市法学会民法分会主办、天津商业大法学院承办。活动吸引了来自天津市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司法实务部门的近百余人参加。天津商业大法学院院长齐恩平教授致欢迎词,天津市法学会民法分会会长贾邦俊教授致开幕词,天津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刘裕民出席并致辞。随后,举行了天津商业大商业法研究所的揭牌仪式,并为获得本次论文优秀奖的人员颁发了奖金和证书。

  • 标签: 揭牌仪式 天津市 商业法 法学会 研究所 大学
  • 简介:农业属于社会效益大的基础产业,需要增加投入进行保护,而我国农业发展中却存在投入不足和增加农业投入积极性不高的现状,要促进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运用法律手段来确保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

  • 标签: 农业投入 立法
  • 简介:我国农业基础地位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农业固有的弱质性、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中国不利于农业的特殊国情和体制。农业立法应当针对这三个方面的挑战,采取相应的法律对策,排除这些因素对农业基础地位的影响,确保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

  • 标签: 农业 基础地位 法律对策
  • 简介:由《中国政法大学学报》编辑部主办的专业网站——法大学术网(www.fadaxueshu.com),已于2007年7月31日正式开通。目前,该网站设有"法大学报目录"、"法大学报文萃"、"法大学报动态"、"学报同人新论"、"法大学报规章"、"高校学刊论坛"等栏目。法大学术网不仅是展示《中国政法大学学报》学术品位及其影响力的主要窗口,而且也将是该《学报》同人与学界合作与联系的重要

  • 标签: 学术网站 高校文科学报 大学学报 专业网站 学术品位 编辑部
  • 简介:本文梳理了胡适与厦门大学及前后两任校长的关系,发现了一些新史料。特别是由鲁迅在厦门大学期间的议论,分析了鲁迅及"胡适派"文人行事作文的不同风格,同时对鲁迅关于厦门大学的评论进行了辨析和重新评价。

  • 标签: 胡适 鲁迅 厦门大学 自由主义
  • 简介:近年来,在校大学生犯罪呈上升的趋势,究其犯罪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客观上,如经济性因素、社会性因素、剥削阶级意识的影响;主观上,即在犯罪人头脑中恶性膨胀起来的、支配着犯罪的行为的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犯罪意识,而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对于犯罪人形成犯罪思想意识,实施犯罪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是人的思想活动的基本动力,支配人们的行为,激发人的积极性,影响人的体验、思维和意识,人们从事任何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追求某种需要,需要是人的一般的、基本的心理现象,它是人的行为的内在原因。但需要既是人的心理现象这之一,又是客观存在于头脑中的反映。人生活在社会中,因此,人的需要除了受生理上的制约外,还必然

  • 标签: 大学生心理特征 大学生犯罪 预防和减少 人的需要 思想政治工作者 犯罪行为
  • 简介:大学是崇真、向美、求善之领地,大学是国民教育之"象牙塔";现代大学治理是法律维度下的治理,是以章程为制度载体的治理。章程乃大学之"宪法",其演绎着校内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博弈,折射着高校与政府、社会、师生的良性秩序和谐。大学章程是"组织法",更是"权利法"与"程序法";通过章程的现代大学治理是"校长治校"与"教授治学"之耦合,是学术自由与人权保障之凸显,是实体法治与程序法治之统一。

  • 标签: 大学章程 高教法治 校长治校 教授治学 权利保障 正当程序
  • 简介:缺乏契合农业面源污染的自然一社会特性的制度是我国农业面源污染规制失灵的根源。矫正农业面源污染规制失灵的出路在于构建契合农业面源污染自然一社会特性的规制制度,强化规则的适应性、可操作性与可监督性。

  • 标签: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 规制失灵 矫正失灵
  • 简介:农业合作社是农民自愿组成的、以互利为基础的、自治性的生产经营组织.其作用正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已列入十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尽管农业合作社是生产经营组织,但其与公司在营利性和成员权利方面存在着很大不同;与集体经济组织在产生原因和目的以及成员边界等方面也不相同.因此,农业合作社是一种既不完全同于公司、又不同于集体经济组织的特殊法人.承认这种特殊性,是保证合作社法的具体规则得以科学、合理安排的前提和基础.

  • 标签: 农业合作社 公司 集体经济组织 特殊法人
  • 简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需要法律推进其健康发展。为了化解农村劳动力要素流动与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正成为现实抉择。通过改变命令控制性法律规制或软法之治的传统做法,政府和市场合力推动基于社会可接受的法律激励机制,能够更好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外部性问题。为此,应利用“激励-制约”的范式框架,构建以土地、户籍、财政等为制度工具,充分保障农民权益和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现路径。

  • 标签: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新型城镇化 农民权益 社会可接受性 法律激励机制
  • 简介:中国农村改革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土地承包经营权,实质是从责任制度到产权制度的演进过程,产生的一项重要成果是赋予了农民财产权利。在此基础上之上,中国农村改革下一步制度演进的逻辑走向应是从财产权走向企业制度,从形式上体现为从承包农户到家庭农场的制度演进过程,而以个人独资企业为基本企业组织形式的家庭农场则是中国农村主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最适选择。

  • 标签: 承包农户 财产权利 家庭农场
  • 简介:湖南学员黄小明在《浅谈未决犯遭到非法侵害时的正当防卫问题》一文中指出,遭到非法侵害的未决犯,可以实行必要的正当防卫。其理由是:①对于未决犯,只能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而不能对其进行非法侵害;②这种防卫行为虽然在刑法中没有明确规定,但根据立法精神,可视为合法。贵州学员王伟泽在《浅析法人应成为犯罪主体》一文中认为,对法人处以其能够承担的罚金和没收财

  • 标签: 非法侵害 犯罪主体 立法精神 防卫行为 司法工作人员 刑讯逼供罪
  • 简介:约翰·哥特利勃·费希特(JohannGottiebFichte,1762—1814)是继康德之后反映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的第二位代表人物。1762年5月19日他出生在德国奥伯劳济慈的一个叫拉梅诺的乡村。1774年人中学,1780年就读耶拿大学神学系,翌年转入莱比锡大学神学系学习神学和法学;1784年辍学后,经人介绍先后在莱比锡、苏黎士、但泽当家庭教师;

  • 标签: 费希特 大学 学者 代表人物 法国革命 家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