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自然资源在环境保护视野下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具有生态价值。在现代环境法中,自然资源国家主权不仅强调国家对其管辖范围内之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享有所有权,并且该所有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划归私人所有和集体共同所有,而且强调国家对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负有管理职责并拥有管理权力,而社会公众对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享有环境利益。

  • 标签: 自然资源 国家主权 环境法
  • 简介:自然债务作为一个相对于民事债务的概念,其产生的基础是社会道德义务,而不是法律义务。社会道德义务不属于国家法律调整的范围,这类义务完全由当事人自愿决定是否履行。但当事人自愿履行之后,是否可以反悔并要求返还其所给付的利益,则是法律调整的范围。法律必须回答当事人的给付是否构成不当得利的问题。为了实现法律对社会道德生活进行必要调整的目的,自然之债不应只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而应成为一个规范性的概念。如果能在明确自然之债性质的基础上,厘清自然之债的构成要件,就可使之获得规范意义,并使之成为一个可资案件裁判之用的概念工具。

  • 标签: 自然之债 给付义务 赠与 不法原因给付
  • 简介:法律关系是强制关系。强制性是法律关系的本质属性。民法有效力待定法律行为,无效力待定法律关系。民法之债是特定人之间的平等法律关系。债权是特定行为后果的移转选择资格。权利之效力即权利之权能。债权效力是受领、请求、代位、撤销、选择等行为资格,不能概括为请求力、执行力、保持力。平等特定人之间,一方可决定另一方是否为特定行为的关系即民法之债,一方可决定是否为另一方请求之特定行为的关系非民法之债,实际上已互为不特定人关系。自然债无强制力,是人情债,非法律债。抗辩权是对抗给付请求权瑕疵的权利,永久性抗辩权概念不能成立。对抗无权请求只须抗辩,无须行使抗辩权。无权请求已明时,被请求人之抗辩只须拒绝给付,无需其他表示。

  • 标签: 自然债 请求权 抗辩权
  • 简介:斯多亚哲学是西方自然法理论的开端,基于其对世界精致的泛神论解释,斯多亚哲学提出了普世主义的平等观,人人皆有神性,在起源上皆为平等。斯多亚哲学的普世主义经由自然法的媒介改造了罗马法,为罗马法产生平等法权观念提供了哲学前提。

  • 标签: 斯多亚 自然法 普世主义
  • 简介:古希腊罗马时期出现了各种权力思想的萌芽,从古希腊早期神授自然法思想的萌芽,到古希腊城邦繁荣时期的无神自然法思想,再到希腊化时期与古罗马时期斯多葛派前期的限权式自然法思想、斯多葛派中期的实用主义自然法思想,自然法思想对政府权力的起源和目的思考,为我们当今社会良法之治提供了启示,认为良法应以客观自然正义为原则,以追求自由、平等、权利等社会价值为其主要内容,将善视为良法的实质标准,以权利制衡权力作为良法的本质定性,古典自然法的合理内核,有力推动了社会历史进步,引导人类实现自身的社会主体价值,追求自由、平等、权利和秩序.

  • 标签: 古典自然法 良法 权力 权利 启示
  • 简介:由于我国刑法对参与实施纯正自然人犯罪的单位成员是否应当负刑事责任没有作明确的规定,而司法解释又相互矛盾,因此我国学术界对应否追究参与实施纯正自然人犯罪的单位成员的刑事责任一直是众说纷纭。处罚参与实施纯正自然人犯罪的单位成员符合法益保护原则、责任主义原则和刑罚的目的,并且承认法人犯罪的外国法都处罚参与实施纯正自然人犯罪的单位成员。修正的犯罪构成理论为我国当下追究参与实施纯正自然人犯罪的单位成员的刑事责任提供了具体的路径。在我国现行刑法修改之前,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尽快出台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参与实施纯正自然人犯罪的单位成员的刑事责任,而解决参与实施纯正自然人犯罪的单位成员的刑事责任问题的根本方法在于完善刑法。

  • 标签: 纯正自然人犯罪 单位成员 刑事责任 修正的犯罪构成理论
  • 简介:近日,因恶意排污并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环保社团组织中华环保联’合会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诉上法庭。要求法院判令吉林油田立即停止违法排污,支付人民币6075万元用于恢复其污染的渗坑周边等地的生态环境.承担本案诉讼和执行而发生的合理费用。目前该案件已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受理.这标志着中国最大的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案件正式进入诉讼程序。(12月3日《法制日报》)

  • 标签: 环境公益诉讼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 社团参与 环保 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 简介:日本从战后废墟中快速重建,但其工业经济的发展却是以人们的生活环境为代价的,在一连串的公害事故后人们才觉醒到环境的重要,并将环境作为刑法上的重要法益。但是由于环境本身的特殊性,以保护个人利益为基础的传统刑法理论在处理环境犯罪方面明显不足,因此不得不提出相应的修正理论。例如客观归责上的疫学因果关系说,乃至于主观归责上的危惧感说。然而,在面临举证困难的同时,为了有效预防环境犯罪,提早保护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身体乃至于财产安全,日本最终在立法上采用了危险犯的立法模式。日本环境犯罪的刑法理论发展,对我国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 标签: 公害 环境犯罪 疫学因果 危惧感说 危险犯
  • 简介:如果违法行为给国家财产及环境公益造成损失,对遭受损失的财产和环境负有监管保护职责的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人既未进行行政处罚,也未提起民事诉讼主张赔偿,那么在检察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人提起的公益诉讼中,法院能否判决该行政机关履行相应的作为义务?又如何界定其作为义务的内容?

