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防卫,是自我对本我的压抑,是一种潜意识功能,不同年龄段,其有不同性质。面对职权考验、压力困扰、内心冲突,侦查员会产生心理防御。侦查对抗中,要辨析嫌疑人的防御;从被害人自保失灵,可找到案侦线索;知情人拒证,出于种种防御动机;侦查员先要防御自己的弱点,才寻找对方的弱点而攻之。知己知彼,侦查员方能明防御之虚实,查案情之就里,取证据之关键,顺应侦办规律,取得案侦成功。。

  • 标签: 侦查心理 防御机制 侦查员 被害人 知情人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70号《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已经2010年1月20日国务院第9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一○年一月二十七日

  • 标签: 气象灾害 灾害防御 防御条例
  • 简介:压疮又叫褥疮、皮肤溃疡。是由于体重集中于骨突部位,造成皮肤组织长时间受压。皮肤的微细血管长时间受压会导致闭塞,因而切断了输送氧气和养分的管道,引致皮肤细胞相继死亡。早期的压力损伤只是皮肤变红,到后期会变成深可见骨的伤口。产生压疮以后,会导致正常的活动和康复治疗不能进行。比如,瘫痪患者血液循环差,自身修复破损组织的能力较弱,产生压疮后很难愈合,因而不能久坐,不能长时间使用轮椅,不能练习床上移动,给生活和治疗带来极大困难。更严重的是,压疮还有很多并发症,如骨髓炎、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窦道或脓肿形成、假性动脉瘤及鳞状细胞癌等,严重影响残疾人朋友的健康与功能。压疮一旦出现,需要长期护理,给患者带来莫大的痛苦,而压疮引起的并发症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 标签: 压疮 防御 康复治疗 血液循环 长期护理 并发症
  • 简介:地震预报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科学技术的原因,耍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不能单靠地震预报这一个环节。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国内外经验教训,我国的防震减灾道路可以概括为“预防为主,综合防御”。

  • 标签: 地震预报 防震减灾 地震灾害 地震监测
  • 简介:技术进步推动了恐怖袭击策略与战术的适应性演进,基于新技术的智能化与非接触策略,民用无人机可能成为新型恐怖袭击手段。民用无人机恐怖袭击目前仍非高等级威胁,其风险在技术上主要表现为机动平台、信息平台、武装平台的扩展应用,应从监管预防、区域拒止、目标侦测、阻断摧毁等层面构建纵深防御体系。反恐怖工作要紧密跟踪民用无人机等新技术发展动态,提高应对新型恐怖袭击的预防、预警和反制处置能力。

  • 标签: 民用无人机 恐怖袭击 风险评估 防御策略
  • 简介:我国防御山地灾害面临的形势1、我国易发生山地灾害的区域面广、量大,防御难度大.山地灾害较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中南和东南沿海山区.据国土资源部门统计,我国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44.8%,分布范围广,而且分散,治理难度大.其中云南和四川省是我国山地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云南省共有山地灾害威胁点20余万处,全省128个县市绝大部分都受到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威胁,元阳、镇康、西盟、镇源、怒江等县因山地灾害而搬迁县城,碧江县甚至因山地灾害威胁而撤消.四川省具有一定规模并可能造成危害的滑坡和崩塌约10万余处,泥石流沟3000余条,危及120多座县城、800多个乡镇、500多家工厂、矿山企业的安全.

  • 标签: 山地灾害 人类 防治措施 泥石流 滑坡 洪水
  • 简介:积极防御思想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核心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灵活运用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指导新时期警卫工作实战,在警卫执勤中做到充分准备、力争主动,灵活机动、先发制人,积极防御、攻防结合,对加速警卫部队质量建设,圆满完成警卫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毛泽东思想 积极防御 警卫工作
  • 简介:7月20日,上海市气象局连续发布了“台风‘安比’将于21日夜间到22日上午在浙江北部沿海登陆,本市将出现明显风雨天气”等紧急通知。为平稳应对上海30年来首个正面来袭的台风,上勤集团、上展集团立即启动防汛防台工作预案,恪尽职守,提前做好各项防御应对工作,确保一方平安。

  • 标签: 集团 台风 防御 部署 应对工作 上海市
  • 简介:活力门收购日本放送事件引起日本社会的普遍关注,东京地方法院、高等法院针对该事件作出的各项决定及以此事件为契机制定的新公司法,对敌意收购及防御措施的运用给予了补充与完善,研究这一事件及相关法律问题,对完善我国公司法。防止损害股东利益和企业价值的敌意收购行为有所启示。

  • 标签: 敌意收购 活力门 日本放送 新股预约权 防御措施
  • 简介:在各种灾害频发之际,进一步探讨灾荒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生态环境及民族社会变迁的相互关系,继续总结防灾抗灾的经验教训就成为史学研究的重要命题。为从多学科视角探究西南灾荒与民族区域社会变迁的内在联系,发掘各民族应对灾荒的措施及经验,促进西南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社会变迁 国际学术研讨会 灾害史 灾荒 西南 中国