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革命女性是延安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女性群体,她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优良道德在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延安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首先,延安时期的革命女性在革命实践中形成并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持集体主义的革命道德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道德核心,体现出对共产主义新道德的追求。其次,延安时期的革命女性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争取政治权、经济权和教育权的进程中展开了对女性道德平等权的追求。再次,延安时期的革命女性在婚姻家庭方面追求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生活,追求自由平等的家庭关系模式,倡导家国一体的家庭道德新理念,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构建出新型的家庭美德。

  • 标签: 延安时期 革命女性 道德观
  • 简介:儒家祭祀是一种以人间道德替代神鬼地位,进而应用于敦厚民心的重要教化手段,曾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情感世界。当今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经济利益至上而道德脆弱失语的社会难题,与此同时“重知轻情”与“知行不一”的当代道德教育弊端日渐显明。儒家祭祀以人情与人心为最终关照,基于将人视作“生命共同体”的理解,引导人们体悟自身生命的厚重与文明继替的责任,培养感恩、诚敬、责任等道德情感;同时,通过仪礼化创设生动的道德实践情景,以日常化和节日化的方式融入个体的日用伦常以化民成俗。注重“情”与“行”的儒家祭祀将为今天的道德教育提供宝贵启发。

  • 标签: 儒家祭祀 道德教育 生命共同体
  • 简介:儒家思想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术流派以及自西汉以降历代的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中发挥着制度构建、社会心理及行为塑造的核心作用。然而,在维系以血缘继承、等级划分及农业经济为基础的文明形态的同时,历代儒家思想及实践未能产生类同于文艺复兴时期肇始的宗教道德标准与世俗价值规范之间渐进却坚定的分离。基于区分'社会性道德'与'个体性(类宗教性)道德'的二元分析视角,可知儒家政治思想及制度实践的演进为何未能提供并构建现代社会核心制度要素。

  • 标签: 儒家思想 社会性道德 个体性道德 现代社会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军队高素质干部队伍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确立了'对党忠诚、善谋打仗、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军队好干部标准。在中央军委党的建设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贯彻新时代强军思想和党的组织路线的高度强调:'要把培养干部、培养人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 标签: 高素质干部队伍 干部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