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刑事和解作为一项法律制度,既可以保护被害者的利益,又能使犯罪者顺利回归社会,将有助于社会和谐。刑事和解在我国也引起了法学界的广泛关注,各专家、学者乃至普通民众对其看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本文将紧紧围绕对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和正当性区别进行分析论证,从而更加辩证的认识刑事和解。

  • 标签: 刑事和解 适用条件 正当性
  • 简介:条件不诉制度是近年来司法体制改革的产物,体现了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的刑事政策,由于附条件不诉制度在相对不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两者的适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司法实务中,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附条件不诉制度,真正发挥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的作用,需要从量刑情节、条件适用等方面认真理解和把握。

  • 标签: 附条件不起诉 未成年人 相对不诉 监督考察
  • 简介:条件不起诉制度在有效预防犯罪、降低再次犯罪机率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但制度本身在设计层面存在的一些细节性问题也开始凸显,诸如帮教体系的构建、涉案证据的保全、监督机制的运行等,文章旨在通过对上述实践操作层面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进而探求可行的解决路径。

  • 标签: 附条件不起诉 帮教 证据 监督
  • 简介: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至今的最新成果,有效地提升在信息化条件下检察机关自侦部门侦查能力,从而剥丝抽茧,直捣黄龙,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发展,值得我们结合工作实践进行详尽的研究。

  • 标签: 信息化 科技强检 数据库
  • 简介:【裁判要旨】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达成的包含登记离婚与财产分割等内容的财产分割协议,属于《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14条所规定的“附协议离婚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若双方协议离婚未成,此类财产分割协议所附生效条件未成立,即使其中有关财产分割的约定已部分履行,亦不能认为所附的生效条件已经成就,此类协议应认定为不生效。法院应当适用某一法律规则而不予适用,由此对法律行为效力作出错误评价进而作出错误的判决,属于“适用法律确有错误并导致判决结果错误”的情形。若当事人据此申请再审,应认定其中请符合“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法定再审事由,审查法院应依法裁定再审。

  • 标签: 财产分割协议 离婚条件 部分履行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效力 生效条件
  • 简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强制仲裁程序以其触发上的单方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由于这种单方性同时意味着相对方的利益将立即处于危险之中,因此这种单方性并非任意的单方性,而是受制于一定的条件限制——通过启动条件加以限制.综合考察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这些条件尝试做了“积极条件”和“消极条件”这一新的二元划分,从正反两个方面概括了强制仲裁程序启动的条件,即必须具备“积极条件”且不能带有“消极条件”中的情形;在实践中,法庭(仲裁庭)对各个条件所给予的重视程度并不一致,对“积极条件”中的“争端类型”条件着墨最多,在“消极条件”则是“协议阻却”和“任择性例外阻却”获得的关注最甚.

  • 标签: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强制仲裁 启动条件 积极条件 消极条件
  • 简介:【裁判要旨】网上聊天记录属于电子证据,但微信聊天记录等电子证据该如何采用及其证明力的大小,法律界一直存在争议,审判实践中法官在审查判断电子证据的可采性与证明力时必须进行全新的考虑。既需要考虑电子证据的特殊性,又不得在可采性与证明力方面予以差别对待,但仍主要从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三个方面进行认定。

  • 标签: 法定条件 定案依据 电子证据 认证 网上聊天记录 证明力
  • 简介:立案难是社会各界普遍反映的司法实践中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从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范性要求出发,以对裁定驳回起诉案件的抽样统计为基础,对司法实践中立案审查标准过高、过严、实体化等现象进行了总结归纳,对这一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实践中对法定立案条件的掌握有所异化,有将审查起诉受理条件这一程序法上的判断异化为能否判决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实体法上判断的倾向,以实体法上的原因处理程序法事项,主要表现为将对被告的要求由明确改为适格,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定性能力要求过高、立案证据标准过高等情况。为此,笔者建议,在强调立案审查的必要性的同时,应正确区分起诉要件、诉讼要件与权利保护要件的不同指向与功能,正确认识案由制度的功能与不足,充分释明以补正当事人诉讼能力的不足,正确区分对实体法上事实的证明标准与对诉讼上事实的疏明标准,正确认识'一事不再理'的范围与效果等要求,从实践操作上如何适当掌握立案审查标准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 标签: 诉讼要件 权利保护要件 证明标准 重复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