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三亚城郊法院旅游审判庭自2012年3月组建以来,共收旅游案件392件,其中现场立案的旅游纠纷案件全部调解结案,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赢得了当事人的高度赞扬。去年,旅游审判庭进一步延伸特色审判职能,开展交通巡回审判,全年共收案1243件,结案1200件,结案率达96.54%,其中调解撤诉998件,司法确认85件,调撤率达83.17%。2013年以来,先后荣获三亚中院先进集体、全省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荣立集体三等功、集体二等功各1次。

  • 标签: 国际旅游 审判庭 人民调解工作 先进集体 服务 纠纷案件
  • 简介: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立法对旅游业管理以及旅游纠纷的处置都有所涉及,比如《俄罗斯境内旅游业务原则联邦法》(1996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旅行代理商法》(1986年)、《巴西联邦共和国旅游组织法》(1966年)、《加拿大旅游委员会法案》(2000年)等等。以下,笔者将以大陆法系的日本与德国的立法,以及英美法系的美国与英国关于旅游纠纷立法与典型判例为例进行重点介绍:

  • 标签: 旅游纠纷 立法 判例 旅游业管理 俄罗斯境内 维多利亚州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紧紧满足于吃饱穿暖,而是把目光聚焦在了精神追求及享受上。目前,中国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大产业,随着我们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力度,我们忽略了潜伏的财务危机,从而走进了财务风险的红灯区,致使旅游业效益下降,使得许多旅行社在经济内外变化的情况下,面临着各种财务风险。

  • 标签: 旅游业 财务风险 风险控制
  • 简介:旅游业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的产业,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各种纠纷,协调好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才能保障旅游业的健康、长期稳定的发展。北京市门头沟区正在大规模地发展旅游业,斋堂法庭通过调研发现,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任何一方的利益处理不好,任何一个阶段的纠纷解决不好,都会限制一地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明确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纠纷的原因,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旅游业发展 法律纠纷 经营者 旅游产业 利益相关者 门头沟区
  • 简介:原生态旅游资源是人们欣赏、享用、未经开发、没有被污染和破坏的原始自然景观,它是开发原生态旅游的基础和前提,保护原生态旅游资源是实现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人们的生态游览权、生存权、经济发展权以及资源的公共性、法治的供给不足等,都对原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挑战,为此应当健全法治体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建立健全原住民的生态补偿制度、原生态旅游的利益分享机制,增加原生态旅游资源的使用成本。

  • 标签: 原生态旅游资源 可持续利用 生态法治
  • 简介:对于土地利用规划变更引发的财产损失,荷兰《空间规划法》规定了规划补偿制度。荷兰的规划补偿制度以"公共负担平等"为原则,规定除正常的社会风险范围内的以及风险承受等情形之外的规划损失应当予以补偿。认定规划损失是否属于正常的社会风险需要综合考量规划的性质、可预见性以及损失的性质和大小等因素。风险承受原则要求对于申请人应当预见并能够避免的规划损失由其自行承担。荷兰在规划损失补偿认定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于我国有借鉴意义。

  • 标签: 规划补偿 直接损失 间接损失 正常的社会风险 风险承受
  • 简介: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某一具备天然岛屿特征的海洋地形地貌能否维持其本身的经济生活,直接关系到其能否获得广阔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因而牵涉了巨大的国家利益。从整体上看,近年来国内外学界倾向于对上述"经济生活"进行从宽解释,但却对过多的外部资源介入和过度的人工技术干预持保留或批评态度。特别是依靠钢筋水泥构件而进行大规模拓展改造的微型岛礁,在是否已沦为"不得拥有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人工岛屿"等问题上引发了广泛争议。本文认为,海洋环境的多变性、危险性和海上生活的特殊性、复杂性决定了我们不能简单机械地套用大陆上的相关标准来解读与评判海洋岛礁的经济生活。应当承认,现代海洋生活必然意味着外部资源和技术的介入,否则绝大多数岛屿乃至小岛国家都将无法维持可持续的现代经济活动。但是,过度依赖还是适量依托外部资源或技术干预的岛礁经济生活,在海洋法框架下确实可能会对岛礁法律地位的认定产生不同的法律影响,这需要引起应有的警惕和思考。从实践来看,某些海洋旅游活动构成了对岛礁环境影响相对最小而经济效益较为显著的海洋经济活动,对稳妥地构建岛礁的"经济生活"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当前,马来西亚、越南等国正在有计划地开展南海旅游活动,以期为其宣示岛礁主权、主张相关海域权利创制依据。面对紧迫的形势,中国应当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积极投身南海地区的海洋旅游开发活动,从而为中国海洋经济质量与水平的提升提供战略新点,为中国今后明确自身的岛礁"经济生活"概念之法律解释立场提供有力支撑。

  • 标签: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岛屿 岩礁 岛礁 经济生活 从宽解释
  • 简介:为充分发挥法律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实施应拿入法制轨道。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实施存在的不足主要是: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缺乏整体性和统一性;法律保障理论研究薄弱,立法实践滞后;法制观念不强、立法理念落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法律保障的创新,包括创新立法理念,创新立法目的和创新实施机制。应由省人大或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保障条例》作为规划实施的法律保障,完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的组织与协调机制、促进与保障机制、评估与监督机制。

  • 标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规划实施 保障机制
  • 简介:新世纪以来,为进一步实施司法改革,俄联邦政府相继颁布了2002—2006年、2007-2012年和2013-2020年“俄罗斯司法系统发展”三个联邦规划。在这些规划的指导下,俄罗斯投入了大量资金、颁布或修改了诸多法律、对法院系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追求司法独立、提高司法质量、树立司法公信,为建立法治国家而切实努力着。但同时,俄罗斯依旧存在着诸如司法独立脆弱、司法腐败盛行、法治文化薄弱等问题。可见,法院改革不仅需要制度层面的组织架构、物质层面的经费投入,还需要理念层面的内在支撑、行为层面的贯彻落实。法院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

  • 标签: 俄罗斯 联邦规划 法院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