  • 标签: 环境公益诉讼 行政管理过程 诉讼主张 违法行为人 检察机关 农林局
  • 简介:环境法产生和兴起于环境危机的时代,在法律领域承载着应对环境危机的历史使命。环境法的基本品格和历史使命决定了环境法成为保障和促进生态文明的首要法律部门。以生态文明为基本理念,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环境法呈现出完全不同于传统法律部门的价值追求。作为环境法的核心价值,环境法的正义追求表现为多面的正义,包括代内正义、代际正义和人际正义。环境法的正义追求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终极目的,这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 标签: 生态文明 环境法 价值 正义追求
  • 简介:网络技术以及SaaS行业的发展给网络存储模式注入了新的力量,网盘公司雨后春笋般地发展速度表明云存储大大促进了网盘服务的发展。不过,在行业发展的同时,法律服务也应当与时俱进,成为行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否则,混乱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一方面是抢夺客户的需求,一方面是用户无奈地抉择,这将严重阻碍行业的进步。无论对服务提供者而言,还是普通用户而言,合法、清洁、安全、稳定的环境是行业能够稳定发展的基础,法律服务的保障也应当成为行业发展的开路先锋。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多家网盘服务公司服务条款的汇总、分析、整理,针对"用户上传内容的归属问题以及服务商使用内容的约定"、"关于著作权条款的约定的设置"、"网盘服是否务应当负有高于避风港原则的注意义务"、"云存储下的信息安全问题"的探讨,试图为云存储的服务条款设置提供一定的总结和建议,希望能够为云存储行业积极健康的发展提供一些法律方面的帮助。

  • 标签: 云存储 网盘 SAAS 服务条款
  • 简介:欧盟在上世纪90年代将环境标准纳入共同农业政策,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政策一体化理论、农业多功能理论、污染者付费理论和绿箱政策理论导入农业环境补贴制度,形成了以农村环境指标、农业环境补贴、强制性交叉遵守和自愿性环境协议为主轴的农民环境权益保障体系。

  • 标签: 农业补贴 环境指标 环境权 农民权益
  • 简介:电子数据取证(特别是针对恶意程序进行调查)实践中,可执行文件操作信息在揭示犯罪分子行为细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常,可执行文件操作痕迹涵盖可执行文件名称、功能、位置、运行次数、运行时问、操作用户等多种信息。依靠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系统命令或工具无法深入完整的挖掘出上述信息,因此针对此类痕迹分析方法的研究具有非常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可执行文件 操作痕迹 运行次数 最后运行时间 Prefetch文件夹 UserAssist表键
  • 简介:环境公益诉讼因缺乏有力立法支撑,处于一种司法实践先于立法的混乱局面。从对2007年1012年国内公开报道的30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司法裁判文书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环境公益诉讼无论诉讼目的还是救济方式均不同于传统诉讼,它是在原有诉讼体系上“重生”的一种新型诉讼;为实现维护环境公益的目的,这样一种新型诉讼的原告资格应赋予公民个人、环保团体、环境行政机关及检察机关,并且应由专门审判机关进行审理。

  • 标签: 环境公益诉讼 原告资格 环保法庭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投资促进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及其协调议题在国际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美国从投资条约入手,通过《2004年双边投资条约范本》确立了较为成熟的投资条约环境规则立法模式和较为完善的投资条约环境规则。随着对环境问题的深入关注、美国国内环境立法的不断完善和加强以及对国际社会履行多边环境公约义务的逐渐认同,美国通过《2012年双边投资条约范本》对投资条约中的环境保护义务进行了深化和细化。对于投资领域中的环境问题,我国投资条约虽有关注,但与我国日益承担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保护义务不相符合,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政策的实现。我国有必要借鉴美国投资条约环境规则确立我国投资条约中的环境政策和立场。

  • 标签: 投资条约 环境规则 环境措施
  • 简介:我国针对环境侵权致人损害责任中的因果关系规定了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实质上采纳了与“间接反证说”相似的因果关系推定法.根据环境侵权因果关系“间接反证说”理论,采用日本学界所提出的好美、竹下说和淡路说两种学说,即可判断云南东川“牛奶河”污染事件中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的成立.

  • 标签: 环境侵权 因果关系推定法 间接反证说
  • 简介:在气候变化成为人类不可避免的环境威胁的大背景下,生态脆弱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作为最少受益者的当地居民承担了更多的环境风险,运用环境正义原则,在立法上实现倾斜保护原则,通过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法规,改善生态脆弱区居民在气候变化影响中的不利地位,实现对收益最少者的权益补偿。通过建立生态安全预警机制与严格执法,保护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进一步恶化,具有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意义。

  • 标签: 环境正义 气候变化 生态脆弱地区
  • 简介: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是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以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强调协调与合作的一种全新的、快速发展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海洋与湿地、森林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目前,海洋生态系统管理在一系列国际、国内海洋环境立法及政策中得以直接规定或间接体现。中国海洋环境立法应以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为指导,转变立法理念,完善法律体系,理顺海洋环境管理体制,重视多种管理机制及手段的综合运用,以适应中国海洋生态保护的需要。

  • 标签: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 海洋环境 海洋资源
  • 简介:最近,公安部网站发布的一个消息引起国人广泛关注。根据国家相关部门提供的线索,公安部统一组织指挥湖南长沙、上海和河南郑州等地公安机关对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GlaxoSmithKline(China)InvestmentCo.Ltd.,GSK]部分高管涉嫌严重经济犯罪依法立案侦查。目前,公安机关已对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相关旅行社涉案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经初步审讯,犯罪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 标签: 葛兰素史克 经济犯罪 商业腐败 公司 有限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