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陈忠实的《白鹿原》创作缘起于对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经验的反思。他由此试图以立足于循环与反复的“秘史”平衡1949年之前以历史目的论为基础的显白历史,核心是重新理解礼法与革命的关系。在《白鹿原》中,以白嘉轩为代表的礼法呈露与安顿人间善恶,但又同时隐含着对自身的否定;而以鹿兆鹏为代表的革命虽否定礼法,但在呈露与安顿善恶并进而转向对自身的否定这一点上,它与礼法有着同构关系。两者背后的共同基础则是立足于大地的“真正的中国人”及其无善无恶的“气性”。陈忠实通过展示礼法与革命这一相反相承的关系,表达了他对“真正的中国人”及其命运的理解;他在试图超越五四传统的同时,又深深地受限于这一传统。

  • 标签: 白鹿原 陈忠实 白嘉轩 礼法 革命
  • 简介:本文就日本明治时期民法典论争及其与我国清末礼法之争进行评析和比较,着重分析研究了其间的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内在原因,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日本明治时期的民法典论争,简要介绍其产生发展的前后过程;二、日本民法典论争与清末礼法之争的相同点,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共同特点;三、日本民法典论争与清末礼法之争的不同点,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同之处;四、对两者间异同的思考,对两者之间何以存在异同的中日两国的内外因素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日本 民法典论争 清末 礼法之争
  • 简介:指定监护与法定监护的适用条件及优先性问题是法律工作者在司法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难题。民事责任的承担不能仅是简单的对法律规定进行生搬硬套,而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既考虑到法律规定、法律理念又考虑到人道精神、社会承受能力,真正做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良好统一。

  • 标签: 法定监护 指定监护 无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赔偿责任
  • 简介:我们只有知道何种制度是一种好制度,借由它对现实情况做出准确判定,其后采取的行动才可能是系统、合理的。'好制度'与'好生活'这两个问题息息相关,后者是前者的判准,一种社会制度的优劣取决于它对个人好生活的实现是否有所裨益。诚如列奥·施特劳斯所主张的,所谓'好生活'就是人们尽其本性,出类拔萃的过程,是人之为人,非为禽兽的生活——德性生活。(1)那么,好的制度就是保障该过程得以实现的制度。这样的好生活的实现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作为过程的法治、作为目标的法治和作为目标的德治。(2)其中,法治作为一种制度须观照到人的全面发展,需与德治相互配合,并而重之。关于如何并重,自由教育是一个可行方案。

  • 标签: 作为过程的法治 作为目标的法治 作为过程的德治 作为目标的德治 自由教育
  • 简介:本部分以第一部分论证的西方各主要国家侦查程序所蕴含的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并重的基本精神为参照,对我国现行侦查程序体现出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进行了比较考察,指出我国侦查程序既缺乏科学理性又有失人文关怀;而后就我国侦查程序如何更多地反映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并重的基本精神,从侦查程序的目的设定、侦查措施、手段的完善以及有关制度的设计上提出了大致的设想.

  • 标签: 科学理性 人文关怀 侦查程序 人文精神 侦查措施 侦查机
  • 简介:寻找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平衡点,既是刑事诉讼理论永恒的主题,也是世界各国司法实践的难题。而二者并重还是有所侧重,不仅是一个事关刑事诉讼理念并由此决定一国刑事诉讼法的模式、原则以及具体制度建构的核心问题,在中国,还是一个能否革除刑诉积弊、实现宪法修正案保障人权的大问题。在中国热研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际,这更是再修改的刑诉法生或死的关隘问题。我们应当放弃固守多年的并重论,倡导“侧重论”,即侧重保障人权。

  • 标签: 刑事诉讼 惩罚犯罪 保障人权 侧重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现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 标签: 最高人民检察院 预防腐败体系 建立健全 实施纲要 印发 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